第64章 郭衍密室獻毒計 裴世矩奉命行事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在這個年代,裁縫行業可是一門靠絕對手藝吃飯的技術活兒。高級裁縫師傅也是相當受人尊敬的,其手藝幾乎都是家傳,且傳兒不傳女。每個裁縫師傅都有相當的悟性,一般都不需要看畫樣,只需根據客人口述的需求就能為客人做出一件成衣來。這個府上的老裁縫更是這個行業的頂端人物,仔細的看了看楊二給他的衣服畫樣,在結合楊二口述的內容,便撫須含笑頻頻點頭,說道:「王爺這衣飾雖然古怪,但萬變不離其宗,製作也及其簡單,用料也非常節省,小老兒已瞭然於胸了,只是要做成雙層的,中間的填充物為羽絨,但不知何為羽絨?」

  「雙層縫製,中間填充適量羽絨,貼身穿著便可保暖。這羽絨嘛---可以是鴨身上的細小絨毛,最是保暖之物。如實在沒有,也可用細小雞毛代替。」楊二本想說用羊毛的,但他知道這是需要草原上的綿羊毛,這個對內地的裁縫來說不太可能實現,鴨絨背心也不錯,實在不行雞毛背心也好過沒有。

  老裁縫聽了後,略作思索道:「請王爺放心,這衣服的最難處就是鴨絨的採集,不知道這一件衣服,哦,就是王爺口中的「背心」需要多少鴨絨?小老兒就先按王爺的要求先試著製作,最多兩日,小老了必將成衣奉上。」說罷就拱手告辭,轉身向門外走去,甚至連楊二畫的衣樣都毫無需要的樣子。楊二心想這年代有本事的人都這麼拽嗎?就像一個絕頂武功高手根本看不上初級武功秘籍一樣。

  再過幾天就是皇家圍場秋獵的日子了,太子府那邊也是一副勝券在握的樣子,每個太子黨人都一臉的輕鬆愜意。太子府的大門甚至每天都絡繹不絕的進出著各種各樣的人物。據說今天太子楊勇一早就帶著府中衛隊各自一身戎裝出了城門,不用說這又是出城到附近山林中打獵去了。這一切都是在為即將到來的秋獵做著準備,好在眾官和外史面前表現一番。

  越王府最近幾日可沒有太子府楊勇那般輕鬆愜意,越王楊素整日在府中不光要隨時了解禁軍在既定的圍場外圍的防守細節,還要選擇一處隱藏刺客的山谷。此時和楊素一道研究山形地圖的還有光祿大夫郭衍。

  「這城東圍場廣闊谷地倒也不少,這圖中標列出的3處皆是可選的隱蔽清幽之處,只是如何才能調動晉王單獨去往預設埋伏的谷地,這還需另想主意呀!」郭衍看著地圖揪著鬍鬚輕聲說道。

  「是呀!現在可謂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只需想個法子讓晉王主動入彀,大事即成亦!」楊素在一旁冷笑著說道。

  「聽越公說,玄感公子前日來信,已經僱請到江湖俠士20餘人。那晉王手無縛雞之力,但身邊卻有兩個年輕護衛,一男一女,功夫不弱。依下官看,這20人必置於一處出擊,圍殺此三人當有把握。」郭衍邊說邊在楊素眼前作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

  「我兒三日後必然返京,眾人可混入隨太子殿下出獵的衛隊晚間借夜色進城。一切安排妥當後,於秋獵前晚間各自分散出城潛入指定山谷埋伏,一鼓作氣便可事成。」楊素邊說邊拿手指重重的戳了幾下地圖中的一處山谷位置。

  「好,下官已有妙計引那晉王自入我等預設之地。」郭衍陰笑著搖頭晃腦的小聲說道。

  「哦?計將安出。」楊素聽言一震,忙走向郭衍身邊。

  「王爺只需秋獵當日這般、這般。。。。即可,王爺以為如何?。」郭衍小聲的在楊素耳邊用只有他二人能夠聽到的聲音說著。

  「好,妙!郭公真乃活諸葛也,此計大妙!哈哈哈哈!」二人在書房中朗聲大笑。

  晉王府軍情司。

  「什麼?你說那光祿大夫郭衍在楊素府中待了一個多時辰,直到掌燈時分才離開?」宇文化及問著一個前來匯報的細作百戶。這個細作百戶官是宇文化及親自提拔的親信,專門負責監視越王府的情況,這時帶給宇文化及的就是郭衍密訪越王府的消息。

  「他們密商些什麼可曾探到?」宇文化及表情極為嚴肅,冷聲輕問著自己的屬下。

  「府中細作從端茶伺候的丫鬟哪裡只是探得,二人書房案桌上擺放著一張山形圖。未曾探知他二人在密商什麼。」細作百戶輕聲回復著。

  「好了,下去吧!繼續密切監視。告訴監視太子府的李百戶,太子出獵的護衛人數出城多少?回城多少?有無生人?一定要探查仔細。」宇文化及聽完手下人的匯報,也是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做出了更為詳細的監視方案。因為他知道,如果從江南僱請的殺手要混入城中,隨太子出獵衛隊一同進城是最佳的方式,駐守禁軍城門官不管事誰也不敢在城門處擋駕問詢的,包括自己的次子宇文化龍。

  天色已晚,這天並沒有特別引人注意可疑的事情發生。宇文化及不便再去尋劉文靜商議此事,只待來日在同他訴說。但宇文化及心中還是略顯不安,他是知道那郭衍的本事,郭衍在太子黨人中絕對算得上是一個智謀深遠的人物,其地位不亞於晉王府的軍情司指揮使劉文靜,是越王楊素手中的第一謀士。他二人商議的是什麼呢?桌案上的山形地圖?嗯?應該是秋獵圍場山區的地圖。他們對著此圖在密謀著什麼呢?不行。

  想到這裡宇文化及忙對門外的護衛大喝一聲,「去把王德千戶給我找來,就是睡下了也得給我揪到此處,快!」

  河東郡潞州府衙門。

  裴世矩、裴蘊、劉炫、鄭旭、李景的文武聚在一堂,裴世矩手中拿著一封4天前由京城晉王府大司馬宇文述發至河東潞州的書信,這是一封整理了晉王殿下口諭的書信,有晉王楊廣的印簽。書信中詳細寫明了諸多需要潞州府配合的事項,今天剛剛收到軍師司馬裴世矩便緊急召集眾文武商議落實之事。

  「各位,前日宇文成都和伍雲召二將領軍前往太行山招募群雄成功後返回我潞州作短暫停留歇息,你我皆知現在太行山方圓數百里已為我晉王殿下所有。這是晉王來信,上書欲將太行山作最大開發,以作為我晉王殿下以爭天下的重要基地,太行山與我河東緊鄰,期間涉及諸多我河東配合事宜。各位可傳看此信。」說罷,裴世矩將書信遞與就近的晉王府主簿裴蘊。

  「殿下信中說到以我河東郡人力、物力及財力大力面向太行山區輸送,以便在3年內將太行山區打造成集軍事、經濟和後勤基地,地位不亞於現今河東。其中,在軍事上的配合是由河東郡提供不少於10萬人軍隊的配給,含盔甲、軍械和糧食軍餉;經濟上的配合則是暫停河東流民的收容安置,今後的流民百姓不論男女皆送往太行山區安置,以增加其人口戶數,總目標是移民達到85萬戶。在這些百姓尚不能自給自足前,所需糧食需要河東支持;後勤建設上則要求我河東將土豆紅薯作物支援太行山區並調撥熟悉栽種的農戶數千人入山教習山民耕種。以上三事,大家都議一下吧!」在眾人正傳閱書信時,裴世矩不慌不忙的對大家說道。

  「裴大人,下官主管河東民生發展,這三件事中均涉及民生部分。既然晉王千歲拿下了莽莽太行山這塊巨大的無主之地,就當全力進行開發,這對晉王千歲今後定鼎江山社稷有著巨大利益。太行山共19寨,北至燕雲,南至中州,向東可直擊冀州平原,西則與我河東聯為一體,正如晉王千歲書中所言是一塊能養民、儲糧、屯軍,進可攻,退可守的寶地。我河東現今製販解鹽、糧食、解池海貨等,也已積累下足夠支援太行山基地建設的錢餉,足可支撐殿下所需的成軍15萬的目標。另,河東流民經過數月徵募現已與所開發土地基本飽和,每天再有過往流民便可直接送往太行山區安置,所需糧種、農具、耕牛等我部全力支持。」裴蘊言語清晰的向與會眾人闡明了自己的態度,說完便看向自己屬下重要的幕僚從事鄭旭,有一種徵詢他意見的意思。鄭旭眼見自己的主官看向自己,忙起身不慌不忙的補充說道:

  「從目前我潞州河洛倉倉儲情況看,已經達到了千歲殿下要求的儲糧500萬石的目標,其中多以土豆紅薯為主,蕎麥等原有倉儲大部與北地、中州、冀州等地販買或換取了馬匹、農耕器具等。眼下秋糧即將打下,預計又將收穫不少於200萬石的糧食。故此,可以將倉儲時間最久的那部分糧食估計100萬石發往太行山,一部分可作種擇地耕種,一部分可作軍民口糧可度過今冬無虞。還有千歲爺特別提到的往太行山運送馬匹一事,現如今北地草原各部落因寒冬將至,馬匹牛羊若不與我交換物品,也是凍餓而死,故不要說輸送太行5萬匹戰馬,就是10萬也是極易之事,倉中的幾十萬石陳谷蕎麥等即可換回大量良馬。」鄭旭補充的很詳細,各項數據不由得人不信。引得裴世矩等眾文武頻頻點頭,座中各大將更是喜上眉梢,誰不想多帶騎兵啊!

  「軍師各位大人,我解池鹽場現今已擴大數倍,除了每月定量交付京師府庫部分外,每月在不影響現有收益情況下可增產2萬斤鹽,用此滿足太行山百姓軍兵用鹽並非難事。另,我鹽場所屬的海產場亦可調撥海帶、海魚等數十噸增援山區。」劉炫這時發言就自己所管轄的解池鹽場產鹽一事做了匯報。

  「好,既如此,做好準備,河洛倉準備調撥100萬石糧食入山,軍械庫準備先期調撥2萬套軍械盔甲入山,後續要量著府中軍械處限期打造,隨需隨補。河東馬場調撥良馬2萬匹先期進山交付。待太行山區總管大人華公義到潞州時一併交付與他。裴主簿當安排1萬民夫隨華總管一道押送進山,翟讓、羅松兩位將軍準備點齊5000騎兵沿途護送。本官估算最多5日華總管及調撥無潞州駐守的太行山眾將即可抵達。道興將軍你那裡可要準備好啊!這雄闊海的「先鋒營」將士共計3萬,切莫臨了撥不出啊?還有那澤州駐守軍馬5千用度。」裴世矩下達了一系列命令,並轉身提醒了下自己的老友。要知道這河東潞州大營由李景全權掌管,要從大營中劃撥出3萬5千精兵,他李景不心痛才怪。沒看那翟讓看了晉王書信一臉的不痛快但又不敢言,手下玩得好的三將羅松、丁彥平和侯君集也是面露不快之色,頗有自己養的孩子看著大了卻讓別人抱走了的感覺。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