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孔紹安道破天機 高建武要學技術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但願吧!那頭用馬車往山外運,這頭又是單線鐵軌,要和客運專列錯開時間運送。這些都是問題啊!只是現在用量不大,還顯現不出來。」

  「先將就吧!鐵路修建投入實在太大了,複線建設一事還是緩緩吧!目前要全力修建浮屠城到碎葉城這段。」

  「喲喂!說的就跟在自家屋裡修一樣。」

  「麻哥,難道不是嗎?我早已將西突厥算作我大隋領地了,呵呵!」

  「呵呵呵呵~」三人全都輕鬆的笑了起來。

  淮陰城。

  高士遠府上今日迎來了一個春科落榜的錦衣舉子。

  這舉子一臉傲嬌之氣,自命不凡,正一手搖著摺扇,一手在高士遠書房中隨意的翻看著架上的典籍,不時搖頭晃腦著,流露出一種不屑。

  「紹安賢侄。」高士遠從屋外走了進來招呼道。

  「哦~高世伯,紹安給世伯見禮了。」孔紹安忙放下書冊轉頭對高士遠作揖道。

  「來,賢侄請坐。早聽說賢侄要參加春科,年前高某便去書越州孔府,讓賢侄得空來我淮陰高府小住。不想時至今日才知賢侄來了。」

  「高世伯,小侄春科結束便轉道淮陰前來拜訪世伯,不知世伯一向身體可好?」

  「呵呵!蒙賢侄掛念,為叔還算健朗。每日在這淮陰小城幾處私產轉轉,守著這一畝三分地,倒也過得充實。未知今科考的如何,能入仕為官否?」

  「小侄慚愧,今春科考強者甚多,小侄勉強過得第二輪便在策論環節敗下陣來。雖也進了百名,但需遠赴邊遠之地為官。小侄便棄了,準備今秋再考。」孔紹安說完端起茶品了一口。

  「嗯!我朝偏遠之地要麼極寒,要麼極熱,要麼便是西北極乾旱少雨之地,不去為官也罷!就在家中治學也大有可為。」高士遠知道孔紹安話中頗有抬高自己之處,也不點破,就勢安慰著說道。

  「世伯不知,當今聖上重商而輕文,任用之人多為商賈世家之後。我等儒生現今頗不受重用了,家學也必然由我輩起落魄,唉!」

  「嗯!賢侄說的是。為叔曾為儒生,現今也是張口必說生意,閉口而言收益,滿身銅臭氣了,你看這滿屋典籍已有多時未曾動過了。當今聖上真乃是離經叛道之君啊!」

  「世伯,小侄接書信赴約而來,不知有何見教?」

  「哦~不瞞賢侄,叔叔原為關東士族出身,如今家族落寞,僅憑這淮陰城中祖業做些轉手貿易為生。這關東大地多有處境與叔相似者,同病相憐,便結交了一批原世家望族。閒暇之餘常念及過往世道的好來,但如今都一去不復返了。今請紹安賢侄到府,也為向賢侄尋個主意,如何能回到天下皆尊士族大家為上的世道?重現你我世家往昔之輝煌。」

  「啊?」孔紹安端著茶杯的手停頓了,他沒有想到這高士遠能提及這個話題。

  緩緩放下茶杯後,孔紹安說道:「若要重現關東士族復興,除非~除非將關東士族結為一家,還要聯絡關攏士族,讓當今聖上能聽到我世家大族的聲音,如此或可有所改變。」

  「呵呵!談何容易啊!如今當朝百官中已不乏我關東世家之人,更有甚者現在還居於高位。若聖上要聽我關東世家的聲音也該早聽到了,此計過緩了。」

  「那依世伯之言該當如何呢?若是行得通,我越州山陰孔家當助世伯一臂之力。」孔紹安聽出了高士遠的弦外之音,忙代表越州世家望族孔門表態道。

  「嗯~好!為叔要的就是賢侄這個態度。某欲連結關東士族,趁大隋出兵高句麗,內地兵力空虛之時舉事。連年征伐,興修水利,毀我世家宗祠,收我世家土地,天下世家苦暴隋久已,一旦中原義旗一舉,必然天下響應。就算倒不得大隋社稷,也能占得他幾州地界,恢復往昔禮制,分庭抗禮於隋庭。」

  「啊~」孔紹安聽了大驚,手中茶杯幾欲失手掉落。他雖對大隋朝廷頗多不滿,但作為孔聖傳人還遠不到需要造反的地步。特別是他孔門雖是望族但又與關東世家大族不同,不管朝代如何更替,當權者基本都能禮遇他孔門的,這是每個當權者必須要在天下學子面前做出的表率。

  「賢侄,怎麼?怕了?」高士遠看著一臉驚慌失措的孔紹安有些不屑的問道。

  「不~不~不,世伯。小侄只是覺得如今大隋天下承平,高句麗國又未邊犯我朝,我朝怎會對高句麗動兵?倒是極有可能舉兵攻打西域的。」

  「哦?賢侄可曾聽到些什麼?難道修建通往涿郡的鐵路不為謀高句麗?」高士遠聽罷一愣,不由問道。

  「世伯,小侄在潞州書院攻讀之時,多有聽到身邊同學再講,如今聖上談論最多的就是西突厥,有種欲滅之而後快的想法。倒是對高句麗國看的很輕。聽說,高句麗國世子高建武已率遣隋使團數百人來我朝研學。而聖上已將一皇家郡主嫁與高建武為妃,只等明年郡主年滿14便要和親高句麗國了。故小侄覺得數年內大隋都不可能與高句麗國開戰,甚至永遠都不會。」

  「啊?坊間都傳黎陽到涿郡鐵路是為征伐高句麗而建,卻原來不是。」高士遠聽了孔紹安一席話後,頓覺有理。心說,看來不光自己,就連楊玄感的判斷都出現了偏差,眼睛只看到了東面高句麗。

  「那賢侄方才說的攻打西域又是為何?」

  「這是應該僅限於隋庭高層才知的事情,卻是經那楊廣的內弟子李世民口不小心傳出。他聽得楊廣常與心腹重臣在御書房商議對付突厥一事,就是現已開工的突厥鐵路修建也是那楊廣的算計之一,料想修成了也不會有突厥人的好果子吃的。相反楊廣與重臣卻少有談及高句麗。」

  「嗯~如此說來,楊廣今後出擊的方向當是西突厥了。賢侄就在你世伯這裡閒住幾日,看看這淮陰城運河碼頭的繁茂。這淮陰城南來北方的也有不少學子經過的。」

  「小侄正有此意,世伯若有要事儘管去辦。這城內頗熱鬧,小侄也到外間四處轉轉。」孔紹安哪有聽不出高士遠話中之意的,知他欲把剛了解到的東西告訴他人,便起身拱手而拜,隨後帶著書童伴郎往府門外走去。

  看孔紹安和伴郎出了門,高士遠才轉回頭進入書房一牆之隔的客房。

  此時,客房中楊玄感正在蹙眉不語來回打轉著,一旁的朱登坐在椅中也在不住搖頭。

  「賢弟,方才書房中孔紹安之言你可聽清?」

  「世兄,請坐。小弟方才已是聽得一清二楚,正不知該如何是好?」

  「難怪蘇定方和秦瓊領軍出擊東北靺鞨而黎陽守備軍卻絲毫不動。派蕭瑒出使高句麗也是為加強兩國友好,原來楊廣並未有出征高句麗之意。」

  「是啊!如此看來我等事先的判斷有誤了。短期內與高句麗一戰打不起來,這黎陽重兵便調不走。我等也只能偃旗息鼓,靜觀其變了,唉~」

  「賢弟,若是與突厥一戰先打,我等可否藉機起事?」

  「方才小弟也想過了,這就是小弟煩悶之處。征伐西突厥必是動用西北戰區軍隊,最多在加強一個中央衛戍禁軍,極可能是宇文成都領兵。這關東隋軍都不會擅動,如此我等便沒有機會。除非是對高句麗用兵才能調動黎陽守備軍北上。」

  「非要先占黎陽城麼?這大隋東部有的是大城。」

  「世兄不知,這黎陽城最為重要,占據黎陽便掐斷了大隋南北運河和黃河河運,大隋東部便就此癱瘓,動彈不得了。而黎陽城地處冀州、齊郡和中州洛陽之間,四周反隋士族世家雲集。若我等占據黎陽便能得到士族階層的大力支持,能一呼百應瞬間作大。除此之外,任何一地都不可。」

  「高世伯,小侄早已在黎陽城中鋪好了沿線,就為從內擊破黎陽之用,現在卻不知又要等到幾時去了,讓人徒喚奈何?」朱登插言道。

  「若占得黎陽城,再取下瓦崗山。這一城一山便可形成犄角之勢。向西可圖洛陽,向北可取冀州河間,向東可攻濟南濟州城。再說,黎陽城中就有大隋的黎陽倉,拿下黎陽我軍無缺糧之憂。又有黃河、運河連通四方~~唉!不說了,且等待機會罷了!」楊玄感發過一陣牢騷之後,頹然的坐在了椅上。

  「唉!既然時機未到,賢弟便在為兄這裡住下便是了,總有機會的。依楊廣不安現狀,四處征伐的性格,遲早會和高句麗一戰的。」

  「只得如此了,明日小弟便出趟門,去安撫下渤海王李子通和劉黑闥、吳可宣二人。」

  「行!為兄叫管家在碼頭備一艘船,供賢弟差遣使用。」說完,高士遠就要起身離去。剛走到門口就聽楊玄感追問道:「世兄,那孔紹安一介書生可信麼?」

  「哦~賢弟無須擔心,某與其父乃是世交,他越州孔門也是對楊廣弱化儒家至理學說頗為不滿。就算不跟隨我等起事,也斷然不會站在楊廣一邊的。」

  「嗯!但願如此。」

  高士遠對楊玄感略一拱手後,轉身而去,留下屋中楊玄感父子二人。

  朱登倒沒什麼,只是楊玄感一直眉頭緊皺。他在擔心著越州孔家,按照孔家家風,世道再亂也會保守中立,這是他孔家一門能延續至今的立世之法。誰得勢了,他孔門便依附於誰,典型的牆頭草世家大族。讓這樣的世家知道的太多了,顯然不是好事情。

  不得不說,楊玄感的第六感直覺還是很準的。

  事實上,這孔紹安性情驕橫,桀驁不馴,原本已經入了官職,但卻極度看不上自己的差事,最後竟然不服內務部外派之令,私自離京而去,這便已經引起了刑督部探員的關注,對他的跟蹤和暗查也隨即悄然鋪開了。

  長安城高大的南城樓,這裡是京城最高的一處所在,從這裡幾乎可以俯瞰整個長安城。

  楊二此刻正在這城樓之上接見著專程而來覲見的高句麗世子高建武。

  高建武還是第一次登臨城樓俯瞰著遠方一派繁榮的街景萬象,內心無限激動。同樣是取名長安,自己國家的首都卻遠不及大隋國都廣大。論繁榮興盛就更是天壤之別。

  「建武兄,朕這京城長安已有人口百萬之上了,也算得上極盡繁榮之地。你高句麗國首府朕不曾去過,不好對比,但西突厥國王城朕卻是去見識過了,他那裡王城規模及人口遠不及這長安城。建武兄也來我朝近3個月了,往返與我京城和東都洛陽,不知朕的這兩處大城與你那國都相比如何?」

  「陛下,建武哪敢以我之國都與天朝這兩處大城相比?我國國都雖也稱作長安,但與天朝上國京城相比猶如暗星之比明月。無論從哪方面我國國都都遠不及此地。東都洛陽亦如此。」高建武謙遜的答道。

  「呵呵!這裡已歷經千年,朕也是在前人之上作了力所能及之事罷了。好了,說說看汝來見朕的想法。」楊二將話題引入正軌道。

  「陛下,建武先要感謝陛下讓我國學子學習貴國先進的技術,聽說那倭國也派來遣隋使,陛下都是嚴令對他不得開放各種技術的。」

  「呵呵!是啊!有這事,數年前朕便下令我朝諸多先進工藝和技術不得對倭國人開放,擅自偷學者立斬不赦。朕的登州水師已經斬了不少不守規矩的倭國人了。不過此一時彼一時,朕現在也想得通了,準備逐漸也對倭國人開放部分領域。」

  「陛下,倭國人最無信義,若是學得先進技術,使其強大起來,勢必會覬覦天朝土地,陛下當不得不防啊!」

  「多謝建武兄提醒!無妨,他若要找死,誰也救不了他。由他去吧!」楊二不以為意的說道,至於為何要對倭國放開敏感領域的技術?其實,楊二在心裡早有打算。與其今後占據四個貧瘠落後的島嶼,不如讓他們學習先進的東西,自己逐漸成長起來。那時,自己要做的就是派兵過去收割現成就是。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高句麗國,故不好當著高建武的面點破。只要不點破,高建武就想不到那一層。

  「陛下,如今建武最想要的是天朝修建鐵路和製造機車的技術。如今我高句麗已經將半島統一了,加上半島狹長,正需要一條貫通南北的大幹線,連通南北。不知此項技術陛下願開放否?」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