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開鹽道謀中條山 建府司攬劉文靜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此時在解池鎮大營中的楊二正盯著眼前的地圖,不住的思索著。這段時間,楊二派出大量的偵察伺候到四周查看地形道路,特別是面向南方黃河的地形山川。現在的地圖上不光有黃河北岸的平陸縣、對岸的陝州三門峽縣。在解池鎮和平陸之間多了條意料中的中條山。要想實現解池鹽運往中原洛陽則必須打通中條山這條鹽路,否則就只有繞道潼關,那真是太遠了。打通中條山這條通往中原之路回縮短近1千里啊!楊二將手中的摺扇在中條山這個位置重重的點了點,似乎是下定了決心。於是叫過門口的護衛,讓他去找裴蘊過來。他則在大帳中緩步踱來踱去,一條考慮好的思路現在就要與裴蘊說起。

  裴蘊急步邁入大帳向楊二施禮。楊二讓他到案前,指著地形圖對著裴蘊講道:「裴先生你看,我欲組建運鹽商隊往平陸縣城,以該地為中轉站將鹽運往洛陽售賣。以後將在洛陽為中心建立鹽倉庫或是糧倉庫進而向周邊各州調劑鹽糧之用。也可作為以後征南陳統一全國的後勤保障基地。」說著抬頭看向裴蘊。裴蘊看著地圖,不住的點頭。心說晉王千歲真是看得長遠,那洛陽正是出於全國中心,如若興建大型儲糧儲鹽倉,則不管任何地方缺糧鹽都可從該處大倉調運支援,乃是一步長遠之棋。

  「但如今這裡。」楊二指了指中條山這幾個字。「此山橫亘在我解池和平陸之間,至少現在是鹽道不通啊!」楊二親嘆一聲。

  「殿下之意是要。。。。。」

  「對,本王欲徵集民夫於山中開出一條鹽道來,此鹽道需能4馬並行。此道不僅是鹽道也是糧道更是打通太行山以西,南北的商道。有了這條通路今後中原物資可直通潞州、北上晉陽,對我今後征伐北突厥亦有無盡的好處。」楊二說著站了起來。心想,古人就是在這道路修建上不甚努力,導致眼光狹窄,就看到眼前的一畝三分地。

  「殿下,這可是利國利民的大工程啊!這中條山南北近150里,其間溝壑林立,山中河流眾多,開通此路甚是不易啊!」裴蘊被楊二的一番話震住了,不禁提醒道。這裴蘊祖居河東聞喜縣,在潞州以北,對這周邊的大山還是略知的。比如東面的太行王屋,南面的中條山等,從聞喜縣往南方中原的商道都是從太行山中繞行到冀州平原後再轉頭南下的,多了近兩月的行程。要麼就是先往西到潼關後,再出關南下,也要繞行1個半月方能抵達黃河以南的中州洛陽,不管如何,均是非常的不易。如若直接打通中條山則可直通洛陽。其實整個山西就與中原大地更加相融了。

  「我意已決,京師那邊我自有書信向父皇呈請,調派長安築路工匠徵集民夫到此。朝廷尚書省也會為此調撥築路經費。裴先生即可調派人手尋找本地嚮導,徵集本地民夫。待長安人錢到來即可開工。」楊二對裴蘊說道。

  裴蘊點頭道:「下官這就按殿下之意行事,指派專人負責築路一事,下官亦將親自前往山中探尋最佳路徑,是為前期準備,殿下勿憂!」裴蘊覺得在這晉王手下自己所學全然能夠派上用場,這條路一旦打通,自己也將隨之立下萬世之功啊!此時裴蘊一臉激動之狀,就要轉身出帳。

  「且慢!」楊二突然想起一事,趕緊喚住欲往外走的裴蘊。

  「殿下還有何吩咐?」裴蘊轉頭看向楊二。

  「煩請裴先生擇一擅言之士,速速前往冀州臨城,務必將臨城李春請到此處,那李春極擅築橋修路。有他築橋,橋將千年不毀。」楊二此時想到了那建橋的古代大拿,他經手修建的趙州橋可是真真的存在了千年,而且還能正常使用,那可是一個奇蹟般的存在啊!放在這時不用實在可惜了。

  「下官這就去安排,定將這李春請到殿下帳前。」裴蘊這才轉身出帳,他要趕緊去安排合適的人手,這鹽場的事情全權交給了劉炫打點,方可緩上一口氣,這下子事情可是多了起來。

  裴蘊正在低頭思考,卻迎面走來三人,領頭一人正是自己的叔父裴世矩。裴蘊正要上前答言,那裴世矩卻先開口對他說道:「主簿在此正好,隨我進帳面見殿下,正要尋你來。」說完不在管裴蘊,直直的就要掀簾入帳。裴蘊此刻不得不緊跟著再次進帳聽議。他是行軍主簿,事無大小均與他的職責相關。

  「遠遠的就聽見裴公聲音,此番前往冀城縣可有收穫?」找聽到裴世矩的聲音,楊二已經起身往帳門走,迎面裴世矩便進的帳來。楊二笑著問道,同時看到他身後兩人,心中已然有底了。

  裴世矩輕輕一笑,拱手道:「稟千歲殿下,老臣此去不辱使命,已將那世代為商的鄭家家主及其子為殿下請來。」裴世矩說完轉身將身後兩人往楊二身前引薦道:「殿下,這就是鄭家家主鄭鳳熾及其子鄭旭,上前見過晉王千歲。」

  「小民拜見晉王千歲。」二人忙上前下跪說道。

  「快快請起,有勞鄭家主跑這一趟。想本王之意裴公已經告知家主及鄭公子,本王創業初始不知可願助我。」楊二客氣了一番,算是給了那鄭家父子好大一個面子。

  「王爺,我鄭家時代行商,也有子弟以功名出仕,但受限於出生,往往不得意。今蒙王爺慧眼高看我等,不以我鄭家商戶出生為賤,我河東鄭家一族願盡捐身家以報王爺之恩。」鄭家父子說罷納頭再拜。

  楊二忙親手將鄭鳳熾扶起,順勢說道:「來來來,坐下講話。」手勢一揮,示意二裴也在一旁坐下。帳外護衛親兵忙將茶水送了上來。

  「鄭公,既願助我,我封鄭公為我晉王府別駕,令公子鄭旭年少,先為我府中從事,皆受我主簿官裴蘊節制。」說到這裡,裴蘊起身與二鄭見禮。

  「鄭公,本王知你為商多年,由此前往中州洛陽可有商道?」楊二招呼眾人喝茶,同時很隨意的問了一句。

  「稟告王爺,由河東之地往南方之商道有兩條官道,分別是東出太行入冀州在南行。一是出潼關走司隸入洛陽。此兩條官道艱險不說且甚是長遠。其他行商之人我不管,我鄭家商隊每次皆穿越中條山小道直入中州。雖道路艱險但可省時一月以上,時間也是成本啊!為商者不得不算。」鄭鳳熾放下茶碗,款款答道。

  「哦?那中條山中原已有商道?」楊二和裴蘊此時心中都不覺一震。如果有商道的話,那簡直是天助我也!我要做的就是將其簡單拓寬,拓直那要容易得多。楊二和裴蘊相視而笑。

  「有卻是有,不過多有商人不願行走,其道頗為荒撫,險窄不平。尤其是那山中道路多有尖石,極易傷及馬蹄,頗損馬力、且道路兩旁多有峭壁懸崖,稍有不慎人馬皆跌死矣!每次我鄭家商隊出入此道皆有家中三代老僕親自帶領,多停慢走才可無事。那山的那頭即是平陸縣,我鄭家有專設驛館可作修整,每次必修整三日方才渡河去那中州之地。雖省下不少時日,但極為艱辛。」鄭鳳熾緩緩說道。

  「那山中道旁,我鄭家亦設有幾處驛站,專為我鄭家商隊歇息所用。說是我鄭家商道亦無不可。」鄭旭補充說道。

  楊二聽了鄭家父子之言後,站起身來在案幾後來回踱了幾步,正色的說道:「鄭公此來助我,可專一負責我府商務,持我晉王府手令行商全國,我意將此處所產解池精鹽行銷全國。這山中鄭家商道必為我所用。」

  此言一出,鄭家父子忙起身施禮,道:「我鄭家願為晉王殿下驅使,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好!」楊二此時很是振奮,「裴主簿,即可派人隨鄭家老僕勘測商道,那處修橋、那處建館、那處挖洞、棧道能否通行大隊等都要給畫出山形圖本,清清楚楚。」

  「主公放心,此事重大,下官當親自去辦。」裴蘊起身大聲說道。

  隨後,楊二就鄭家其他各州府商路、店鋪、糧食、生絲等生意做了番問詢,鄭家父子一一做了回答。楊二對鄭家行商渠道和實力有了進一步了解,正如老裴頭所說,鄭家能在這個時代將商業作的如此之大,算得上大隋首富了。楊二對鄭家的投靠甚是滿意。以商為優則仕的轉型,對鄭家來說真可謂光宗耀祖了,家中後人能出仕作官光耀門楣,萬金可換,是這個時代的價值觀。

  此時的鹽場在勞模劉炫的管理下,鹽場的成鹽已經達到10萬斤了,好在雨季尚未到來,不過也快了,最多再有一個月,這儲存在地窩子裡的鹽必須儘快售賣到各地。鄭家的渠道將全力配合,大大緩解了囤鹽壓力,鹽場也要作好迎接雨季的到來了。

  朝中的事情不知進展的怎樣呢?

  將鹽場出產的精細白鹽銷售渠道和職業經理人一事處理完了,楊二眼望著長安的方向思慮了起來。這個年代信息溝通不暢真是最不習慣之處,還有,有必要建立屬於自己的信息化團隊了。這個天下可不是僅僅只有京師那邊的一點破事兒,河北、山東、陳朝、突厥、西域等等這些地方都有什麼事情發生,對自己就是兩眼一抹黑,啥都不知道。如果在京師還能從朝堂上聽得一些,現在可是什麼都不知道啊!要構建這麼個覆蓋廣泛的信息情報網看來是非常有必要的,就算是某些情報送到手上已經是1個月甚至是2個月前的事情了,但至少自己知道那遠方之地發生了什麼。至於即時性先不作考慮了。我得找出個人來專職負責這塊,找誰呢?按理說,那徐茂公智計百出算得上一個作情報工作的人才,但此人是個道士,成天遊走各地,江湖氣太重,可作陣前隨軍軍師,作這幕後情報工作顯得不太合適。那老太傅宇文述的兒子宇文化及倒是非常理想的人選,不過其奸險無比,做大了不好控制,在原來的歷史中他最終可是大隋朝的掘墓人,想到這兒楊二都覺得腦後發涼。此人可作平衡朝堂各方勢力的重要朝臣,權位不能重,僅此而已!既然人品太差的宇文化及不能用,那誰合適呢?楊二在帳外吹著解池的湖風,慢慢的散著步,邊走邊想。身後的護衛親隨離得20步開外,慢慢跟隨著,不敢打攪。

  劉文靜?一個名字突然跳了出來。此人在唐朝剛建立時就投了李淵,此時應該不到30歲,年齡正好,被看作是初唐第一謀臣,足智多謀,卻不顯山不露水,後被李淵猜忌冤殺。這人可用!

  楊二想到此人,掂量了下,覺得此人是掌管自己晉王府軍情司的最佳人選。於是,趕緊回到大帳中,伏案疾書家中大司馬太傅宇文述,讓其立刻找尋劉文靜其人,大致就在京師附近以西的武功縣。那裡可有劉家大宅,劉家因前朝戰亂由南方遷居於此已數代。如果不出所料的話,劉文靜此時應該是一個縣令,還未發跡。書信中連同修建中條山商道一事均做詳細說明,順便連同一封給父皇母后的家書一道,派親衛快馬送至京師不提。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