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此乃天意欲讓楊勇楊素等受困與此,必為我所擒。羅成將軍,明日我軍攻城之時,汝可帶本部人馬跟隨張壯士一道繞行前往圈羊壩設伏。尉遲恭、羅士信為你副將,你三人務必在圈羊壩擒住二楊,起獲玉璽。若是放過了提頭來見。」
「末將遵命。」羅成拱手應道。身後尉遲恭和羅士信也都心喜不已。
當夜,張獵戶父子便在軍中歇息,有專人設宴款待周詳不提。
已知晉軍火器的厲害,南鄭城頭上的守軍並不多,都只在城下躲避。張勳因熟悉晉軍攻城套路便理所當然的成了守城主將,南鄭城數萬漢軍都暫由他指揮,宇文愷從旁協助以保萬無一失。
這處南鄭城乃是漢中治所,也是當今一座大城。與一般城池不同的是,這城牆之外還有一道寬約十米的護城河,水深達數米,通往城門之處的護城河上有一座被拉起的吊橋,這條河便是城外攻城晉軍一時難以逾越的障礙,也是張勳敢只放少量士卒在城頭上的原因。
「督查使大人,有這條河在,我軍中爆破手便不能去炸城門了,只能隔河向城頭施放火雷箭。但火雷箭主要是對付騎步兵的,用來轟擊堅城效果一般,早知要攻打南陳城,末將便該拉過來幾門鐵炮了。」華公明來到正在對南鄭城觀察的張恆身邊說道。
「如今,我軍攻城器具全無,好在護城河距離城牆僅有百餘步,只得用火雷箭密集轟擊城頭了,希望能炸塌一處城牆,請童環將軍速去作準備。」
「是,末將這就安排5000連弩手上前。」童環應道。
「華將軍,護城河並不甚寬,可令李如珪和齊國遠二將到附近山中砍伐些高大樹木,準備搭橋渡河,若是能將對岸吊橋放下最好。」
「是,大人。」華公明應了一聲勒馬回到後軍去叫李、齊二將。
城上早有守城士卒偷眼看到城外晉軍異動,便報與了城下暫避的張勳和宇文愷。二人得報後立刻登上城頭抬眼看去。
「張將軍,果不其然,晉軍圍上來的儘是持連弩的火雷箭手,我等要準備躲避了。」宇文愷輕聲對張勳說道。
「呵呵!這南鄭城城牆高且厚實,這火雷箭也奈何不得。傳令城上守軍全部下城躲避,待爆炸聲停止後在上城防守。」
隨即,有親隨小校聽了命令到城上各處傳令去了。原本城頭上的守軍不多,得了撤退命令之後,很快便悄悄的撤空了城上所有士卒。這時,宇文凱和張勳再看城外,只見那5000晉軍連弩手基本都在護城河邊已經列隊整齊了。
「好了,宇文先生我等可以下去了,不用擔心城外騎兵弩手,他們是不會渡河攻城的。再晚下去恐就危險了。」
「好!就依將軍,我們速撤。」
就在二人剛剛撤到城下空地時,城外第一波火雷箭轟城開始了。
轟擊的目標基本就在城門這處一段2百餘米的城牆。守軍都死死的靠在城牆內側的牆根死角下躲避著轟擊,整個城牆和大地似乎都在顫抖著,劇烈的爆炸聲讓幾乎所有守城漢軍都棄了刀槍,雙手死死的捂著耳朵。雖能避過了被炸,但城上炸飛下來的碎石磚塊還是傷了數百士卒,個個血流滿面的慘狀也著實可怕。
連續密集的轟擊持續了小半個時辰後終於停息了下來。
「快上去看看情況。」張勳命令著身邊親軍。
不一會兒,城上傳來這名親軍小校的呼喊聲:「將軍,敵軍退了,並未見來攻城。」
「哦?待某看來。」張勳聽了,忙從躲避處出來,領著宇文愷等人疾步往城頭上衝去。
「呵呵!果然如同末將所言,他那火器只能對付騎步兵,對這磚石砌成的高牆傷損不大。」張勳笑著說道,心中顯得更加有底了。
「是啊!將軍只是炸壞了些城牆箭垛口,可速命士卒搬運土袋上城替代被毀箭垛。」宇文愷原本懸著的心也平靜了下來。
「還請宇文先生回王府一趟,向陛下和王爺稟報我這城頭戰況,讓陛下和王爺儘管放心,只要他火器轟不壞城牆,末將便有絕對把握守住這南鄭城。」張勳豪氣的說道。
「好!這裡便交由將軍,下官這就去見陛下、王爺。」
看著匆忙跑遠的宇文愷,張勳心中一陣得意,忙吩咐守城漢軍副將:「用土袋修補被毀箭垛,快去。」
就在張勳等在城下躲避火雷箭轟擊之時,早有一支騎兵大隊趁機從遠處繞城而去,城上守軍毫無察覺。
「督查使大人,我軍火雷箭雖能震懾守軍但轟擊效果不佳,無法炸塌厚實的城牆。」童環回到後軍來見張恆,一臉的沮喪。
「童將軍不必喪氣,這南鄭城不同于洋縣土城牆,這裡城牆全是巨大磚石築成,結實無比。午後再換5000弩手去炸,莫使城頭守軍冒頭,掩護李如珪、齊國遠二將用大樹搭橋。橋成後,再派工兵用轟天手雷去炸開城門就是。」張恆安慰道。
城中漢王府內,楊勇正和小弟漢王楊諒以及楊素等文武大臣們一邊品茶一邊聽著城門方向不斷傳來的爆炸聲,各個都是一臉驚恐。
突然,爆炸聲停了。眾人竟然一時反應不過來,無人說話。
「誒,皇叔爆炸之聲停了,不知城門守軍如何了?城破否?」還是楊勇最先清醒,出言問著楊素。
「應該無事吧?老夫未曾聽到喊殺之聲,想是晉軍退了。」楊素也狐疑的言道,心中並無把握。
「五弟,快些著人去查看。」
楊諒正要答應時,卻被門外進來的宦官打斷:「稟陛下、殿下,宇文愷先生回府了。」
「陛下,王爺,大喜啊!」未等楊勇傳,宇文愷已經風風火火的衝進府來,一面施禮一面對著府中眾人大叫著。
「陛下、王爺,晉軍火器對我南鄭城牆無效,只炸毀了幾個城頭箭垛口,城牆安然無恙。且晉軍匆忙而來軍中並未有攻城器具,只待他軍中糧盡便只能自退,我南鄭城無憂亦!」
「好!好啊!五弟你這城中糧草可足備?」
「陛下,小弟城中糧草足夠維持這數萬大軍半年以上,只是這城中百姓家中存糧恐無法維繫。」楊諒小心的答著楊勇的問話,同時,也為被困城中的數萬百姓焦慮著,這些可是他漢王手下的子民啊!他如何不焦急。
「五弟,若是城中百姓無糧,可開倉賑濟一些糧食,城外晉軍幾日後便可退去了。」
面對南鄭城中的現實狀況,楊勇也是毫無辦法,只盼城外晉軍早些退回京城,這樣城中百姓便可出城收取田中糧食了。
用過午膳之後,楊勇正要回房休息,突然覺得地在震動,雕花大床也在顫抖,耳邊又傳來一陣陣熟悉的爆炸聲。
楊勇一陣驚慌,趕忙又跑到前廳。
「陛下,城外晉軍又開始攻城了。只要火器轟不垮城牆便無事,有張勳和宇文愷守城,陛下無需擔心。」楊素見楊勇驚慌而出便上前安慰著。
「皇叔,既是火器無效,卻又故伎重演,怕是另有所圖啊!」
「陛下所言有理,老夫這就令人前去提醒張勳。」
這時,城門方向傳來的爆炸聲更加的密集了,如同天空打滾雷般不停。楊勇等只得不安的在廳內來回走動著,還不時來到門口看向城門方向。
突然,在連綿的爆炸聲中夾雜著更大的一聲巨響,這聲不同一般的炸響,竟將正端起茶杯準備喝茶壓驚的楊勇嚇得一陣手抖,手中茶杯掉落地上。
「皇叔,可是城門處有變動,速派人去查看。」楊勇驚叫道。
「是,陛下,老夫這就讓人去查看情況。」楊素也覺這聲巨響有異,心中不由一陣慌亂,忙讓人去城門處查看情況。自己和楊勇等眾人在府中惴惴不安的等著消息。
片刻之後,已有宇文愷親兵騎馬來報。楊勇這才得知原來那聲巨響來自晉軍想用火器炸開城門之故,只是宇文愷早有防範,城門內早就堆積了厚厚的土袋,一時半會兒僅憑火器根本無法炸開城門之後的堆積之物的。晉軍炸門工兵也只是將半扇城門炸塌,便無法繼續了。因為要將城門內的堆積物全部炸開需要更多的手雷才行,這次帶來的已經用完,20幾個工兵見狀也只得無奈撤回,等待下次再來接著炸。
見工兵未能成功,作為掩護的弩箭手們在童環的指揮下也只得再次無功而返。童環又一次耷拉著頭到中軍大帳來見張恆訴說原由。
張恆聽了並不著急,只是再次安慰著童環道:「童將軍已經盡力了,就算未能炸開城門亦無妨,這聲巨響應該已經讓楊素老賊膽戰心驚了,這就夠了,看他還能睡得安穩?」
「大人莫不是要促其出逃?欲在城外擒拿楊勇?」華公明問道。
「是啊!如今火器暫時奈何不了此城,便只有促其逃往益州成都。將軍不妨為老夫辦一件事,以亂楊勇之心。」
「大人請講,末將照辦就是。」
「呵呵!此事極易,將老夫手中書信用箭射入城中即可。」
「哦!也好,末將這就走一趟,定將此信送進城中。」說罷,華公明接過張恆手中書信便起身出了帳門,吩咐自己親軍小校將書信纏在一隻鵰翎箭上,隨後,手持寶雕弓上馬就往南鄭城方向跑去。
城中王府。
楊勇此時正在觀看由張勳親自送來的城外箭書。楊諒、楊素等人都在靜等著。
「唉!這可如何是好?皇叔且看此信。」楊勇看完書信後輕聲嘆息著說道。
楊素接過信來,忙匆匆查看著,看罷說道:「這張恆信中言,只要陛下雙手奉上傳國玉璽,圍城大軍即可退出漢中返回京城,這---」楊素猶豫起來。
「陛下,大哥,切勿交出玉璽啊!若是交了,大哥你這皇位便不正了,如何能在調動各處人馬勤王?」漢王楊諒驚呼道。這也是楊素心中擔心的事情,交出玉璽誠然可以暫避眼前戰禍,但非長遠之計。
蘇威聽了也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傳國玉璽不可交給晉王,晉王一旦獲得玉璽便能在京城稱帝,那時天下之民便會認他為天子,置陛下與不顧的。」
韓洪也忙接著說道:「僕射公所言極是,臣也不同意交還玉璽。玉璽在手,陛下到哪裡都是這大隋正統,失了玉璽則不然。」
「諸卿說得不錯,但這南鄭城第一日被攻,便塌了半扇城門了。顯然是晉軍準備不足,無法繼續。若是其多備火器再炸,城門豈有不失?我城中守軍被其火器死死壓制,頭也不能抬,處於極為被動之地,這仗還如何打得?」楊勇焦躁的問眾人更像是在問著自己。
「陛下,若想兩全,老臣有一計現不得不用了。」楊素見眾人都無主意,只得將自己所想對楊勇說道。
「皇叔儘管說來。」
「唯今之計只能投往益州成都了,有劍門雄關足可輕易阻擋追兵,就算他軍中火器也奈何不了劍門關。陛下在蜀中足可稱帝維持大隋正統。天下有識之士也必將投到蜀中以事陛下的。」
楊勇聽了一時無語,低頭沉思著。
「陛下,可暫退蜀中,小弟便在此城為陛下堵住追兵。只需加固城門,小弟便可守住此城,不怕他缺糧不退。」楊諒挺身說道。
「陛下,漢中緊鄰京城,運糧過來不過5日,說不定其補充之糧正在路上。這南鄭城池雖堅固,但卻是孤城一座,無江河阻敵,無雄關天險,在此長駐無益,不如聽越公之言,皇駕遷往蜀中避亂。我等已經休整一日了,明日便可突圍而去。」蘇孝慈起身說道。
「蘇愛卿,這耽誤出城的一日,南鄭四門都有晉軍圍堵,如何沖的出去?」
「陛下,老夫已經看過了,四門之兵中東門晉軍最多,西門次之,計有2萬之眾。南北兩門兵雖最少,但卻無路可去蜀中,只有從西門突出直奔劍門。老夫願率3萬人馬為陛下在前開路,保陛下衝出城去。」
「陛下,小弟這裡留5萬人馬守城足矣,其餘人馬不止3萬,盡皆歸皇叔指揮。在好生休息一日,可與明日夜晚突然從西門殺出,料他不防。」
「五弟,不如棄了南鄭同往蜀中。」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