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為玉璽大軍入漢 宇文愷提議入蜀

  【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為何裴世矩給眾將下達出擊命令呢?

  因為此時在單雄信和王伯當、謝映登的運作下,不僅自己駐守的平夷城已經改換了門庭,暗中歸附了河東晉軍,而且單雄信還利用了自己強大的個人魅力和江湖綠林總舵的威勢直接說服了徐茂公和魏徵二人跟隨自己一道降了河東軍,手下眾江湖兄弟自是看在單雄信的面上也一道跟隨降了,毫無怨言。

  如此,幾乎在一夜間,晉西平夷、石洲和方山三城全都歸了河東郡,三城唐軍共計15萬人馬全都放下刀槍降了河東。其中不乏喜極而泣之人,這三城因靠近河東郡,家中多有親朋去往河東謀生,在其家信中早有親人讓其不可與河東軍為敵的囑咐。現在加入了河東軍成為一家了,如何不喜?只是,這下卻暗中掐斷了河套李靖大軍和晉陽李淵的聯繫。原本互為犄角之勢的有利局面頓時土崩瓦解,各自即將陷入苦戰之中。這一切的發生,李靖和李淵還尤為不知。

  京城中,宇文化及正全力緝捕未及逃出城的太子黨徒,李景也全面接管了整個京城防衛和秩序的維護,裴蘊正在逐個接收朝廷各部門的職權和京城府庫的查驗。整個京城到處都是身穿新式軍服的河東晉軍。因河東軍軍紀嚴明,與民無犯,也未在京城施行宵禁,所以,街上來往的軍兵雖多,但百姓生活並未受到干擾。

  晉王府。

  這裡成了宇文化及的臨時駐地,掌控京城內外大小事宜的所有政令都出自這裡。

  「道興將軍,皇宮大內不得擅入,守衛的軍兵都安排好了麼?」宇文化及問著負責軍務的李景。

  「稟大帥,皇宮重地現由本將手下薛舉、孟恫兩名上尉率5000精兵守衛,當萬無一失。」李景急忙答道。

  「四門可守得妥當?」

  「大帥,現京城四門皆由我河東軍把守,四門守將分別是喬山、張德斌、萬緒榮、洪天一四名中尉軍官。」

  「好!原城中投降禁軍和漢中軍是否押往城外軍營看守?」

  「稟大帥,除隨楊勇逃出西門的5萬士卒外,其餘約30萬降卒皆在城外軍營中看守,目前這些降卒情緒穩定並無作亂跡象。」

  「嗯!這些降卒中除了個別軍官死心跟隨太子黨外,大部分並不在意誰作京城之主。一日三餐好生管代,將軍官和士卒分開關押,莫讓降卒們被有心之人挑唆起事。」

  「大帥儘管放心,現看押降卒的乃是城外軍營伍雲召部,雲召將軍在京城禁軍中名頭不小,誰人不識,任誰都不敢挑事亂來的。」

  「如此最好!現在最大的不確定就是這三十萬降卒,讓督查處探員抓緊甄別,若是在城中有家有口的,便讓其家人作保領回家去。若是有願投入我河東軍的可讓雲召將軍遴選10萬彪悍精銳出來,打散分入各部。成都吾兒亦可去降卒中選出5萬人馬填入你部。」

  「是,大帥。」

  「多謝父帥。」

  「成都啊!為父給你三天時間選兵,三日後你便帶本部人馬速回朔方城與裴仁基將軍同守朔方,不可放唐軍李靖部南下來攻京城。切記,三元李靖多謀,你不可逞一時之勇出城與之交戰,本帥已知我河東晉軍即將全面討伐晉陽李淵,這李靖再強也不可能不回援晉陽,待唐軍退出河套之時,你再重新占據河套之地。」

  「兒謹遵父命,請父親放心便是。」

  「化龍,好生看視你兄長,不可讓他著了李靖的道了。」

  「父親,孩兒知道了。」

  看著自己這兩個逐漸成熟起來的兒子,宇文化及頗覺欣慰的點了點頭。

  「張督查使和羅成將軍已經去追楊勇兩日了,可有消息傳回?」

  「呵呵!大帥無需擔憂,一切都在張督查使身上。這回可夠楊素等人喝上一壺的了。」裴蘊笑著對大家說著,眾人聽了全都大笑起來。

  「呵呵!是啊!最懂主公之人便是這張恆了。若是讓我等抓住楊勇、楊素等一眾要犯,還真不知該如何處理,好在有張大人在此啊!」宇文化及輕鬆的自嘲著。

  「裴主簿,京城中三省六部諸多衙門官吏是否都已審查完畢?原屬太子一黨的官吏是否全部下獄?」宇文化及問完了軍務又向主管政務的裴蘊問著。

  「大帥,現5品以上的各府官員都已審完,下在獄中等候主公來京後處理的太子黨官吏近千人。5品以下的低級官吏不查也罷,但無過錯的都留在任上。」

  「嗯!低級官員多是跟隨上官意願行事,與其立場無關。可有分量重的太子黨徒落網?」

  「回大帥,雖絕大多數高層太子黨徒棄家而逃,但也有三名太子黨高層未及出逃被擒者,他們是太子師、偽太傅李剛、外戚楊達和內史令欽天監袁充。那李剛因年歲已高,不願隨楊勇出逃被擒;太子黨中堅骨幹份子楊達卻是當晚嫖宿青樓,未得消息而被擒;而袁充卻是主動投案自首的,說是有機密事面見主公。」

  「哦?這三人都是楊勇一黨中的重要人物,但若是論罪也只有楊達該斬。李剛為人正直,雖是楊勇之師但基本不參與政治,當視為無罪。袁充主動投案這其中必有緣由,裴主簿當好生看押,待主公來時再說。」

  「是,下官遵命。今夜便將其帶入城外軍中特別看管。」

  「韓老將軍,這京中開國元勛眾多,就拜託老將軍去一一安撫了。明日本帥當親往丞相府拜望高相。」

  「呵呵!大帥自去看那高熲老兒,其餘老將自有韓某前去拜訪就是。」韓擒虎笑著應了下來。

  「稟大帥,主公至洛陽派家將傳來口諭。」突然,童環從門外疾步踏入府中叫道。

  「童將軍,主公有何口諭?快快道來。」宇文化及神情一震,忙問著,府中眾人也都圍上來頃耳細聽。

  「末將原本在城中巡查,剛巡到南門處便見主公親隨家將入城時被守將盤查。末將自是認得此人,便上前見問,他便將主公口諭對末將說了,因幾日未休,傳信家將說完便力竭而暈倒城門口。末將便代他來傳主公口諭,主公說---」童環將來由簡單講述完畢後便大聲喝道。府中文武眾將除老將軍韓擒虎仍端坐椅中外,其餘全都跪接楊二諭旨。

  「沒有玉璽得位不正,令宇文化及安撫京城百姓,收編皇城禁軍,搜捕太子黨人。再令張恆無論如何也要劫獲傳國玉璽。一日不見玉璽本王便一日不返京,不稱帝!」

  「啊!這---」童環傳旨完畢,就聽眾文武不住的驚呼著。宇文化及更是聽了後手足無措,起身後原地轉了好幾圈。他知道,楊勇外逃已將傳國玉璽隨身帶走,張恆也已經追出去兩日了。到洛陽報捷的消息已經快馬送出,就等主公楊廣移駕京城主政了,竟不想因這玉璽一事,主公竟然發下狠話。

  「唉!這如何是好。」宇文化及急的團團轉,一時沒了主張。

  「大帥,張恆督查使和羅成將軍只有3萬騎兵去追,這裡距離漢中並不遠,若是漢王楊諒出兵接應,若要想圍住擒拿楊勇一眾,怕是兵少了些。」裴蘊忙對宇文化及說道。

  「裴主簿怎不早說?唉!本帥一時大意疏忽了。華公明、童環、李如珪、齊國遠四將聽令。」

  「末將等在。」華公明四人猛聽得宇文化及呼喊,忙起身上前應道。

  「今令華公明為主將,童環為副將,李、齊二將為正副先鋒,領華陰軍騎兵10萬火速出西門去追張恆和羅成,追到後你等便盡歸張督查使指揮,務必截住楊勇奪回玉璽,就算追到南鄭,追到成都也要奪回玉璽!」宇文化及有些失態略帶嘶吼的對四將叫道。

  「末將等遵令,不惜一切奪回玉璽。」華公明四將大吼一聲,隨即轉身出府,上馬直奔城外軍中。

  宇文化及見四將齊出,長出一口氣,頹然坐在椅中。眾人也一時相視無語,各帶驚慌之色。

  「父親,要不孩兒先不回朔方,也去追擊楊勇。估計少不了要拿下漢中的。」宇文成都見父親宇文化及有些失神,便上前安慰道。

  「不!朔方也少不得大將,裴仁基初歸我河東,其心不穩,若是與李靖勾結,我京城便危險了。好在吾兒派了大將魏文通跟隨他同回朔方,一時裴仁基還不敢亂來。去追楊勇之兵也是夠了,並不缺大將,吾兒當選兵後速回朔方城,剿殺李靖一部為重。」

  「也罷!父親保重,孩兒去了。」說罷,宇文成都便不在府中停留,領著兄弟宇文化龍便出了帥府,回返北門軍中。2942

  跟隨楊勇、楊素出逃的5萬人馬基本都是騎兵,每人都未保命拼命往前縱馬急奔著。就算楊勇的皇后和最寵信的兩個皇妃各自分乘著4乘馬車,速度也是極快捷的。楊素和宇文愷等太子黨骨幹都簇擁在楊勇前後,只顧催馬狂奔著。

  「陛下,我軍現已離京近三百里了,今日也行了近百里,人馬困頓是否暫作歇息?」禁軍大將張勳趕楊勇馬前報導。

  「嗯!天色漸晚可在前面寬闊處駐馬歇息。」楊勇也累的不能堅持便同意道。

  「張將軍後面追兵距我等有多遠?」楊素警惕的問著張勳。

  「王爺,身後河東追兵距我尚有近百里,天色已晚其必尋地駐營。」

  「好!在前方紮營休息,派出伺候監視身後追兵。」

  「是,王爺。」張勳答應一聲後便去後面傳令。

  在一處山坳里,楊勇潰敗之兵正在休整。山坳入口處交由張勳守候,以防追兵到來。

  天空烏雲遮住了月色星辰,黑夜如墨汁般籠罩著整個山坳。除了遍布的篝火外,四周一片漆黑,若是身處篝火映照之外便會讓人毛骨悚然。

  在一處篝火旺盛之地,楊勇等十餘人繞火而坐正在商議著。

  「皇叔,此去漢中還有幾日路程?朕實在是有些走不動了。」

  「陛下,此事可問漢王大將龔琦,龔將軍你對此地熟悉,若按百里行軍速度,還有幾日可達南鄭?」楊素問著身旁的漢軍大將龔琦。

  「啟稟陛下,越公,此地名為壺口窪,由此再往南行最多3日便可抵達南鄭城。末將已派手下星夜兼程趕赴南鄭向漢王通報了,想必3日後我主漢王必出南鄭城以迎陛下。」龔琦拱手答道。

  「嗯!很好。不過皇叔,若是我等到達南鄭,豈不也將晉王軍引至了南鄭,這南鄭還能守麼?」

  「陛下顧不得那許多了。我等先進了南鄭城之後再說其他。想那河東追兵人數並不會多,也許再追我百里便自退了。」

  「陛下,我等去了南鄭又當如何?南鄭偏安一隅民貧兵弱,最多自保,何時才能重返京城?我等家小全陷在京城中未出,生死不明啊!嗚嗚嗚---」兵部侍郎蘇孝慈老淚縱橫的哭著說道。他這一言,惹得周圍一眾文官皆垂淚不已,發出一片哀泣之聲。

  「陛下,依臣見,這南鄭也非長久之地。一則漢中以北並無險隘駐守以防晉軍來攻;二則這漢中兵馬不多,不足以對抗晉軍;三則漢中王這幾年在漢中未施仁政,以致漢中百姓怨聲載道,不得民心。晉軍來犯之時,民心必未晉軍所用。不如,一路南下走金牛道入蜀,隨後燒毀棧道,隔絕晉軍追兵,以成都為都城重建大隋,如是方能長久?」宇文愷小聲諫言著,然後不置可否的看向一旁的楊素。

  「宇文先生所言極是。陛下,那蜀中素有天府之國美譽,蜀中富庶,足可建國。且北有劍門關易守難攻,足可將晉軍阻在關外,保得我蜀中太平。陛下可效漢之高祖一爭天下之法。」楊素順著宇文愷的話補充說道。

  「唉!蜀地閉塞,如何做大?且先退至南鄭,待各府勤王之兵到來之後再議吧!」楊勇顯然並不想退到益州,並不想就此放棄光復京城希望。若是真的到了成都稱帝,便基本再無出川可能了,如同蜀漢之後主劉禪。

  眾人聽了楊勇之言後便都不在言語,各個心緒低落,除了篝火燃燒發出的噼啪之聲外便一片寂靜。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