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唸三遍網址 請問記住了嗎?沒記住的話下章我再問一遍。最好幫我分享到Facebook哦】
正如徐茂公預料,王世充諸王的聯署奏摺被監國太子楊勇給壓了下來,這也是越王楊素的要求。原本中原諸王便與朝廷貌合神離,現在既然有可能聯合對抗晉王楊廣,這樣的結果只會是兩敗俱傷,這對於楊素等太子黨而言是非常樂見其成的。甚至楊素為此高興,在府中大宴了一回太子黨的一干眾臣,太子楊勇為避嫌僅派府中寵侍姬威和東宮太子幕僚段達出席了楊素的宴席。席間眾人還不忘縱論時局好壞。
「越公,前日太子榮登大寶之位僅差一步,殊為可惜呀!」太子親信幕僚段達放下酒杯帶著一些醉意說道。
「是啊!若是陛下不召回晉王,不受他人蠱惑,我等早該立下從龍之功了。」外戚皇親楊達醉眼朦朧的附和著。
「誒--,如今兩黨相爭,晉王勢大,我等當謹慎行事為妙。若是太子登基事成,那晉王必然造反,屆時兵圍京城反不為好。若想太子穩坐金殿,當以削弱晉王眼下勢力為重。正如越公所言,方今中原諸王聯盟以抗晉王,我等穩坐京城,坐看其互相削弱,是為最佳。呵呵!喝!」中書令唐令臣笑著說道,言語間一派對楊素的恭維之意。上座的楊素聽了,心裡頗為得意。
「越公,若是諸王會盟造反勢必進攻潼關啊!若是老楊林守不住,那叛軍真若威逼京城,又該如何是好呢?」宇文愷問道。眾人相互看著竟無人能答,他們甚至根本沒想到過由靠山王楊林鎮守的潼關會丟失的結果。
「嗯!宇文先生顧慮的是。但本公以為潼關失守的可能性極低,一則,靠山王兄治軍有方,手下士卒皆為精銳,且守關之兵為5萬。依險關而守當抵擋20萬左右叛軍無憂;再則,晉王楊廣也不可能坐視叛軍進攻潼關的,他手握重兵,當會趁機渡河南下。當然,本公也並非沒有防範,已讓太子殿下下旨召裴仁基部回師拱衛京城,加上京城原有禁軍和眉縣張須陀部,屆時我等手上也有可用之兵不下15萬,足可防禦京城之用。」
「越公安排周詳,本宮和太子殿下也就放心了。」姬威用他宦臣特有的嗓音說道。
宇文愷聽了楊素的這番安排便和眾人一樣放下心來了。
「越公,下官聽聞晉王現已擁兵百萬之眾了,若是在中原大戰中獲勝,其勢更大,我等豈不是與猛虎為伴?如何安睡啊!」段達復又言道。
「是啊----是啊----越公當早謀之。」階下眾人聽了段達之言,也都附和叫嚷著。
「越公,如段大人所言成真,太子今後如何能登基?此事不可不防!」姬威神情極為嚴肅的對楊素說道。
「這----。」楊素一時間陷入憂思之中,無言以對。他不是沒預見過這種結果,但卻始終無法想到有效的對策,不由看向宇文愷。
宇文愷原本在等楊素回答,卻見楊素為難並瞥向自己,不由一怔。
略作思索便接過話頭說道:「公公不必為此煩惱,這場中原亂戰豈是短時間有結果的。就算晉王最終得勝,那也必然是慘勝,屆時當對我難構成威脅,何懼之有呢?就算還是只老虎也早被磕掉了牙齒了,呵呵!」
「嗯!不錯,宇文大人見解的事。本王素知那王世充、唐壁等實力,且長期經營中原,手中兵糧無數。未見的晉王就能輕鬆得勝。不過,段大人所言倒是提醒了本王,我等即算現在不能擁太子為帝,也當抓住時機將京城牢牢的控制在手。」
「越公,不如趁中原大戰之時,再向聖上言及禪讓之事,如能成功,太子殿下將可以新帝之名調集關中、弘農、漢中及益州之兵抵禦晉王勢力。」段達抓住時機在此提議道。
座中眾人聽了,不禁交頭接耳一番議論起來。就是那楊素聽了也似乎有些心動般,陷入沉思中。宦官姬威聽了卻是不住連連點頭。
「宇文大人,你覺得段大人之言如何?楊素再次轉頭問著宇文愷。」
「王爺,段大人之言有理啊!若是聖上病體沉重,便可趁機進言。那時,晉王正與諸反王交戰正酣,自是無暇顧及京城禪讓一事。若是生米煮成熟飯了,晉王就算再有能耐也只得認了。」宇文愷狠狠的說著,眾人聽了也都紛紛點頭,更有幾人連聲說好。
「嗯!容老夫三思。」楊素並未當場決斷,而是婉轉的推卻道。
「好了!越公多想想吧!本公這就回府去了。」見楊素一時無法決斷,姬威也不急,見所議之事差不多了,便出言告辭,想早一步回太子府向太子稟報。
「恭送姬公公了。」楊素等人見姬威要走,也都趕忙起身拱手相送。陪同姬威一道回去的還有太子府幕僚段達。
隨著姬威的離席而去,這場酒宴便到了尾聲。隨後,不斷有不勝酒力者離席。當最後只剩宇文愷一人準備告辭時卻被楊素叫住。
「請宇文先生隨老夫到書房一敘。」宇文愷只得跟著楊素轉向後堂書房。
「宇文大人,方才所言似乎另有深意,這裡別無他人,不妨細細講來。」
「越公,下官以為禪讓之事久拖必然與我無益。雖中原亂戰表面上晉王一家對抗十餘家反王,但王爺也是知道的,中原諸王間表麵團結,卻私下無不勾心鬥角。潼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諸王必然久攻不下,日久必生變故。晉王極可能最終獲利,那時,諸王滅,晉王淨得中原之地,收中原諸王之兵,兵精將廣,兵勢豈止百萬。待到那時就算聖上禪讓,我等也會顧忌晉王勢力,又怎敢貿然扶太子殿下登基為帝?」
楊素聽了不住點頭,一臉憂鬱。宇文愷所言句句在理,不由他不服。
宇文愷見楊素並未反駁便接著繼續說道:「但這中原大戰對我太子黨而言也確實是一個最好的機會,若是錯過了便斷無翻身之日了。」
「汝是說,趁亂奪位?一可號令天下之兵勤王;二可亂晉王方寸,使其勢力分崩離析,敗於諸反王之手?」
「越公,難道還有比此時更好的機會嗎?」
「但聖上若是全無禪讓之心,又當如何?難道行那宮廷政變之事?豈不惹得天下人不服,反為不美了。」
「越公,政變一事萬不可取,當思他法。」
「好了,汝之意本王已知,容本王細思,且請回府,今日之言你知我知即可,明白嗎?」
「下官明白,絕不會露出半個字的,下官告辭!」
宇文愷匆匆出了越王府後,往身後連看了幾眼,確定並無人盯梢,便急往自己府中而去。
黑暗處,兩個晉王府暗探見最後一名參與王府夜宴的宇文愷從府中出來後,便悄悄潛回晉王府向宇文述匯報去了。
與京城暗流涌動不同,此時的洛陽儼然已成了一個巨大的兵營了。諸王各自帶兵如約而至,楊玄感甚至直接棄了紅桃山寨舉所有嘍兵下山,為的就是在此次會盟討隋之戰中爭得話語權。徐茂公也陪同單雄信、秦叔寶等共計10員大將連同收攏的魯郡各府縣府兵8萬來到洛陽會盟,成為一股較大的勢力。只有最遠的江淮山陽公杜伏威帶著2萬騎兵最晚抵達。
當夜,由盟主王世充為地主的會盟晚宴在洛陽王府舉行,參與會盟諸王帶著各自的軍師、元帥們全都到場。
「諸位,果如徐軍師之言,如今已過半月時間了,我等諸王聯名奏摺如石沉大海般沒有音訊。好在,我等已有準備,今日總算悉數應約到場會盟。細數下來,我等眾王會盟之兵已達50萬,大將千員。今晚盛宴之後,明日便誓師出兵。來,諸位大王、將軍,本盟主敬諸位一杯。」王世充現在可謂是信心滿滿,豪氣勃發,舉杯就要敬在座諸王和大將們。
一杯下去,作為盟軍軍師的徐茂公起身說道:「各位大王將軍,明日午時出兵潼關,當先就此確定先鋒之將,不知哪位大王願作先鋒?」
徐茂公話音剛落,只見座中站起一人高聲喝道:「某滑州楚王楊玄感願請纓為先鋒,為盟主開路架橋直抵潼關城下。」
「哼!你才多少人馬,幾員大將,何能為先鋒?本王有元帥尚義明、軍師白順,精兵5萬願為先鋒。」曹州宋義王孟海公起身叫道。
「你---」楊玄感正欲爭辯,不料身旁李密連連拉拽他的衣襟,便不再去爭,憤憤而坐。
「既如此,本軍師便命宋義王孟海公為先鋒,明日午時先行,其他諸王人馬隨後跟進,到潼關城前聚齊。」
「好!先鋒一事已畢,今夜便可敞開一醉了,來,本盟主再敬諸位一杯。」
「喝----」宴席之上百餘人一同大叫一聲後,便開始各自相互將敬酒狂飲起來。
「玄遂先生,方才因何阻我去爭先鋒?」楊玄感並未濫飲而是放下酒杯小聲問著李密。
「玄感兄,何必去爭呢?我等會盟於此無非是要從中獲取利益,況且我等手上就這2萬人馬,若是失了,便再難有翻身之力了,需慎之又慎為宜。兄長沒見那徐茂公魯郡人馬近10萬,他那裡還有單雄信、秦瓊等猛虎之將,尚且不去爭這一時長短,還不是欲保存實力,你我兄弟何必強出頭呢!」李密裝著舉杯喝酒擋住口型,一面小聲和楊玄感說道。
「嗯!先生說的有理,為兄唐突了,來,為兄敬先生一杯。」楊玄感被這一點撥後,恍然大悟。
這邊廂魯國單雄信、秦瓊等諸將也在席間喝酒暢談著。
就見程咬金悄悄來到秦瓊身邊俯耳問道:「哥哥英雄無比,雙鐧從無對手,為何徐道長不推薦哥哥為先鋒大將?卻將首功讓與他人。」
「咬金切莫亂言,為兄有些本事不假,但當不得英雄二字。你也久在江湖殊不知潼關守將厲害。」
「咬金兄弟,你還不知那潼關守將靠山王楊林的厲害吧?他手中一對囚龍棒硬生生為大隋打下半壁江山,單某手中槊都抵不住,誰敢去觸他的霉頭?」
「單二哥,那楊林真如此厲害嗎?」程咬金有些不信的問道。
「咬金賢弟,先不說楊林老兒厲害,就說他現在手下兩將,亦是英勇無比。尚師徒乃是大隋有名的將軍,人稱四寶將,掌中寶槍胯下寶馬,萬夫不當,為兄當敵不過他。還有那八馬將新文禮,也是力大無比,勇不可擋的。」叔寶小聲說著。
「啊!直如此厲害?那還是小命要緊些,呵呵!」程咬金聽罷嚇了一跳,這才明白為何徐老道不讓自己這方為先鋒將的原因,感情對方是個極難纏的硬柿子啊!
第二日午時尚未到時,孟海公便急不可耐的帶著自己的5萬曹州兵在元帥尚義明的帶領下開拔了。送行的諸王中多有幸災樂禍者在暗自訕笑著。
潼關廣通渠碼頭。
隨著天氣轉暖,來往的客商逐漸多了許多。但潼關碼頭已然施行了軍管,隸屬軍用的碼頭此時正不斷從船上往下卸著一代代的糧食,因搬運的不慎,有一大米袋口崩開,白花花的大米散落了一地。
「童將軍,末將這回親自押送50萬石糧食到來,若不是所有大船需要運送軍兵,就是百萬石也能一趟送來。」
「史將軍,就沒有更多船了嗎?這少華山10萬人馬靠這些船何時能送到此處?」
「將軍勿惱,雖然乘船過來的不過3萬人馬,但少華山距此不算遠,也就一天路程,未能登船的將士,都從陸路過來,最多明日中午便到了。這些船還是以運送糧食軍械為主。」史大奈解釋道。
「原來如此,華公明將軍安排的甚是巧妙。」童環聽史大奈這樣一講,頓時便不再擔心了。因為潼關大將尚師徒說過,那中原諸王的反兵已經上路了,最遲5天便能到達關下,那時這碼頭便完全關閉了。
「童環將軍,王爺有請,軍情重大,請隨末將回關議事。」尚師徒走到二人身邊說道。
「好!末將這就跟將軍回去。這裡便交給史將軍了,務必在天黑前將這50萬石糧食運送進關。」
「童將軍自去,末將知道如何做。」
隨即,童環轉身帶著幾名護衛便跟著尚師徒一道縱馬回奔潼關。
【章節開始的時候讓你默唸三遍還記得嗎?分享臉書可能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