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原來如此
都說奧斯曼帝國的人口不如希臘古典時代,但又有誰知道古典時代是近現代之前東地中海人口最高峰呢。☺👤 ❻❾s𝓱ยЖ.ς𝔬ϻ 🍫👑
甚至不止是東地中海地區,據歷史學家們考證,羅馬帝國巔峰期人口約在五千萬人左右,而相對穩定的查理曼時代,整個歐洲的人口大約是兩千五百萬人到三千五百萬人,除去羅馬帝國的亞洲與非洲領土,新增的歐洲領土一樣不少。
那賽大帝是不是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歐洲統治者全是廢物,跟尼祿差不多呢。
不考慮其他因素,單一對比可以說就是暴論。
首先,奧斯曼的人口確實不一定低於古羅馬鼎盛時期人口,但是根據氣候學研究,對比一千五百年前,現代北非和西亞的降水大幅度降低了,這才是北非和西亞在中世紀的復興受阻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如果一個地區的人口一定是總體增加的,那麼樓蘭古國人口增加到現在怎麼增成了千里戈壁無人區呢?
這就是外力因素的問題。
在上一輪地中海經濟擴張中(黑死病消退後的15-16世紀),人口增加,大量的沿海平原被開墾用於集中種植小麥等作物,導致了土地肥力下降和嚴重的水土流失。
從16世紀末開始的小冰期,使得地中海氣候轉向濕冷,降水量增加,地力衰竭的沿海平原逐漸淪為排水不暢的沼澤地。
沼澤導致瘧疾等傳染病橫行,同時小農缺乏手段開發沼澤地,導致沿海平原被廢棄(部分轉向低密度大牧場),農業人口向衛生條件更好的山區轉移。♡💣 ❻➈丂ⓗยⓧ.𝓒σ𝓶 💙💝
地中海山區的地質條件(淺土壤、降水不穩定、肥力易耗盡)促使山區農民從種植小麥轉向種植橄欖、葡萄,並配合以小規模畜牧業,逐步走向農牧混合的自給自足經濟。
糧食作物產量下降,同時波羅的海-東歐的小麥競爭進一步壓制了地中海地區的糧食產業。
就這樣,總開墾面積下降、農業規模縮減加複雜性下降、疫病橫行,使得整個地中海地區的人口增長都陷入了停滯。
而人口向交通不便的山區轉移,也意味著政權控制和普查登記人口的能力下降,進一步降低了紙面人數。
這一過程無論是對東邊的奧斯曼帝國還是西邊的伊比利亞半島、法國南部、義大利都是適用的。
但是對於奧斯曼帝國統治地區的打擊尤為嚴重,這是因為:
奧斯曼帝國的大部分土地和幾乎全部的核心領土都在地中海沿岸(鼎盛期占據了地中海三分之二的海岸線),而且其政治經濟體系基本都是在15-16世紀地中海經濟擴張期建立的。
這意味著地中海農業的衰落對奧斯曼體制的打擊最為嚴重。
糧食產量的下降(加上美洲白銀衝擊)導致從16世紀後期開始奧斯曼境內嚴重的通脹,實際收入下降使官僚、禁衛軍、市民不滿,政變叛亂頻發。
平原人口下降、山區人口上升對帝國尤其是個壞消息,因為帝國的主要山區農牧人群——巴爾幹的瓦拉幾亞人和阿爾巴尼亞人、小亞細亞的突厥蠻和庫德人、黎凡特的馬龍派基督徒和德魯茲派、北非阿特拉斯山裡的柏柏爾部落…——基本上都是妥妥的反賊。🐻💥 69𝓢ħᵘx.𝕔ᗝⓂ 🐜✌
這些人和奧斯曼帝國講客氣的話,那估計得真主現身。
其中最危險的是小亞細亞的突厥蠻,考慮到他們的反叛習性、以及他們與帝國的死對頭——波斯的薩法維王朝及其什葉派異端紅頭部落之間千絲萬縷的關聯。
16世紀末開始,小亞細亞的傑拉里叛亂無疑也和突厥蠻的活動有關,這一持續近百年的戰亂導致小亞細亞土地荒廢、十室九空,連奇里乞亞、門德列斯河谷這樣的農業腹地都淪為了突厥蠻的冬季草場。
和山區反賊同樣鬧心的,還有隨著平原農業衰退而擴張的平原遊牧民——即阿拉伯沙漠的貝督因人,這也是賽大帝接下來的重點打擊對象,畢竟賽大帝可是兩聖城的保護者
雖然整個新月沃地(敘利亞+伊拉克)地區自從蒙古入侵乃至更早以前就陷入了農業衰退-遊牧活動加劇-生態環境惡化-農業繼續衰退的惡性循環。
同時十五、十六世紀帝國與薩法維波斯的拉鋸使得伊拉克幾乎被破壞殆盡。
但這一過程在17-18世紀的帝國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特別是17世紀後期部落牧民從阿拉伯半島腹地北上進入敘利亞後,各個貝督因部落與奧斯曼帝國政府之間脆弱的平衡被打破,遊牧民們年年衝到大馬士革和阿勒頗城牆下打草谷。
因為政府無法保證鄉村和道路的安全,平原農民們紛紛拋棄自己的農田,逃進相對安全的阿拉維山脈和黎巴嫩山脈裡面。
到了19世紀,整個敘利亞和伊拉克的平原除去幾個大城市外,幾乎完全化為了無人耕種的荒原,令前來發掘古代兩河文明的歐洲學者們瞠目結舌。
相反,平原周邊交通不便的山區里倒是一片欣欣向榮、男耕女織的景象,而山裡的地頭蛇們——比如德魯茲教這類——很快也成了讓奧斯曼帝國政府頭疼不已的土皇帝。
當然,並非所有的奧斯曼省份都同樣受到了波及,因為廣袤的帝國也有受地中海氣候影響較小的地區——比如有尼羅河水穩定灌溉的埃及、以及大陸氣候的巴爾幹北部地區/黑海北岸。
這兩個地區也因而變成了奧斯曼的糧倉,其人口在帝國總人口中的比重也不斷提升——這也是賽大帝憂心的原因,東正教徒太多可不是一件好事。
順帶一提,埃及人口下跌最嚴重時期是馬穆魯克王朝,由於黑死病與紅海毛衣的轉移,而奧斯曼帝國在征服埃及後實際並沒有消滅馬穆魯克,所以埃及得怪誰呢?
整個東地中海,這一漫長的衰落進程一直延續到了19世紀中後期才被打斷。
隨著西方水利技術的引進以及奎寧一類的抗瘧疾藥物的傳播,地中海沿岸的平原沼澤得以重新農業開發。
而大英帝國治下的和平、特別是蘇伊士運河的開闢,也提升了對穀物的需求,加速了地中海農業的復興和人口的再增長——可惜這個時候奧斯曼帝國都一條腿進棺材啦。
當然還可以再舉個例子,查士丁尼一世巔峰時期東羅馬擁有3650萬人。
他所擁有的生產條件遠強於奧斯曼帝國,況且領土上查士丁尼多個義大利地區以及伊比利亞南部,這些地區的生產條件與供養能力可強於奧斯曼帝國在巴爾幹上多出來的領土啊。
義大利地區在羅馬時代就有七百五十萬人,可是賽大帝就能說查士丁尼是個廢物嗎?
同期對比一下,小冰河期的莫臥兒,每場大饑荒幾乎7位數起步。
1668年,正在德里逗留的法國醫生記載說。
「在構成印度帝國廣袤領土的各邦國里,許多地方只比寸草不生強一點。還有不少地方禿山瘠野,甚少人煙,甚至有很大一部分肥沃土地都因為缺少人手而依舊拋荒未耕」
而大體地處同緯度的奧斯曼帝國一樣經受了小冰河期的侵襲,但是他挺到了18世紀。
這一點如果阿克巴知道他能饞哭出來。所以評價一個國家的行政能力並不應該單純的去搞數字對比,而是要考慮更廣泛的綜合影響。
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影響下,奧斯曼這條大船終於駛入十九世紀。
一直對帝國各地吸血補充首都的局面雖然造成了各個地方的衰敗,但是也帶來了一個好處。
那就是如果帝國中樞出現了一個有能力的強人來推進改革,以首都的資源足以對地方進行壓制。
而這才是塞力姆能進行自己狂飆一般的改革計劃的底氣。
引用書目太多,我也不一一列舉了,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但我確實盡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