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敷衍英國與環境修復(二合一)

  第146章 敷衍英國與環境修復(二合一)

  英國方面的試探並沒有取得多少效果,對於所謂第一個請求,皮特自己也知道離譜。

  畢竟帶英在印度的棉花收購價格只是市場價百分之四十,即便溢價一倍也遠遠不夠。

  更何況埃及棉花本來就是相當優質的品種。

  埃及的氣候適合棉花生長,且出絨率高,韌性強,強度大,適合多種行業需求,關鍵還有一點,埃及長絨棉產量不錯。

  至於印度棉花嗎?

  棉花流傳至今的品種,主要是原產於南美洲的長絨棉和原產於中美洲的細絨棉。

  原產自印度的粗絨棉雖然產量低,纖維短,不適合機器紡織。

  但是在美洲的棉花傳入前,依舊在歐亞大陸的各類織物中占據優勢,在亞洲地區獲得了廣泛的傳播。

  可是當塞大帝掏出埃及長絨棉的時候,印度棉花就是個屁啊。

  再加上從埃及到英國可比從印度到英國近得多,這其中又少了多少損耗。

  當然,最重要的不是這些,是現在英國人缺乏棉花。

  在這個時間點,英國從印度進口的棉花袋數大致是三位數,而在1810年,這個數字是七位數。

  雖然都知道美國南方是棉花出口的主要地區,即便是阿美利卡已經獨立了。

  可是迪克西人和楊基佬能玩到一起嗎?

  簡直不可能,種植園主或者說奴隸主們天生就和北方的資本家有矛盾,你發展工業關我屁事,棉花該賣給誰還是賣給誰,除非你多給錢。

  所以雖然失去了北美十三洲,但帶英仍舊可以買到北美的棉花。

  可是這是不夠的,縱觀新英格蘭(美國)紡織工業的整個發展過程,可將1790—1820年視為其興起階段。

  1790年,英國移民塞繆爾·施特萊在新英格蘭成功建造了新型紡紗機,實現了紡紗過程的機械化,標誌著新英格蘭紡織工業的興起。

  1793年,伊萊·惠特尼發明了軋棉機,使脫棉效率提高了數百倍,有力地推動了新英格蘭紡織工業的發展。

  1813年,弗朗西斯·卡博特·洛厄爾引進了英國的卡特賴特動力織布機,開辦了一家從梳棉紡紗到生產布匹的綜合性紡織工廠,該廠的建立標誌著新英格蘭紡織工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9世紀二、三十年代,英格蘭紡織工業迎來了迅速發展時期。

  以紡織業為主導的新英格蘭地區工業的發展,帶動了整個新英格蘭地區的城市化。

  洛厄爾是當時整個新英格蘭地區最大的紡織業中心,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 ❻9Ŝ卄𝓾᙭.cØм 👍💲

  從產值來看,1835年,紡織業的生產總值就達4700萬美元,1790年僅2000萬美元。

  換句話講,帶英找一個新的原材料產地是必然的,因為北美的紡織業需要發展,而帶英的紡織業更需要發展。

  所以嘛,塞大帝也不是不答應,而是回復了英國大使,承諾以印度出口到英國的棉花包數為基礎,並且日後根據市場情況對出口數額進行調整。

  至於帶英的第二個請求,還通過輸出技術來換取減稅,先不說早幹嘛去了,就帶英的話,塞大帝會信就是腦子有坑。

  為什麼工業革命會在英國發生,就塞大帝來看,第一是馬爾薩斯陷阱風靡歐洲。

  第二是英國靠近煤礦,運輸成本很低。

  第三,實際上,文藝復興後的思想解放和學術上的邏輯推理已然形成了現在科學的雛形,蒸汽機的改良只是在效率上實現了突破。

  換句話講,英國必然率先突破馬爾薩斯陷阱,實現早期現代化工業設計的探索。

  奧斯曼帝國可沒有這個條件,這也是塞大帝始終主張由奧斯曼帝國出資,英國派人的原因。

  對於一個沒有足夠積累的國家,對於一個沒有試錯機會的國家,塞大帝除了讓自己操盤之外,其餘的都不放心。

  一味的模仿,進口別人的機器有強大的國家嗎?

  有,當然有,沙俄就是,他看上去確實很強,實際上也很強,直到遇上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後的德國,一戰的戰績足夠說明所有了。

  一個沒有自己工業體系的國家怎麼能夠一直強大呢?

  即便有,這也是一種虛假的強大。

  如果按照英國的請求,降低關稅,讓英國工程師來指導奧斯曼帝國的工業化,這就是把主動權拱手讓人了,塞大帝這都看不出來,不如一頭撞死。

  至於英國人的第三個請求嗎?

  塞大帝倒是想問一句,到底喬治三世是哈里發還是他是哈里發?

  奧斯曼帝國大軍還沒動,你英國人擱這問什麼?閒的發慌是吧。

  不過嘛,對於英國人的三個請求,想是這麼想,說肯定不能這麼說。

  外交辭令,講究的就是廢話連篇,實際上中心就一個。

  比如塞大帝授意哈吉帕夏寫的兩封回信。

  「作為奧斯曼帝國蘇丹的大維齊爾,我,哈吉帕夏,尊重英格蘭國王喬治陛下與首相威廉-皮特的意見。

  但是,關於帝國境內東正教徒的保護權問題,我們奧斯曼方的立場是一貫的,也是非常明確的。

  東正教徒是奧斯曼帝國的子民,東正教徒問題純屬奧斯曼帝國內政,不容外部勢力干涉。♝🐜  👌🎈

  奧斯曼方此前已就俄國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的種種妄言,向俄方提出了嚴正交涉。

  我們奉勸俄方一些人不要打「東正教徒牌」,不要抱薪玩火,否則只會引火燒身、自食其果。

  一切同奧斯曼帝國大勢相對抗的錯誤行徑都如同蚍蜉撼樹,註定失敗。

  當然,奧斯曼方對帝國境內東正教徒對外交往問題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

  奧斯曼方對外國與東正教徒進行民間經貿文化往來不持異議,但反對發展任何形式的官方關係。

  東正教徒同樣是蘇丹的子民,任何打著解放東正教徒,解救斯拉夫人幌子的境外勢力的反動言論,奧斯曼帝國絕不軟弱。

  當然,奧斯曼帝國同樣歡迎英格蘭王國站在和平與正義的一方,與我國一同譴責俄方的不當言論,避免諸如波蘭一樣的慘案再次發生。」

  這一份是發給英國外交大臣的,至於另外一份嘛,則是給到英國首相皮特的。

  「關於英方對於阿拉伯地區的擔憂,奧斯曼方很高興英格蘭王國作為歐洲大國,注重地區安全與和平。

  但阿拉伯地區是奧斯曼帝國內政問題,英方應該相信奧斯曼帝國有能力,有信心處理好這個問題。

  奧斯曼方對英政策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我們致力於同英方實現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同時堅定捍衛自身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奧斯曼方的對英政策始終保持高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奧斯曼方一貫主張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土英關係,同時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奧斯曼帝國也明確一點,阿拉伯問題是奧斯曼帝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阿拉伯地區屬於奧斯曼帝國是奧斯曼帝國對外交往的原則,是奧斯曼帝國與各國關係政治基礎中的基礎。

  英方應該尊重阿拉伯地區屬於奧斯曼帝國的原則,恪守尊重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干涉內政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奧斯曼方對阿拉伯地區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奧斯曼方願通過協商妥善解決有關問題。

  我們也希望英國切實遵重國家主權,不要採取可能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的行動,共同維護阿拉伯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看著眼前的這兩篇回函,塞大帝一陣好笑,嘿嘿,也算是懷戀一下故國了。

  打了個哈欠,塞大帝示意保羅去將回函交給哈吉帕夏,讓他通過外交部長的渠道直接轉給英國外交大臣與首相。

  至於塞大帝自己嗎?

  那當然是有活動了,具體點就是植樹活動。

  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本來就是富裕之地,只不過奧斯曼帝國與薩法維波斯經年累月的拉鋸外加貝都因人喜歡打草谷,讓這塊新月沃地已經荒廢的不成樣子了。

  未來為了支撐奧斯曼帝國人口增長,光靠埃及那肯定不夠,埃及確實是發展現代化農業的天選之地,但它同樣也是工業化的天選之地,因為棉紡織業是工業革命的首發。

  至於靠巴爾幹嘛,這種事以後再說,塞大帝現在也不放心,至少等個五十年吧。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伊拉克地區或者說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修復就很有必要了。

  早在公元前5000年,治水技術就已經被用於肥沃新月地帶的早期國家。

  而在尼羅河和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由於兩地泛濫平原不同的特點,發展出截然不同的方法。

  在埃及,基於農業生產的國家最早在公元前5000年出現在尼羅河谷。

  尼羅河洪水尤其適合農業。洪水來自東非季風雨來臨時的衣索比亞高原。

  在初夏,尼羅河的主要支流——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到達洪水位。

  河水在8月初到達埃及,並淹沒河穀穀底。

  到8月末秋種時節,河水及時退去,留下覆蓋了田地的淤泥沉積物,直到1972年亞斯文高壩的建成才中斷了這一模式。

  早期埃及王朝就學會利用尼羅河洪水,順應其節奏進行穀物種植。

  在法老時期,一套流域灌溉系統發展起來,保證了有規律的穀物種植。

  他們在河岸上打開開口,允許洪水覆蓋鄰近的農業區域。

  當洪水退去,通過各種提水設施從尼羅河水中抽水。這些設施包括汲水吊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戽水車。

  這些設施既可以被人力驅動,也可以被馴化的動物驅動,很好地適用於尼羅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河谷的環境則大有不同。

  底格里斯河的洪峰出現在會危害春收的四月,而不是出現在夏末。而且其陡峭的河岸、快速的水流都給水利工程師帶來了挑戰。

  相反,幼發拉底河如涓涓細流通過一片乾旱的泛濫平原,並由於蒸發失去了大部分水分。

  早在公元前5000年,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流域就有了灌溉工程出現的證據。

  到了公元前1500年,人類能夠明顯地改變泛濫平原上河水的流向。通過超過一千年的、系統的、政治導向的進程,5條主要的橫向運河被開通,將幼發拉底河的河水通過泛濫平原引到底格里斯河。

  第二個擴展了這一地區灌溉的主要工程壯舉是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1000年間修建的兩條巨大、互聯且平行的人工運河,從底格里斯導流的運河(真正的人工河流)——納赫拉萬和吉斯拉維運河——是當時最偉大的工程項目之一。

  為了減緩並分流快速的河水,當時的統治者們還修建了水堰。

  在這些水利工程的作用下,美索不達米亞泛濫平原被大大地轉變了。就塞利姆所知的波斯薩珊王朝時期,一個包括5個大型水壩在內的大型運河複合體在卡倫河以及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東北胡濟斯坦的眾多支流上建立起來。

  毫不誇張的說,在薩珊帝國的顛峰時期,泛濫平原貢獻了將近50%的土地稅收收入。

  灌溉土地的面積大大增加,使得種植夏季作物成為可能,這極大地增加了糧食供應。

  而結果是,美索不達米亞的人口在薩珊時期達到了歷史最高。

  儘管薩珊王朝有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項目,但事實證明一旦中央政府衰敗,伴隨著水利工程的破敗,繁華也就難以持續。

  往前看,幼發拉底河的河道在公元前1000年間移動了300多千米,留下又高又乾的泛濫平原中心地帶。

  這些移動成為一個周期性模式。公元6、7世紀持續的洪水和水文變化進一步破壞了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三角洲地區的繁榮。

  在7世紀早,底格里斯河再次大規模移動,使得迪亞拉泛濫平原的一些地段由最好的農地轉變為沙漠,並在與拜占庭帝國作戰的關鍵時期削弱了薩珊帝國。

  往北,淤塞和鹽鹼化逐漸堵塞了橫向運河、水堰和水閘。

  儘管7世紀中期以來,阿拉伯征服者為了恢復這一系統,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並且曾有一段時間復興了農業,但最終都是一場空。

  到了蒙古征服時期,美索不達米亞地區的這一複合體已經不再發揮作用。

  所以嘛,塞大帝要做的就是先修復一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生態環境,這麼一塊新月沃地怎麼能浪費呢?

  至於怎麼修復,先種樹罷,種樹的人塞大帝都想好了。

  首先是喊口號的人,安娜完全可以藉助這個機會,帶領著穆斯林婦女和女性東正教徒一起做一些組織性的工作,也算是給穆斯林女性鬆綁了。

  至於誰種樹?什葉派穆斯林住在這裡,不應該由他們種樹嗎?畢竟這可是他們常年生活的地方,修復一下不應該嗎?

  什葉派可能會說遜尼派穆斯林也住在這。

  有嗎?

  反正塞大帝不知道,不知道就只好用什葉派嘍,這也是雙贏嘛,塞大帝贏兩次可不是雙贏嘛。

  感謝諸位書友的月票,前面有一章消失了。。。因為我模仿的時候寫嗨了,所以出現了這種問題。我自己有點作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