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降維打擊

  小孤山萬箭齊發,射向凌霄城山壁,近萬僰兵悉數暴露於箭雨之下。

  轟!!!

  隨著火箭撞上山壁以及壁上僰兵,萬朵火光似煙花般綻放,將整整一面火壁吞噬其中。

  山下的元軍怔怔地看著變成火焰山的凌霄城山壁,除了瞪圓眼珠子呆然發愣,其它的什麼也做不了。

  速不答大腦一片空白,也是呆愣良久。

  一萬僰兵沒了!?

  是的,沒了!!

  就像鍋邊被柴火燎著的螞蟻一般,紛飛而下,墜落當場。

  山壁上除了久久未熄的火焰,就只剩燒著的石頭。

  速不答瞳孔放大,「噗!」一口鮮血噴射而出,仰面倒下。

  待副帥親衛衝上之時,只見這位久經戰陣的老將雙目已無焦距,形同活屍。

  「殺!!殺上小孤山,宰了那隊伏兵!!」

  副帥無奈接過帥印暫理軍務,第一件事就是清繳小孤山上的伏兵。

  可是,哪有人敢沖?

  僰兵之死將好不容易提進來的士氣又打回了原形,甚至更為低落,還不如從前。

  而當元軍將士把目光投向小孤山之時,看見的一幕,更是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只見不大的小孤山上,林木掩映之間,隱約可見數百根火把。而每根火把之下,都映著一張畫滿鬼符的猙獰面容。

  有人驚呼出聲:「是血頭軍!!割頭皮的血頭軍!」

  血頭這一輪火箭齊射,可以說起到了奇效,徹底解決了僰兵對凌霄城的威脅。,可也把自己的位置徹底暴露在元軍的視野之中。

  事實上,血頭已經做好死守小孤山,甚至是全部陣亡的準備。

  然而,正當他做出守勢之時,山下元軍也開始向小孤山湧來之時,只聽見靜謐的山下喊了幾聲「血頭軍」。

  就就潰軍了。

  呵呵,不潰軍還等什麼?

  這些元卒絕對是自認最倒霉的元軍,沒有之一!

  攻一座永遠也不可能攻下來的城池,被一支永遠也抓不到影子的血頭軍日夜折磨。

  吃不好,睡不好,能挺好今天,已經算是給面子了。

  跑吧,這仗沒法打!主帥都生死不明,還打個屁?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然後是所有大元軍卒。

  一個個丟棄砲石軍械,甚至有的連兵器都嫌沉重,一併棄之。

  抱頭鼠竄,生怕落於人後被血頭軍拉去割了頭皮。

  元軍副帥幾經呼喝,可是潰軍之下哪還有用?

  自知大勢已去,勉強整頓身邊軍士,棄營而走。

  至此,凌霄城之圍徹底以元軍潰退而告終。

  可是,這還不是結束。

  城上的曹琦見元軍大潰,哪肯放過這等良機?

  把城上事務交由易老將軍,自己則帶著八百守卒開城而下。

  血頭也是同樣想法,率五百血頭軍下了小孤山。

  一共一千三百卒,開始追著四萬元軍,清剿潰敵。

  奮戰一夜,斬敵近千,俘虜三千餘眾,戰馬、軍資無數。

  另一邊,昏死的速不答被親衛抬著奔逃一夜,距離宜賓只有不足百里,離衝出山區只不足四十里,悠悠轉醒。

  見左右皆是潰軍,丟盔棄甲,心痛得再噴鮮血,險些再次昏厥。

  說心裡話,他不服!

  他速不答不是沒吃過敗仗,可是敗的這麼冤的,還是頭一回。

  他不服啊!

  至今不知道宋軍主力在何處,讓他死都不能瞑目。

  然而,速不答不知道,就在他的潰軍即將衝出山地,拖著長長的大隊頹然逃命之時,兩旁的地林之中,無數雙眼睛正默默地看著他。

  「嘖嘖嘖」趙維砸吧著嘴,「這老小子也有今天!真想下去看看他是什麼表情。」

  一旁的張珏卻道:「本想於凌霄城下完成合圍,沒想到血頭軍動作如此之快,直接把元軍打崩盤了。」

  「罷了。」笑著一嘆,「命謝明擇機開炮,三軍以火炮為號,發起總攻!」

  速不答不是一直在找宋軍主力嗎?而現在,陰影之中的,正是宋軍主力。

  由趙維率五千神臂城守軍,張珏領五千釣魚城川軍,還有謝明的一千五百望鄉營,宋軍所有能調動的兵力,盡數在此。

  至於目的,也是再簡單不過,吃掉凌霄城這四萬敗軍。

  隨著震耳欲聾的炮吼之聲,漫天火箭,還有漫山的宋卒,衝殺而下。

  速不答怔怔地看著這一切,怔的笑了。

  小孤山的伏兵,他沒算到。這一步,他還是沒算到。

  笑著笑著又哭了,徹徹底底地被打哭了。

  老目充血,五官扭曲地朝著已經衝殺至前的宋軍吼出一句:「我、不、服!」

  可是,不服有什麼用?

  四萬人被一千三百人追殺了一夜,更別說現在,一萬多武裝到牙齒的人馬借山勢而下了,勝敗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戰鬥一直持續到中午。

  宋軍方面付出幾百人的代價,殲滅元軍潰卒兩萬三千餘,俘虜萬人。

  最終活著逃出包圍圈的元卒,不足七千之數。

  以陝西行省行樞密使速不答為首,萬戶以上高級將領一十三人,全部殞命。

  至此,從貪狼衛之戰開始的凌霄城保衛戰,耗時近四個月,終於宣告結束。

  安西王府前後投入兵力二十六萬餘(速不答20萬、重慶守軍5萬、僰兵1萬),未能擊破凌霄城片磚片瓦。

  與此同時,近三個月沒睡過一天囫圇覺的幾位老相公,終於自釣魚城元帥府中走了出來。

  沐浴在冬日的陽光之中,眼中沒有一絲疲憊,反更正加明亮。

  「仗打完了!」文天祥有些意猶未盡的一嘆。

  「可要做的事還很多啊!」謝疊山隨之附和。

  「是啊!」王應麟也道,「咱們得好好回想一下,這仗是怎麼打成現在這個樣子的呢?」

  是的,即使仗打完了,幾位老相公還是有點糊塗,是怎麼走到今天這一步的。

  經此一役,元軍主帥速不答戰死,損失兵力六萬餘,戰將無數。

  起碼在今冬、明夏,元人很難再組織起有規模的攻勢。所以,大宋這邊也贏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正月十五,上元佳節。

  釣魚城帥府之中,除了文天祥等幾個老相公,張珏、趙維,還有趙孟禧等人之外,駐守凌霄城的易世英老將軍,神臂城新任都統令曹琦,還有本應在青居城的王立,在牛頭寨的張起崖,鎮守禮義城的包申等將領,也悉數回到釣魚城大本營。

  此次聚攏文武官員,可不是為了共度上元節,而是趙維和張珏等人堅持要開一個戰後總結會。

  因為他們也認同幾位相公的想法,這場戰役打的非同一般。

  不單單是結果,而是過程就非比尋常,是他們即使到了戰役結束也不敢相信的。

  說白了,就是戰果有點嚇人!

  之前說,安西王府投入兵力二十六萬,不但搭進去一個速不答,還死傷六萬多兵。

  那大宋這邊呢?

  大宋這邊把釣魚、凌霄二城所有兵力都算上,也不過一萬四千人。

  一萬四對二十六萬,不但打贏了,而且還是大勝。

  不但是大勝,還把神臂城、青居城、牛頭寨、禮義城四座山城收入囊中。

  不但收了四座山城,還從開打之前的一萬四千兵,變成了打完之後,趙維一算嚓!!咋變四萬多了呢?

  越打越多,你說氣不氣人?

  這樣的戰果,別說實現,你就是現在讓趙維,讓文天祥他們再做夢夢一遍,也是不可能的啊!

  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這樣的結果?不應該總結一下嗎?

  而且,拋開結果,只看戰役的過程,對於這個時代的軍人來說,本身就是一件無法理解的事情。

  這麼說吧,速不答也好,張珏也罷,他們的戰術戰法是很傳統的。

  大兵團作戰,直擊要害,戰略目的簡單粗暴,打凌霄就是打凌霄。攻城就是攻城。

  其間夾雜計謀韜略,或者奇兵奇謀,也是為大戰略做輔助。

  可是,反觀這場戰役,宋軍一方,並沒有大兵團。

  速不答一直在找宋軍主力在哪裡,可宋軍其實就沒有主力,完完全全的反其道而行之。

  從一開始就是以小股部隊為主,戰略目標倒是有的——解救凌霄城。

  可是,當戰役一打響,這個目標卻一直在變。

  從解救凌霄之圍到保住神臂城,再到試探性地壓迫重慶。

  等速不答神臂城的十萬兵一回重慶,馬上又變換方向,轉戰宜賓,吃掉了速不答。

  而且,戰爭投入也是一變再變。

  一開始,只有血頭軍和望鄉營在動,川軍主力還是駐守釣魚城,保護大本營無失。

  可是,打著打著,到了最後,釣魚城甚至未留一兵一卒,傾巢而出。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局面?為什麼會反應這麼快?這才是值得總結了。

  憑著對戰爭本身的嗅覺、張珏和幾位相公隱隱覺得,他們可能是摸到了一套全新的戰法和戰術理念,這將成為大宋在巴蜀生存下去的關鍵。

  而事實上,哪是摸到了一套新的戰術理念?他們是摸到兩套超越這個時代的軍事思維。

  首先,是戰術上了。

  換一個後事懂軍事的人來看這場戰役,這就是典型的多兵種協同作戰VS大兵團密集攻防的典型案例嘛!

  而且是完虐的那種。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速不答無論從指揮系統,到情報系統,再到兵種協同,和宋軍都不是一個層面的,差了好幾個維度。

  宋軍這邊有錦衣衛的情報支持,而且是全方位的情報支持。

  投入的兵力雖少,可是這裡面有炮兵、特種部隊、遊騎兵、水軍和常規步兵。

  謝明的騎兵攜帶炮兵游擊敵方薄弱部位,血頭的特種兵深藏敵後,用心理戰和小範圍騷擾擊潰敵方士氣。

  張珏的水軍、步兵則是擺出各個態勢,配合小股部隊達到戰略目的。

  甚至還有人民戰急的成分在裡面。

  別忘了,趙維用土改和白銀生生穩住神臂城,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至於指揮系統上面,更不是一個層面上的。

  速不答還是一將指揮三軍,可大宋這邊呢?是這個時代的幾個頂級頭腦在集體發力。

  情報上也是如此,速不答的情報僅限於軍事上的。可是大宋的情報無所不包無所不含,除了軍事上的,其它也巨細無餘。

  瀘州、重慶、益州各城的民情、官員,甚至有多少田地、多少奴戶、漢人比例是多少,都在錦衣衛的掌控之中。

  沒有趙孟禧的情報,趙維會抓的那麼准?當天到瀘州,當天就宣布土改嗎?

  總之,這一仗,在宋人眼裡很意外,可是在後世看來,屬於順理成章。

  速不答輸的,不冤!

  而除了戰術上的領先之外,還有一個是這一仗的收益,甚至可以說是最大收益。

  那就是,這套實踐出來的指揮系統。

  對!為什麼把它單拿出來說,正是因為它太先進了。而且無形之中,解決了宋朝三百年都沒弄明白的事兒。

  那就是——文武之間的關係。

  別看幾位老相公和張珏這個武人其樂融融,那是因為國難當頭,不得不團結。

  可實際上,文武對立,這是大宋的通病。病到骨子裡了,得錢治了。

  南宋的文人雖然不像北宋,武人出征,文人監軍,指手畫腳貽誤軍機,可頂多也就能做到不添亂罷了。

  好吧,不添亂都是抬舉。

  總之,文武尿不到一個壺裡,基本無解。

  那這一仗的文武關係是什麼樣的呢?也就是實踐出來的指揮系統是什麼樣的呢?

  簡單來說,幾個文人相公,三個月沒出帥府,制定了全套戰略。由張珏這個武人去施行、指派給各個下級將領。

  而下級將領在外,只需要達成戰略目標就可以了。

  至於怎麼完成?不由張珏來定,更不由文人相公來定。

  這樣的結果就是,很高效,極高效,效率高到嚇人!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也很簡單,士大夫階層是這個年代最精英的一群人,他們有戰略眼光,也有大智慧。但他們大多沒有實踐,不懂帶兵,更不懂戰術。

  所以,你讓文人掌兵,強如文天祥也帶的不咋地。

  說白了,他腦子裡想的東西就沒法讓士兵去執行。

  這就是所謂的文人掌兵,貽誤三軍。

  而帶兵打仗那是武人的專長,張珏、謝明等人沒有文天祥他們肚子裡的墨水,也沒有他們看的高遠。但他們會帶,也懂得手下的每一個兵,更懂戰術。

  結果就是,士大夫只在帥府里提供他們的智慧,制定大概的戰略方向,再由張珏這個軍事大家去執行,效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這就好比後世的總參謀部,制定戰略方向和戰爭目標,然後交給下面的各作戰部隊去施行。

  總參只會告訴你,哪一支部隊帶到什麼位置,達到什麼目的。可不會告訴你,仗要怎麼打,排什麼陣型,挖幾條戰壕。

  可別小看了這個類似總參謀部的新式機構,這不但讓文人和武將能夠沒有嫌隙的完美配合,更重要的是,這可不是一個人啊,這是一群人!

  而且,是這個時代眼界最高、最有智慧的一群人!

  也正因為如此,趙孟禧無數的情報送進帥府,幾位相公才能在無數條情報之中找到最有用的,分析出敵我態勢,進而微調戰略。

  正因為如此,謝明一拿下神臂城,他們才會第一時間派趙維去,而不是別人。

  因為從趙孟禧的情報之中,他們已經分析出想拿穩瀘州,必須調動百姓和農奴。

  而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趙維。

  他有錢,也有魄力。

  正因為如此,雲頂城入手之後,才得出遷城而不是強占的結論,並點選楊亮節去執行。

  楊亮節是國舅爺,是皇親國戚。他的威望比任何一個將領更有用,可以用最少的兵力把金堂雲頂搬空。

  也因為如此,雲頂城一到手,文天祥馬上判斷出速不答要向神臂城增兵。

  於是,立刻改變之前的保守戰略,釣魚城傾巢而出脅迫重慶,並把青居、牛頭寨、禮義三城收入囊中。

  這種集體智慧、集體膽量、集體應變,還有集體分析的能力,是速不答一個人根本比不了的。

  他就算再身經百戰,再威名赫赫,也得跪的服服帖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