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研究新材料
回到宿舍,宿舍就陳志和和方嘉明在。
「人都跑了?就你倆看家啊。」
「都去操場學打球了,快把包打開看看,給大家帶啥好吃的了,我好像都聞到香味了。」
才幾天工夫,陳志和和方嘉明就和朱雪峰混的很熟了,這會也不客氣。
「看你們這饞樣,不等他們了?再說你們不是說,食堂比家裡吃的還好嗎。」
「現在是知道了,多吃點胃更有動力了,餓的更快。」
「哈哈,就伱小子能編。」
朱雪峰也沒準備啥,就帶了辣椒醬和蘑菇醬各一瓶,讓大家下飯,再就是下午買的一些點心,偷偷烤了幾個紅薯藏著,其它的帶過來也不合適。
「點心還是留著大家一起吃吧,這醬真是香,我怎麼又餓了…。」
「在安慰肚子和等待他們之間,我很明顯的站在肚子一邊啊,我決定了,現在就嘗嘗這醬的味道。」
方嘉明拿出筷子,蘸了點燒辣椒醬,嘗了嘗,不由得伸出了舌頭。
「太辣了,你們北方人吃這麼辣嗎,喔、喔、喔,受不了受不了。」
看著方嘉明的狼狽樣,兩人忍不住笑了。
「來來來,接著,用這個緩解一下」。
朱雪峰索性掏出烤紅薯,每人扔了一個,本來打算饞大家的,這會變應急了。
「嘗嘗,才烤的,應該還是溫的。」
「哇,好東西,就是烤的才好吃,其它的吃法我都吃怕了。」
兩人毫不在意形象,果然還是溫的,表皮外還有點粘粘的,糖都烤出來了。
「這是偷偷吃啥,這麼香,紅薯吧?」
門一下就被推開,在球場揮灑汗水的幾個回來了,除了周繼東矜持了一下,其它幾個是上來就要上手。
朱雪峰趕緊掏出袋子,拿出紅薯。
「各位老大別搶,人人都有,你們的在這……」。
「老五,把門關上,隔壁的和我們一起回來的,這要是…」。
話音未落,門口就進來好幾個,聞著烤紅薯的香味,帶著滿頭大汗就進來了。
「你們宿舍吃獨食啊,快拿出來和革命同志一起分享。」
只要有人帶了頭,這後面都可以想像,金屬物理是個和尚班,這樣倒是讓全班的小伙子迅速的打成一團。
平時就不分彼此了,有吃的肯定不會客氣,美其名曰,提前進入GC主義。
朱雪峰搖搖頭,只能在一邊看著,小小的宿舍擠進來十幾個大牲口,這點紅薯估計連皮都得吃光。
平時看起來文質彬彬的,這混熟了一個個都是土匪模樣。
好一會才安靜下來,大家看著亂七八糟的桌面,哈哈大笑,什麼東西都是搶著吃才香。
「明明比在老家吃得好,怎麼就老覺得餓呢…。」
「我也是…」。
「謝了啊,下次再來,哈哈」
總算走了,方嘉明從桌下拿出點心和醬。
「還好我眼疾手快,要不真正的寶藏肯定得遭殃。」
「我說一眨眼沒了了,老八還是你手快,趕緊收好了,明天再拿出來下飯。」
…
收拾完,聊了會天,大家分頭學習去了,宿舍里顯得非常安靜,朱雪峰也在認真學習,同學們學習都非常刻苦,除了必要的鍛鍊和活動,其它時間都是爭分奪秒。
正值又一個五年計劃建設時期,雖然還很困難,但都能感受到,整個國家正蓬勃發展,蒸蒸日上,國家號召青年人向科學進軍,大家也對未來充滿著期待和憧憬,都想為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按大家的說法,這麼好的學習條件,這要再不好好學習,都對不起每天的糧食。
在這種環境下,你想不學習都不行,朱雪峰每天晚上都往外跑,這個也是原因之一。
…
上了一上午課,全是人教版的《普通物理》,這門課又有很多分支,包括分子物理學、熱力學、光學、電磁等很多部分。
上午的分子物理給了朱雪峰一些啟發,勾起了一些記憶,匆匆的就來到圖書館查閱資料來了。
球墨鑄鐵技術,果然找到了,這種幾十年後得到大力發展的技術,果然現在就有資料了,朱雪峰一口氣借了好幾本,這些得好好學習。
資料裡面介紹得很清楚,球墨鑄鐵以其抗拉強度高、韌性好的優異性能,在發達國家,1948年進入了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讓朱雪峰驚訝的是,國內在1950年就成功研究出了球墨鑄鐵,只是不太成熟,是用壓力加鎂球化法用純鎂處理球墨鑄鐵,就在1958年,還開發出了稀土鎂球墨鑄鐵。
其實這個時期的國家科技研究水平在世界上並沒有落後很多,很多項目的研究還走在世界的前列,尤其是一些新技術的研究,甚至走在老美和毛子的前面,只是後人不清楚罷了。
這球墨鑄鐵的研究起步應該算是很早了,只是到現在還沒有工業化,就更談不上球墨鑄鐵的產品了,歸根結底還是技術上不成熟。
這種技術在後世應用極為廣泛,火車、汽車、隧道、橋樑、下水管道、電線桿等等,數不勝數。
現在的大功率發動機發展很不順利,這材料也是重要制約因素,現在載重卡車的斷軸等等都是因為材料原因。
朱雪峰早就想更改發動機的材料,可惜鋁合金目前看來很難,一是鑄造技術的制約,再就是材料的短缺,而這些對球墨鑄鐵來說都不是問題。
後世常用的鑄鐵發動機中有矽、碳、錳、硫、磷,雖然不記得具體比例,但因為工作的原因,知道是在千分之幾到百分之五以內,這就有了明確的方向,不停的實驗就行了,總比別人瞎摸索的強。
自己現在學的就是金屬物理,做這個方面的研究和實驗很合理吧,還有軋鋼廠的材料研究所,應該也可以提供些幫助。
找到了短時期的突破口,朱雪峰很興奮,這物理系的金屬物理還真是陰差陽錯的來對了。
這段時間,朱雪峰除了晚上回大院練功,有時去實驗室折騰一番,其它的精力全泡在球墨鑄鐵技術研究上,和同學們一樣廢寢忘食。
期間跑了一趟軋鋼廠,和廠長書記還有姜副廠長談了球墨鑄鐵技術的國際應用和國內的現狀。
陳書記若有所思,好一會才開口。
「你說的這個我有印象,前幾年大力提倡的以鐵代鋼,應該就是,只是沒搞起來。」
「是技術上還不算成熟,美麗國和歐州都用上了,年產球墨鑄鐵已經超過十萬噸了,咱們還一公斤都沒有。」
朱雪峰又介紹了發展前景,這個必須得忽悠了,沒有軋鋼廠的支持,光靠朱雪峰絕沒有希望,根本就不是一個人的事,必須是團隊和後面的強力支持。
大家沉默了很久,煙霧已經瀰漫了整個房間,看來領導的思想壓力也很大。
「那你說的車……。」
楊廠長還念念不忘當初朱雪峰的設想,這要是研究材料去了,這後面的車可怎麼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