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花錢買個教訓
在聚寶閣待了一會兒,小粽子這小丫頭待不住,楊玉坤便撐著遮陽傘,帶著這小丫頭去外面的攤位上溜達。
「咯咯咯……。」
「小粽子,怎麼了?」
「咯咯……。」
「靜天。」
楊玉坤蹲著小粽子蹲在一處攤位面前,這時候小粽子嘴裡突然發出咯咯咯的音節。
扭頭朝一旁看過去,楊玉坤明白這小丫頭為什麼會這麼激動了,原來是看到她五姨了。
徐靜天這丫頭不是說約了同學逛商場嗎,沒想到會在琉璃廠這邊碰到這丫頭。
這丫頭這會兒正跟她那倆同學蹲在斜對面的一處攤位上,並沒有發現他和小粽子。
「哥們,這物件您還要嗎?」
蹲楊玉坤旁邊一年青男子看了看楊玉坤剛才上手的物件,出聲問道。
「不要了。」
楊玉坤抱著小粽子朝斜對面的攤位走去,蹲他旁邊的年青男子則迅速掏錢將東西拿下,跟撿了大漏一樣。
這物件確實還不錯,只不過還沒達到楊玉坤的收藏標準,所以他才沒有掏錢買下這東西。
「靜天。」
「啊?」徐靜天扭頭一看,詫異道:「三姐夫,你怎麼在這兒?」
「這話應該我問你才對,你不是跟你同學逛商場去了嗎,怎麼會跑琉璃廠來?」
「小玉說想來琉璃廠逛逛,然後我們就過來了。」
剛才從琉璃廠路過,她同學說想來琉璃廠逛逛,所以她們就到琉璃廠這邊來了。
「三姐夫,我給你介紹一下,這是我同學王青玉,這是小玉的朋友羅雪梅。」徐靜天相互介紹道:「小玉,梅梅,這是我三姐夫和侄女小粽子。」
「三姐夫好。」
「你們好。」
楊玉坤朝倆人點了點頭,這倆人一個是徐靜天帝都大學的同班同學,叫王青玉。
另外一個是王青玉的朋友,叫羅雪梅。
「三姐夫,你來的正好,這是小玉剛剛買的青花筆筒,老闆說是清代康熙皇帝御用的東西,是不是真的?」
「多少錢買的?」
「七百。」
「來這兒玩玩可以,就是別掏錢瞎買東西。」
這東西楊玉坤都不用上手看,一眼假的東西。
這兩年老物件的行情又漲了不少,康熙御用的青花筆筒可不止這個價,十個七百都買不來。
但這青花筆筒,別說七百塊錢,就是七塊錢都不值。
不過能眼睛都不眨一下掏七百塊錢巨款買東西,徐靜天這同學的家庭條件也不一般。
普通人家的姑娘,可沒條件隨身揣著數百上千的巨款。
「三姐夫,聽你這意思,這隻青花筆筒不是康熙御用的啊,可剛才那老闆明明說這是康熙御用的東西,這不是騙人嗎?」
「在這兒混的都是人精,尤其是這兩邊店鋪這些掌柜,一個個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真要是康熙御用青花筆筒,你覺得這物件還能落到你們手上?」
到底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別人怎麼吹她們就怎麼信。
這些年琉璃廠的攤子上,好東西是越來越少了。
就算有好東西出現,那也得看運氣好不好、能不能碰上。
這會兒都這個點了,就算有好東西也早就被人淘走咯。
這隻所謂的康熙御用青花筆筒要真是真的,也可能留到現在都沒賣出去。
這次經歷,也算是給這幾個涉世未深的小姑娘一個教訓吧,讓她們知道什麼是江湖險惡,在自己不懂的領域,千萬別亂伸手。
「太可惡了,我找他去。」
「靜天,算了。」
見徐靜天要去找攤主的麻煩,王青玉伸手將她拉住。
花七百塊錢買了一件假東西雖然讓她有些不忿,但她也聽說過古玩這個行當的規矩,打眼了也只能怪自己本事不到家。
她也是之前聽她老爸的一個朋友說在琉璃廠淘到了一件清代的官窯瓷器,今天路過琉璃廠的時候才想著來逛逛。
吃一塹長一智,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以後再也不碰古玩這個行當就是了。
而且她剛才也注意到了,跟攤主一起的還有兩個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
要是她們拿這隻青花筆筒去找攤主,到時候攤主不認要打她們,就她們可打不贏對方。
就算有徐靜天的三姐夫在,看上去也沒對方魁梧,想必打架也不怎麼厲害,更何況他還帶著一個這么小的小丫頭。
「靜天,你們是跟我一起,還是自己再逛逛?」
這會兒太陽有些大了,楊玉坤打算帶著小粽子去聚寶閣休息一下喝杯茶,等一會兒就帶這小丫頭去王府井那邊找她媽。
「三姐夫,我們想再逛逛,就不跟你一起走了。」
「行,記住了,千萬別再瞎買東西。」
「不買了,我們就看看。」
「小粽子,跟五姨說再見。」
「咯咯咯……。」
「走了。」
楊玉坤抱著小粽子,又回到了聚寶閣。
楊峰正在看他送的手稿,看的特別認真,連他帶著小粽子進門都沒察覺。
就這小子認真的勁,就算聚寶閣被人搬空,這小子估計也察覺不了。
這孜孜不倦的勁頭,跟他當年跟著師傅學習的那股認真勁相比,是一點都不差。
就沖這股勁頭,這小子將來也必然能夠在這個行當闖出一番名堂。
「小峰,喲,坤叔,您什麼時候過來的?」
這時候,楊光成從隔壁回到店裡,發現楊玉坤居然也在。
「過來有一會兒,小峰說你被隔壁店的掌柜請去了,是什麼好東西居然要請你去幫忙鑑定?」
「一件南宋時期的建窯盞。」
「真東西?」
「老胎新釉。」
有人來隔壁店出手一物件,一隻南宋時期的建窯盞。
隔壁店的掌柜有些看不准,就過來把他請過去幫忙鑑定一下。
這物件,確實是一隻建盞,但卻是老胎新釉。
顧名思義,就是胎是老的,釉是新的。
造假者往往會從窯址等地方弄到一些古瓷,這些古瓷的胎是老的,但是釉面基本都剝蝕的非常嚴重,需要重新補釉修理一番,二次入窯燒制。
而二次重新進窯復燒的瓷器,往往氣泡增多增大,變的密集,青花發色暈散甚至模糊不清,更有甚者胎體起泡。
不清楚這裡面門道的,往往容易著了道。
「太爺爺,大爺爺,您們什麼時候回來的?」
沉浸在手稿中的楊峰聽到說話聲,抬頭一看,才發現楊玉坤和楊光成都已經回來了。
具體什麼時候回來的,他居然都沒有察覺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