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新專業

  趙燁沒管眾人的討論,繼續說自己新的安排。【,無錯章節閱讀】

  「從今天起,我要新成立兩個研究院,他們在級別上跟現有的研究院是平級的。

  一個是空間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太空領域。

  另一個是能源研究院,主要研究方向是核聚變。

  這兩個方向都是燒錢大戶,我之所以計劃要投入一百億美元用於研究,除了我們的七號機燒錢厲害以外,就是這兩個新的研究院了,每個都是吃錢的大戶。」

  「趙董,我們是一家計算機企業,為什麼要做這兩方面的研究工作?我覺得,上級批准的可能性不大。」

  說話的是伍教授,他是利華學術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同樣也是國家派駐在利華的代表之一。

  「這個我去跟上級解釋。」趙燁沒有在這裡過多的說這個問題。他也明白,要一次性投入這麼多錢,搞這兩個方向,上級是一定要過問的。目前來說,從國家的利益出發,上級更希望利華做一些其他方面的投資,比如民生產品,出口產品等等。最不濟,搞搞基礎建設都可以,可要把這麼多錢投入到這兩個短時間見不到效益的領域,上級是一定要過問的。

  趙燁已經做好了打算,這件事就是直接去找鄧公,也要確定下來。他的時間不多了,在這有限的生命里,他想在這兩個領域多做一些事情出來。

  傳統行業上,有他沒他也就是發展的快點慢點的區別。可他既然帶著系統來一回,怎麼也要為人類作出一兩樣,能夠實現科技跨越的東西來。

  利華的會議足足開了半個月,當然趙燁並沒有都參加。他是不單單是一個企業家,他還是一個科學家。

  企業發展上的事情,他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剩下的就是讓管理委員會去落實就行了。至於他自己,已經向首長辦公室,提出了面見鄧公的申請。

  趙燁的申請很快就得到了批准,在一個傍晚,趙燁見到了鄧公。兩人談了很久,直到深夜趙燁才從領導的辦公室出來。

  為了說服首長,趙燁把自己的規劃一點一點的向鄧公說明,最終得到了鄧公的支持。

  很快,利華集團無聲無息的成立了兩個研究院。對外的叫法是第二研究院和第三研究院。

  第二研究院,就是空間研究院。他的研究方向目前就是載人航天工程。

  第三研究院就是核聚變研究院,他的研究內容就是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對於這個,趙燁是能夠藉助一些外力的。最起碼,系統能給他一個大致的模型,然後再他的空間實驗室里,做各種的模擬實驗。

  一個研究院的建設,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工程部隊開進來,進行施工的同時,理工學院這邊也同樣開始了土木建設。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對於科研工作來講,人才也是糧草之一。趙燁新開了兩個研究方向,那麼他就需要這兩方面的人才。

  在全國一遍篩子之後,趙燁勉強給這兩個研究院,湊齊了科研隊伍。可這些專家學者來到這邊工作,那也不能只做科研工作,相應的教學任務,也是要承擔的。

  所以,趙燁計劃在京城理工學院,新增加幾個專業。

  一個是空間專業,這個主要是跟航天部門合作,開設一些關於空間工程的專業課程。

  另一個是在原來的物理系,增加一個只招收研究生的核物理專業。這個當然也是跟核能研究所合作,一方面是做核電站的研究工作。另一方面就是選拔一些可造之材,進行核聚變的課題研究。

  如此一來,趙燁算是給利華搭建起來了三個支柱。人工智慧晶片,載人航天,和核聚變。

  三個項目都是世界最高科技的排頭兵。就目前來講,人工智慧他有了一個半成品。載人航天只要有錢有人,問題也不大。關鍵的關鍵,落在了可控核聚變上。

  這方面,目前世界上有了兩種模型,還都停留在想像的階段。

  可能有的國家已經在進行相關的試驗了,但是距離出成果,路還是很長的。

  趙燁沒有這個顧慮,他最大的優勢在於,他的試驗成本極低。這也是為什麼,他想把有限的時間,投入到這個領域中來的主要原因。

  在利華實驗室這邊,趙燁已經申請國家支援更多的金屬氫了。他相信,儘管他的環壓機有著這樣那樣的不足,但畢竟可以批量的生產金屬氫這種材料了。國家一定會在某個地方,持續不斷的生產著這種超級材料。

  等到開學季到來的時候,軍方給趙燁送來了一噸多的金屬氫。

  執行押運任務的部隊簡直就是戰時配置,天上有戰鬥機,地上有坦克裝甲車。也就是利華的實驗室沒有放在市區內,而且是建在了十三陵東邊的山谷里。要不然就這個動靜,不知道能驚動多少雙眼睛。

  趙燁並沒有直接開始建造世界上主流的托克馬克裝置。在趙燁的模擬中,這種裝置的思路雖然沒啥問題,但是想要實現真正的可控核聚變,那他的設計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首先來講,由於我們有了金屬氫,可以輕易的實現超導。不過這方面據說有的單位已經做成了,但在效率轉換,點火,溫度控制等等方面,還有些巨大的困難。

  趙燁在系統模擬器中,已經做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試驗,這個裝置始終沒有成功。

  這不是說這個裝置的思路是錯的,恰恰相反,這個裝置是可以實現可控核聚變的,但問題在於,這個裝置需要投入的能源太大了,對溫度的控制也太難了。運行起來沒問題,只不過效率上得不償失,時間上難以持久。

  那麼趙燁打算怎麼辦呢?他並不想把思路局限性目前已經有的托克馬克裝置或者是慣性裝置上面,他打算另闢蹊徑,先製作一種不一樣的核聚變裝置出來。

  核聚變的實質,就是利用氚原子核和氘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然後讓他們融合成一個新的氦原子,並產生一顆自由中子。在這個過程中,它會釋放出17.6兆電子伏的能量。理論上講,一克氚和氘的混合氣體,能釋放的能量相當於一萬升汽油所能產生的能量。

  那麼也就是說,只要解決了給氘原子和氚原子加速的問題,就可以實現核聚變了。在控制好了參與反應的原子數量,就是可控核聚變。

  至於如何收集產生的能量,目前來講,最原始的方法就是燒熱水。這個目前可以放一放,更簡便的方式可以留到以後再研究。

  在趙燁的設想中,想讓原子加速,還有一個方法可以讓原子獲得足夠的產生聚變反應的碰撞速度,那就是慣性。

  不同於當前世界的慣性裝置,那個是用一個密閉容器的表層慣性力,壓迫內外的原子,使它們做布朗運動,進而產生高溫高速,再相互撞擊。趙燁的慣性,是利用萬有引力的原理。

  萬有引力的本質是什麼?這個世界上可能會有人給你很多種答桉,還有很多的計算公式。可是,這些只是說明了萬有引力的現象,並沒有說明萬有引力的本質。

  在趙燁系統給出的答桉中,萬有引力的本質就是慣性力。

  我們的星球,包括太陽系,銀河系都是漂浮在宇宙空間裡的。而宇宙空間也不是真的空空如也,他還有一種物質,充斥在其間。

  而引力就是星球在這種物質中運動產生的慣性。

  趙燁把這種現象理解為車轍,那麼有一個問題來了,假如你正好位於地球正在運動的前進方向上,那麼你是不是就不受這種慣性的影響了呢?

  答桉當然是否定的,地球上任何一個點,都有引力,這是事實。

  造成這種情況的,是地球的速度。除了地球的自轉,公轉,所有的星體還有在作一個加速運動。系統給出的模型中,整個星系都在朝著一個維度做加速運動。這個速度甚至遠超過光速。這樣一來,整個星系每一個天體,都有一個自己的車轍。

  所以質量輕的星體,不但受到質量重的星體的影響,還要受到整個星系的車轍的影響。在這種紛繁複雜的車轍的影響下,地球就產生了一個綜合的慣性場。

  趙燁看著系統模擬的太陽系的引力場車轍圖,差點給自己都整崩潰了。

  不過假如只是在地球上來講,很多的車轍甚至是可以暫時忽略的。

  趙燁的想法是,製造一種裝置,讓氘原子找到另一個車轍,比如太陽的車轍,使他在一個瞬間,比如億分之一秒,脫離太陽產生車轍的速度。這樣一來,由於慣性力,他就成生了一個反向的,超過光速的速度。這樣一來,它就有了足夠的速度去碰撞氘原子,進而產生核聚變反應。

  這樣一來,如何讓原子,找到在另一維度的車轍,就成了這個裝置成功與否的關鍵。

  趙燁這個時候可能都沒有想到,他的這個選擇,還能製造出另一種裝置來,那就是人工重力,或者叫做引力引擎。

  ()

  1秒記住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