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幾年一大媽也曾經找醫生檢查過,幾位老中醫給出的檢查結果都一樣,那就是由於一大媽早年風寒入體、傷了身子,而且沒有及時治療、耽誤了最佳救治時機,目前只能採取服用中草藥溫補,如果能夠有百年以上人參配藥,還是有希望擁有自己的孩子。只不過百年以上年份的人參極其稀少,價格也不是易中海這樣一個普通工人所能夠承受,最後也只能堅持服用中草藥,期盼著奇蹟出現,兩人能夠有自己的孩子,可惜好幾年了卻仍舊沒有達成夙願。
今天聽到丈夫說的話,一大媽遲疑了半晌才開口道:「收養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倒也不錯,只要我們從小好好培養,孩子長大以後也不太可能會忘恩負義,不給咱們養老送終,不過後院老太太恐怕不會同意吧?」
易中海仰脖喝下杯中酒,站起身說:「今兒我給老太太送飯,順便再試探一下她的意思。」說完走進廚房端起托盤就開門走了出去。
走在通往後院的路上,易中海面帶微笑與遇到的鄰居打著招呼,心裡卻是異常複雜。
易中海原本是東北張大帥兵工廠的一名普通初級技工,一個月的收入也夠養活自己夫妻和母親,可是新婚才三個月倭寇大舉入侵,耳聞目睹了倭寇的殘暴行徑,易中海可不想眼睜睜看著自己嬌艷的新婚妻子被倭寇糟蹋,於是同母親和妻子商量後,一家人想方設法溜出了沈城,打算投奔遠在四九城做皮貨生意的舅舅。
逃難路上先是母親感染了風寒去世,緊接著易中海也未能倖免,多虧妻子獨自一人拉著躺在簡易爬犁上昏迷不醒的丈夫,在風雪中堅持一天一夜,最後易中海得到醫生的救治,可妻子卻勞累過度造成流產。
由於當時條件艱苦,妻子根本沒有能夠得到及時治療,兩人靠著身上僅剩的一點錢,一路跋涉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四九城。
可是按照舅舅留下的地址找過去的時候,卻吃驚地發現店鋪已經換了主人,而舅舅因為生意賠錢,變賣家產離開了四九城,四處打聽也沒有人知道去向。
走投無路的易中海兩口子已經身無分文,饑寒交迫之下晚上只好躲在一個四合院的大門口過夜。
第二天清晨四合院大門打開,一個五六十歲的慈祥老太太走了出來,一眼看到裹著一床薄被、瑟瑟發抖的易中海夫妻,經過詢問得知了兩人的遭遇,老太太便大發善心收留了他們,不僅給兩人提供了食物和住處,還向前來給廠里工人租賃住房的婁氏軋鋼廠管事推薦了易中海。
易中海原本在兵工廠就是干鉗工,經過簡單測試後他順利進入了婁氏軋鋼廠,成為一個初級鉗工,他老婆為了感謝老太太的恩情,就主動照顧起了老太太的衣食起居。
四九城和平解放後,由於大量人口湧入,造成住房相當緊張。為了緩解居住壓力,當時的軍管會頒布公告,希望有多餘住房的居民,將房產出售或捐獻給國家。
聾老太太主動找到軍管會,將自己名下的這套三進四合院大部分房屋都捐獻了出來。為此軍管會不僅公開表彰了老太太的奉獻精神,還把她列為重點照顧對象,每月都會發放一定金額的補助。
整套四合院裡,只有聾老太太居住的後院兩間廂房和中院紅星軋鋼廠食堂副主任何大清居住的兩間正屋屬於私房,有著房契和地契。其他的住戶都是單位或者街道辦事處分配的公房,住戶每月都要向街道辦事處繳納租金,只不過這種公租房的租金相當低廉,而且有工作單位的人還享受部分住房補貼。
易中海在鉗工方面還是具有一定的天賦,婁氏軋鋼廠公私合營時,他已經是中級鉗工了,今年初紅星軋鋼廠進行工級考核時,他順利通過了六級鉗工的考核。
這些年一直都是易中海兩口子在照顧聾老太太,為了感謝聾老太太當初的恩情,他主動提出給老太太養老送終。
易中海還積極響應上級的號召,在九十五號四合院裡大力宣傳尊老愛幼的精神,他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想在四合院裡營造一個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圍,也算是為了他以後的養老計劃做準備。
其實易中海提出給聾老太太養老送終的真正目的,就連自己老婆也沒有告訴,他是盯上了聾老太太手裡私藏的財寶。
易中海從聾老太太的言談舉止、衣著打扮等方面早就斷定對方的出身不簡單,而且還擁有這樣一座三進四合院,顯然聾老太太非富即貴。
經歷過從沈城到四九城的艱苦逃難之旅後,耳聞目染的許多悲慘場景令易中海的心境有了徹底的改變,雖然表面上他還是一副忠厚老實的模樣,可是他的內心對於財富和子嗣都有著極度的渴望。
一個偶然的機會,易中海親眼看到了聾老太太私藏的黃金。
有一天吃晚飯時,易中海聽老婆提到,今天聾老太太不太舒服,中午飯沒吃幾口,想給她找大夫看看,老太太卻給拒絕了。
吃過晚飯易中海打算過去看看老太太,畢竟已經是快七十歲的老人了,真有什麼問題那得趕緊去醫院。
當易中海走到老太太居住的廂房門口,剛想伸手敲門時,忽然聽到屋裡傳來陣陣模糊不清的呢喃自語聲,出於好奇易中海停下了手上的動作,湊上去從門縫向屋裡看去,竟然是聾老太太獨自坐在八仙桌旁,一邊低聲自言自語,一邊用一塊白色的絲綢擦拭著手裡的一根大黃魚。
八仙桌上竟赫然堆放著一大一小兩堆黃金,旁邊還有一個一尺多長、半尺多高裝飾精美的首飾箱。
正值壯年的易中海能夠成為六級鉗工,眼神當然沒有問題,他強忍著心頭湧起地強烈衝動,微眯雙眼大體數了數八仙桌上的兩堆黃金,不由暗呼一聲好傢夥,光是眼前看到的就有六十多根大黃魚。
易中海的腦子裡飛快計算起來,按照現在政府的回收價格,每條大黃魚兩千多萬龍幣,光是這些黃金的價值就超過了十多億龍幣,更別說旁邊還有那個裝飾精美的首飾盒,裡面的寶貝肯定也是價值不菲。
易中海此時腦海中有兩個小人正在激烈爭吵,一個說直接進去找機會悄悄弄死聾老太太,那樣所有的財寶就全部都姓易了;另一個則是大聲呵斥,現在去哪都需要開介紹信,否則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萬一被人查到聾老太太死亡的真相,等待自己的只有吃花生米了,還是從長計議,反正聾老太太快七十歲了,都說人生七十古來稀,她還能活幾年?只要自己手段高明,一定會有辦法得到聾老太太的財寶。
易中海咬了咬牙,還是理智戰勝了貪婪,他小心翼翼地離開了聾老太太的房子,悄悄溜回了自己家。
只不過易中海不知道的是,當他的身影消失在中院以後,原本正在擦拭黃金的聾老太太卻站起了身,輕輕放下手裡的金條,伸手從剛才自己坐著的太師椅坐墊下摸出了一支小巧的白朗寧手槍,無聲無息地走到門口,從門縫向外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此時的後院各家住戶都已經睡覺,整個後院一片安靜。
聾老太太輕輕打開房門,然後回身從旁邊花架上拿過一個手電筒,打開後照向房門口,只見門口薄薄一層白色粉末上,清晰地留下了兩個男人的大腳印。
聾老太太掃視了一眼外面,把手槍插在腰裡,抓起放在門旁的笤帚,輕輕幾下原本那薄薄的一層白色粉末就被清掃乾淨,然後關上了房門。
從那以後易中海對聾老太太更加關心起來,除了隔三差五讓老婆給她做肉改善伙食,幾乎每天晚上都會過去陪著老太太噓寒問暖聊會天,四合院裡的住戶私下都感嘆,就算是親生兒女也不一定能夠做到如此孝順。
易中海那天晚上幾乎一夜沒睡,他仔細考慮之後還是覺得採取溫水煮青蛙的方式,只要自己兩口子盡興給聾老太太養老,就有很大可能順利得到那些財寶。畢竟聾老太太沒兒沒女、孤身一人,百年之後想要有人給她按時祭奠,就得靠自己兩口子了。
易中海最擔心的就是怕聾老太太把那些財寶全捐了,那他可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了。於是他在徵求過聾老太太的意見後,在一次召開全院大會時,在會上宣布為了響應上級尊老愛幼的號召,他們夫妻決定今後負責照顧聾老太太的生活起居,給老太太養老送終,並請全院住戶共同監督。
易中海這樣大張旗鼓地宣傳,真正目的有三個:一是有全四合院的住戶給自己做證明,以前自己兩口子照顧聾老太太可以說是鄰里之間的互相幫助,但是從今以後性質就不一樣了,自己兩口子是以養老人的身份負責聾老太太的生老病死,等老太太百年之後所留下的財產也就理所應當歸養老人所有;藉機在四合院營造尊老敬老的氛圍;第三以此得到街道辦事處領導的認可,提高自己的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