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我能設計,但你們不會造(4k)
60年上班的第一天,高振東就接到了十二機部的通知,一天後,請他到十二機部討論叫溝通下一步計算機發展的事情。
接到這個通知,高振東決定今天不做別的,只做一件事:好好的回想一下未來幾十年計算機的發展歷程,並把它們合適的內容以規劃建議的形式,在會議上介紹出來。
這個事情不用靠抽獎抽或者浪費搜索機會,不涉及技術細節的話,光靠高振東接觸過的計算機技術發展史就能大差不差。
畢竟從原理上說,自從半導體技術被發明以後,六十年後的計算機和現在的計算機,在核心原理上沒有區別。
只要抓住最核心的幾個東西發展,就不會被甩太遠,有了高振東在,個別項目上還可能有所領先。
想了想,高振東在紙上寫下了幾個字。
——《計算機技術發展規劃及建議》
高振東一邊想,一邊寫,他不準備一下子拿出一個大而全的規劃建議來,很多技術,是要等技術條件發展到那一步才會產生和應用的。
高振東前世的導師曾經參加過類似規劃的編制,用他導師的話來說,做規劃要保證前瞻性、先進性、全面性、完整性,但是很忌諱的一點是貪心,貪大求全,什麼都想要,最終卻是分散了有限的資源,導致什麼都沒做好。
畢竟現實世界,是沒有「Show me the money」和「Operation cwal」的,任何規劃的實現,都是需要資源的投入和時間的沉澱。
為什麼絕大多數國家,除了大戰略這種規劃的時間段能跨越很長之外,連能真正把「五年計劃」這種跨度的發展規劃做好的國家,都寥寥無幾。
而十二機部的高度,明顯是夠不著到制定戰略的層面,比如「以信息技術為科學發展戰略之一」,這種話輪不到十二機部來說,那是更高層面的事情。
因而和十二機部的交流,更多是在戰術執行的層面,所以高振東就想集中在一些必須、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技術節點或者技術方向上。
高振東想著寫著,時間很快到了下午。
看看紙上,實際上留下的也沒多少條,很多都是寫上去發現不合適就給劃掉的。
比如他前世大火的人工智慧,他是第一時間就給寫上去了,然後就劃掉了。
人工智慧、深度學習等技術的核心數學原理很早就出現了,也有一些應用,但是直到2010年之後才大面積抬頭,到2020年之後才火爆全網,不是沒有原因的。
高振東的導師曾經說過一個事情,有企業在2000年的時候就把神經網絡引入到水利水文預報計算中,經過大量的數據學習之後,也還能算得過得去,但是有個小問題:慢!
對於沒有超級計算機的普通水文機構來說,等它把預報結果算出來,那洪水早都過去一兩天了。
其實際應用效果遠遠不如採用傳統方式或者經驗公式來得好。
對應的,在這個時候想要搞人工智慧,無疑是有點想多了。
最終,高振東只留下了幾條和裝備製造、普及推廣等息息相關的內容。
至於更長遠的,等到需要提出來的時候,高振東的影響力就應該足夠了,現在嘛,還差點兒。
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一口吃不成個胖子。
感覺差不多了的高振東,停下了筆,讓自己休息一下。
這一休息,就讓高振東想起來,今天是星期天啊,雖然也上班,但是不耽誤抽獎次數的累積吧。
看了看自己的抽獎累積次數,果然,到了六次。
高振東決定抽一次,手上暫時先掐著5次應急就好。
意識掃過存儲庫中的那一摞材料,當看到材料名字的時候,高振東好不容易才克制住了自己印刷轉手寫的衝動。
忍忍,忍忍,現在還暫時不需要,等到事情推動起來再說。
——《單晶爐結構設計》
應該是一份日後不說爛大街,至少也是網上各大知識網站到處都是的東西。
單晶爐,一種使用提拉法生長晶體單晶的設備。
不止是矽單晶,很多種半導體相關的基底單晶材料,都可以用這個東西生產。
比如,前面提取出來的線掃紅外熱像儀所用的碲汞鎘材料晶體。
而且,這樣生產出來的材料,一致性非常好,這不廢話,單晶的一致性能不好麼。
沒記錯的話,按照國內半導體發展史,這個時候國內是在搞矽單晶的拉制的,應該是在60年中成功的。
不過就算成功,要和這個比量產性能和晶體性能,那肯定是比不上的,手上這東西,整合了日後成熟的技術和理念,和現在一片原始的前輩們搞出來的肯定不是一回事兒。
別的不說,晶體直徑就不是一個層面的。
搞矽單晶的前輩們,對不住了,我等不及了。
第二天一早,高振東趕到了十二機部。
會議室里,十二機部的領導、防工委的領導、運算所的厲所長池總工,還有幾位不認識的人,應該是半導體生產廠的。
會議沒有太多程序上的繁瑣套路,直接進入主題。
當得知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需要確認電晶體計算機的下一代研發時間時,高振東思考了一會。
「如果只是說設計,我可以在一年到兩年內拿出下一代計算機的設計。可是要說製造,我想我們現在的能力造起來比較困難。」
敢說這個話,高振東是有把握的,尤其是在有了4換1的搜索功能之後。他收藏的資料里,是有不少經典CPU的IP核設計的,經典CPU架構和設計的詳解的東西也不少。
這是搞CPLD/FPGA的人喜歡幹的事情,而且他們之中,有的人還喜歡開源。
IP核設計,可以簡單理解為CPU的設計圖。
高振東說出的這個時間,讓在場的人都很驚喜,但是造不出來這話讓十二機部的領導有些詫異,不都是電晶體麼。
「振東同志,不都是電晶體麼,能造出DJS-59,為什麼就很難造出你的下一代計算機。」
高振東侃侃而談:「各位領導,在我的規劃和想法裡,下一代計算機的工作頻率是現在DJS-59的十倍左右,字長擴充到16位,而且體積維持不變或進一步縮小。現在DJS-59位的速度和字長,我很不滿意,用起來不夠好。」
一聽到這個往天上打衛星似的提升跨度,防工委和十二機部、運算所的人都是又喜又驚。
喜的是高振東從來不放空炮,他既然這麼說,那就必然有一定的把握。
驚的是高振東的性能提升計劃居然如此激進,這個跨度高得有點可怕。
十二機部領導拍板道:「振東同志,如果你真是這麼想,別的不敢說,我們十二機部全力支持。」
防工委領導也毫不猶豫:「防工委系統也一樣全力支持你。」
能不支持嘛,DJS-59量產以來,給相關工作帶來的好處在他們這裡,是肉眼可見的,一聽有速度快十倍,字長翻一番的好東西,那還不能不趕緊跟上。
高振東卻搖搖頭:「事情不是這麼簡單。我計劃中的這台計算機,隨著性能的提升,電晶體數量是會急劇增加的。」
這話幾個人都點頭認可,性能提升,那肯定是要付出代價的。
「這台計算機的電晶體數量,不算存儲部分,只計算主機本體,我估計其電晶體數量會高達3~4萬隻,再加上性能提升、字長翻倍,那電晶體存儲器也必須相應增加,那總體的電晶體數量增長是一個非常大的數字。」
聽見這個數字,大家都有點沉默了,這個數量的電晶體,那價格想來也不得了。
防工委的領導笑道:「振東同志,如果真是性能達到你說的這個程度的機器,價格翻上十倍二十倍也是可以接受的。」
他非常清楚,這簡直就是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飛躍。
其他人也點頭稱是,可他們沒想到的是,最大的問題不在價格上。
高振東搖搖頭:「不是價格問題,而是可靠性問題。在這個規模下,數萬隻,乃至十數萬隻電晶體組成的機器,其可靠性、可用性、電磁兼容等性能會急劇下降,乃至不能用。」
大家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個麻煩,看來高科技的事情,純靠堆數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那你應該有解決方案?既然你都已經規劃好下一代計算機了,那麼對於其中的問題,我相信你肯定有自己的考慮。」以高振東在工作上表現出來的態度,十二機部領導相信他肯定有所考慮,不會只提問題不提方案。
這其實也是找領導匯報工作尋求支援時要注意的一個問題,訴苦說困難是應該的,但是別自己一個解決方案都不拿出來,空口要支持,說問題的同時帶幾個解決方案,那要到支持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果不其然,高振東點點頭:「是有幾條路子,我一條一條的說。」
「首先,我是準備想用集成電路的方法來解決問題,集成電路是國外的一種新技術,現在開始逐漸走向實用了。它可以把很多個數字邏輯器件做到一個體積不大的元件里。」
「這樣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機的電路複雜程度,解決大量電晶體所帶來的問題。」
高振東的想法,是用集成數字電路來搭CPU,雖然比不上全集成的CPU,但是在這個規模下是可用的。
就類似74、54、CD4000這些數字邏輯電路晶片,雖然現在這些電路還剛起步,但是從時間上來說,還差不多夠。
在場的人,對集成電路有所耳聞,特別是技術人員更熟悉一些。
半導體生產廠的人,其實也就是1274廠的人,開口問道:「可是我們現在沒有集成電路技術,我們和相關研究院所也聊過這個事情,但是還沒有什麼眉目。」
國產第一片集成電路,原本是在1965年才製造出來的。
高振東點點頭:「我知道,所以我的想法是兩條腿走路,現在國外應該是有一些我需要的集成電路了,我們可以想辦法買一些。」
「同時,我們國內也可以自行開展研究,如果成功,就展開國產替代工作。」
「從現在開始,等到我的設計完成,這中間還有一些時間,這段時間不論是等國外技術成熟,出現更多的更符合我要求的集成電路,還是國內自行發展,應該都能有一些成果,正好能跟得上。」
見大家都在思考,高振東又順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今天我來,也就是想在這方面提一下自己的建議。」
十二機部的領導示意高振東繼續說。
「首先,建議向集成電路製造傾斜資源,從現有技術發展方向來看,包括計算機技術在內的信息技術,是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信息技術可以深入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和當年的蒸汽機、內燃機一樣,是下一次生產力變革的主要技術之一。」
沒有說是「主要推動力量」,這個時候,用詞還是要考究一些比較好。
「而半導體製造技術,是信息技術的核心基礎技術之一,沒有它,就算我們設計了再好的東西,也無法生產,只能生生被別人卡住脖子。」
「現在半導體技術剛剛起步不久,正是我們和國外的差距最小的時候,只要投入一定資源,就能讓我們至少緊跟國外的腳步,不落後於人,甚至在某些具體方面,還能有一點區位優勢項目,讓我們在某些情況下能占據一點主動。」
這幾句話,說得在場的幾位領導目光連閃,抓住新生技術的機會,緊跟國際水平,發展區位優勢,保持戰略主動.
防工委和十二機部兩位領導交流了一下目光,十二機部領導笑道:「『信息技術』,這個提法好啊。不愧是碩果纍纍的尖端技術人才,沒想到在具體技術成果之外,在科研戰略上也很有想法。那具體一點有沒有建議?」
高振東拿出自己寫的那張紙,遞了過去:「這是我在這方面的一點具體想法,不一定成熟,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