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倒換工業券和蒸粘燈

  還沒到晚上,整個四合院就傳開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關於林向東學開摩托車,街坊鄰居們都是知道,有人看好,也有人當個笑話。

  然而,讓所有人沒想到的是林向東僅僅四天就考到了摩托車駕駛證。

  四天下來,每天也就在廠里學一個多小時。

  這簡直堪稱神速。

  三大爺和三大媽也在家談著。

  「我敢說近十年之內, 林向東學開摩托車是最快的。」閻埠貴儼然是向林吹靠攏了。

  「學了四天就考上摩托車駕駛證,雖說邊三輪穩當,但東子這夠快的。」三大媽也是說。

  「聽說還是他們廠的副廠長要他學的。」

  「這是廠里領導在重視東子啊!」

  「以後他下鄉放電影可以開著邊三輪了,想想就拉風。」

  「東子是越來越出息了,解成要是有他一半出息也就好了。」

  「行了,老大以後沒準就比林向東更出息。」

  ……

  下班回到家的婁曉娥得知林向東考上摩托車駕駛證了也是高興。

  有個摩托車駕駛證,足以在四合院引起轟動了。

  當林向東走在院子裡, 街坊鄰居看他的目光都不一樣了。

  當然, 嫉妒的也有, 且不說許大茂,中院那個賈家老虔婆就嘴臉難看。

  在屋裡納著鞋底,賈張氏嘴裡就沒個好話。

  賈張氏就覺得老天不公,好人不長命,她兒子賈東旭怎麼就短命呢!

  要是她兒子賈東旭還活著,沒準也被廠里領導看重,然後兩天就學會開摩托。

  如今,賈家過的不好,而看著別人家越來越好,她賈張氏這心裡就不是滋味。

  「林向東兩口子肯定生不出孩子,和易中海那個老不死的一樣是絕戶。」賈張氏心中暗想。

  話說,林向東和婁曉娥去年就結婚了,而婁曉娥的肚子到現在也沒個動靜,這讓賈張氏可以在背後嚼舌根。

  秦淮茹能生三個,也是賈張氏逼著。

  打從秦淮茹一進賈家的門,賈張氏就沒少嘮叨。

  一開始賈東旭還興致勃勃, 後來就叫苦了。

  看林向東兩口子過的好,賈張氏也就拿婁曉娥的成分和沒孩子來說事。

  當然,賈張氏也不敢讓林向東兩口子知道。

  「東子,晚上到我家喝酒。」易中海提著一些熟菜和兩瓶酒走進四合院。

  見易中海這麼客氣,林向東也不好駁他面子,也就答應了下來。

  接著,就讓婁曉娥不要忙晚飯了。

  當林向東兩口子來到易中海家,傻柱和何雨水也在。

  一大媽不在家,而是給後院聾老太太送飯。

  雖然易中海買了些熟菜,但傻柱還是整了兩個菜。

  一個油炸花生米,一個蔥炒雞蛋。

  當一大媽回來,林向東和易中海已經在喝酒了。

  傻柱也會喝酒,酒量還很好。

  何雨水不怎麼說話,只低著頭吃菜。

  看何雨水這瘦竹竿一樣,卻是缺少營養。

  平日裡傻柱有個好菜都送給秦淮茹了,他自己倒是不在意,可何雨水心中就很不滿了。

  不過何雨水現在也是有錢了,而她可不會委屈了自己,日子就好過多了。

  婁曉娥和一大媽嘮家常,有說有笑著。

  三個人喝了兩瓶酒,林向東腳下也有點飄了。

  「對了。」易中海拍了下額頭,接著從兜里拿出了一疊工業券給林向東。

  林向東在廠里讓易中海幫忙倒換工業券,給了易中海二十塊錢。

  工資滿二十塊就每個月可領一張工業券,四十塊則可領兩張,以此類推。

  按規定,易中海每個月可以領四張工業券,不過,他如今是領五張。

  規定畢竟是死的,而易中海這個工資九十九塊的八級鉗工在廠里地位可不低。

  目前,工業券的價格還是比較便宜的。

  林向東給易中海二十塊錢,易中海就幫忙倒換了這厚厚一疊的工業券。

  「麻煩一大爺了。」林向東笑著接過。

  工業券的用途廣,私底下倒換工業券很正常。

  如果林向東自己倒換工業券,很難弄到這麼多。

  易中海在廠里也經常幫人倒換工業券,至於有沒有從中獲利就他自己才知道了。

  「好傢夥,這麼多工業券,買齊三轉一響都夠了吧!」傻柱說道。

  ……

  有了摩托車駕駛證,林向東也就開著挎子下鄉放電影。

  當林向東開著挎子來到農村,引起的轟動可是不小。

  村裡的人爭先恐後的跑來看摩托。

  而路上遇上同行,也一個個的驚訝,羨慕嫉妒。

  別的放映員騎著自行車,林向東開著邊三輪摩托,這差距就一下子拉開了。

  就是在城裡的大街上,回頭率也幾乎100%。

  夜路時,摩托的車燈一開。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節,林向東提前下了班。

  今天要蒸粘燈,這也是個習俗。

  燈是怎麼蒸的?這可要好好說道說道了。

  回到家,林向東就見婁曉娥已經在家了。

  婁曉娥也是提前下班,比林向東更早到家。

  只見,婁曉娥從家裡拿出了一布袋黍子面。

  布袋不大不小,裡面的黍子面也有個十斤左右。

  把一袋黍子面都用上。

  接下來林向東也幫忙,和婁曉娥一起用黍子面做出各種燈,有圓燈,有雞燈,還有魚燈。

  一共做了十幾種燈,每一種都是好幾個。

  做好了燈之後,就給蒸上。

  等把面燈蒸好就是點燈,而點燈也有講究。

  俗話說婆婆點燈媳婦散,一年能打七八石兒。

  媳婦點燈婆婆散,一畝能打兩三石兒。

  婁曉娥沒婆婆,也就打算讓林向東來點燈,她來散。

  當林向東家做粘燈時,隔壁的閻家也在做。

  聾老太太在易中海家,也幫著一大媽做粘燈。

  傻柱和何雨水偷個懶,讓秦淮茹幫忙做。

  不用說,秦淮茹幫傻柱家做粘燈肯定會貪下點面。

  許大茂的父母又回四合院了。

  大院裡十幾戶是家家做粘燈。

  當把粘燈蒸好,也就給點上,然後擺放在各處。

  林向東家的各角落都擺放了粘燈。

  像魚燈一般是放在水缸里,而雞燈放在糧倉。

  不同的燈也是不能隨便擺放的。

  關於蒸粘燈,林向東穿越之前都沒聽過,也就不懂,但問了下三大爺就清楚了。

  而四合院的小孩子都是高興了,畢竟有燈吃。

  說起來,今年的年景可比去年好。

  去年鬧饑荒,今年可是好多了。

  無論是廠里食堂,還是菜市場或供銷社,糧食都明顯多了。

  但餓過肚子的人都因為在家囤糧。

  畢竟是家裡有糧,心裡不慌。

  餓肚子的感覺實在是不好。

  家裡人多的,遇上年景不好可是擔心餓死。

  見糧食多了,幾乎是家家戶戶都囤一些。

  林向東家也囤點糧食。

  而林向東的隨身空間裡可放了不少糧食。

  當天一黑,四合院也就燈火通明。

  而外面各種燈籠更是亮眼。

  在家裡擺放好了粘燈,林向東和婁曉娥又出去轉轉。

  來到王府井時,一眼看去就是各種燈籠。

  元宵節還是很熱鬧的。

  ……

  棒梗和小當都盯著家裡的粘燈看。

  小槐花也能在炕上翻個身,呆萌的看著一個粘燈。

  只見,賈家點了二十一個粘燈,有大有小。

  其中有三個小一些的粘燈就是用傻柱家的面來做的。

  而秦淮茹也幫傻柱做了十幾個粘燈。

  用賈張氏的話來說,既然給傻柱家做粘燈,拿點面也是應該的。

  傻柱肯定也是心裡有數,但他並不計較。

  賈家很困難,接濟一點沒什麼。

  也就一點黍子面而已,沒必要斤斤計較。

  然而,傻柱卻不知道,正因為他的縱容,賈家是理所當然,並且越發過分。

  原劇中,賈家的很多毛病都是傻柱慣出來的。

  忽然,看到小當伸手要拿一個粘燈,賈張氏就臉一沉,打了下小當的手。

  賠錢貨就是嘴饞。

  賈張氏心中暗罵。

  不過,有點怪怪的,賈張氏這確定不是罵她自己?

  要說嘴饞,賈家排第一的就是這老虔婆了。

  被賈張氏打了一下,小當頓時就哭了起來。

  「媽,你打小當幹什麼?她還小,不懂事。」秦淮茹邊抱起小當,邊皺著眉看向秦淮茹。

  看小當還在哭著,秦淮茹就給小當的小手吹一吹。

  「小當乖,吹一吹就不疼了。」

  棒梗這時拿了個粘燈,一分為二,他自己吃一半,還有一半遞給小當。

  秦淮茹一臉欣慰的看著棒梗,棒梗還是比較懂事的,吃東西能想著妹妹。

  傻柱就說過棒梗不吃獨食。

  平日裡棒梗也是經常帶著小當玩,有吃的也分點給小當。

  雖然沒什麼孩子願意和棒梗一起玩,但這絕對不是主要原因。

  賈張氏可捨不得打棒梗,畢竟棒梗是賈家唯一的男丁,以後要為賈家開枝散葉的。

  見棒梗和小當都開始吃起來了,賈張氏冷著臉,也拿了個粘燈來吃。

  「家裡二十一個粘燈,一天吃三個,可以吃七天。」秦淮茹說。

  「媽,三個太少了,一天吃五個吧!」棒梗說。

  「淮茹啊!要不就一天吃五個吧!」賈張氏。

  秦淮茹猶豫著,最後還是答應了下來。

  接著,賈張氏眼一轉,說道:「傻柱家就兩個人,十幾個粘燈呢!林向東家粘燈也多。」

  其實不用賈張氏說,秦淮茹也是知道。

  不想著法子吸血還是秦淮茹嗎?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