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不如授人以漁
「什麼時候開始?」
王德明沒有問為什麼之前沒有批准,幾個月後又忙忙碌碌的批准?
他只要提供足夠的錢就好。
這麼多年下來,他也明白一個道理,一位優秀的政治家,他的政治理念一定是貫穿始終的。
如果一個人朝令夕改,那就不是政治家,而是官僚。
將自己的理念一以貫之,至於後面有什麼結果,留待後人分說就是了.
真大佬揉了揉眉心,「文件這兩天就能下來。」
「好,我這就聯繫港商,只要市政府同意,項目投資款項立刻從中國銀行劃撥過來。」王德明肯定不會自己出面,而是讓錢在霍先生或者包先生那邊走一圈。
「好!」真大佬鬆了口氣,「德明,你等下跟我們一起開個會。」
「你所要投資的幾個項目,還有一些細節性問題需要溝通,畢竟涉及的部門太多。」
「嗯。」
不一會兒,市政府和政務院的領導們就聚在一起開會,討論香港的項目投資和對待崗知青工作的安排。
實事求是的講,要一口氣將京城幾十上百萬的知青都安排到位,光靠政府都不行,僅僅是王德明投資的項目怎麼也不可能夠。
核心點還是王德明之前的提議,給知青在技校里培訓。
這一招其實是受前世的影響。
前世98年,08年,24年,三次國家大學擴招,可謂是兩全其美,既化解了失業人口又同步促進區域經濟。
一方面將適齡的就業人口安排讀大學受更多的教育,緩解就業壓力,就算再怎麼普通的大學,也讓潛在的未來勞動力素質高那麼幾分。
另外就是教育產業的蓬勃發展,既能收一份學費還能,通過圍繞在大學周邊的配套,什麼酒店啦,飯店啦,遊戲廳啦.又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
現在遇到的問題是多麼的類似?
就算沒有那麼多大學,可不是還有那麼多的中專技校麼?
只要多學習上3年,不就讓國家緩3年麼?
3年後,說不定這些待就業的知青自己找到出路了?
至於缺校舍,缺老師?這不是有王德明出錢麼?
而且政策也是高大上的,這是為了彌補知青們下鄉時少接受教育了啊。
國家現在什麼不缺?尤其服務業缺人才?
知青少年們就是人才嘛特別適合培訓後再就業,
這年頭一個四聯理髮室竟然要排2個多小時,燙個頭髮而已啊,從這裡就可見tony老師是多麼的稀缺。
這還是一個理髮的行業,還有住宿餐飲呢?現在國外遊客來京城旅遊竟然得安排到南京那邊,不就因為京城的旅館不夠麼?
這又是王德明可以插手的,出錢嘛.
這中間又能消化多少待就業?廚師、客房、麵點,不都得學麼?
京城自從56年公私合營後,京城原本有2萬多家小型的服務機構,現在只剩幾百家。
還有更多的,總之一句話,服務業大有可為。
只不過京城不比蛇口,那邊是是政務院開的一個口子,特區。
京城所謂一國之首腦,牽一髮而動全身,所行政策務必小心再小心,謹慎再謹慎,最好就是外地都實行成熟後,再進行採納。
君不見京城和滬市,都到90年代後才慢慢的邁開大步麼?
「德明同志,現在京城的理髮師傅也好,廚藝師傅也好,學徒都要三年.如果這些知青不願意入學怎麼辦?」
「還有,按照您的規劃,新成立的京城無論是招待所,哦,是酒店,還是飯店,都是跟香江合營,還分別掛靠在原單位,算是集體企業這也是個問題啊?」
「最關鍵的,您說的這些單位,到底是分管在輕工業局還是分管在工商局啊?」
「最關鍵的,是供銷社系統啊」
王德明聽明白了,有的領導最關心的問題是這些新出來的產業,由哪個部門分管。
輕工業局好理解,重工業一般都是;可工商局在特殊年代被劃歸到商業局,還沒有劃分出來,這才是關鍵問題。
所以,很多領導考慮的是如何將這塊蛋糕放到自己碗裡,要提前劃分勢力範圍,這才是王德明的提議最開始沒有通過的真正原因。
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啊,王德明在前世可見的多了。
他微微一笑:「上面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各位領導也都出國考察過,應該知道我這些建議的技術培訓和就業方向都是第三產業的服務業。」
從77年,78年以來,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經濟建設為中心前,上上下下,大規模的出國考察。
就是要開拓視野,據說高達200多次,還是2萬多次,每次幾十上百人不等。
所以王德明說的第三產業,領導們完全懂的。
只不過領導們的想法是直接讓街道出門進行組織.最好是知青群眾自發的,然後再順水推舟的慢慢出台相關政策。
摸石頭過河嘛
「咱們可以先成立一個臨時機構嘛,如果可以的話,逐漸變更為一個真正的部門來負責相關服務業的管理,也是恰當的。」
「另外,供銷社的問題,也好解決,供銷社只負責提供貨物,及時結算而已。」
領導們將王德明客氣的請出去後,又討論了半宿。
最終給出答案,先在東城區試行。
王德明大手一揮,1000萬人民幣直接到帳。
緊接著,勞動局,教育局聯合發布公告,為了知青同志們的就業問題,市政府準備開始客房服務,餐飲服務,理髮服務等多個服務科目,供學習。
京城市政府主動接管京城所有的夜校和廠辦技校,第一步先招聘老師。
頓時東城區的知青們心氣一下子都提上來。
老師雖然有一段時間被評為老九,可最起碼也是正式工的編制啊。
頓時,很多人報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