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高幹高枝

  第274章 高幹高枝

  王德明神秘的一笑,「那咱們拭目以待!」

  如果前世沒看到一篇文章,他估計也會抱有同樣的懷疑。

  不就是口感稍微那麼差一點麼?

  山梨酸鉀、山梨酸、苯甲酸及其鈉鹽硝酸鈉、硝酸鉀、亞硝酸鈉、亞硝酸鉀;

  抗壞血酸鈣、抗壞血酸鈉、抗壞血酸棕櫚酸酯.番茄紅、胭脂紅、檸檬黃、薑黃、紅米紅;

  甜蜜素、安賽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

  硫酸鋁鉀、硫酸鋁銨、碳酸氫銨.殼聚糖聚乙二醇、聚乙烯醇;

  23個大類,2000多種的食品添加劑。

  為了不被察奎垣兩口子堵在家裡,到時候自己不想出頭,還得與其虛與委蛇,王德明吃過晚飯,拍拍屁股趕緊出門。

  沒去永康胡同,現在譚家菜也公私合營了,多了好幾個不熟悉的公方負責人,負責管理和採購、記帳。味道變了不說,看來客的眼神兒都不對——甭管是不是去吃飯的,都用審視的目光看著你,一副面對階級敵人的嘴臉。

  王德明理解但是不接受,已經嚴重影響他偶爾過來吃中飯.所以他已經授意阿里克謝出面,讓譚家菜搬家,聽說是要搬到西單的「恩承局」,與原來的飯館共用一個門面。

  這不管,反正想吃譚家菜的時候私下跟彭師傅說一聲,來永康胡同上門親自做,火灶、材料都現成的。

  要不是現在都是公私合營,擔心徒弟以後的前途,彭師傅真想留兩個徒弟在永康胡同這幹活——有機會賺金盧布的。

  5月份立夏已過,現在天光還是亮著的,胡同里的鄰居們有些個早早吃過晚飯的,要麼是院門口坐個小馬扎圍著一圈聽著木匣子;要麼是聚在一起下象棋,還有背著手遛彎的。

  也沒騎車,王德明就這麼一路溜達到東四二條。

  東四二條7號,是一處帶著西跨院的三進院,原來都是民國時期河南主席李培基的宅子。

  解放後除了整個二進院他自己留住後,其他都拆賣出去,而西跨院就被要換房的趙守嚴家買了去。

  從東南角的如意門進來,踩著一進院裡方磚鋪就的小路一直向西走,路過垂花門,穿過西邊的一座月亮門,就來到西跨院。

  整個西跨院如果從高處看,並不規則,好像一個逐漸增大的梯形。

  一進院的左手邊是兩間倒座房再加上一個已經封住後當成雜物室的車門;倒座房一間是廚房一間是傭人居住。

  沒有垂花門,沿著方磚小路轉向北,有兩棵高大的棗樹,鬱鬱蔥蔥的結著果子,二進院的三間正房,中間一間被改做穿廳,左右兩間均是客廳,分屬趙守嚴夫婦二人分別待客。

  過了穿廳,才是趙守嚴家日常生活的後院,有三間北房和三間西廂房,庭院裡種著一顆石榴樹一棵香梨樹,樹下一座石座配四個石凳。

  王德明先去北房裡拜見趙守嚴的兩位媽媽,然後才又返回到二進院的東客廳找趙守嚴。

  趙守嚴家一直很熱鬧,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不僅僅是趙守嚴在商務印務局的同事,還有他父母輩傳下來的各種關係,比如此時客廳中四小名旦的張君秋,就是拜的趙守嚴父親做義父。

  民國時期無論什麼行業都有圈子,跟前世的演藝圈一樣,你想要混出來,沒有背景是不行的。

  客廳中除了張君秋,還有一位被喚作「朱老鐵」的朱海北先生,他是北洋時期代國務總理朱啟鈐的二兒子,曾經擔任過張學良的副官,社會也稱呼他:朱二爺。

  朱海北家住東四八條,跟京城梨園行來往多,比如馬連良、葉少蘭都在他家吊過嗓子。

  朱海北是唱小生的,有一次王德明來趙守嚴家,正好趕上朱海北唱《春秋配》「拾柴」那折,配合唱青衣的是載濤的三太太——王乃文。

  在朱海北身上還有更戲劇的故事,他的二房老婆是他的好朋友,天津雍鼎臣的第一位夫人周氏,還生下三女一子。。

  雍鼎臣是民國時第一大軍火商雍劍秋的兒子,跟朱海北兩人是朋友,在天津時經常一起去舞廳跳舞,結果跳著跳著朱海北跟周氏產生了感情。

  他們倆跟雍鼎臣坦白後,雍鼎臣離婚退出,周氏就跟著朱海北一起來到京城,別院另居,直到56年朱海北的大老婆自殺去世,才搬進東四八條。

  奇怪的是雍鼎臣跟朱家照常往來.

  客廳里還有兩個人,一個叫馮季遠,是馮國璋的兒子,唱老生,仿的是馬連良,閉著眼睛聽簡直是一模一樣。所以有人說藝術是天賦,可傳承的,怪不得馮鞏老師相聲說的好;

  另一個是潘四,是張作霖時代內閣總理潘馥的兒子,拉胡琴。

  王德明進客廳的時候,他們幾個正在一起唱《鳳還巢》,張君秋唱著:「母親不必心太偏,女兒言來聽根源:自古常言道得好,女兒清白最為先,人生不知顧臉面,活在世上就也枉然。」

  王德明悄悄的走到趙守嚴邊上坐下,給自己倒杯茶,安靜的聽著。

  雖然他自從49年進城上學後受姐夫常有光和姐姐公公常旭升的影響開始聽京劇,也慢慢喜歡上聽京劇,偶爾自己也唱幾句。

  但這些人唱的哪裡好?怎麼個好?哪裡還差點意思?他還是說不上來,怎麼說呢,就是個普通的圈外人士。

  好在趙守嚴也是如此.

  等一折戲唱完了,朱海北端著茶杯喝茶潤喉嚨,一邊點評張君秋的唱腔:「這齣《鳳還巢》梅蘭芳先生唱西皮原板和流水兩段的時候,講究個咬字清晰連而不斷,氣腔飽滿。君秋,十三轍你還得多練練。」

  「是,多謝朱二爺。」張君秋規規矩矩的接受點評,一點不因為自己是角而得意忘形。

  所謂十三轍,就是漢字中的韻母比如:發、花、達、坡、抹、野、蘇

  朱海北點評之後,好像唱的意猶未盡,又看向馮季遠和潘四,「咱們來段《將相和》怎麼樣?」

  「好啊!」

  胡琴聲響起,緊接著:「深感你大義人將某來讓.」

  與此同時,察奎垣猶豫再三,還是登上小經廠的門,想要請王德明出面,結果理所當然的撲了個空:「什麼?德明不在家?他什麼時候回來?我等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