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生逢其時(中)

  第824章 生逢其時(中)

  聽著賢婿口中的公序良俗、道德標準,杜老爹這邊先是點頭,又是一陣搖頭。

  如今的市場,雖說比之以前活躍了不少,但比之島上的市場、大洋彼岸的市場。

  不管是活躍性還是流動性,都差了太多太多。

  做買賣交稅,在這邊也算是天經地義的傳承,初期試行的收益也可觀。

  但還有一個問題,也是極為嚴峻的,那就是與現在的活躍相比,背後的市場太大。

  這點活躍,連水漂也算不上的,只能說是水面微微起了漣漪。

  先後進入市場的松下、大眾、通用、豐田等國際大廠,其產品想要投入市場,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

  如今引動市場微微活躍的,但多都是個體跟私營。

  之前隱伏水面之下的投機倒把或是掛靠,也算是有一定規模的。

  這一點點規模,已經衝擊到了目前的價格體系。

  按照供求來分析,這就是市場供需失衡的徵兆了。

  需求遠大於供給,這才是市場太大,帶來的不便之處。

  外資廠、合資廠,除了大項目之外,就是一些落地於珠三角的輕工廠企了。

  紡織、日用這類產品,目前還沒有什麼外資矚目,市場架構、供求關係,如今也進入了眾人眼帘。

  如何解決這類問題,才是杜老爹這次找賢婿李勝利過來的原因。

  談及市場的道德規範、公序良俗,如今而言還是有些早的。

  至於有些人所說,市場的管理太嚴,對此,杜老爹倒是比較贊成自家賢婿的主張。

  十億人的大市場,從來都不是一個自有的市場,這也是先決條件。

  什麼都能做,什麼都能賣,市場的性質也就不同了,這一點,杜老爹跟上面也是有共識的。

  「說的不錯,道德規範、公序良俗,是維持市場秩序的輔助。

  但是,勝利,目前市場上的紡織、日用產品嚴重不足,已經有了端倪,這些卻是要提前解決的問題。

  如今各地青年,也是在謹慎的試探。

  一旦確定了我們的態度,洶洶人潮,必然會一遭湧入市場。

  介時,商品嚴重短缺之下,價格必然飛漲,這些我們還是有一定經驗的。

  一旦市場被某些別有用心的人把控,那我們之前的努力,就算是白費了。

  你的廢舊物品再利用,就是不錯的選擇。

  但進口國外商品,既符合我們的價格體系,也不利於下面各廠企的生存,差距的存在,也是我們不得不認的。

  少部分進來還好,外國商品大量湧入,也跟市場被把控差不多。

  目前對我們而言,從內部解決產品的供應,是不得不走,也是必須我們自己走的一條路。

  不然,日用商品的生產,受制於外資,即便有短期利益,長期展望的結果也是不容樂觀的。

  因為這會衍生出很多後續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只能將這部分產能推給市場了,只是如此一來,早年的公私合營……」

  推個人或是集體的日用企業這茬,杜老爹這邊也用不著李勝利來提建議。

  這些都是想想就能明白的問題,公家或是計劃的產能不足,如今已經引入了外資,放開了個人。

  路只能從這兩個方向來選,該怎麼選,杜老爹這邊也有清晰的觀點。

  只是理論上的衝突,不用去試行,也是可以想得到的。

  如今理論上缺乏支撐,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自風停雨歇之後,各種辯論、座談也是一刻不休的。

  缺乏理論支撐的開海兒,也註定是被多方詬病的所在,但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或是說已經火燒眉毛了。

  不解決也是不可能,先上車後補票式的嘗試,就是現在的模式,也是不得不選的選項。

  但大肆放開個人經濟,後果如何也是難以預料的。

  作為冷眼旁觀潑冷水的那一個,杜老爹這邊,也在自己探尋著屬於自己的理論。

  「爸,這個簡單,曲解一下就好。

  公司合作經營,還是有其先例的。

  沒有理論支撐之前,許多事,也不好過於冒進。

  教育才能出人才,不妨把合作經營的模式,落實於各地的學校。

  一來學校是遍及各地的,二來有了掛靠利潤,學校也可以解決一些,上面無法兼顧的問題。

  所有權跟管理權,也是要明確劃分的,學校只有不超一半的分紅權,其他權責歸於廠企。

  這樣一樣,廠子裡的一些風氣,也不會波及教育。

  至於其他,生在這個時代,就讓他們自己去試試吧……」

  聽了賢婿的建議,杜老爹的眉頭不禁皺在了一起。

  這就是不是解決事的辦法,而是幫他實現主張的辦法。

  公私合營、集體企業,小手工與輕工業,想著賢婿一路給的擘畫,杜老爹現在也清楚了,自家賢婿這是青睞與半私半公的產業。

  「勝利,你也不看好個體嗎?

  既然不看好,能否有遏制的手段呢?」

  跟賢婿差不多,杜老爹這邊也是屬意於集體經濟的。

  個體,總而言之,還是與許多主張不符的。

  「爸,我也不是不看好,而是有所保留。

  就個體戶而言,我是沒有意見的。

  但私營,規模是個問題,規模過大,會否成為新時代的藩鎮呢?

  歷朝歷代,雖說也不全是有藩鎮這類問題的,但八九成的朝代還是存在這個問題的。

  規模過大,尾大不掉,進而對我們進行脅迫,或是裹挾某些群體成為一方勢力,不聽調也不聽宣。

  在我看來,許多問題都要在頭部進行約束。

  但約束又不能太緊,緊了,又成了發展的羈絆,這個力度也是不好拿捏的。」

  聽著賢婿又丟出藩鎮的問題,杜老爹也不得不頭疼了。

  試點之初,問題就紛至沓來,賢婿說的這些問題,更是隱伏在個體、外資與市場之中。

  外資成為藩鎮,還好說一些,無非平滅而已。

  但個體裹挾這個問題,卻是不怎麼好解決的。

  「這個怕是沒有先例可循吧?

  這樣的冷水潑下去,只怕別人就該說完僵化保守了。」

  僵化保守,就是杜老爹在親家那邊,得到的評價了。

  雖說不是出自親家之口,但辯論之中,也有人拿著這個說事的。

  求同存異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有些事,有了實際的結果,也未必是前有轍後有鑒的說法。

  有些道理,也是全憑一張嘴翻來覆去的。

  「爸,不瞞您說,中醫這邊我就是這麼謀劃的。

  從名老中醫到中醫學徒,從各地藥山到之後的醫藥企業。

  待我力所能及,將來團結中醫之事,就不會再次發生了。

  前次有人質疑赤腳醫生的高考成績,就是我的一次試點。

  去年的高考,各地的赤腳醫生依舊在錄取率上首屈一指,可還有人再質疑?

  前年一次,去年一次,今年的高考,怕就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了。

  但我覺著下面的赤腳醫生,還是會名列前茅的。

  因為之前考中的,已經做了他們的表率,其他沒考中的,也已經複習了兩年。

  相對於赤腳醫生,其他許多考生,在學習資料上也是不齊備的。

  所以我有這樣的見解。

  高考考場如同現在的市場一般,孰優孰劣,看的也不僅是成績,還有各自準備的是否充分。」

  聽李勝利說完,杜老爹這邊也陷入了沉默之中。

  涉及中醫,許多話,他也真是不好意思開口。

  近段時間,中醫司的老呂,也頻繁的過去找他,就城外自訓班的歸屬磋磨。

  如今的赤腳醫生,不僅在高考成績上亮眼,在地方醫療上也占了絕大的比重。

  開海兒,醫療市場也在其中的,但下面的赤腳醫生,也明顯截斷了許多醫院的病源。

  這個問題,別人不關注,杜老爹還是關注的,就面前狀況而言,跟中醫有莫大關係的赤腳醫生,也是各地醫院發展的障礙。

  不說其他,老呂帶給他的,各地醫院對於赤腳醫生的意見書,已經表明了這一點。

  許多縣級醫院,差不多已經到了無以為繼的境地,全靠撥款求存。

  而有的縣醫院,就是這兩年剛建起來的,醫院是要看病人吃飯的。

  病源不足,醫院的水平又有限,許多赤腳醫生看不了的病,縣醫院之類也是看不明白的。

  赤腳醫生的存在,差不多就是跨過了縣醫院,直接跟地區醫院對接的。

  現在下面的醫療狀況就是,赤腳醫生紅紅火火,地區級以上的醫院,因為技術相對較高的原因,也是紅紅火火的狀態。

  只有許多縣醫院,因為病源的問題,開始舉步維艱了。

  雖說其中也有不少意見,說及赤腳醫生的濫用藥,但這點杜老爹也徵詢過中醫司令老呂。

  濫用藥的情況,別說是赤腳醫生了,各地的醫院、診所都是相當普遍的,其中以縣醫院為最。

  這樣的結果,也讓杜老爹的展望帶上了擔憂。

  縣醫院跟赤腳醫生之間的抉擇,對杜老爹而言,選擇無疑也是固定的。

  支持赤腳醫生,那也是不可能的,與最多只有外科縫合器械,更多的還是靠著一個藥箱闖天下的赤腳醫生相比。

  設施、器械跟完備的縣醫院,無疑就是那個必選項。

  與賢婿的選擇起了衝突,這不,還不等他老杜提這個,自家賢婿就開始堵人嘴了,而且直接是堵的你沒法說話。

  以中醫為藩鎮,裹挾赤腳醫生以及各地的藥山、藥農,跟你談條件。

  之前,質疑高考成績這事,已經讓赤腳醫生隱隱成了一體,再因為縣醫院的原因裁撤赤腳醫生,只怕再來一次賭約,敗的就該是縣醫院了。

  這點,杜老爹這邊也是毫無疑問的。

  中醫的頭部力量,幾乎八九成都在自家這個賢婿手裡握著。

  別看各地的中醫院無法計數,但真正有本事的中醫,不過也就千八百人。

  而這千八百人,差不多都要聽自家這個賢婿的。

  摒除中醫,那也是開玩笑的話,有些人也是真的離不開中醫的。

  自家賢婿,雖說沒有救治好領導,但中醫藥的作用,也在治療過程之中顯露了出來。

  在李勝利跟吳醫生的試藥點,中期膀胱癌治癒的病例,也不下十例了,初期的更多。

  這段時間因為待在辦公室,杜老爹也經常能與大姐閒話往事。

  大姐那邊每每喟嘆,若是領導當初聽了自家賢婿的建議,或許如今面對的局面,尚有許多開解之法。

  大姐當年雖說沒跟自家賢婿面對面談過,但領導那邊在病情上,也不避諱大姐,許多事都有提及的。

  談及自家賢婿,大姐那邊也想再見一下,只是賢婿這邊,平常只讓蒲老、岳老等人進行慣常的診脈,這事也就耽擱了下來。

  因為之前賢婿對領導的建議,大姐那邊對中醫也是格外的信重。

  遵醫囑勤調養的結果,也是顯而易見的,現在不說別的,辦公室那邊的大姐就是中醫的忠實擁躉。

  摒棄中醫,怕是很難過辦公室這一關的。

  如今賢婿李勝利只是展現了中醫一角,就有些令杜老爹心驚肉跳了。

  一旦如賢婿所言,中醫真的成了藩鎮,那可如何是好?

  「勝利,許多時候,還是要服從一下大局的。

  如今各地的縣醫院,因為病源的問題,大多入不敷出。

  赤腳醫生在病患之上,能否跟各地的縣醫院合作一把呢?」

  聽到杜老爹轉移的話題,李勝利的臉色就不怎麼好看了。

  縣醫院難以發展,其實就是赤腳醫生被大規模裁撤的根本原因。

  當醫院向市場要利潤的時候,用藥簡單且廉價的赤腳醫生,無疑成了縣醫院的攔路虎。

  如杜老爹想的一樣,醫療水準相對較高的地區級醫院是不受赤腳醫生影響的,畢竟下面的絕大多數赤腳醫生,水平還是一般般。

  只是跟水平一般般的赤腳醫生比起來,現在的縣醫院,水平也真是不高。

  經歷過風雨之後,各地的醫院都缺主治,醫院差不多也是個上下從屬的體系。

  四九城這邊的醫療水平不足,就會去各地醫院調派,各地醫院也是一樣的照此辦理,輪到縣醫院的時候。

  他們跟赤腳醫生可不是從屬的關係,赤腳醫生上面還有一個鄉鎮級的中醫診所呢!

  人員調不動,就只能去看各地的醫專跟之前的醫專生了。

  醫大這類,現在也不是縣醫院能染指的地方。

  醫專的畢業生,如今也是搶手貨,縣醫院也不定能搶到的。

  這樣一來,一些之前學了點卻沒畢業的醫專生,以及赤腳醫生培訓班的人員,就成了縣醫院選人的目標。

  只是這類人裡面,即便是尖子生,也趕不上許多赤腳醫生的,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的醫學教育,惡性循環,醫療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