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9章 藥典(下)

  第699章 藥典(下)

  蒲老的糾結,李勝利是感受不到的。

  要說領導的病情,可以從臉上的瘀斑望診,那也是純扯。

  反正李勝利的內科高級,還到不了這樣的水平。

  後世的經驗,與現在的景象勾連,才有了所謂的望診辯證一說。

  蒲老、岳老都是目前有數的大醫家,下三焦濕熱,也算是正常的脈象。

  即便是到了大醫家的程度,也難免步入下醫已病的怪圈。

  沒病找病,更多的時候,也真是自找不痛快。

  「蒲老,防人之心不可無!

  這次從下面來的藥工,我打算讓董師、白肅山、郭士槐、跟滬上來的張教授四人統管。

  原同仁堂的老高也要加入其中。

  他們畢竟有了相當的製藥經驗,藥材炮製之中的一些注意事項他們也清楚。

  各地藥工來了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會同藥材公司,對各地的藥材進行整理。

  儘量在春采結束之前,將咱們的藥典,推到各個藥材公司所屬。」

  簡單的提點了一下蒲老注意提防,李勝利就對藥材炮製研究所的事進行了安排。

  蒲老雖說是所長,但老漢也不可能去跟各地的藥材公司、藥工對接,他也沒有這時間。

  除了跟李勝利一起做西北來人的保健醫之外。

  返本歸源的任務,蒲老也接了一些,同時,他自己的醫術傳承,到了這個階段,也要歸納成書的。

  就工作量而言,這老漢可比李勝利多多了。

  而且蒲老一生經驗的總結,也比歸納炮製方法重要一些。

  炮製方法的歸納,也不是眼巴前能完成的。

  匯總各地的炮製方法之後,還要做一個實際藥效比對,這也是貫穿幾十年的長活。

  「勝利,依老漢的見解,各地的炮製方法,還是要單獨成冊的。

  藥典所容有限,一些似是而非的炮製辦法,未必沒有淵源,不可胡亂捨棄。」

  談及具體的炮製方法,是比醫書之中記載的藥性差異,更為雜亂的一個活,對此蒲老也是有其見解的。

  「蒲老,這我明白。

  這次召集各地藥工,只是第一步。

  現時所要歸納的炮製辦法,無非就是切段、切片、以及必要的炒制。

  你我都知道,藥材炮製的關竅,其實在於各地的藥鋪,許多真正的炮製秘技都在他們手裡呢。

  但這事要一步步來,畢竟各地的藥鋪,早就已經公私合營了。

  現在這個時候,起這樣的底子,不好!

  等研究所這邊有所進展的時候,咱們再讓各地的藥材公司,收攏一下原本那些做藥鋪的人。

  中醫藥學的基礎,還是有他們一份兒的。」

  談具體的藥材炮製,其實跟十三幫的關係不大。

  十三幫無非是買賣藥材的商幫,做的只是中藥材的粗加工。

  中醫的醫藥不分家,也是廣義上說的。

  不可能要求每個中醫師,都是醫藥雙通。

  藥鋪,在中醫醫途之中起到的作用,就是統合一地的用藥標準。

  本事大的醫家,可以不斷完善當地的用藥標準,而差一點的就可以受益於這個用藥標準了。

  中藥炮製的一地一法,歸根結底,還是要求諸於醫家門派的。

  藥鋪被取締或是公私合營之後,中藥跟中醫師之間的關係也被人為的阻斷了。

  藥材公司是國營單位,單獨一個中醫或是醫脈,很難讓藥材公司專門為他炮製藥材的。

  這個問題,既屬於中醫內部的問題,也算是外部的問題。

  蒲老的意思指的也是這個方面,只是李勝利這邊也不好直接將手伸向已經消亡的私人藥鋪。

  這在現在,也是不合時宜的。

  「你有章程就好。

  勝利,我們這些老傢伙,也沒想到中醫界內,上上下下的出了這麼多問題。

  許多事,我們這些老傢伙眼光有限,現在、將來就看你的了。」

  面對李勝利,蒲老說這話,也是由心而發。

  從西南醫界進京之前,蒲老眼中只有疾苦。

  進京之後,因為團結中醫的事,即便他成了中醫研究院的副院長,也只能算是業務類的副院長,統籌大局,別說蒲老沒有這樣的能力。

  就是中醫研究院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蒲老、史老這些人對中醫的改良,更多的時候是建言獻策,或是自個兒攏幾個人,進行小範圍的嘗試。

  李勝利這種,動輒搜攏各地醫家,出手就是醫理、藥性釐清。

  編書就是本草、醫理、藥典,開班就面對數以百萬計的赤腳醫生。

  這就叫做自上而下了,也可以叫做推行。

  蒲老這個在位的做不成這樣的事,李勝利一個鄉野遊醫卻能做成。

  在蒲老跟史老看來,這差的可不是際遇,而是真正的本事跟心術。

  而中醫界如今能成事的,只有李勝利這麼一個。

  他能以中醫大傳承的護道人自居,那是中醫傳承的幸事。

  所以蒲老跟史老不同,會儘可能在所有事上,都支持李勝利的。

  「有您這話,我這邊自然是不遺餘力的。

  只是,這中藥炮製研究所的牌子一掛,怕是許多人的請託,都會涌到您面前的。

  我的道理也簡單,之前請不去山上的,研究所里也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上面如果強行派人,那咱們就只能掛印而去了。」

  許多事、許多麻煩,李勝利都要想在事情的前面。

  中醫界,不在山上的名老中醫大有人在。

  有受了衝擊的,自然也有沒受過衝擊的。

  中醫界不是一個小江湖,投機者自然也存在的。

  之前搜攏名老中醫,有些人不屑一顧。

  到了如今時節,李勝利的回答也很乾脆。

  有好事自然是盡著跟山上有關係的先來,至於其他人,用的著才用,用不著就只能讓他們自個兒去玩了。

  「勝利,這不好吧?」

  想著李勝利這邊,或是山上那邊跟部里、司里冷淡的關係,蒲老的心理,還是想著融合一下的。

  李勝利一句話將事情定死,折的可不是山上村的前途。

  試想好使的中醫,部里、司里一個也調不動,那存在的意義呢?

  李勝利這個醫界霸王的名號,史老、蒲老也不是瞎說的,名老中醫,這小子能約束的不過一半。

  但國內有數的大醫家,八九成都跟這位醫界霸王有直接的關係。

  就蒲老而言,李勝利如果說有的人不能醫,這老漢真的會委婉拒診的。

  領導辦公室那邊不就是這樣,他跟老岳發現了病狀,但李勝利明言不讓說。

  這倆國內頂級的大醫家,就不能多說一句跟血淋症有關的話。

  只能簡單的說一下下焦潮熱,需要稍作調養的話。

  「好!

  怎麼不好?

  接下來按照柳爺所說,山上還要拿出中醫師執業證書考核的標準。

  以後部里、司里,也要照著這個標準考核中醫師。

  他們想進研究所,先過了考核這一關吧……」

  中醫師職業資格的考核、考試,也是需要驗證的。

  蒲老的話頭,倒是讓李勝利找到了合適的驗證對象。

  以後的考核標準,就是按照柳爺說的宜嚴不宜松,但太嚴也不成。

  如果蒲老、史老,或是董師、祝師、白肅山、郭士槐這類人也過不了資格考試,那考核標準就是純扯淡了。

  而且現在中醫師的水平,要普遍超過之後的人。

  四五十歲左右這批人的技術,也都是可圈可點的,畢竟大多數都是跟師出來的學徒。

  執業資格的考核,說出就出,李勝利倒也不是在說大話。

  如今有王前進的乾娘做靠山,以後有山上的名老中醫做靠山。

  中醫師的執業資格,李勝利如果帶頭不認可,還真就是不好使的,醫界霸王之名,可不是什麼虛名。

  弄出一個相對嚴格,但也要相對簡單的考核過程,也是很有必要的。

  讓現在的中醫師覺著簡單,讓後續考核的學員覺著嚴格,這點也是不好拿捏的。

  正好拿著現在外面那批人試一下。

  看著已經開始出手干預中醫界的醫界霸王李勝利,蒲老這邊不僅沒有擔憂,更多的反而是欣慰。

  外面不都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麼?

  如今的李勝利就是醫界自清末之後,最快的一台車頭了。

  短短几年時間,不僅讓中醫大傳承維穩了,一系列的舉措,也都是在大面鋪開的。

  許多舉措,在蒲老看來,都是有利於中醫大傳承發展的,這樣的人不支持,難道去支持那些沒本事的?

  事情大致談妥,就是做事了,藥材炮製,要說難,一地一法、一家一方,根本就是沒法統合的。

  但要說簡單,無非清洗、晾曬、切片、切段,外加火焙、沙炒。

  這就是最簡單的藥材粗製之法,而簡編本草進階簡編藥典,需要的也不是單獨一方的藥材炮製辦法。

  統貨的炮製辦法,已經足夠用了。

  藥商十三幫的炮製辦法,去掉一些專有藥材的秘法炮製,剩的幾乎全是切藥幫的營生了。

  這跟同仁堂的粗製辦法,也沒什麼區別。

  而且大部分藥幫的粗製辦法,就是按照同仁堂或是說京幫的要求來的。

  畢竟,早前兒,四九城才是各地名家薈萃之地,名家薈萃了,藥材自然也要匯聚一堂的。

  各地藥工進城之後,其實對成老簡編本草的補益有限。

  成老的簡編本草,拿出來就可以做藥典的,因為這個就是按照藥典來編纂的。

  至於李勝利說的第二部藥典,那真就屬於是中醫內部的藥典了。

  這跟藥性的釐清有關,藥材的炮製,也會詳細到單方藥性。

  說的簡單一點,擺在面上的藥典,就是一本詞典。

  而李勝利要的第二部藥典,就是中醫界的四庫全書了。

  可能一整套書下來,就是幾十本或是幾百本詞典這樣的體量。

  弄不好,單一藥材的詳細闡述,就要成書一本。

  成老在山上說十年時限,那還是樂觀估計。

  李勝利這邊預估,真要編纂完成那第二部藥典,二三十年只是起步。

  藥材,如果從生長種植開始說,到炮製之後進入藥罐之中,這裡面的細節可就多了。

  而世界各地能為中醫所用的藥材也太多,比之國內藥效更好的藥材,國外也不是沒有。

  之前受限於條件,之後的中醫們,就要在這條路上慢慢探索了。

  或許加上現代醫學的一些科技設備跟手段,李勝利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完整版的藥典面世。

  這樣一部集合中醫精華的大部頭,廣而告之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將來的這部藥典,既是中醫界的秘藏,也會是無數人覬覦的瑰寶。

  想想許多人想看,卻撈不著看的急切表情,現在的李勝利就想偷偷的樂上一下。

  第二部藥典,需要幾代中醫人的付出,但現行的簡編藥典,也是需要在國內推廣的。

  而推廣的主體,就是各地的藥材公司,推廣的個體,則是下面數量越來越多的赤腳醫生。

  過年之前,李勝利拿著稍事修改簡編中醫藥典外加一套藥典補遺,首先找到了杜老爹。

  這段時間老杜也是城裡城外兩處跑。

  本想著只在城裡做個高參的杜老爹,出城也是有不得不去做的事情。

  他所推行的農村小手工業,在下邊被抵制了。

  有了進出口公司在一旁策應,事情的反饋過程,就很短暫了。

  下邊稍有變化,老杜這邊第一時間就能得知。

  而且下去做事的時候,杜老爹這邊也是按照賢婿兼師爺的謀劃,對人不對事。

  對事,現在這年月,任誰來了也說不明白,畢竟風雨依舊在。

  對人就簡單了,再簡單說一下,那就是下去懟人,而且是用槍管子直接懟。

  抵制小手工業的人,幾乎個個是態度不端正的,這年月態度不端正,就沒啥好人了。

  下去查人,定案打靶,能殺則殺、不能殺儘量強殺,就是老杜解決問題的過程。

  任何時候,用最粗暴的方式解決問題,都是最簡單的。

  無非按照之前的案例、法條行事,人只要貪占了,東西在家的價值可能不夠打靶。

  但進了評估流程,就是另一個價值了,幾雙鞋,就夠打靶標準了。

  這就是老杜的不能殺就儘量強殺。

  人殺了、換了,就不會再抵制他推行的小手工業了。

  至於冤枉與否,案卷擺在那裡,法條擺在那裡,兩廂對比,絕對是清晰明確的,不存在冤枉與否。

  而這也是李勝利招數的厲害之處了。

  殺人以誅心、殺人以成事。

  要命還是要嘴上的痛快,是個人就能分的清輕重。

  看著擺在面前的簡編藥典,還有多了一冊的藥典存疑與補遺。

  杜老爹也只能搖著頭稱讚自家賢婿,適應風雨了。

  簡編藥典之中的藥材,必然是經得起斟酌的。

  至於經不起斟酌的那些,就在存疑與補遺里了,人家都說了存疑與補遺。

  再挑毛病,就不好了。

  「說說你的藥典跟補遺。」

  見杜老爹發問,李勝利也不遮掩,說道:

  「藥典之中記錄藥材一千二百種,常用藥材五百種,都是經得起推敲的藥材。

  補遺之中,也是一千二百種藥材,多不是平常能用到的,但偶爾遇上疑難雜症也要用到。

  其中也有對藥典藥材的存疑之處,比之藥典委的三四百種,多了兩千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