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解表(下)
李勝利的話說完,董師起身就想推了這個差事,中醫之道,這話題可就大了。
真接下這個原本不屬於自己的功勞,董師聽了不用想都覺著汗顏,這真是貪天之功了。
「坐下,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我這人就這樣,在座的我熟識的不多,董師跟我淵源頗深。
我這歲數不想在這種文章上署名,所以就讓給董師了。
讓也不是白讓,首倡者後續還是要跟進的,董師在中醫研究院任職,倒是正好。
諸位有沒有意見也就這樣了,好了,董師執筆,鄒處襄助,眾人輔佐,開始吧。
還有,我也有自己的一攤事,不能時時處處都來提點,以後有醫科上的問題找柳爺,其他問題找鄒處。
我這人年輕,做事難免倉促失禮,這話說在前頭,諸位海涵吧……」
李勝利言語之間,將治病變為防病,鄒錦這邊也是佩服的緊,但對於他蠻橫的幫自己跟柳爺拔份兒,心裡多少也有些緊張。
在座的這些,名家耆老都有,萬一不給面子,以後的差事就難辦了。
「李師叔,我這邊以後有事,是找您還是找鄒處?」
鄒錦這邊怕出問題,但讓她沒想到的是,中醫研究院的大拿郭士槐這邊,張口就給她拔份兒了。
「找我?
你也得找得到!
自然是找鄒處了……」
郭士槐明步,白肅山這邊自然也得表現一下,董師也得跟上,吳門的醫家也是一個不落。
郭士槐領頭,鄒錦在屋裡的地位也就確立好了,後勤總管的位置,妥妥噹噹。
安排個職位,也就嘴上幾句話的事,不難!
屋裡真正難的,還是董師要執筆的中醫防病傳法書,以中醫之道為名,道理講的淺了,難免貽笑大方。
說的深了,又難免晦澀難懂,董師寫了一部分,大致念了一下,眾人的質疑也就來了。
簡單了不成,難了也不成,在場的誰也說服不了誰,這也是中醫論戰的常態。
「大道理就不要說了,說的再好,該看的人也看不懂。
這篇報導,也是想儘量上日報頭版的。
文言儘量要少,道理儘量要明確,覺悟必須要高。
先闡述各地醫療條件不足的實情,再說中醫欲病的理念,以此作為防病的理論依據。
防病,也不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一種主藥就能包打天下的說辭,就不要寫在上面了。
防病,著重點不在防治之上,宣傳才是關鍵,什麼病有什麼樣的表症,哪些藥物對此類疾病有抑制作用,才是報導的關鍵節點。
通過宣講書、宣傳畫、宣傳員,不斷普及中醫對於藥跟病的關係,就是報導的關鍵所在。
至於藥跟病的關係怎麼論,本草上說的清楚,就用不著長篇累牘的去闡述了。
而咱們要做的就是,明確哪些是主藥,應對的是那些病症的初症,讓老百姓感覺不舒服了,在田間地頭,隨手薅一把野草,就能緩解自己的病症。
何為傳法,讓普羅大眾一聽就明白,才是傳法!
而這,才是真正的解表藥傳法書。」
在屋裡的中醫師眼裡,李勝利的話難免以偏概全,以主藥做茶飲,雖說可以抑制病症,但想要根治或是說表面上的治癒,還是要正經用方劑的。
但要說沒道理,卻有本草的藥性做支撐,以未炮製的草藥做茶飲,也是中醫師們常幹的事。
有些時候覺著不舒服了,草藥往茶杯里一放,熱水一衝,也是多半坐在屋裡的人,習以為常的。
簡單的生活細節,能作為傳法之用,雖說略感荒謬,但道理也是紮實的。
作為半技術性官員,鄒錦的想法,卻與在座的中醫師們,或者說是名醫名家們的看法不同。
李勝利剛剛的主旨說了,這篇報導即便不能上日報頭版也是差不多的頭幾版的存在。
因為這篇報導既符如今的醫療條件,也符合如今的大環境,而李勝利的理論水平,也是毋庸置疑的,總之就是一句話,這篇報導把話說在了最恰當的時候。
「李師叔,既然有了一片大白打天下,為什麼還要弄這一篇呢?
相對解表而言,大白片對於如今農村的醫療條件而言,才是最適合的。」
郭士槐這話,也是憋在許多人肚子裡的,為了中醫不落人後,強行狗尾續貂,反而會讓中醫落入下乘。
或許坐在主位的李勝利出發點是好的,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這篇報導如果在一片大白打天下之前,或許是好的,但跟在後面,就是敗筆了。
大白片的藥理明確,剛剛的報導之中,也闡述的非常合理,有了大白片,遇上需要發汗的病症,大白片無疑是最優的選擇,而且價廉物美。
「老郭,你這名號挺響,但手藝一般啊!
要是真的能用一片大白打天下,學醫可就真的簡單了。
要不你來說說解表藥的表症,以及能施用的病症?
除了解表藥之外,遠了不說,就說躺下的河間老劉,他要是平時常用桃仁泡水,只怕今天就不會厥了。
有些事要舉一反三,解表藥是借了一片大白打天下的熱度,但舉一反三之後呢?
藥材公司收購藥材就有個圖解,咱們中醫就不能有了?
版面都是現成的,無非在藥材的名字下面加上幾行小字,此類藥材針對何種病症,表症如何、體感如何?
各地的藥材公司、供銷社本就有這樣的圖版,咱們加上幾個字不為過吧?
一個村十張八張的,才多大投入?
用不著醫療體系動作,這事,下面收藥材的都能給解決了。
董師,這個主意,直接就寫在報導里吧,咱們想到哪就說到哪。」
李勝利隨口回答了郭士槐幾句,眾人覺著做事的畫風又是一變。
解表藥傳法都不那麼重要了,誰心裡沒有幾味常用藥材的藥性,按照李勝利的思路一想,這事兒又變的簡單明了,眾人又躍躍欲試了。
「既然說到這了,我再加一句,比較貼合大環境的話。
626指示是倡導知識青年下鄉從醫的,西醫下鄉,藥品跟醫療器械都要受條件的制約。
但中醫不會,一把金針一捲圖冊丟給他們,給他們教幾手簡單的退燒、祛痛針法,固定穴位的那種。
再弄點簡單的中西醫急救知識,這些知識青年,對比下面的社員,善於學習是優點,這也是他們下鄉的原因。
有了這些,他們就是現成的宣傳員,在從醫的過程之中,有了指導,也就不會出現太多誤診或是胡亂用藥導致的惡果了。」
知識青年變赤腳醫生,雖說以後有赤腳醫生手冊作為治病的參照,但頭幾年,下鄉的青年們是沒啥指導的。
培訓班上幾節課,或是隨便丟一本醫書就下鄉,才是常態。
別說這些了,就是有赤腳醫生手冊,能真正看明白,且用於治療的又有多少。
如果從醫那麼簡單,就不會有醫療條件的缺失了。
遠了不說,就說李勝利的弟弟妹妹,那也是正經背過醫書的,但真正有病,李勝利寧可生生挨著,也不敢吃這倆給下的中藥,因為大概率會吃壞。
赤腳醫生步入正軌,從現在算起,少則三年多則五年,這裡面存在的汰選,許多都是患者們用生命堆出來的。
赤腳醫生手冊的發放,真正的目的並不是為了提高水平,而是為了避免一些問題,但凡上面出現的治療方法,弄不好就是許許多多的人命堆出來的。
當然大面是好的,還是要說一下的,只看惡果跟缺失,那天下間就沒什麼好事了。
李勝利的話說完,屋裡的眾人都點了點頭,道理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就跟屋裡大部分人學徒的時候開方子一樣,老師們當年都是篩選好了病例,才讓他們開方用藥的。
遇上肺癆、絞腸痧、胸痹這類病患,打死老師也不會讓學徒去上手開方的,因為容易致死病患。
李勝利的路子大致如此,弄幾副畫圖,簡單的學一下,遇上對症不對症,熱水滾過的草藥,只要不是毒藥,喝上幾碗是不會毒死人的。
病患有改善,就是好用,沒有改善就是沒用,這跟局方派的以方試氣倒是有異曲同工之妙。
「勝利同志,報導還是要有個結語的。」
鄒錦覺著本該是拔高的時候,在座的中醫師們,卻說起了具體的藥材,這就多少有些掃興了。
這個時候不藉機掏出李勝利的理論水平,報紙上的藥材名跟作用,誰願意看?
「哦……
中醫生於先民的生活實踐,如今歸於鄉土、服務鄉民、也算是理論成立之後,再次歸於實踐了。
這也是我們返本歸源的重要一節,時移世易,藥材的藥性如何,在座的有幾位還能掌握?
以主藥為茶飲,歸納一下各地草藥的藥性,也在後續之中。
實踐再歸於理論,也是完整的一套循環,藉助知識青年之力,將理論與實踐的體系運轉起來,才是我們這份傳法書的要點所在。
董師,這個也在報導之中點明,之後的草藥藥性的回饋,也要拿出一份合理的機制出來。
事情不能說了不做,大致就這些吧,畢竟咱們寫的是報導,過於冗長,怕是上不了日報。」
這話在座的中醫師聽著是生分,但鄒錦聽著就無比熟悉了,這話趕的,李勝利不愧是老杜家的賢婿,說話辦事都是政工的路子。
接下來的事情就簡單了,有鄒錦在一旁輔助,董師的報導,理論水平也不會太差。
在鄒錦看來,這份報導與其說是一份中醫的傳法書,不如說是對626的展開理解。
而李勝利的這個展開理解,絕對是符合老爺子想法的,即便不上頭版,這篇報導,也是老爺子必看的。
羨慕的瞅了一眼低頭執筆的老董,這位得到上面的誇讚也是免不了的。
一篇要上頭版的報導,也不可能去長篇大論,老爺子會注目,後續也是必要的。
「勝利同志,後續的匯報材料,是不是也要一併寫出來啊?」
這話鄒錦說的在理,李勝利點了點頭,這就要跟傳法書結合在一起了,不是臨時能完成的。
「董師,報導寫完之後念一下,諸位再抄一遍,後續也不能似是而非的去寫,嚴謹還是要的。」
報導寫完、讀完,眾人提了修改意見,董師這邊執筆改過之後,原件就交到了鄒錦手裡,這也是需要留檔的。
剩下的後續,討論起來繁瑣,李勝利給柳爺、董師打了幾個眼色,帶上陸總的老王跟鄒姨,先告罪一聲,打著查床骨傷患者的名義,就出了會議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