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沉舟病樹(中)
「鄒姨,有什麼問題嗎?」
聽到跟自己想的不一樣,李勝利的臉色一沉,做事就怕被人橫插一槓。
之前他在窪里,做事其實就是燈下黑,沒什麼人關注,自邢州之後,就有人關注他了。
孫強這事一弄,更是惹眼,想到事情的麻煩之處,他對孫家的觀感,立馬又差了幾分。
「不是外因而是內因,司里查了一下,你說的各地名老中醫,別說五百之數了,三百都沒有。
除去歲數太大、身有傷病行動不便的,能進京的可能連一半都不會有。」
李勝利這幾天都在說中醫的大傳承如何,鄒錦起初是沒放在心上的。
結果要召集各地名家了,司里按照記錄一聯繫才發現,如今的中醫,名家凋零的厲害,後繼者雖說不少,但手藝上還是差了點,名聲不顯麼。
而且這還不是個例,各地名老中醫的後繼者,大多都有這樣的問題,這對中醫而言,就不是小事了。
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再有十年二十年,名醫名家還能有多少就不好說了。
名醫名家,自古都是人往高處走的,現在也是一樣,多半名家都在大城市。
許多人也跟史家一脈的老董、老祝一樣,早已經不在一線問診了,雖說依舊在帶徒弟,但沒有一線的經驗,徒弟的水平得不到提高,也不是什麼稀奇事。
中醫傳承真的出了問題,本以為中醫在慢慢恢復元氣的司里也有些發毛,如今的形勢,雖說不及李勝利說的刻不容緩,但也不能再拖沓了。
今天司里的上級匆匆而來,也有這方面的考校,剛剛在會議室跟吳門一家一碰,卻發現,李勝利早就走在了司里的前頭。
邢州之前,人家就已經在做事了,這也再次提高了李勝利在司里的地位。
這位雖說只是個臨時駐點,但現在也真的關係到了中醫的大傳承,而且還是話語權很重的那一個。
「人老不怕,有傷病也不怕,那些不便於行的,正好帶上弟子後輩一起進京。
老的調養,傷病治療,子弟後輩深造,這麼多醫家聚在一起,這也是捎帶手的事。
不成,範圍就要擴大一下了,各地有名號的沒有傳承的,也可以找一部分,三五百人的數量還是要的。
鄒姨,您也清楚中醫返本歸源的難度,再不成,就讓陸總從四大中醫院請調主治,缺失的人員,讓他們自己想辦法補足吧。
這樣也正好形成了老中青三代人的新傳承關係,各地名家為老一代,後補的名醫為中堅一代,他們帶來的弟子後輩,則是年輕一代。
關聯之人不作數,後續的錢糧,咱們自己想辦法吧……」
前邊,李勝利說的還是中規中矩的,最後一句說完,鄒錦的臉色一沉,這是要撇開司里啊!
「勝利,這可不是該個人出頭的事,厘定中醫理論,可是個大工程。」
對於鄒姨的提醒,李勝利這邊搖了搖頭,皺眉說道:
「鄒姨,這段時間,也得趕緊跟司里將瑣碎釐清的,之前的項目加密一說,您也操作一下。
時機差不多的時候,也該養養骨傷了……」
對於謝飛老媽這邊,李勝利說的已經足夠多了,再多,都不如直言風雨將至了。
「好,我馬上想一下,到司里之前,給你回復。」
說完,鄒錦就單手掐著兩邊太陽穴,陷入了長考之中,今天的信息量太大,有些她還沒想明白呢。
重新捋了一遍李勝利這邊的脈絡,以老杜為參照,再加上一些實際情況,跟兒子謝飛一樣,鄒錦有些後知後覺的膽戰心驚。
這倒不是眼光、眼界的問題,直接就是決斷力的問題,他們這些家能走在一起,說句不好聽的,還是形勢所迫。
預測到了形勢不好,但又有些過於樂觀,是加了掩飾的說法。
目光短淺、魄力不足,就是他們幾家跟老杜之間實際的差距了。
行常人所不能行,才能走的更高更遠,老杜之前的位置,也說明了這一點。
但轉回頭來再看形勢,正常人也不會把形勢預測的跟李勝利一樣惡劣,杜家翁婿都是非常人啊。
自己的事,鄒錦很快就想明白了,無非在老杜身上有樣學樣而已,既然老杜信他家的女婿,她這邊也得相信。
選擇相信李勝利,就得跟他走在一路了,做事就會有風險,更別提如今這小子是想操控整個中醫界了。
萬事都有兩面,中醫的發展雖說有瑕疵,但也有好的一面,骨傷、蛇藥、白藥等等都有國家層面的支持。
司里也一直在尋找提振中醫的方法,中醫大面上還是好的,李勝利做的這些,多數還是在彌補中醫傳承的隱患。
公事私做、明事暗做,要說沒有野心,那也是不可能的,操控中醫界的說法,可不是鄒錦的猜測,而是李勝利今天已經實實在在做過的。
別看吳門醫家只有十幾位,但這樣的中堅人物,經過司里剛剛的摸排,國內至多也就在五百、一千之間。
數量不確定,也是中醫沒有明確標準的原因,這些所謂的醫家,真正的手藝如何,恐怕他們自己也沒個準確的評價。
如果按照各地名老中醫的標準,這個數字,可能就要在三百以下了,而且包括了一大部分一線的名老中醫。
如果按照李勝利的說法,一批批的壓服這些名老中醫,差不多就算是操控中醫界了。
或許不遠的將來,部里、司里能掌握的只有中醫界的實物資源了,而人卻是要聽李勝利的。
一旦是這樣的結果,李勝利的價值可就大了……
至於之前李勝利說的,他為中醫大傳承是大公無私的,這話聽聽就好,當不得真。
知道了自己該如何決斷,又看清了為了上進獨闢蹊徑的李勝利。
杜家翁婿如果能順利渡過,那以後可就要厲害了。
「驕陽,我在司里下車,房子不著急買,咱娘倆一塊看看……」
見差不多到了單位,鄒錦也沒跟李勝利說什麼,而是決定跟杜驕陽走的再近一點。
「老李,咱們去哪?
要不咱們去友誼商店看看?」
說起買東西,多半子弟的去處也是供銷社,像杜驕陽這類略有不同,友誼商店他們也可以偶爾去一下的。
「不著急。
以後友誼商店這類地方少去,買東西還是要在供銷社的。
吃喝無所謂,穿著一定要注意,國外的衣服以後就不要穿了。
軍裝跟工裝是主打,沒有極特殊的情況,不要隨便換。
咱們先回家列個清單,做事要有計劃……」
沒有贊成女混子逛街購物的想法,與吃喝不同,衣著就是給別人的第一觀感,李勝利對女混子也做了要求。
至於軍裝之外的工裝,那可不是李老爹在軋鋼廠穿的工作服,對單位里的女人而言,一般都是列寧裝之類。
兩人回到大院的筒子樓,杜驕陽在書桌上,就開始籌備自己的清單。
李勝利則是側靠在床上,想著召集各地名家的事。
中醫至此,頹勢已現,如今傳承教育上的問題更大,沒了傳統的師帶徒,靠醫專、中醫大這類學校培養在醫院坐診的中醫師,都稍嫌力有未逮。
培養醫家或是名醫就更不可能了,醫專、中醫大的畢業生,想要成為名醫,需要自己摸索的時間也更長。
李勝利在車上給鄒姨說的也不是瞎話,將各地名老中醫的經驗總結出來。
醫專跟中醫大的畢業生,一人給上幾份,按照課題來做,十幾二十年之後,這些畢業生,也差不多就是名老中醫的水平了。
雖說理論上能差點,但醫術水平應該是大差不差的。
至於再往後就難說了,照貓畫虎的營生,只會慢慢削減,而不會一直增加。
醫理不通只靠經驗,隔代之後,這種經驗怕是要零落了。
經驗與醫理兼修也不是不成,但沒了領路人,單靠自己摸索,絕大部分人是很難窺探中醫真諦的。
這也是李勝利要返本歸源的原因所在,簡化理論之後,再輔以經驗,那中醫成才的機會,就被放大了無數倍。
通了醫理,三千年中醫留下的典籍,就全部都是現成的經驗,即便時移世易,還是有變通手段的。
依著中醫四經,自己慢慢去學,也不是不成,但學校里教不通透,出去工作之後,醫者還能有多少時間用來攻書,就不確定了。
加上日常柴米油鹽的拖累,一個從中醫大出來的畢業生,想要成才,起碼要十年二十年的,這僅是成才,想要成名成家,恐怕還得這麼個時間。
等成名成家,也差不多該退了,這就是傳承出了問題造成的怪圈。
越往後,名老中醫這詞的水準越低,也是可以預見的。
原因也很簡單,用於學習的時間不夠。
像柳爺、王芷這些醫家嫡系,幾乎從懂事開始,就在中醫圈裡打混,從脈象到藥材,從典籍到跟師,再到三四十歲成名,四五十歲成名家。
這樣的學習,也算是精英教育的一種,他們的二三十年,跟普通人的一生,也是差不多可以劃等號的。
當然,柳爺這等不肖子孫的數量也不會少,精英教育,也挽救不了這些頑劣後人的。
教育水平、學習時間上的差距,會成為以後中醫師們的硬傷。
至於開一個自幼學習中醫的精英班,如今的李勝利可沒有這樣的想法,無他,腦袋不夠大、脖子不夠硬。
現在玩這種精英教育,哪怕說的再天花亂墜,也會被人找出問題的。
至於以後,這種精英教育,則是必須的,僅是大學,完全滿足不了中醫對教育的需求。
臨近中午,房門被敲響,李勝利也不去管,杜驕陽開門之後,鄒姨就走了進來。
見李勝利隨意的斜靠在床上,鄒錦這邊反而很高興,這算是真正拿她當自家人了。
「在家就把衣服換了,毛呢的衣服,壓上褶子就不好收拾了。
驕陽,收拾收拾,到家裡吃飯,我給你做好吃的。」
被鄒姨說教了一下的李勝利,懶洋洋的起身,坐在床上整了整衣服,說道:
「鄒姨,咱們還是老莫吧,在家做麻煩。
吃一頓少一頓嘍……」
聽著李勝利依舊帶著深意的話,鄒錦白了他一眼之後,也就點了頭。
做飯她倒是拿手,只不過真正拿手的還是淮揚菜,但在家裡做這種菜的機會不多,倒是有些白費了當年家裡的付出。
「成,聽你的,不聽你的,怕是又要耍邪的。」
邪性,就是司里對李勝利的評價,兩人在車上說的,司里差不多都同意了,只是資金還是個問題,都用李勝利的怕是花銷不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