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219,小事情

  何雨柱一開始是應付,把軋鋼廠車子的耗損,以及維修費用,跟別家車子的這些開支,做了個對比就報了上去。

  卻並沒有通過,在軋鋼廠內部就打了回來。

  原因很簡單,楊廠長要求的是你現在用多少,能節約多少。

  而不是別人用多少,你比別人節省多少。

  這話有點繞,簡而言之就是我們常教孩子的那句話,~你得跟自己比,要一天比一天優秀。

  如此而已。

  當然,楊廠長的眼皮有點淺。大領導讓他關注廠里,他就只是盯著廠里。

  這也就是位置決定著腦袋的原因。楊廠長從來沒有想過,全國那麼多汽車,如果每輛車都能節約那麼一點,那又該是多大的一筆。

  從原劇里也可以看出來,楊廠長這人,不是不活泛,不然也不會帶著放映員跟廚子去大領導家拉攏關係。

  但對待工作,思想的僵化是肯定的。

  ………

  一種氛圍一形成,那麼在裡面的人,就會越發的尊重這種氛圍,而且在上面作出成績。

  比如吃吃喝喝,一幫人在一起吃吃喝喝慣了,總有人想玩出新花樣。

  而汽車班也是如此,都習慣了何雨柱立下的那套規矩,而且從這套規矩里發現了實際的好處。

  那麼必然就是,所有的司機,都會自發的遵守,以及完善這套規矩。

  細化,都是從小到上慢慢出現的,然後再被某一個有眼光的領導用文字總結出來。

  何雨柱別的沒有,但對於司機師傅們細化出來的東西,總會拿著跟記憶里的事情作比較。

  感覺比原來便利了,那就執行。

  當然,過程中,也會出現許許多多的問題。

  拆拆裝裝當中,出現最多的問題,就是螺絲螺母的滑絲問題。

  這個原因很多,螺母材質,熱處理什麼的不達標,還有就是平時操作時不注意的問題。

  比如,現在幾個年輕司機就對著一個滑絲的螺絲在頭疼。

  這種事情很常見,麻煩有,但太常見了就是大麻煩了。

  生產技術跟不上,必然是這樣那樣的小差距,小差距累積多了,也就成了大差距。

  像車子上的螺母螺絲,難免有損壞,一般出了問題,就是換一顆螺絲而已。

  但當時對於這方面的標準執行還真的沒什麼標準化,所以質量好的,質量差的,就得看個人運氣了。

  這時候的維修保養什麼的,哪怕何雨柱再細化,也難免暴力敲敲打打的事情。

  三敲兩敲,再加上產品原本的質量問題,所以這些東西的生命力短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這種事情,像常師傅這樣的老師傅都是處理出經驗出來了。

  搞了一塊小紙皮墊上,把螺絲擰了下來,就是往廢品箱裡一丟,然後直接換了顆新螺絲。

  那時的扳手,還是以普通扳手為主,活動扳手那種,也就是u字形,往裡面一卡,能包住四個面。

  稍微擰幾下,用力不當,或者沒卡准,出現滑絲問題就很常見。

  所以大車班的廢品箱裡,這種滑絲的螺母螺絲很多很多。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有那麼一兩個有心人關注到了這個,並把這個事匯報上去。

  事情就到了何雨柱這裡,這種事,指望廠家生產合格率百分百的螺母螺絲,那就別指望了。

  自然何雨柱他們就只能在維修工具上想辦法。

  一個小學徒笑道:「要是能在拆卸過程里,把整個螺母全部卡住就好了。」

  常師傅也笑道:「梅花扳手不就是嘛!」

  小學徒擺擺手,示意不是這個意思,想了半天才說道:「我說的是能對準的。一對上去,就能牢牢卡進去的。不像普通扳手或者梅花扳手那樣,卡到一點邊也能用勁,那樣不就損壞少了。」

  這個就是力的使用問題了,何雨柱也不懂這個,但他知道解決辦法。

  後世的套筒扳手,就是對準了基本上就沒滑絲的可能。

  而且他們這邊是軋鋼廠,生產飛機火箭生產不出來,生產最簡單的套筒扳手還是手拿把攥的。

  而且說白了,除了內部菱角硬化方面,套筒扳手其他真沒什麼技術含量。至於以後帶扭力的,那就是另一個技術層次的問題了。

  想到就做,這種事情原本根本就不用請示路科長什麼的。找幾個個老師傅,打根煙,就能做出來,然後淬火退火的事情。

  但現在卻是不行,要節約嘛。

  現在楊廠長的眼光就盯在車間上呢,別說干私活,就是稍微廢品多一點,車間主任車間班組長都是挨個的批評下去。

  於是何雨柱也只能把東西畫了出來,讓路科長交給了技術科。

  這種事,按理來說也就一個小幹事,重新畫套圖紙讓車間裡生產一下的問題。

  但這時恰好睏擾楊廠長跟段副廠長的另一個問題,被交到了技術科這邊。

  技術科長傅科長,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今年要舉行廣交會了。

  上面發文件,讓每家廠子,把自己能上會的東西,都報備一下,「優中選優」,選出一批合適的產品向世界展示我們的建設成果。

  當然,更重要的是換點外匯。

  我們真的什麼都缺啊,什麼都需要從外面買。

  這年頭,都是百廢待興,想要恢復生產,更上一層樓。擋在我們面前的,就是沒錢買東西。光靠黃金什麼的儲備,能買多少?

  總歸要把家裡的產出賣出去,掙了錢,才能買別人家的好東西。

  可是我們能賣什麼呢?

  除了原材料,糧食,一些民俗產品。

  大部分初級工業化產品,我們有,別人家也有。

  而且因為人家工業化比較早,配套生產比較完善,人家的生產成本比我們還便宜。

  那段時間,我們的上層,真的是紮緊褲腰帶,含淚虧本做買賣。

  沒辦法,技術趕不上人家,想要機器更新換代,必然要如此。

  所以上面才組織了這次廣交會試試水,這也是我們面向世界的窗口。

  而且說的更直白一點,這是我們在半島贏了的戰利品。

  要是半島不贏的話,哪怕我們東西再便宜,那些習慣看眼色的鄰居們,也不會買我們家東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