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微休息一會,張建東重新出發。
這一次,他很快就發現了一些不一樣的痕跡。
那是一種腳印,兩道狹長的溝壑,前窄尖銳漸至後寬圓潤,這種腳印是偶蹄類動物的顯著特徵。
而在這坨子山,大概率是某種鹿的腳印。
很多野生動物,都有高度重複的生活習慣,這一點在鹿科動物身上體現得尤為突出。
它們和野兔一樣,有固定的行走路徑,輕易不會改變。
喝水吃草,晚出早歸,都是如此。
在春夏兩季,還有許多鹿科動物為了補充鹽分,常常去野外較為稀少的鹽鹼地舔舐。
很多獵人藉助這種習性,會在它們經常經過的地方用鹽設陷阱,等它們放鬆警惕舔舐鹽分的時候,在暗處開槍射擊。
而八九月份,是大多數鹿科動物的交配期,它們的領地意識變得極強,會在族群棲息地周圍留下許多痕跡,來劃分領地。
所以在野外看到這樣的腳印,是很幸運的事情。
只要小心翼翼地追蹤下去,有很大的可能找到獵物。
張建東按捺住激動的心,循著極其細微,很難被發現的蹤跡,追蹤過去。
坨子山是四九城周邊為數不多海拔較高的大山之一,氣溫變化劇烈,植物垂直分布明顯。
山頂位置是一片面積極廣的高山草甸。
張建東此時所處的位置,還不到坨子山真正高度的一半,生長著一片次生闊葉林,有大量白蠟、樺樹、榆樹等等,是很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
跟著痕跡走到盡頭,入眼是一望無際的林海,完全沒有獵物的蹤跡。
張建東四下看了看,注意到一處特殊的地方。
一棵高大的樺樹上,大約半人高的位置樹皮上,有一道形狀特殊的傷痕。
這種痕跡,一般只有狍子才會留下來。
提起狍子,所有人第一反應都是東北。
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進飯鍋里,這是人們對物產豐富的東北的第一印象。
但實際上狍子這種鹿科動物,在我國分布範圍極廣,南北都有。
在每年八九月的發情期,雄狍子會用鹿角剝開樹皮,在上面留下氣味標記領地。
狍子這種動物一般來說膽子是很小的,但是腦迴路和其他動物不太一樣。
遇到危險時其他動物第一反應是逃離,狍子卻會在逃離一段距離之後,確定是不是真的有危險。
確定之後才會真的逃走,這是它們在千百年來的生活中進化出來的習性,但在獵人面前卻成為致命的缺陷。
傻狍子一說,也是源自於它們遇到危險時略顯遲鈍的反應。
處於發情期的雄狍子膽子會大很多,保護領地的欲望十分強烈,甚至會因為爭奪領地大打出手。
這都是為了占領更好的領地來吸引母狍子。
所以,發現狍子留下的標記,也就意味著附近有一個狍子群。
找了這麼長時間,終於有所收穫,張建東不由有些興奮。
喝了點水補充體力,張建東拿出複合弩,放輕腳步小心翼翼地繼續搜索。
有了目標之後,搜尋的速度就快了很多。
很快一個中型的狍子族群出現在不遠處,叢林掩映下的空地。
這個狍子群,有一頭雄狍,兩頭雌狍,還有四頭小狍子,數量之所以這麼規整,是因為狍子繁殖大多是雙胞胎。
而能一狍獨占兩頭母狍子,雄狍子的個頭也是相當大,估計都有四五十公斤重。
此時雄狍子正圍著兩隻母狍子轉圈圈,展示自己的魅力。
張建東沒有貿然打擾它們,因為他的遠程攻擊手段只有一把複合弩,複合弩雖然兼具隱蔽和威力大的特點。
但裝填速度太慢限制了擊發頻率。
現在出手,仗著狍子傻乎乎的習性,最多也只能射兩箭。
就算全部射中,也只能收穫兩頭。
這麼多狍子,張建東可不想放跑它們。
小心翼翼地退後,確定狍子發現不了,張建東從一側繞了很大一個圈,神不知狍不覺地摸到狍子群後方。
這裡地勢較高,林子也密,是狍子乃至大多數野生動物逃跑時的首選路徑。
張建東拿出鋼絲,在半腿高的位置圍成一道弧形。
簡單到有些簡陋的陷阱,在平常時候不會有任何作用。
但是如果獵物慌不擇路,很難會注意到這些纖細堅韌的鋼絲,只要能給獵物造成一丁點阻礙,張建東就能多幾次出手的機會。
設好陷阱,張建東又悄悄摸到下風處。
這時雄狍子也累了,躺在兩頭母狍子中間休息,好不快活。
這正好給張建東的射擊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張建東緊緊抓住這個機會,拿出複合弩裝好弩箭,瞄準最大的雄狍子。
屏息凝神,張建東的手沒有一絲抖動。
唰——
弩箭快若閃電,穿透無數枝葉的阻礙,直直沒入雄狍子的頭骨。
幾乎沒有任何反應,雄狍子無力的倒在地上。
兩頭母狍子一瞬間站了起來,尾巴炸開白毛,梗著脖子四處張望,看著極具喜感。
而幾隻小的更是沒注意到發生什麼,從母親身上跌落,有些懵圈。
也許是複合弩動靜太小的緣故,幾個狍子竟然沒有立刻逃跑。
張建東大喜過望,連忙快速裝填,迅速瞄準又是一發弩箭。
本來是衝著母狍子的,結果射中了個小的,這下這些狍子就是再傻也意識到危險了,撒開腿就跑。
和預想中的一模一樣,幾隻狍子逃跑的方向正是張建東設下陷阱的方向。
張建東沒有遲疑,動作矯健的追擊。
憑藉強化過的身體,張建東的速度很快,比小狍子不弱多少。
但他刻意放緩速度,保持著不過於接近又不至於追丟的距離。
因為在山林中,狍子是很靈活的,如果他追得太近,逼得狍子轉換方向,那設下的陷阱就沒有任何用處了。
張建東辨別著方向,狍子一旦有轉變方向的跡象,他便加速追上去,將它們驅趕回來。
很快,陷阱出現在視野里。
兩頭母狍子體力最好,跑在最前面,也是最先中招的。
狍子的腿很細,高速奔跑中碰到繃緊的鋼絲,瞬間絆了個跟頭,速度也大大降低。
此時正是追擊的好機會,張建東全力奔跑,快速接近幾頭狍子。
這時複合弩早已裝填完畢,張建東想也不想,一箭射過去,一隻母狍子應聲倒地。
另一隻母狍子則趁機跑的沒影了,倒是幾隻小的速度沒有那麼快,又被鋼絲傷到,跑的跌跌撞撞。
張建東心頭一動,狍子一半六七月份分娩,算起來這些小狍子已經快兩個月大了,說不定他可以把它們養起來。
想到這,張建東將複合弩收回,全力跟著幾隻小狍子跑。
此時他又恢復了不緊不慢的追擊速度,目的是消耗小狍子的體力。
因為他的速度雖然快過受傷後的小狍子,但目標有三個,逼急了分開跑他是無法一網打盡的。
所以遠遠趕著幾隻狍子跑,直到它們耗盡力氣,那時才是他全力追擊的時候。
這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打獵方式。
大多數野生動物行動靈活速度快,卻很難長時間保持巔峰速度。
大自然中的捕食者,比如豹子老虎之類,捕獵時間都較短,爆發性強但耐久性差。
所以野生動物的技能樹完全沒有點耐力這一項。
狍子是需要不斷進食才能保持體力的。
很多遊牧民族會結伴騎著馬,將獵物驅趕到一處,然後在後面慢慢墜著,有獵狗在,不怕獵物追丟。
獵物被追得沒時間進食,而獵人們卻帶著乾糧、水,此消彼長之下,獵物也只能束手就擒。
對於成年狍子來說,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但還沒成年的小狍子,體力沒有那麼好,沒一會兒速度就降下來了。
張建東見狀加速,將幾個小狍子一一抓住。
正想把狍子收進空間,張建東卻感到一股視線注視著他,回頭一看,逃走的母狍子正喘著粗氣,焦躁不安地跺著蹄子。
母狍子擔心小狍子的安危,一直沒有跑遠。
張建東心頭一動,留下一隻小狍子提在手上,朝母狍子慢慢接近。
母狍子明顯想跑的,但是又捨不得小狍子,急得原地轉圈圈。
直到張建東進入一個比較危險的距離,母狍子這才死心,準備逃跑。
不過這時候,兩者之間的距離已經非常近了。
張建東將小狍子收進空間,猛地加速朝著母狍子衝過去。
如果有機會,張建東還是想抓活的,有母狍子在,小狍子的成活率會高很多。
母狍子跟著張建東跑了一路,體力已經所剩無幾,再加上張建東借小狍子將距離拉近到極致。
所以沒費多少力氣,張建東便將母狍子撲倒在地。
將母狍子也收進空間,張建東連忙返回。
追擊的時候沒時間管,路上還倒著好幾頭狍子呢。
幾分鐘後,張建東回到最開始發現狍子群的地方,查看著今天的收穫。
三隻死的兩大一小,四隻活的一大三小。
收穫可謂豐厚!
雖然可能幾隻死狍子的肉加起來也沒有一頭野豬重,但是幾隻活著的卻是一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