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大唐王朝,半壁江山

  「兒啊,你糊塗啊?」

  看著母后一臉懊惱的痛斥自己糊塗,讓本就不明所以的陳懷安更加一頭霧水了,只得兩手一攤,一臉茫然的看向母后徐若雲。

  誒——

  見狀,太后徐若雲一聲長嘆,將前因後果向陳懷安娓娓道來。

  原來,當昭武帝陳懷安在回紇王宮下旨、追封以身殉國捍衛大唐榮耀的英武可汗磨延啜為大唐西王,並准許其後人承襲爵位想消息傳回京師皇城之後,頓時在滿朝文武中引起軒然大波;

  就連身居後宮、不問政事的太后徐若雲,都從後宮的太監、宮女口中聽到文武百官議論此事的各種聲音和傳言——

  有人傳言,昭武帝陳懷安此舉,是為了彌補當初未能將毗伽公主立為新朝皇后的遺憾,意在扶持皇貴妃月綺羅上位,將她擁立為西域女王,說這是放虎歸山,日後定會再現西域之亂;

  也有人表明,昭武帝陳懷安此舉,是在為將來在大唐王朝推行「皇子封王」做鋪墊和準備,皇上不僅要敕封皇貴妃誕下的皇子為王,日後還要敕封其他貴妃的子嗣為萬哩,就像漢高祖那樣;

  更有人堅決表明要反對昭武帝封王,說漢朝的諸王之亂和前朝大新的藩王之亂就是前車之鑑,貿然封王於江山社稷百害而無一利;

  還危言聳聽的說什麼,一旦大唐開了封王的口子,必定會為百年之後大唐王朝的分裂埋下伏筆等等。

  總之就是,這昭武帝陳懷安還未正式將皇貴妃誕下的二皇子敕封為西王,就已經在朝野上下引起軒然大波,各種議論、爭執、反對之聲不絕於耳。

  再加上,立國之初所謂的「立後之爭」,已經給大唐王朝帶來了一系列不好的影響和不穩定因素(主要是皇后劉書君的義兄、大唐武義伯劉子玉擁兵造反一事);

  所以,太后徐若雲擔憂,陳懷安此舉將招致朝野之上文武百官的反對,從而引起朝野動盪,威脅到大唐王朝的江山社稷。

  哈哈哈!

  原本神色凝重的陳懷安,在聽完母后徐若雲的擔憂和朝中文武百官對於封王一事的反應之後,終於還是忍不住放聲大笑起來。

  良久,止住笑意的陳懷安這才對著母后徐若雲說道:「母后,朕還當是什麼事情呢,原來就是這件事情啊!」

  「母后,兒臣向你打包票,這些個文武百官所擔心的什麼諸王之亂,還是什麼兄弟之間手足相殘,王朝從內部分裂的事情,根本不可能發生!」

  陳懷安信誓旦旦的說道:「有大漢大新的前車之鑑,朕又怎可能重蹈覆轍?」

  「朕下旨准許英武可汗磨延啜的後人承襲其大唐西王的爵位,不過是為了表彰磨延啜在抗擊阿拉伯帝國入侵我大唐藩屬國中,所做出的英勇表現;」

  「乃是為了在西域諸國之中,樹立起一個榜樣;」

  陳懷安一邊說著,一邊來到母后徐若雲的身邊,像過往一樣輕輕替母后按摩肩膀,放鬆筋骨。

  並且,向母后保證道:「母后,這朝中之事朕自有分寸和定奪,您就無需操心那麼多了,有這個閒心和功夫,還不如騰出時間享受一下天倫之樂;」

  「從今兒個起,您可就是兩位皇子的皇奶奶了,哈哈!」

  陳懷安安慰著母后,關於他在西域陳兵百萬,且已經在西域諸國推行「軍政分離」新政,修築域外長城等等舉措和施政綱領,他並不想告訴母后。

  倒不是有什麼後宮不得干政的規矩,而是陳懷安清楚以母后的閱歷和見識,是很難和他這個兩世為人的穿越者所相提並論的。

  陳懷安唯一可以確定的是,什麼諸王之亂的事情是肯定不會發生。

  現如今,無論是中原王朝還是在西域的大唐軍隊,百分之八十都是出產自【天生帝王命】系統的私兵;

  你就說,那個王能調動一兵一卒,心生反亂?

  誒——

  眯著眼睛享受著兒子陳懷安替自己放鬆筋骨的徐若雲,最終也只是一聲哀嘆,便不再這個問題上和陳懷安爭論、糾結。

  兒子已經長大了,已經是歸為九五之尊的一國之君了,自己這個當母后的就算是再怎麼替他擔憂,也該放手讓他自己去處理這些軍國大事。

  儘管,在外人的眼中陳懷安是英明神武的皇帝、是戰無不勝、勇冠三軍的天策將軍;

  可,在母親徐若雲的眼中,他依然還是那個讓自己隨時替他操心的孩子;

  這天下絕大多數的母親,應該都和太后徐若雲一樣,恐怕至死都在為自己的子女所擔憂。

  或許,這就是對兒行千里母擔憂最好的詮釋吧!

  突然,原本半眯著眼的徐若雲猛地睜開眼睛,依靠在椅子上的身子也隨之一怔,站在她背後幫她按摩的陳懷安,也不由得下意識的停下了手上的動作。

  下一刻,徐若雲突然轉過身來,一臉嚴肅的看向陳懷安,道:「兒啊,母后突然又想起來一件事情;」

  「前些日子母后曾聽說,在已經結束的「會試」中,錄取的二百名各地舉人和國子監學子中,有一百八十七人都出生於南方十二行省,僅有十三人來自北方;」

  「坊間有人傳言,說朝廷此番推行的科舉改革制度嚴重失實,更是有人大逆不道的說這大唐王朝,只有半壁江山;」

  頓了頓,徐若雲面色凝重的繼續道:「兒啊,母后不知道這件事情那禮部尚書張甫,和代行宰相職權的魏國公常遇春,有沒有上奏給你;」

  「但,這件事情的處理上卻是馬虎不得;」

  「連母后這久居深宮之人都能聽到這樣傳言,可想而知此事在皇宮之外,在大唐的南北方學子中都得流傳成什麼樣子了!」

  徐若雲道:「兒啊,母后深知你在登基之後,大力推行科舉改革,乃是為了打破門閥世家對朝廷官員任用選拔的壟斷,是為了打開全天下學子學而優則仕的通途;」

  「母后雖一介女流之輩,卻也深知科舉改革於江山社稷、於大唐王朝的深遠意義;」

  「所以,這大唐王朝立國後的首次科舉,絕不能淪為某些人口中的大唐王朝僅有半壁江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