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兵敗遼河,激烈交鋒

  高句麗王朝邊關重鎮,義州城。

  帶著六萬餘殘兵敗走義州城的高句麗西征大將軍崔東源,直到下令讓義州城的守軍摧毀了鴨綠江上的大橋之後,那一路上懸在嗓子眼的一顆心才算是重新落回肚子裡。

  這大唐王朝的軍隊,可是要比大新王朝的強太多了。

  戰鬥力強就算了,關鍵是還有紅衣大(小)炮助陣,這與大唐王朝的首戰,輸就輸在了大意輕敵上啊!

  回到義州城的崔東源,連飯都沒吃就把自己關進了城內的守備府,一直在復盤、反思遼河慘敗的過程。

  這義州城守備府的書房,可謂是崔東源在高句麗王朝中平步青雲的起點。

  當初,還只是區區義州守備的崔東源,在敏銳的察覺到大新王朝內亂動盪的天賜良機後,正是在守備府的這間書房內,做出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決定,悍然率兵直取遼東,並最終從大新王朝的手上,將遼東四郡納入高句麗王朝的版圖疆域。

  更是因此戰功,才讓本是區區從三品武將的崔東源,一躍成為了高句麗王朝的西征大將軍,統帥十萬大軍駐守遼河,隨時準備繼續向西進軍,將中原王朝富饒的東北地區收入囊中。

  所以,這次在遼河前線吃了大敗仗的崔東源,在回到義州的第一時間,便把自己關進了他認為的「福地」之中,希望能藉助福地的運勢,讓他重整旗鼓,一雪前恥。

  書房內,崔東源一直在總結。

  在他看來,遼河慘敗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唐軍有紅衣大小炮助陣,讓他麾下的高句麗騎兵戰馬受驚,從而打亂了他的全盤戰略部署。

  同時,崔東源也發現了唐軍紅衣大小炮的缺點所在:

  其一、紅衣大炮雖然射程遠、威力大,但其炮身笨重、機動性差;若是將雙方交戰之地選在丘陵、屏障之地,定能讓唐軍的紅衣大炮威力大減。

  其二,唐軍的紅衣小炮(三眼銃)雖然便於攜帶,但卻裝填麻煩、射程有限,若是能對高句麗騎兵的戰馬進行針對性訓練;

  比如日常用煙花爆竹模擬唐軍紅衣小炮的爆炸聲,讓戰馬熟悉爆炸聲,以確保在紅衣小炮的攻擊下,依然能保持鎮定,能配合騎手做出常規的馬背拼刺動作;

  如此一來,高句麗王朝強大的騎兵部隊,未嘗不能與大唐騎兵一戰!

  一想到這兒,崔東源茅塞頓開——原來,並不是本將軍和麾下的高句麗勇士不夠驍勇,實乃是唐軍紅衣大小炮的出現,打斷了本將軍的部署而已。

  想通之後,崔東源又回到了堅定不移的主張高句麗西征大唐的狀態,他推開守備府書房的大門,厲聲道:「來人啊——」

  「末將在!」

  在門口隨時待命的傳令兵當即領命。

  崔東源下令道:「傳本將軍將令,即刻派人將義州附近的煙花爆竹全部收歸軍中,義州若是不夠,就派人前往臨近的郡縣收購;」

  「從明日起,除了城牆上值守的士兵外,其餘所有將士全部給本將軍到校場上參與操練,以煙花爆竹模擬唐軍的紅衣大小炮爆炸聲,訓練戰馬的耐受性和服從性;」

  「去吧!」

  「末將得令!」

  吩咐完傳令兵之後,崔東源又重新返回書房,來到書桌前奮筆疾書,提筆寫下了呈遞給高句麗寶藏王的奏摺;

  一方面,他得為遼河慘敗、丟掉遼東四郡負責;

  另一方面,崔東源也將自己接下來的應敵之策,和義州前線將士的抵抗決心上奏寶藏王,並請求在高句麗全軍中推行他的迎敵之策。

  擬完奏摺後,崔東源連夜派出八百里加急,直奔都城平壤。

  翌日。

  高句麗國都,平壤城王宮。

  寶藏王高藏在當日的朝會之上,便接到了來自義州前線的緊急軍報。

  當遼河慘敗、遼東四郡盡失的消息傳回高句麗國內之時,頓時在朝堂之上引起一片譁然。

  代表著高句麗國內貴族利益的蓋大人蓋世文,更是在朝堂之上當庭抨擊朝中主戰一派,將矛頭對準了高句麗王朝的兵部。

  哼!

  蓋世文冷哼一聲,厲聲斥責道:「大王,老臣早就說過了,這大唐王朝的昭武帝陳懷安,他和前朝大新王朝的建安帝趙乾不一樣;」

  「這昭武帝陳懷安於封地龍城,以八千破虜軍起兵,在兩年多的時間內便顛覆了龐大的大新王朝,建立起大唐王朝,他豈能是尋常人?」

  蓋世文憤憤不平的繼續說道:「那陳懷安麾下的龍城大軍,一路橫掃突厥、吐蕃,平定西域諸國之亂,其戰鬥力又豈能是大新王朝遼東舊部所能比擬的?」

  「看看遼河慘敗吧,我高句麗王朝十萬大軍駐守遼東四郡,短短一日之內四郡盡失,白白戰死了三萬餘將士;」

  「這,這一切本都是可以避免的啊!」

  蓋世文看著端坐大殿的寶藏王,情緒激動的說道:「他陳懷安和大唐王朝,不就是想要我高句麗俯首稱臣嗎?」

  「他中原正統王朝,不就是想要把高句麗納入藩屬國嗎?」

  「答應他就是了啊,面子又能值幾個錢啊,我的大王?」

  「蓋大人——」

  終於,高句麗朝堂之上的兵部大將軍馬錫東聽不下去了,站出來與蓋世文針尖對麥芒的回懟道:「崔將軍兵敗遼河不假,但也不是向你蓋大人說的那麼不堪啊!」

  「再說了,那大唐軍隊真有那麼厲害?」

  「我看未必——」

  馬錫東話鋒一轉,道:「前線崔將軍的摺子不是詳細闡述了嗎,我高句麗軍隊之所以兵敗遼河,是因為大唐軍隊裝備的紅衣大炮和小炮,讓我軍的戰馬和準備不足的一線士兵受了驚,從而才打亂戰略部署的;」

  「這崔將軍也已經在奏摺上,提出了針對唐軍裝備紅衣大小炮的應對之策,我們為什麼不能給他一點時間,給他一個機會呢?」

  「我高句麗王朝,此時可是有六十萬雄兵,即便是在遼河前線戰死了三萬,那也還有五十七萬;」

  馬錫東慷慨激昂的繼續演說:「以五十七萬雄兵據守,在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對上區區二十萬唐軍不戰而降?」

  哼!

  「別的本將軍不敢保證,但若是此王命下達至一線統兵將領手中,必然會引起眾怒;」

  「屆時,若是激起兵變,你蓋大人能負得起這個責任嗎?」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