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贊普之惑

  儂歌谷外一戰,吐蕃大軍二十餘萬死傷慘重,傷亡過半,而這二十萬大軍中的絕大部分又是邏些兒郎,所以邏些城的百姓對唐軍是有敵意的。閱讀STO55.COM

  邏些百姓對唐軍有敵意,而王玄策又是唐人的宰相,邏些百姓對於他自然也就有了敵意,若是正常來說,王玄策進城這一趟並不安全。

  不過好在李恪早有準備,李恪聖旨達下,把整個邏些城的死活和王玄策一人捆綁在了一起,王玄策活,邏些城活,王玄策死,邏些城中也不會有一個活人,所以王玄策的生命安全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保障。

  邏些百姓雖然對王玄策抱有仇怨,但他們並不掌權,面對這樣一場幾乎是敗局已定的戰爭,吐蕃朝堂掌權的那幫人都想活命,包括貢日貢贊自己也是如此,他們自然會儘自己之力去保住王玄策的性命。

  又是兩日後,唐軍修整完畢,二十萬主力大軍自儂歌谷繼續南下,兵圍邏些城而來,而與此同時,王玄策也奉旨進了邏些城。

  布達拉宮建於山上,而在山腳下,布達拉宮之前,有一個占地寬闊的廣場,這裡平時是吐蕃人朝會和祭祀之地,但今天,這裡的主角卻是王玄策,吐蕃贊普貢日貢贊將在此地迎接大唐使節。

  邏些城,布達拉宮外。

  貢日貢贊帶著吐蕃群臣站在廣場之上,看著不遠處步行緩緩而來的王玄策,在一陣恍惚之後,心裡竟產生了一種極為矛盾的感受,

  如果單看時間,現在吐蕃和大唐還在戰時,王玄策入邏些,吐蕃同他還是有敵意的,王玄策入邏些,就算不給他一個下馬威,也該顯得疏遠幾分,這才顯得正常。

  但眼下實際情況卻不是如此,儂歌谷一戰,二十萬吐蕃主力全軍覆沒,一身背負舉國之望的主帥祿東贊降唐,這一戰已經徹底擊破了吐蕃人的膽氣,他們已經沒有和唐軍一戰的信心了。

  現在的吐蕃朝堂,不管是誰,哪怕是最傲慢的將領,他們也知道這一戰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結束了,因為祿東贊尚且如此,吐蕃沒有人能夠比祿東贊做地更好的了。如果現在吐蕃人還對王玄策傲慢,那無異於自尋死路。

  隨著吐蕃覆沒,被視為吐蕃最後希望的祿東贊降唐,這一戰吐蕃已經敗了,所以他們不得不去好好思考戰敗之後的問題,也正因如此,他們對身為唐皇使節的王玄策不得不重視起來。

  王玄策可不是尋常臣子,他是大唐的宰相,是天可汗李恪的近臣,在李恪的跟前不止是能夠說得上話而已,甚至是能夠對李恪的決定發揮極大影響的,所以王玄策對吐蕃態度態度就顯地極為重要,而王玄策對吐蕃的態度如何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次的會晤。

  貢日貢贊抬頭看著一步步靠近的王玄策,心中也不禁開始盤算了起來。

  在貢日貢贊的心中,現在最好的結果就是唐軍能夠接受吐蕃向大唐稱臣,仍舊留貢日貢贊為吐蕃王,甚至都不用打進邏些,就直接班師回朝了。

  但是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顯然是極難的,如果李恪願意接受這樣的結果,他就不會御駕親征,大動干戈地來攻打吐蕃了,一個蘇定方足矣。

  要做到這樣需要極致的平衡,不止要守住邏些城,在守住邏些城的同時還要顧及李恪的顏面,不徹底開罪李恪,讓李恪相信貢日貢贊是心向大唐的,他絕無和大唐為敵之意,他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自保,哪怕唐軍退出了高原,他也不會反覆。

  「吐蕃貢日貢贊率吐蕃臣子,敬迎王相。」貢日貢贊站在王玄策的跟前,心中記著南叢象一直叮囑的「不卑不亢」,對王玄策拱手道。

  貢日貢贊身為吐蕃贊普,面對唐使來國,親自率領群臣出宮迎接確實是極為重視了,也給了王玄策顏面,算是對王玄策的主動示好。

  王玄策是帶著目的來的,貢日貢贊已經當先示好,王玄策也沒有疏遠的道理,王玄策上前還禮道:「原來是贊普當面,贊普之名我在唐時便常有耳聞,今日總算得見。」

  王玄策之言是在和貢日貢贊近乎,這自然是貢日貢贊想要看到的,貢日貢贊也忙恭維道:「王相乃大唐宰輔,陛下心腹,王相之名我更是如雷貫耳,我早就盼著能見王相一面,今日能見王相才是我三生有幸。」

  貢日貢贊過去是不是真的想見王玄策這個很難說,但至少現在王玄策的出現給了貢日貢贊另外一種解決問題的可能,對於貢日貢贊而言確實不是壞事。

  貢日貢贊所言是為取悅王玄策,但王玄策聽了貢日貢贊的話,臉上卻多了幾分訝色,似乎是貢日貢贊的表現嚴重出乎了他的意料一般。

  王玄策驚訝地對貢日貢贊道:「百聞不如一見,今日見得贊普,贊普所為倒是與我一向耳聞的那般跋扈有所不同。」

  王玄策的反應有些驚訝,很快王玄策的話音入耳,貢日貢贊也變得驚訝了起來,王玄策話中提到了一點,那就是耳聞貢日貢贊一向跋扈,貢日貢贊自問對唐廷還算禮敬。尤其是自打他登上贊普之位後,因為要先對付祿東贊,所以在對唐之事上更是小心翼翼,又何來的跋扈之說?

  王玄策是李恪心腹之臣,他的消息來源自然和李恪是一樣的,王玄策這麼看待貢日貢贊,李恪多半也是如此,李恪對貢日貢贊有如此誤會,對他的印象會好才是怪事。

  王玄策這句話看似無心,但著實是讓貢日貢贊覺著意外了,就是他自己的心裡也不禁多了幾分疑問,王玄策為什麼會這麼覺著,難道是有吐蕃人在李恪跟前這麼定義貢日貢贊嗎?

  一瞬間貢日貢贊的心中有許多猜測,他似乎也明白了為什麼李恪為何在遇刺後執意親征,因為在李恪的眼中貢日貢贊就是野心勃勃的跋扈之輩,自然也就將罪名按在了他的身上。

  貢日貢贊很想直接問問王玄策,為何他會這麼說,但他知道現在不是說這些的時候,貢日貢贊又恭維了兩句,就將王玄策引進了布達拉宮,但貢日貢贊還不知道,一會兒還有更大的一齣戲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