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象雄起兵

  對於貢日貢贊而言,祿東贊手握兵權,威望滔天,是他掌權路上的最大阻礙;對於吐蕃而言,祿東贊愛子在大唐居高位,是一個不穩定的因素,所以於公於私,於情於理,貢日貢贊都不願留下祿東贊。

  但祿東贊畢竟不是尋常臣子,今日的祿東贊權勢之重,遠勝當年的瓊波邦色,他輕易動不得,所以還算理智的貢日貢贊只能聽從赤桑揚敦之言,把祿東贊調去了象雄。

  之所以是象雄,而不是其他地方,赤桑揚敦也是有他的思量的,象雄乃吐蕃西面的大國,屹立於高原之上近千年,究其歷史,還要遠勝於吐蕃。

  也因為象雄歷史悠久,所以象雄王室在民眾中的威望極高,如今象雄雖亡,但民心卻還遠遠未歸,象雄國中的王室之後還屢有起兵,地方並不安穩,吐蕃贊普的命令在象雄都難以推行。

  象雄如此的情況,不管是誰去都難免吃癟,更何況還是當初領兵攻滅象雄的最大功臣,手上染了無數象雄人鮮血的祿東贊。

  祿東贊被調出了邏些,吐蕃朝中的事情接觸不到,慢慢地,他的權勢就在朝中日漸消落,同時,身為象雄總管的祿東贊又難以徹底收復象雄,不過勉力維持局面,他在地方的勢力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所以未來的幾年,也就是祿東贊失勢的幾年。

  祿東贊失勢,李恪的目的就算是達成了,李恪倒也沒有食言而肥,在短期內攻打吐蕃,而是真的就在之後的兩年內安定遼東,養精蓄銳,也看著貢日貢贊坐穩了贊普之位。

  龍朔四年,隆冬,大雪。

  屋外天寒,大雪封門,本該是寒風透骨的時候,此時大明宮拾翠殿的寢殿在火爐的烘烤之下卻是暖烘烘的。

  「哈哈,瑞雪兆豐年,璠兒帶來的好福氣,璠兒才生的第一載,我關中便有如此大雪,來年想必是個好年成。」拾翠殿中,李恪抱著一個奶娃娃,對身邊的朗日林芝道。

  眼下是在拾翠殿中,李恪又這般說話,不消多說,李恪懷中抱著的男娃自然就是李恪和朗日林芝之子了。

  朗日林芝之子名作李璠,是龍朔四年五月時所生,雖非嫡子,但也頗得李恪喜愛,時常帶在身邊。

  李璠是吐蕃公主所出,也就是吐蕃先王,棄宗弄贊之父朗日松贊的外孫。李璠有一半大唐皇室血脈,也有一半的吐蕃王室血脈,和李恪倒是有幾分相似。

  只不過李恪之所以如此疼愛李璠,倒也不是因為這個緣故,而是因為李恪和朗日林芝對李璠的規劃。

  從李恪給李璠定的名字中就不難看出李恪對李璠的期待,「璠」者,有美玉之意,所指品德高潔之士,但李恪所取的卻不是這個意思,而就是單純的字面所表,王於番,意為吐蕃之王。

  李恪是有意以李璠行東突厥之事,讓李璠做將來的吐蕃王,將吐蕃徹底劃為唐土,成為大唐封疆。

  也正是因為如此,在李恪將來的規劃中李璠多半是要遠鎮高原的,早晚必定遠走,所以李恪對他更多愛護和疼惜。

  https://

  朗日林芝道:「恭喜陛下,又是一年豐收,眼下我大唐養精蓄銳已久,國力已趨鼎盛,而眼下吐蕃國內內亂不止,陛下多年之志或將告成。」

  李恪聽著朗日林芝的話,臉上露出了笑意,問道;「高原上的消息你也知道了?」

  朗日林芝道:「今日我在宮中見了吐蕃來的使節,也是自他們口中套出來的話,現在象雄似乎並不安穩。」

  李恪笑了笑道:「象雄何止是不安穩,象雄王之後東炯仁莫於月前在象雄故地復國,現在正同祿東贊打得難解難分,除非貢日貢贊真的在此時調精銳將士入象雄,否則這場戰事不會那麼容易結束,但現在貢日貢贊又怕祿東贊掌權,所以絕不會再給祿東贊兵權,正難做地很。」

  朗日林芝聞言,驚訝道:「如此說來,吐蕃使節對我所言倒還頗多遮掩了。」

  李恪道:「吐蕃使節自然不敢將實情全盤告知於你,畢竟現在吐蕃的處境不是很好,他們也怕朕得知消息,乘虛而入。」

  朗日林芝不解地問道:「既然如此,那陛下的消息怎的會如此靈通,竟然會知道象雄那邊的消息?」

  象雄還遠在吐蕃之西,相距大唐數千里之遙,再加上象雄居於高原,來回不易,李恪竟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知道象雄的消息,實在是叫朗日林芝訝異。

  李恪並未直接回答朗日林芝的話,而是反問道:「象雄故地本已為吐蕃所有,又有能臣祿東贊坐鎮,你以為象雄憑什麼能在短短三載間就有復國的力量和膽量?」

  李恪之言入耳,朗日林芝頓時明白了過來,對李恪道:「象雄有如此底氣,多半是陛下在背後支持吧。」

  吐蕃是高原第一強國,兵力強盛,象雄在亡國短短四年後就起兵復國,而且還是在祿東贊的治下,他們自然有他們的依仗,而他們最大的依仗就是天可汗李恪的支持。

  李恪道:「不錯,他們能這麼快起兵復國,確實是朕在背後扶持,這兩載內,朕命人以經商為由,給象雄東炯仁莫送去了許多兵甲糧草,此番象雄起兵也是朕的授意,象雄軍雖還不能力敵吐蕃,但攪擾象雄,分散吐蕃兵力卻是足夠了。」

  朗日林芝聞言,有些激動地問道:「象雄是陛下制衡吐蕃的一枚棋子,陛下此時命象雄起兵,可是西征的時機到了。」

  在朗日林芝看來,李恪之所以給象雄撐腰,自然不會為了給象雄復國,為的只是分散吐蕃的注意,但象雄畢竟國力遠不及吐蕃,不可能在高原之上和吐蕃相持太久,所以李恪最好的選擇就是在高原生亂的這段時間出兵,否則時間拖得久了,象雄這枚其子就無用了。

  而一旦李恪起兵,朗日林芝之子李璠就離成為吐蕃贊普更近了一步,她自然也多幾分激動。

  李恪道:「象雄起兵只是一個引子,這還不足以叫吐蕃內外顧之不及,朕還在等一場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