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明宮

  李恪之言一出,楊後和高陽也都知道李恪的意思了,工部尚書官正三品,將作大匠官從三品,俱是朝中大員,若只是尋常的修葺屋宇斷不至於叫他們來此,只消交代將作監去辦就成,李恪如此大張旗鼓,只怕是要營建新宮了。

  楊妃對李恪問道:「恪兒這是何意?」

  李恪回道:「太極宮地處低洼之地,濕氣尤重,春秋尚且如此,一旦入夏便更加難捱了,兒要為母后營建新宮,叫母后住的舒坦些。」

  長安城的設計是由前隋將作大匠宇文愷主持的,在規劃長安城和太極宮時附會《周易》六爻之說,將太極宮設在了對應紫微星的北端,如此一來固然別有寓意,但卻也忽視了北面地理上的劣勢。

  北面,尤其是百福殿所在的太極宮中段一帶是整個長安城地勢最低的地方,也就是最是潮濕的地方,一旦到了夏天便悶熱難耐,對於畏濕的楊後來說絕對不妥。

  楊後道:「這恐怕不成吧,你登基之初,正當效仿先皇,清明政事,與民休息,實在不宜再另建宮室了,免得叫人說出話來。你的孝心娘心領了,你還是著人將百福殿修葺一番也就是了。」

  李恪在此時營建宮室確是有些不妥,不止是因為李恪登基之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先皇李世民一生勤儉,在位期間修過的新宮屈指可數,而李恪一繼位便要建新宮,必定會引人口舌。

  這一點李恪自然是知道的,李世民當初想修復洛陽的乾陽殿都被張玄素給勸止了,他若是一上位就建新宮,其中的壓力不言自喻,但李恪自有應對的法子。

  李恪道:「阿娘莫不是忘了龍首原上為祖父建的大明宮了嗎?兒不建新宮,只是接著父皇的舊址接著建罷了。」

  李恪口中的大明宮是貞觀八年李世民下旨給太上皇李淵修建的以備清暑的新宮,為了彰顯李世民的孝心,昭乎天下,大明宮營建的規模極大,直追太極宮,只可惜大明宮才修了個開頭,李淵便病故了。

  李淵故後,恰逢李世民忙著經略西域,李恪也正欲對薛延陀用兵,所以大明宮便一度停工了,拖到了現在。

  楊後擔憂地問道:「營建大明宮,只怕所耗甚巨吧,若是修了大明宮,難免勞民傷財啊。」

  李恪笑了笑,走到了楊後的身後,一邊親自動手,輕輕地給楊後揉起了後肩,一邊笑著回道:「阿娘放心便是,近兩年來大唐風調雨順,殷民阜財,修建一處宮殿還是不成問題的,更何況此番營建大明宮亦非儘是朝廷出資,東南地方也會多有捐貢的,不妨事。」

  楊後聞言,好奇地問道:「修大明宮也就是方才才提起的事情,你怎知東南地方會有捐貢?」

  李恪回道:「早在貞觀八年,先皇初修大明宮時便有淮南豪紳來京中見兒臣,自請願為大明宮捐財捐料,不過後來大明宮停工了,方才作罷,此番若是重修,他們必定還會自願捐貢的。」

  李恪口中的捐貢自然就是來自於東南鹽行和漕運了,凡修建宮室所用之材,除了就地取於關中的,其他的大多取自荊揚二地,有了東南鹽行和漕運的支持,不管是銀錢方面還是物材轉運方面都會為朝廷省下許多人力財力。

  李恪和楊後正在說著,將作大匠閻立本、工部尚書閻立德已經奉詔到了百福宮。

  當今天下,如果說有精於土木工匠之政的,只怕莫過於閻家兄弟了,閻家兄弟出身名門,自其祖父閻慶時祖孫三代便就都是朝中重臣,其父閻毗更是曾奉隋煬帝之命疏通漕運,營建臨朔宮,極善工藝之道,也算是家學淵源了。

  閻家傳到了閻立德、閻立本手中,更是將此道大顯,閻家兄弟不止是當世有數的丹青大家,更是先後出任將作監要職,掌將作監二十載,不止是宮殿樓宇,就連李淵的獻陵和李世民的昭陵都是他們兄弟負責營建的,論技藝之精,天下少有能及者。

  與此同時他們和大唐皇室亦是姻親,李恪的四弟魏王李泰便是娶了閻立德之女閻婉,也是皇親國戚。

  不過現在閻家兄弟被李恪傳召,卻是吊著一顆心的,將作監給楊後修葺百福宮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至於修成了什麼樣子他們也很清楚,在他們看來,李恪突然在百福宮中召見他們,多半是看了百福宮的模樣後動了怒了。

  魏王李泰是他們閻家的女婿,而李恪又一向和李泰不和,閻家兄弟自然也擔心李恪因此對他們不滿,拿此事遷罪於他們。

  不過顯然他們是多想了,李恪這點容人之量還是有的,對於閻家之才李恪同樣看重,正欲重用。

  「兩位閻卿不必擔憂,朕此番傳你們入宮非是為了問修葺百福宮之責,修葺百福宮本就不是一兩月之功,朕不會不通情理,因此見怪的。」待閻家兄弟見禮後,李恪看著兩人稍顯緊張的神色,對兩人寬慰道。

  兩人聞言,稍稍鬆了口氣,對李恪問道:「那不知陛下傳我等來此是為何事?」

  李恪道:「太極宮地勢低洼,陰濕過重,而母后畏濕,長此下去恐怕不是辦法,兩位可有什麼建議?」

  閻立本聞言,當先回道:「不如就請太后居於翠微宮如何?翠微宮乃先皇去歲下旨營建,以為避暑之用,太后去住了正好。翠微宮一應石材木料俱已齊備,只要陛下一聲令下便可擇期動工,最快歲末年初便可完工。」

  李恪心中已經有了計較,他問閻立本不過是尋個由頭而已,自然不會讚許翠微宮之說,李恪道:「翠微宮在青華山下,尚在長安城南近四十里,相距太極宮更遠,若是母后居於翠微宮,日後朕如何每日問安,實在是不妥。」

  閻立德是心思靈巧之人,他看著李恪的模樣,顯然是早有計較的,於是對李恪問道:「那不知陛下對新宮選址有什麼要求?」

  李恪不假思索地回道:「母后新宮之址最好是在城北,地勢高些的地方,如此既得乾爽,朕時去問安也方便。」

  長安城北,相距太極宮最近的高地便是龍首原了,而在龍首原上正有一處停了工的大明宮,李恪所言只怕就差說出「大明宮」這個名字了,閻立德怎會不知。

  閻立德聞音知雅,懂事地對李恪回問道:「那不知陛下以為大明宮如何,大明宮乃是先皇為高祖皇帝所建,就在龍首原之上,毗鄰太極宮。」

  閻立德之言入耳,李恪的臉上露出了笑意,李恪道:「閻尚書所言甚善,就依閻尚書所言,續建大明宮,正好也可調翠微宮的木材石料用於大明宮。」

  聽著李恪的話,閻立德頓了片刻,對李恪道:「續建大明宮倒是無礙,只是大明宮的規劃遠遠大於翠微宮,超其數倍,只怕為翠微宮準備的東西遠不足應付。」

  李恪擺了擺手道:「這個無妨,你只管營建之事便是,這些東西朕會跟少府和戶部商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