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噶爾家族乃吐蕃權貴,更是國中重臣,兩朝四相,在吐蕃威望極重,甚至可比贊普一族。
若是李恪所記不差,祿東贊之父芒相松囊現為吐蕃大相,待芒相松囊故後吐蕃後藏權臣瓊波邦色便當繼位相位,但松贊干布對恃權而驕的瓊波邦色早有不滿,已欲除之,瓊波邦色的相位坐不了幾年便會死於松贊干布之手,而瓊波邦色死後便就是祿東贊繼為大相了。
祿東贊為相後與松贊干布君臣相得,外和大唐,內定高原,掃除內憂外患,開吐蕃之盛世,正如《唐書》所載:「祿東贊性明毅嚴重,講兵訓師,雅有節制。吐蕃之並諸羌,雄霸本土,多其謀也。」
而在祿東贊死後,又有祿東贊長子贊悉若和次子欽陵先後繼為大相,尤其是欽陵(史稱論欽陵)以天縱之才號為當世名將,手握吐蕃邊境兵權,開立國未有之先例,先後敗唐軍三十萬,侵占吐谷渾,經略青海,與大唐爭雄西域,在軍事上給大唐造成的困擾遠勝其父祿東贊。
既然祿東贊自稱為長子,不便為使至大唐,那留下其子欽陵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恪對祿東贊道:「貴使所言極是,倒是本宮唐突了。不過兩國和親乃是大事,不可草率,隨婚使人選還是務必要有的,貴使以為呢?」
只要不要祿東贊留於長安,便萬事大吉,祿東贊聞言,忙應和道:「這是自然,外臣宴後便當書於贊普,提及此事,請贊普另定賢能為隨婚使。」
隨婚使之事對於吐蕃而言其實也是好事,畢竟隨婚使是可以名正言順地留於長安的,正可為吐蕃在長安的耳目,祿東贊自然也樂見其成。
李恪所言本就是在誑祿東贊的話,有了祿東贊這句話,李恪便放心了,李恪道:「這隨婚使將來是要留於東宮的,吐蕃國中旁人本宮是瞧不上的,本宮就是看上了你噶爾家的人,不知貴使可否從命啊?」
祿東贊沒想到李恪竟然還沒有放過他的意思,心裡「咯噔」一下,頗為不安地問道:「不知殿下相中了噶爾家的何人?」
李恪笑道:「本宮聽聞吐蕃使團中人有言,貴使家教得宜,家中幾位公子俱是幹才。貴使長子贊悉若是要繼承家業的,自然不便來唐,那便定了貴使次子欽陵吧。」
祿東贊聽著李恪的話,心裡不禁已經怒罵了出來,到底吐蕃使團中是誰人多嚼舌根,提到了祿東贊諸子的事情。
祿東贊計有五子,長子贊悉若雖是嫡長,但不過中人之資,尋常而已,倒是次子欽陵年少聰慧,性情果決,與他最是相似,也是諸子中祿東贊期許最高的,私下視為將來的接繼之人,可誰能想到李恪竟然偏偏就開口要了欽陵。
祿東贊視欽陵極重,將來是要繼承家業的,在他看來,他寧可放長子贊悉若來唐,也不願次子欽陵來唐,但李恪自此之前早已用他自己的話堵住了他的嘴,他此時也不便反口。
長子需得繼承家業,留於吐蕃,這是祿東贊自己親口說的,他不能再改口,否則惹惱了大唐君臣,只怕他自己都回不去了。
李恪所言有些咄咄逼人的意思,祿東贊顯然已經有些陷入難處了,一時間並未回話,而此時坐上上首的李世民似乎也看出了李恪有些反常的舉動。
李恪帶人一向寬和,朝中人盡稱道,甚少如此對人相逼的,但李恪是誰,李恪是大唐儲君,李世民的愛子,李世民雖不知欽陵將來的成就,更不知李恪要祿東贊次子欽陵來此的真實目的,但李世民也有自己的理解。
李恪是聰明人,行事絕不會無的放矢,如此作為自然是為了大唐考量。吐蕃官職有父去子繼的習慣,欽陵是祿東贊之子,而祿東贊很可能就是將來的吐蕃大相,李恪此舉必然是想留祿東贊之子在此,將來待祿東贊為相後便可借欽陵之手對祿東贊稍有掣肘。
大唐和吐蕃早晚為敵,為了日後,倒還真得留了論欽陵在此了。
李世民在此時開口對祿東贊道:「怎麼?太子之言可是叫貴使為難了?」
此前李恪留祿東贊為隨婚使,祿東贊以長子需留於吐蕃為由給回絕了,而後李恪又欲留其次子欽陵為隨婚使,可祿東贊又開始猶豫了。祿東贊聽著李世民的語氣,顯然是有些不悅了。
祿東贊先是準備說欽陵年才十歲,尚且年幼,不便遠行,但想了想這樣說在旁人面前或許可以,但偏偏在李恪面前不成。
因為他面前的這位太子殿下可是在八歲之年便北上為質,遠赴突厥了,他祿東贊的兒子再嬌貴,難道還貴地過他李恪嗎?
祿東贊想了想,只得解釋道:「外臣非是不願,只是外臣次子年才十歲,只恐年少行事不甚穩妥,怕會開罪了太子。」
李恪聞言,擺了擺手,大度道:「貴使此言便是全然多慮了,所謂成敗不以年齒而論,令子雖年少,但有父如此,想必也不會差了。更何況本宮也非刻薄之人,少年為使,欽陵來了長安本宮定會多加照看的,貴使不必多慮。」
李恪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祿東贊的心裡就是有千般不甘,萬般不願,也無話可說,無話敢說了。
兩國和親,是為了邊線太平,吐蕃贊普松贊干布都捨得親妹遠嫁長安,更何況是他祿東贊的次子,總不能他祿東贊的次子還要貴地過東君公主吧。
若是現在祿東贊再多言的話,到時候不知是他在大唐難做,將來回到了吐蕃,松贊干布同樣不會輕饒了他。
祿東贊只得回道:「既如此,只要太子不嫌棄,外臣遵命便是了。」
祿東贊說完,便回到了自己的席位之上,此時的祿東贊眉頭微皺,心情沉鬱,臉上沒有絲毫和親事成的喜色,他沒想到嫁公主和親之事竟然還將自己的愛子也給搭了進去。
現在的祿東贊心裡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早點和親事畢,好叫他回去吐蕃,有李恪在長安,誰都不知道李恪在憋著什麼壞心思,這原本叫他奉為神聖的長安城他是一日都不想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