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扭曲命運時間線是獨屬於神的權柄,洛葉曾經在某個時間想過如何完成這樣一個可怕的法術,可資料缺乏,根據奧澤爾大陸的常識,這是獨屬於神的權柄,她當時還在沉迷於研究元素各種各樣的組合幾何體,只在筆記上把這個想法記錄了下來,等待著哪天實力夠了,資料更多了的時候再去仔細研究。
可她還沒有等到這一天就被爆炸弄到了地球上來了。
在這裡可是有許多彎曲空間,時間扭曲的理論。
如何剝離命運枝流,讓它不至於在脫離主幹流而就乾枯,如何用外力讓被剝離的的時間線閉合起來,如果在時間線閉合起來後,再如同造物主一樣在裡面更改……
可以說,洛葉要研究實驗的東西還很多。
要完成這個法術,可不僅僅是研究微分幾何,相對論就可以的,充滿了各種挑戰性,而洛葉對此卻充滿了興趣,只要想想這個法術完成後的情景,她的心就會不由的美妙起來。
而想要完成,卻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光是切割時空就像是一個精妙至極的外科手術,需要進行大量的術前準備。
首先要做的一個術前準備就是深入了解空間的構造。
洛葉的空間玩的很厲害的,她可以進行長途的空間穿梭,還可以構造出一個異次元的超級迷宮,可是「切割」卻是另一個小分支了,這裡就有個問題,拿一個廣場舉例,如歌洛葉把這個廣場切割了出來,把它從這個主空間拋離出去,那這個廣場原來的位置又會產生什麼變化呢?被混沌填滿?變成空白?
而從理論上說,這不太可能,因為時空是會變形的,在這個空間被挖走之後,周圍的時空會把原先的空白的地方填滿。
而切割也會很困難。
因為從廣義相對論的角度來看,周圍的時空是一體的,一個蠕動的軟體空間,而洛葉製造出來的異次元空間就像是在軟體空間中存在的一個個的氣泡,差不多也就是物理弦理論上的五到十維的卡拉比-丘空間,洛葉要把這個軟體空間切割出來一塊,假設她可以切開,那放在哪?那一個個宛如氣泡的異次元空間嗎?可從根源上來講,她切割出來的時空是高於氣泡的存在,如果想要把它放到氣泡當中,就像是錐子放到了氣球當中。
一旦沒有了盛放的地方,時空的自愈性和「萬有引力」會讓被切割出來的部分再重新回到那個地方。
如果把被切割的部分放到世界和世界的時空壁壘里,也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可是那裡面狂躁的能量會讓這麼一小塊的時空徹底的化成碎片。
是加固當成容器的氣泡空間還是在創口處飛快的加上阻止「癒合」的禁制?
可以說要先想明白這兩個問題,才能繼續去想如何讓這個時空時間線完成閉合。
洛葉之前就偶爾去蹭物理系的課,現在在決定數學物理的方向後,更是經常去聽課。
在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中,空間的概念是不同的。
廣義相對論中,空間是連續的,量子物理學中,空間是不連貫可以跳躍的平直空間。
這兩個空間概念是完全對立的,可是就像是當初光是粒子還是波曾經讓物理界爭論不休,最後證明了波粒二重性,現在也在嘗試如何把廣義相對論中的空間和量子物理中的空間統一連續起來。
——圈量子引力理論。
剛剛接觸這一理論,洛葉就要沉迷其中了。
這直接導致的所有人看到的結果就是洛葉上的物理課比數學課還要多!這讓人不得不懷疑,你是不是轉行理論物理學啊?
而最悽慘的是,他們物理系的在知識吸收上還比不上她!
上圈量子理論的的教授看她的眼神比看自己手下的研究生都親熱。
凱特在洛葉給她的一番講解後又重新看了看《時間簡史》,可這個東西就是你似乎看懂了,可是一琢磨,仿佛什麼都沒懂,這和哲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可是這可比哲學複雜多了,至少哲學不需要進行這麼複雜的計算。
而圈量子理論目前還屬於小眾,只不過是物理學家嘗試統一這兩個理論而做出的嘗試,教科書上的內容晦澀無比,在和洛葉用餐的時候,她強烈要求洛葉再向上次一樣用比較通俗的話來給她說一說這個理論。
實際上她現在在聽了廣義相對論和量子物理學的空間論後,她都有種去改行去學量子物理學的衝動了——
玻爾就曾經說,「誰不驚訝於量子理論,誰就沒有理解它。」
洛葉道,「——這個理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很簡單。」
「廣義相對論表示,時空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運動的,像是一個巨大軟體動物,可以壓縮可以扭曲,我們都被包裹在裡面。而量子力學表示所有的場都是由量子構成,具有精細狀的顆粒狀結構,所以物理空間當然也是由量子構成的。」
「我們生活的空間是不連續的,不可被無窮分割,而是由細小的顆粒,也就是空間原子構成。這些顆粒非常的微小,比最小的原子核還要小億萬倍。它們環環相扣,才形成了一個相互關聯的網絡,從而編織出了空間的紋理,稱為圈或者環。而這些空間不存在於任何地方,也不在空間當中,它們本身就是空間,空間本身一個個引力量子相互勾連而成。」
這就和廣義相對論有聯繫了,廣義相對論認為場就是空間,而場也是量子。
這就顯示世界的本質是接近關係的集合而非物質的結合。
她隨手寫下了一個公式,「這是圈量子理論空間原子的演化公式。」
這光聽著就有些繞口,幸好凱特平時看的哲學書比這還繞口,這個不過是因為陌生的單詞和它們之間的關係的理解,而哲學可是邏輯上的。
可惜這個公式凱特看不懂。
而圈量子引力理論的第二個核心觀點比第一個還繞口。
在這個觀點中,時間的概念消失了。在圈量子引力理論相關的方程中,根本不存在時間這個變量。
在這個理論中,每一個物體的物理過程都有自己的節奏,獨立於鄰近的其他過程。時間的流逝發生在世界之內,從構成世界的量子事件之間的相互關係中產生,這些量子事件本身就是時間的源頭。
不再有包含著世界的空間,也不再有與其中的時間,只有空間和物質量子持續互相作用的基本物理過程,我們周圍感覺到的連續空間和時間不過是這些密集發生正的基本過程產生的模糊景象。
凱特已經覺得量子物理學算是十分「哲學」,而且十分奇妙的了,尤其是薛丁格方程,那無數可能坍圮成一個結果,位於盒子裡貓到底是生還是死,韻味無常,可現在又發現這個圈量子引力理論比哲學還哲學。
不但空間是幻覺,時間也是我們產生的幻覺?
洛葉道,「這個理論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
「如果恆星坍圮,就會形成一個黑洞。根據圈量子引力理論,這些坍圮的物質不可能坍縮成一個無窮小的點,因為無窮小的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一塊塊的有限空間。假設太陽到了壽命的最後階段,停止燃燒形成一個直徑一點五千米的黑洞,在黑洞的內部,組成太陽的物質正會繼續坍縮,最終會形成一個如原子大小的空間,因為時空的量子浮動平衡了物質本身的重量。」
「而這個原子狀態是非常不穩定的,畢竟它是被強行壓縮了太多的東西,在到了極致後它就會回彈。而在回彈的過程中,在這個原子內的時間和原子外時間是不一樣的,對原子內的觀察者來說,這個回彈是瞬間的,而對於在原子外的觀察者來說,這個時間非常的漫長。」
說到這,洛葉聲音似乎古怪了一些,她雖然對如何切割保存空間沒有頭緒,可是這卻給了她一個如何如造物主一樣在那個密閉的時空內改變的設想。
假設她找不到保存這個密閉空間的容器,也只能暫時阻隔這個密閉時空回歸主枝幹,那她可以在歸回之前對這個封閉的時空做手腳,讓它形成類似於恆星的坍圮——當然,這肯定無法和恆星一樣形成黑洞,可是在坍圮的過程中,時間必定會扭曲,在它歸回主枝幹之後,它會自動的打開「封閉的時間線」,和主枝幹保持一致,這個過程必定會回彈。
回彈的過程中時間流速是不一致的,裡面的時間流速非常之快,裡面的人如果是壽命有限的,在回歸主枝幹的那一刻,在裡面經歷的時間或許就會把裡面人的壽命全都榨乾了。
而這個理論其實比前面兩個好理解多了,凱特道,「宇宙大爆炸嗎?」這部就是大爆炸理論?現在最廣為人知的觀點就是現在的宇宙是一個奇點爆炸形成的,那這個點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又會爆炸?而根據這個理論,大爆炸可能就是回彈,在宇宙被壓縮掉了堅果殼那麼大小,開始回彈的那一刻,就進入了量子力學領域——
時間和空間一起消失了,世界融化成了一團涌動的概率雲,這些概率雲不斷的坍圮,形成了現在的一個個的發生的既定結果。
凱特給她們這段談話畫下了句號,「——我要再去看一遍《時間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