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曹髦: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第884章 曹髦: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最近半年來,司馬昭與曹髦之間的矛盾越發的尖銳,要不是蜀國壓迫得緊,兩邊都已經快要擺開戰場,各自拉著己方人馬,直接對壘起來。

  曹髦從洛陽逃回鄴城,出乎司馬昭的意料之外。

  按司馬昭對當時洛陽形勢的判斷,曹髦被俘或被殺,都是可以接受的結局,唯獨曹髦逃出,讓司馬昭不能接受。

  為此,司馬昭將當時搶先一步逃走的荀勖等人狠狠的訓斥了一頓。

  荀勖領了司馬昭的命令,假意接近曹髦,也有將功贖罪的意思在裡面。

  「公曾,你認為,曹髦會不會與劉假子的人聯絡,然後勾結起來,覆我朝綱?」司馬昭性情多疑,對劉封的警惕,對曹髦的殺意,盡在這一句話中。

  荀勖張了張口,想要說不太可能,但話到嘴邊,又咽了下去。

  從司馬昭肯定的語氣中,他敏銳的察覺到了濃烈的殺意。

  「殿下,先下手為強,後下手遭秧,曹髦確實有勾結蜀國的跡象,勖提議,賣一個破綻給曹髦,然後出動死士,將曹髦一黨一網打盡。」

  荀勖是司馬昭的心腹謀士,又娶了其姐司馬瑤為妻,對成濟這一群死士的存在,也早有耳聞。

  司馬昭臉上陰一陣,晴一陣,半響之後,終於下定了決心。

  「公曾,你去將成濟叫來,我們三個好好的議一議,本來,這事情公閭一起參與更好,但現在,公閭為了女人之事神傷,我們且不去管他。」

  司馬昭、荀勖、成濟三人密謀誅殺曹髦,這等涉及改朝換代的事情,自然是越私密越好。

  司馬昭的晉王府中,荀勖和賈充被視為左膀右臂,賈充叛變過一次,雖然司馬昭待他如故,但畢竟有了裂痕。

  「勖遵殿下之命。」荀勖神色一振,低聲應答道。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

  這一次,他終於搶在了賈充的前頭,占得了第一的位置。

  ————

  曹髦最近很忙碌,忙得連和皇后卞氏親熱的機會都沒有。

  鄴城雖然是曹操當年誓師南征,訓練水軍的地方,但隨著曹魏政治、軍事重心的南移,這裡的留守官員、將領更多是些碌碌之輩,真正有才幹的人少之又少。

  即便有些才學的,也被晉王司馬昭早早的網羅了去,留給曹髦的就是些沒什麼能力的小魚小蝦。

  為了拉攏住人才,曹髦也是豁出去了,不僅吟詩作賦,顯示自己身上本領,更是親自上陣,操練起宮中內侍和禁衛,聲言要訓練出一支強軍,復奪故都洛陽。

  「彥伯,你速去聯絡燕王、樂陵王,讓他們準備起兵勤王之事,還有,司馬昭的行蹤,伱也辛苦打探下,這一次,朕要親自出征,清除禍害大魏的奸賊,重振朝綱,一統天下。」

  曹髦當著王沈等心腹的面,豪情滿懷的下達指令。

  燕王曹宇、樂陵王曹茂,都是曹魏宗室,在曹丕當皇帝時,這些宗室被打壓的厲害,等到曹叡當皇帝時,又重新得到了封賞,現在曹宇等人雖然不掌兵權,但在各自的封地,都有田奴和僕從不下數千,這些人雖然沒有多少戰鬥力,但有人就能造出聲勢,就能被曹髦所借用。

  至於說,曹丕擔心的宗室奪位之事,曹髦現在根本顧不上。

  只有一致對外,先解決了司馬昭篡權的問題,他們這些曹家子弟才有機會回過頭來,處理曹氏族中的內部矛盾。

  王沈領令而去。

  洛陽大逃亡之時,王沈一度棄了曹髦獨自逃生,這讓曹髦心中很是不滿,但在到了鄴城之後,王沈向曹髦舉薦了琅琊王氏子弟王戎,憑著這一份識人的功勞,又重新被曹髦所接納。

  王戎,字浚沖,竹林七賢中的最小一位,也是成就比較大的一人,在歷史上,他曾為晉國的建威將軍,參與晉滅吳之戰。

  曹髦在得了王戎之後,喜不自禁引為知己,不僅將宮中禁衛的指揮權交給了王戎,而且還將誅殺司馬昭的計劃合盤托出。

  這對曹髦來說,並不算什麼。

  如果沒有信任,又如何能讓手下的臣屬為之賣命。

  但這位少年皇帝卻不知,他還是太年輕了,太過於相信人性的偉大。

  他這邊剛剛將計劃說出口,王沈、王戎就立馬轉頭告訴了司馬昭。

  識實務者為俊傑。

  在竹林七賢之中,有不滿朝政隱居避世的阮籍,有放蕩逐流的劉伶,也有趨炎附勢的王戎。

  在這位少年成名的王家後起之秀眼裡,曹髦這種誇誇其談、又好大喜功的傀儡皇帝,正是他取信司馬昭的最好踏腳石。

  曹髦在前殿運籌帷幄,調兵遣將,想要大幹一場。

  在鄴城皇宮銅雀台中,皇后卞氏一臉的憂心沖沖,不時的站起身來回踱步,走了幾步之後,又忐忐不安的坐下來。

  曹髦急著想要親政,想要掌權,這個心理卞氏都知道。

  但她更知道,現在的魏國朝堂,是什麼個情形?

  高平陵之變後,忠於曹魏的臣子、將領幾乎沒掃蕩一空,就算還有心向曹氏的,也都隱匿了起來,不再出頭露面。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曹髦一個威望不高、手無兵權的名義天子,卻要冒險來一場兵變,試圖誅殺權臣司馬昭,這怎麼可能?

  卞皇后幾次勸說曹髦忍耐,換來的卻是曹髦對其的冷淡,已經十二歲的曹髦,覺得自己已經成年,並且有了一幫志同道合的好友。

  「皇后,你不用勸了,司馬懿父子惑亂大魏朝堂,以致國力衰退,人才凋零,與蜀國作戰更是連連失利,司馬氏的眾叛親離,人心已失,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朕向皇后保證,劉封能做到的事情,朕也一定能做到。」曹髦拋下這麼一句豪言之後,遂再不理會卞氏之勸。

  擔憂不己的卞氏,只能唉聲嘆氣,跟郭建等幾個心腹內侍抱怨曹髦操之過急,恐怕結果會適得其反。

  「皇后,陛下行事實在太衝動了,我們應當早作預防,屬下以為,當務之急,可聯絡蜀國引為後援,有南鄉公主、金鄉公主在,留一條後路也是好的。」

  郭建是劉封派到曹髦身邊的暗間,見多識廣的他,對曹髦的衝動之舉,也是搖頭不己。

  搞兵變奪權要是容易,那誰都能夠當皇帝了,曹髦這麼做,結果只有死路一條。

  曹髦要發動兵變了,高潮將臨,沖沖沖,求一波支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