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文鴦:終於輪到我出場了
河南尹王肅與父親王朗並稱「大小王」,是曹魏有名的經學大家,名氣很大,弟子眾多。
其編撰《孔子家語》,將儒家精神理念納入官學之中,開創了一脈先河,所注經學被稱作「王學」。
除了這些經學上的成就外,王肅在魏國為官最大的功勞,是迎接了高貴鄉公曹髦繼位。
曹髦也就是給後人留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名言的曹魏皇帝,也是曹操子孫之中,最有血性的一位。
王元姬趁著入宮見王皇后的機會,擺脫郭槐的控制,迴轉王肅府中。
這個變故讓沉浸在拿到懿詔喜悅中的郭槐氣怒不已,生怕司馬懿怪罪的她,沒有對外聲張王元姬回了娘家,向司馬懿回報時,只是說了一聲一切正常。
司馬懿此時,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他的主要精力用在了對付曹爽一干人身上,對王元姬的行蹤並沒有過多關切。
王元姬回到王肅府上,等她告知王肅真相之時,這位魏國的名臣大吃了一驚。
「司馬太尉要和曹大將軍決裂,這可如何是好?大魏現在國勢日衰,可再經不起內亂了?」王肅急得直跳腳,頜下的鬍鬚也扯斷了好幾根。
王元姬在皇宮中一番敘談之後,倒是對朝堂內鬥之事看開了不少。
在她看來,司馬懿也好,曹爽也好,都不是魏國的純臣,也無甚忠心,誰上台誰下台,其實都是一樣。
對比蜀漢,魏國現在沒有一個鎮得住、有威望的強力掌權者,這是魏國最大的矛盾點,而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根子就在於曹丕當皇帝時,對曹家宗室的大力打壓。
曹操生得兒子不少,有能力的就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沖五人。
曹昂因為曹操偷情張繡的嬸嬸鄒氏,結果斷後被殺,曹彰在曹操駕崩後不久,被曹丕一杯毒酒賜死,曹植被貶為陳留王囚禁鬱鬱而終。
至於稱象少年曹沖,或者是老天不允許這樣一個絕頂聰明的天才活著,在曹操在世時,曹沖就早早病逝。
王肅、王元姬父女意見不一,這個暫且不管,他們也不是魏國朝堂上的實權人物。
且說從洛陽教坊飛出的那一隻信鴿,沿著嵩山、大石山一路向南,最後飛抵了蜀漢在豫州開闢的根據地弋陽郡。
幾年前,劉封遣了文欽、鄧芝、傅僉在這一塊地方發展,這三人就如同星星之火一樣,在陌生的地方一點點的積累力量,一點點的壯大隊伍。
功夫不負有心人。
如今他們手底下的漢軍偏師力量,人數已經接近了六千人,其中常備的精壯將卒有近三千餘眾,這支漢軍的存在,讓魏國在豫州許昌一帶的駐軍如坐針氈,恨不得立即掃平文鄧一部,這樣才能讓他們安心下來。
柏靈筠站在弋陽漢軍大營的高處,手臂微微抬起,那支灰色羽毛的不起眼信鴿正在低頭啄食,它腳上的信環已經被取了下來,正被柏靈筠拿在手中。
「高平陵,司馬死士要出動了?」
柏靈筠喃喃自語,這幾年來,她在魏國潛伏,碰上的最大對手,不是魏國朝堂的捕盜都尉,而正是司馬家蓄養的死士。
其中,成濟這個死士首領,更是幾次和柏靈筠交手,兩人同出司馬府上,彼此熟悉,各自有不少親信部下,死在了對方的算計中。
柏靈筠身後,傅僉和另外一個更年輕的漢軍小校,正瞪著急切的眼神望著柏靈筠,那神情似乎是問,什麼時候引兵殺出?
「阿僉,阿鴦,你們想不想到魏國境內去鬧騰一番?」
柏靈筠將信環握在手心,眼珠一轉,對著兩個少年小將說道。
傅僉正想答話,卻不料被旁邊更年輕的小校搶了先:「柏北司,有什麼不敢的?我文鴦想去的地方,魏國那些土雞瓦狗,根本就攔不住?」
少年小校說罷,還挑釁的朝著傅僉揚了揚眉。
傅僉性子本就剛烈,這會被文鴦一激,哪裡還能按耐得住,當即抱拳而出,向柏靈筠請令,要求帶著他們兩人跨境襲擾魏國。
初生牛牘不怕虎。
「好,很好,傅小將軍、文小將軍,此事是軍中機密,切切不可透露出去,就算是文將軍、鄧將軍那裡也是一樣。」
柏靈筠見兩小將驍勇,心中也是欣喜。
這一次打探到司馬死士出動的消息,對她來說,是報南陽郡宛城內應被司馬懿抓捕身死之仇,為了這一天,柏靈筠已經等了很久了。
——
漢景耀元年,魏正始六年(245年),秋九月。
魏國皇帝曹芳帶著大將軍曹爽等一眾文武,前往高平陵祭祖。
為了顯示大魏國力依舊強大,曹爽除了留曹羲、曹訓帶著禁軍守洛陽外,其餘的近萬洛陽駐軍,被他分駐在了嵩山、少室山一帶,以作警戒之用。
在曹爽看來,只要把外圍給守好了,他們在祭陵時的安全,就能得到保證。
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大石山一帶早就被司馬家的死士給摸透了,其中有些大官的陵墓,看似很是平常,但在陵墓的裡面,卻有司馬死士在此隱伏。
死士者,自然無懼生死。
匈奴鐵弗部落人劉猛,在幾年前被司馬家族招募,成為死士中的一員。
憑著一股子不要命的勁頭,劉猛帶著一群匈奴兄弟在死士中間闖出了名頭,最後成為了成濟手下的一把鋒利尖刀。
這一次,接到伏襲曹爽的任務,劉猛也是憋足了勁,想要讓漢人大官們好好看看,匈奴勇士是如何的厲害。
司馬師所在的地方,是在大石山曹叡陵墓的後方另一處山峰,他沒有一起藏身於陵墓中,那些地方陰濕昏暗,長久呆著不利於身體健康,司馬師現在和郭槐甚是恩愛,還想著要多生幾個兒子,自然不能壞了根基。
「司馬將軍,來了,皇帝和大將軍的車駕過來了?」一個司馬府中的親信僕從,跑得滿頭大汗,向司馬師稟報前方情況。
司馬師精神一振,急問道:「皇帝在前,還是大將軍在前,中間隔了多少距離?」
感謝是可許久宗師1600打賞,下一步,參與高平陵之變,爭取與歷史有所不同,方向上回到南陽郡,宛城還在魏國手中。孫權和陸遜的矛盾在加深,這塊等一個事件發生。前面的線索在拾起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