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閱完戰報,眉頭緊鎖,眼神深邃,仿佛能穿透紙張,直視那千里之外的烽火連天。
他沉默不語,只有殿中火盆燒炭的聲音,滴嗲滴嗲的,每一聲都似乎在敲擊著在場眾人的心弦。
大殿之內,燭火搖曳,映照出曹丕焦急不安的神色。
咳咳咳~
他強忍著身體不適,咳嗽一聲,試圖以這微弱的聲音打破這壓抑的沉寂。
「愛卿,可有應對之法?」
曹丕盡力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中氣十足,但那股掩飾不住的虛弱還是泄露了他的狀況。
皇后郭照坐在一旁,雙手緊握,眼中滿是憂慮;太子曹叡則站在父親身旁,目光炯炯,滿是期待地望向司馬懿,仿佛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這位老謀深算的大將軍身上。
弘農之時,司馬懿的能力,曹叡是看到了。
若非是司馬懿在極度混亂的時候鎮定自若,應對有度,恐怕弘農郡城現在就已經丟了。
司馬懿一定會有辦法的!
曹叡眼神閃爍。
司馬懿終於從深思中回過神來,他緩緩抬頭,目光與曹丕交匯,那是一種深沉而堅定的眼神,仿佛能洞察未來。
他起身,對著曹丕深深一揖,聲音沉穩而有力:「陛下,吳國被滅,漢國的下一個目標,無疑將是大魏。局勢之危急,已不言而喻。」
此言一出,曹丕、郭照、曹叡三人的面色瞬間變得凝重。
曹叡更是迫不及待地追問:「大將軍,難道我們就沒有應對的辦法了嗎?」
他的聲音中帶著幾分焦急與不甘,顯然不願接受這樣的命運。
曹丕的身體日漸敗壞,他成為魏國之主的日子,恐怕不會遠了。
難道說他這個魏國皇帝沒當上幾日,漢國就打進來了,他曹叡要當亡國之君?
這種事情
千萬不要!
司馬懿輕輕嘆了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辦法並非沒有,只是……」他故意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接下來的言辭。
「漢國滅吳之後,若其對吳國治理得當,那麼明年,他們便有可能揮師北上,直指我大魏。然而,若吳國境內動亂不安,漢軍則需耗費時日平定內亂,這無疑為我們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
漢國雖然治理地方有一手。
開發荊襄之地、關中之地,得糧無數。
通過劫掠巴地、荊南四郡蠻夷,充實人口,讓漢國在數年之內,便國力大增。
但國力再是大增,今年漢國五路伐魏,加上滅吳,也極大的消耗了漢國的戰爭潛力。
今年,漢國恐怕是沒有能力再發動戰爭了。
現在的關鍵,便在吳國!
若是漢國平定吳國,吳國之中沒有翻起什麼大的波瀾,漢國便可以整合吳國資源。
吳國雖然缺糧,但荊襄有糧草轉運,以吳國軍民民力支撐,便可以勉力支撐起一場北伐。
而若是漢國掌控吳國的過程中,出了什麼岔子,漢軍還要發兵去平定吳國的叛亂。
漢軍今年,甚至明年都不能伐魏。
孫氏畢竟統治吳國三代,你一戰可滅吳國,但並不意味著你一戰可以讓吳國臣服。
滅國與吳國軍民臣服,那是兩個概念的事情。
在後世,老美軍力世界第一,還是不陷在阿富汗伊拉克中?
曹丕聞言,眼中閃過一抹光亮,仿佛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愛卿的意思是,我們可以攪亂吳國的局勢,讓漢軍陷入吳國的泥潭之中,無暇他顧?」
他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顯然這個策略觸動了他的心弦。
司馬懿點了點頭,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笑容中既有智者的從容,也有對局勢的深刻洞察。
「正是如此,陛下。我等可以暗中扶持吳國殘餘勢力,或是煽動民間不滿,製造混亂,讓漢軍疲於奔命。同時,我大魏亦需加強邊防,整頓軍備,以備不時之需。」
曹叡聞言,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之色,他仿佛已經看到了漢軍被牽制在吳國,而大魏則趁勢崛起的景象。
「戰報中言:孫登弒父奪位,而偽漢劉公嗣夜宿王宮,便可發出流言,便說那劉公嗣穢亂吳王宮,欺辱吳王妃嬪,離間孫登與劉禪的關係,若是能夠讓劉公嗣殺了孫登,則吳國必定動亂!」
「大將軍此計大妙!既可緩解眼前之危,又可為將來之爭創造條件。」
曹叡簡直就要鼓掌了。
當然
他沒有想到的是,劉禪夜宿王宮,這根本就不是流言,而是已經發生的事情。
而且不僅睡了吳王妃嬪,更是直接給孫登戴上了一頂綠油油的帽子,將太子妃也睡了。
郭照也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抹讚許。
「大魏有大將軍,當真是我大魏的幸事!」
在這危急關頭,司馬懿的計策無疑是大魏的一線生機。
司馬懿見狀,心中暗自欣慰。
要讓這個計劃成功,不僅需要精心的布局,更需要上下一心,共同努力。
光靠他一個司馬懿,那是絕對不夠的。
「陛下,此事需秘密進行,不可走漏風聲。臣願親自前往吳國邊境,暗中部署,以圖大計。」
曹丕聞言,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危難之際,能夠挺身而出。
司馬懿!
當真是忠心體國之臣!
司馬懿此舉不僅是為了大魏,更是為了他,為了整個皇室。
他抬了抬手,聲音中帶著幾分梗咽:「愛卿,大魏的安危,就拜託給你了。務必小心,保重身體。」
司馬懿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即是如此,大將軍便去尚書台,尋陳群,商議個中事情,不日朕便要準備各地布防之事。」
「諾!」
司馬懿緩緩退出大殿。
司馬懿的身影剛剛消失於殿門之外,空氣中似乎還殘留著他沉穩而深邃的氣息。
皇帝曹丕緩緩轉身,目光落在了太子曹叡身上,眼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那是一種既欣慰又憂慮,既期待又懷疑的複雜情緒,仿佛在這一刻,他內心的天平正微妙地搖擺著。
他是那個賤人所出,但到底,還是曹家的血脈,還是朕的種!
「太子之前去弘農抵禦漢軍,頗有朕當年之勇。」
曹丕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不容忽視的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精心雕琢,既是對兒子的認可,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夏侯尚以及大將軍司馬懿,都在軍報中誇讚了你,朕心甚慰。」
這句話,對曹叡來說,無疑是莫大的鼓舞。
自龍陽事件以來,他一直生活在父親陰影之下,那份隨時可能被廢黜的不安如影隨形。
而今,戰場上的表現似乎成了他翻身的關鍵,他證明了自己不僅僅是個名義上的太子,更是有能力、有擔當的儲君。
曹叡聞言,連忙躬身行禮,言辭中滿是謙遜:「區區功勞而已,不足當年父皇萬一。兒臣只是盡了自己應盡之責,還望父皇莫要過分誇讚。」
皇后郭照坐在一旁,目光溫柔而深邃,她輕輕撫了撫衣襟,嘴角掛著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
在這個微妙的時刻,她選擇站在太子一邊。
曹丕確實寵愛她,但他也確實是油盡燈枯了。
郭女王得要為自己的後路著想了。
此刻,她用那柔和卻堅定的聲音說:「太子不僅能力出眾,更是孝心可嘉。此次出征,他時刻將國家安危、陛下的期望放在心上,實乃我大魏之福。」
郭照的話,如同一股暖流,悄悄溫暖了曹丕的心房。
然而,這份溫暖似乎並未能驅散他眉宇間的陰霾。
曹丕點了點頭,面色卻更加慘白了,那雙深邃的眼眸仿佛能洞察人心,他緊緊盯著曹叡,語氣中多了幾分沉重:「若是朕百年之後,你可能壓住司馬懿?壓住朝中百官?」
這個問題,突如其來,如同晴天霹靂,讓原本還算和諧的氣氛瞬間凝固。
曹叡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父親會在此時提出如此尖銳的問題。
一時間,他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心臟仿佛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握住,呼吸都變得困難起來。
他該如何回答?
是表現出自己的雄心壯志,還是繼續保持謙遜?
大殿內靜得可怕,只有燭火燃燒時偶爾發出的噼啪聲,以及三人輕微的呼吸聲。
這個問題,感覺非常重要。
若是一個回答不對,之前通過在弘農給皇帝留下的好印象,估計也就消失了。
方才穩固的太子之位,當即就要變得搖搖欲墜起來。
曹叡深吸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波動,他緩緩抬起頭,目光堅定地望向曹丕是,說道:
「父皇,兒臣自知肩上的責任重大。司馬懿乃我大魏之棟樑,兒臣定當以誠相待,共謀國事。至於朝中百官,兒臣將秉持公正,恩威並施,使眾臣各施所能,共輔我大魏江山。」
見曹丕臉上並未有什麼表示,曹叡在後面繼續說道:
「兒臣近日深思帝王之道,以為其精髓在於明理、制衡與仁愛。
明理者,需洞察世事,深知治國之本,方能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制衡者,如天平之兩端,臣僚之間,權力需巧妙分配,使之相互牽制,又共謀國是,如此則朝堂安穩,國運昌盛;仁愛者,乃帝王之基,對民需如春日之陽,溫暖而光明,使百姓心悅誠服,國家自然強盛。
兒臣願以此三道為鑑,勤勉學習,以待將來能輔佐父皇,共築我大魏之輝煌。」
曹丕聽後,眼神中閃過一抹不易察覺的滿意,但隨即又被更深的憂慮所取代。
權力的交接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尤其是在這樣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
「好,好。」曹丕連聲說好,但聲音卻顯得有些空洞。
「你記住,為君者,不僅要有勇有謀,更要有容人之量。司馬懿之才,世所罕見,你若能善用其長,避其短,我大魏何愁不興。」
說到這裡,曹丕似乎有些疲憊,他揮了揮手,示意曹叡和郭照可以退下了。
他身體本就有恙,如今說了這麼多話,精神頭已經有些不好了。
二人行禮告退,走出大殿時,都不約而同地回望了一眼那位坐在龍椅上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
夜色已深,月光如水,灑在空曠的宮殿之上,顯得格外清冷。
曹叡與郭照並肩而行,心中卻各自思量。
對於曹叡而言,今天的對話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它不僅意味著父親對他能力的認可,更預示著他太子之位的穩固。
而郭照,則更多地在思考如何在這複雜的政治棋局中,為曹叡鋪就一條更為穩固的道路。
為保全自己在曹丕龍馭上賓之後的富貴權勢。
「母后,兒臣告退了。」
皇后郭照點了點頭,說道:「宮中一有消息,本宮便會派人去太子宮知會,如今正是關鍵時刻,莫要再昏了頭了,多去尚書台,大將軍府走動,日後這大魏的萬斤重擔,可是要交到你肩上的。」
曹叡恭恭敬敬的對著郭女王行了一禮,道:「兒臣明白。」
此番他能保住太子之位,轉危為安,皇后郭照在中間出力不少。
此番他還要多加依仗郭女王,自然不敢有絲毫不遜。
「兒臣告退!」
回到東宮,曹叡獨自坐在書房內,窗外月色皎潔,他卻無心欣賞。
腦海中反覆迴響著父親的問題,以及自己給出的答案。
司馬懿位極人臣,自己當真能夠制衡他?
還有國中那些世家,宗室那些叔伯們
一個個可都不是什麼省油的燈。
最關鍵的是,他的敵人太強了。
那漢國國勢如日中天。
那偽漢皇帝劉公嗣如狼似虎。
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如何平衡朝中的力量,如何在保證國家穩定的同時,實現自己的治國理念,如何保住國家社稷,如何在與漢國爭鋒中更勝一籌。
這將是他作為儲君,乃至未來帝王必須面對的課題。
夜深人靜,燭光搖曳,曹叡的身影在牆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他閉目沉思,心中已暗暗立下了誓言:
無論前路多麼艱難,他都將一往無前,為了大魏的明天,也為了證明自己,能夠成為一位無愧於天地、無愧於民心的帝王。
我曹叡,可是響噹噹的漢子!
難道還會不如那劉公嗣?
而此刻,尚書台中。
司馬懿很快便見到了尚書令陳群,以及執掌宮中禁衛的中領軍將軍朱鑠。(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