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4章 癸字卷 奇招迭出,營商天才
郭正域知道馮紫英敢這麼說,肯定有底氣。
三百多萬兩銀子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江南商人來說,絕對算不上什麼,但要讓他們馬上拿出現銀來,也得花點兒工夫。
「別,美命兄,我可對戶部這一攤子敬謝不敏,吃不消,我還就覺得這兵部最適合我,哪裡救救急,我覺得我還是能勝任,這成天操心戶部這攤子事兒,得減壽!」馮紫英連連擺手。
「那你的意思是我們就該受折騰,就該減壽?」郭正域氣呼呼地道:「要說這戶部最大的窟窿還是你們兵部捅下來的,不是打仗,就是九邊換裝,要不就是糧餉,現在水師那邊也開始張大嘴了,沈有容還時不時在報紙上吆喝幾句,我琢磨著這肯定你授意的吧?《內參》也時不時來兩篇文章說拓殖南洋的好處,造船不要錢嗎?我看我這一塊其他都別幹了,基本上就圍繞著伱們轉了。」
「美命兄,您就說報紙和《內參》上說的有沒有道理就行了,說這銀子該不該花?」馮紫英一攤手,「戶部是幹啥的,我琢磨著開源節流,節流只是一個補充手段,還得要開源,南洋肥沃,金銀銅錫都盛產,香料、貴木、寶石,再加上水稻一年三熟,前明時候就是咱們藩屬和宣慰司領地了,憑什麼不去拿回來?」
郭正域忍住想罵人的惡氣,惡狠狠地瞪著馮紫英:「紫英,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我記得你來之前還在《內參》上寫了一篇,暢談恢復漢唐故地,談了葉爾羌之地對我們的重要性,我就琢磨著要拿下葉爾羌,得花多少銀子,現在又要說南洋和交趾,還有洞烏那邊去年你也寫了一篇吧,雲南都還沒安生呢,下一回你肯定又要說苦兀和蝦夷,紫英,我求你了,能不能別這麼窮折騰,我們真的吃不消,明起腦袋上頭髮都要白完了。」
「美命兄,寫這些東西都是我當兵部侍郎的職責不是?至於說怎麼作,這決定權不在我這裡吧?那得文淵閣那幾位拍板才是。」馮紫英笑嘻嘻地道:「兵部現在的重心肯定不是您說的這幾個,建州女真和察哈爾人才是。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朝廷更是如此,南洋不算兵部的重心,但卻是朝廷財源之一,我不信美命兄看不到,金銀銅錫都是戶部急需的,與其靠著域外商人輸入,何如我們自己控制自采自用?」
馮紫英知道用什麼方式去打動戶部這幫人。
黃金不用說,白銀現在從呂宋南洋那邊輸入頗多,絲綢、瓷器到南洋換回白銀已經成為一個海貿中最大的循環往復,朝廷心知肚明,也成為市舶司海稅最大來源,但是朝廷所需不僅僅是白銀,銅、錫一樣需求很大,還有香料和大木。
被馮紫英說得無言以對,郭正域也只能咬牙切齒地不再提這個話題。
提了也沒用,人家就是寫幾篇文章,發表一些自己的觀點罷了,兵部也好,內閣也好,信不信,聽不聽,用不用,那都是大佬們的事兒。
你總不能讓別人連話都不能說了吧,更何況南洋和交趾的誘惑的確也能打動人,一年三熟的肥沃之地,而且海運方便。
隨著大沽、榆關、登州、寧波、泉州、廣州等地造船廠開始大規模汲取來自西夷的造船技術,桅、帆的樣式都開始學習西夷船型,克拉克、蓋倫船型開始進入國內,艉樓設計也不斷發生改良和變化,而且紅毛番帶來的可降式桅杆也迅速在國內各大造船廠使用,使得各大船廠都在競相發展。
來自西夷的大型帆船在沿海開始大量使用,使得海運運力得到極大提升,從南洋、交趾運糧到大周沿海已經不是一件新鮮事兒。
來自呂宋和交趾的大米通過載重超過兩千噸的大型海船運抵榆關、大沽、登州都成為了現實,一艘船運來的粳米就高達兩萬石,如果走運河的話,起碼需要十艘漕船運送,這在以往是不可想像的。
正因為海運海貿的迅猛發展,才讓朝廷內部開始改變了對南洋、呂宋和交趾的態度,舊港宣慰司和交趾布政使司的話題也被人屢屢提及,這種前期的輿論準備往往也就是朝廷日後政策轉向的一個風向標,郭正域當然明白。
他只是很不忿於這個傢伙每每都把風向轉向的主動權掌握在手中,讓戶部都不得不跟著他們後邊跑。
「行了,美命兄,就彆氣鼓鼓的了。」馮紫英笑著權威,「大家都是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大周朝更好,不是麼?」
「行了,你也別在那裡假惺惺了,說正事兒,太和銀莊的事兒說到這裡,剩下就是甄家這幾家的生意了,我知道你也聯繫了一些江南商人來接手,但是這麼大規模,我估計他們驟然間也很難吃得下來,變現很困難,你有什麼好的主意?」
這才是此番郭正域找馮紫英最重要的事情,剩下啦的各項生意產業價值在千萬兩銀子,怎麼變現?
而戶部不可能手捏著這些產業,戶部只要銀子。
「我考慮過,有兩個想法。」馮紫英沉吟著道。
「說說,我知道你素來主意多。」郭正域心中一穩,連忙問道。
「第一還是促成各地商人來收購這些產業,當然海通銀莊和太和銀莊可以為他們提供借款支持他們,這些人只是暫時拿不出那麼多現銀,而海通和太和恰恰有,正好可以各得其所。」
馮紫英的第一個建議讓郭正域有些失望。
這個建議雖然也不錯,但是要讓這些商人借貸來收購恐怕有些難度。
做生意都有風險,他們原來都有自己的營生,收購一部分和自己相關產業也許可以,但是借貸數量太大的話,那可能就要掂量掂量了。
而現在這一批資產涉及到各行各業,數目巨大,價值千萬兩的資產營生,誰敢輕易去借貸來收購?
見郭正域的深色馮紫英也就能明白對方的心思,他也沒有把希望寄托在這個上。
實際上他更希望利用這一點來推動自己一直想要嘗試的某一行道。
「另外我們還可以嘗試一下股份市場化交易。」
馮紫英的這一建議讓郭正域有些發懵。
他早就知道馮紫英點子多路子野,像最早開海大計中的特許權售賣,後來又推出了發行國債,還有那個現在已經開始全面在整個大周流行開來的阿拉伯數字和複式記帳法,都在商人中引起了極大的震動。
甚至他也隱約知曉山陝商人之所以對馮紫英心悅誠服唯其馬首是瞻,很大程度也就是對方在冶鐵高爐的改良上提出了意想不到的見解,進而嘗試成功,一下子就讓冶鐵效率提高了無數倍,後來又「發明」了水泥,讓山陝商人能夠在與江南商人屢屢爭鋒失利的情況下連扳兩局,揚眉吐氣。
可以說這一位你要說哪怕他不做官,一樣可以在商場上玩得風生水起。
「等一等,紫英,你說這個股份市場化交易,有點兒繞,好好和我說說,什麼意思?」
郭正域是戶部右侍郎,算是整個大周朝對財計這一塊相當精通的人物了,但是他還是對馮紫英這一連串的新術語有些接受不能。
他之前甚至也專門學習了阿拉伯數字和複式記帳法,大為驚嘆,而且也全力推動在戶部內部採取這種有些標新立異的改革,一度也引起了不少人非議,但他堅持己見,好在黃汝良也很認同,所以這些新的舉措才開始在戶部內部推廣開來。
不懂,他也不怕,這大周朝不懂這些的人多了去,只要眼前這小子能給自己說明白,能夠為戶部湊到足夠的銀子,那就行。
馮紫英也不客氣,徑直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就這麼簡單,把一些的確或前景看好,或盈利穩定,或變現簡便的營生拿出來,比如唐家的吳淞口船廠,占地一百二十畝,船塢四座,碼頭兩個,一直是松江、蘇州最大的造船廠,基本上壟斷了松江、蘇州的大小船隻製造,資產厚實,盈利穩定,評估資產價值六十萬兩,……」
「……,我也邀請了寧波蘇正弦來洽購,但是蘇正弦自己正在擴建他自己的寧波船廠,拿不出這麼多銀子來,……」
「……,南通州卓家,本身有一家船廠,經營也還不錯,所以有意收購吳淞口船廠,但卓家實力不夠,僅僅拿得出十萬兩銀子,就算是他向海通銀莊借貸也只能借到十萬兩,仍然差四十萬,其實松江、蘇州本地也有很多人其實都看好吳淞口船廠,其中不少是和造船業相關海貿商人、木材商人和船主,但這些人一來沒實力,二來他們自己也沒有這個行業經驗來經營,怎麼辦?」
「……,所以我琢磨是不是可以嘗試拆股上市交易,……」
郭正域聽得很認真,馮紫英嘴裡每一句話出來,他都要細細詢問一個明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