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乙字卷 分化
就在馮家這頓宴席盛大開始的時候,義忠親王府中也是氣氛凝重無比。
「王子騰此是何意?」張惇虎目中已經有了灼灼怒焰,「以馮唐的兒子中舉為由,搞這樣一個動作,意欲何為?」
楚琦和汪梓年都不好回答這個問題。
眼下正是最敏感的時期,他們也有些搞不明白王子騰這是作什麼妖,馮唐的確在整個武勛集團中算是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他的兒子順天秋闈中舉也的確值得慶賀,但是你這樣規模的搞事情,就未免有些招人眼目了。
更為關鍵的是你根本就沒有請示過就自作主張,這是什麼意思?
連太上皇和義忠親王這邊都沒有得到消息,就在這麼一天時間就把帖子送了出去,名義上是那個馮家大郎四處送帖子,但是實際上若是沒有王子騰在背後施加影響,會有多少人參加?
就算是要去道賀,會有這樣一個規格麼?
「屬下知道王公和神武將軍關係不差,也許……」
「可禎,這話你信麼?」冷冷地打斷了汪梓年的話頭,張惇不耐煩的道:「這不是祝賀不祝賀的問題,關鍵是為什麼如此招搖?難道說還覺得老四那邊不夠警惕,還是覺得父皇那邊冷落了他,來示威?」
楚琦和汪梓年心中都是一抖。
前面一個問題都是氣話,但是後邊這個問題就有點兒耐人尋味了。
王子騰若是覺得他被發配出京,心中不滿,用這樣一個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倒不是不可能,可這樣做就能讓太上皇重視你了麼?
就算是太上皇有心,但現在的格局,還能隨便妄動麼?
王子騰不是看不清楚形勢的人,前面這一輪調整他自己也是親自參與了的,怎麼這才一年多就按捺不住了?
消息傳過來的時候王爺連最心愛的定窯古瓷茶盞都摔了。
這一年多來王爺一直在太上皇那邊做水磨工夫,世子也經常留在太上皇那邊,其目的也不問可知。
皇上也不是覺察不到這些,但還是忍了下來。
現在大家都在熬,就看誰先忍不住。
但是從長久來看,王爺這邊還是會一直處於劣勢,哪怕太上皇現在龍體康健,可是畢竟年齡不饒人,而且每拖上一天,皇上那邊就要穩固一分。
若不是去年通過士林盛會讓世子扳回一些聲勢,只怕王爺這邊局面還要惡劣一些。
楚琦凝神苦思。『
他也有些搞不明白王子騰這是如何想的,這樣一個慶賀宴,看起來沒什麼,好像就是替因為子侄慶賀,但是他親自出面操辦,而且如此大規模,幾乎覆蓋到了整個武勛群體,這就不得不讓人深思了。
展示他自己的領導力和影響力麼?
證明自己雖然被外放了,但是依然在這個群體裡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但你證明了自己又能怎麼樣?
所以楚琦也有些迷惑,猜不透王子騰的意圖何在。
王子騰這一年多看起來似乎很平靜,調任宣大總督之後看起來也很淡然,大部分時間都在山西、大同和宣府三鎮裡呆著,回京時間也不多,看樣子也是的確在操心軍務,但是一回來就弄出來這麼大一個陣仗,搞得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王爺,太上皇那邊有反應麼?」楚琦想了一想才問道。
「暫時還沒有,但是父皇肯定知道了。」義忠親王張惇努力壓抑住內心的焦躁,他總覺得有一種局面失控的感覺。
武勛集團是父皇手中最重要的一張牌,可以說這張牌甚至能夠決定未來皇位的歸宿,父皇現在仍然牢牢掌握著這張牌,無論是自己還是老四都暫時還插不了手。
義忠親王也知道如果按照慣例這張牌是遲早要交到老四手上去的,因為他占據著大義,但是父皇至今未交,甚至還有點兒想要繼續抓牢的感覺,這才讓張惇覺得是機會。
老四當然想要從父皇手裡平安無缺的把這張牌這個群體接手過去,但是義忠親王武勛群體並不太賣老四的帳,而且老四也不敢做得太明,以免引發父皇的猜疑,這才是自己的機會。
在張惇看來,老四哪怕是現在占據著大義名分,但論實力並不比自己強多少,甚至他覺得好不如自己。
文臣們並不喜歡不喜詩文刻薄寡恩的老四,而且他繼位之後推動的從父皇開始以來的經義轉策論的科考改革也激起了士林中很大的反響。
永隆元年的秋闈大比就險些引發混亂,如果不是在幾個省都增加了名額,弄不好就要引發一場波及全國的動亂。
想到這裡張惇就有些惋惜,只可惜當時自己也沒有來得及做好準備,更主要的是沒有意識到這樣一個機會。
等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經被老四果斷的處置了下去,看看今科秋闈,三年時間就足以讓很多人接受這個現實,再也折騰不起風浪來了。
但無論如何,老四在士林文臣那邊的名聲是臭了,文官們不喜歡他,而且他現在也不敢動父皇留下來的老人,只敢規規矩矩的蕭規曹隨,在義忠親王看來就像是一個傀儡,遠不及自己在士林文官里名聲。
如果說自己再能贏得掌握著京師內外軍權的武勛群體的支持,那麼自己沒有理由不扳回這一局。
前明朱棣一個藩王都能推翻他侄兒的大統,正統帝也能重新復位,自己沒有理由不能捲土重來,只要父皇默許首肯,自己是孝仁皇后的嫡長子,是太子,沒理由做不到。
但是今天王子騰的動作就給了他一個非常不好的信號,讓他有些覺得把握不住局面的感覺。
他原來覺得只要父皇保持不偏不倚的態度,自己就能夠一步一步的把這些武勛重臣們慢慢納入麾下,看看牛繼宗和陳道先,看看蕭君遠和水溶,看看柳芳和石光珠,一個個都和自己關係日漸密切。
至於像馮唐這種角色,張惇反而沒有太在意,一個外放總兵,遠在榆林有何意義?
但今天王子騰的動作給他潑了一瓢冷水,讓他意識到這個武勛群體好像沒有自己想像的那樣對自己俯首帖耳言聽計從。
張惇有些懷疑起父皇是不是早就知道這事兒,甚至王子騰就向父皇稟報過,卻沒有人告知自己。
正在琢磨間,楚琦已經先說話了:「王爺,恐怕咱們需要改變一些策略了。」
「哦?楚先生請講。」張惇精神一振,自己這一位智囊歷來看問題極准,能夠拿出的應對策略也是極有水準。
「原來王爺一直希望通過太上皇潛移默化的來把有些東西交給您,我們也更多地的把心思放在了幾位頭面人物上,但現在看來,恐怕這些個頭面人物怕是不那麼聽話,或者說他們是各有心思了,而其他人也未必願意聽他們的了。」
楚琦細細的梳理著他自己分析得出的結論,他意識到恐怕之前都有些一廂情願的相信某些人了。
「你的意思是他們現在沒有一個主心骨了?」張惇卻看到了另一面。
楚琦一愣,想了想,這個說法也沒錯,點了點頭:「他們原來的主心骨自然是太上皇,但是屬下感覺現在太上皇有些沉寂,或者沒有太多心思去過問這些了,嗯,久而久之,如果沒有一個其中牽頭的,恐怕各家心氣都會慢慢散去,逐漸的,恐怕就要各自尋找門路了,……」
「或許老四就是希望這樣?」張惇虎目中多了幾分寒意,下意識的開始搓手。
「屬下也不好說,但這樣下去,肯定會對王爺不利,一旦我們之前預測的情形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那也許就會是彌天大禍,所以屬下覺得恐怕要改變策略。」楚琦一字一句的道。
「那你覺得我們該如何?」張惇深吸了一口氣。
「王爺,我們需要認真的評估一下那些個所謂這個群體的頭面人物,或許他們就根本沒有多少影響力了,卻還在那裡妄自尊大,與其那樣,不如直接接觸那些……」楚琦沒有再說下去。
「可是父皇那邊……」張惇也有些顧慮,他現在對自己父皇的態度也越來越吃不透了。
「王爺,總要試試,太上皇那邊,你可以讓世子在那邊先探聽著,若是有不滿意,我們再議,若無反應,那邊要加快進度,屬下總覺得越是這樣下去,而我們又沒有改變的話,局面恐怕會逐漸從有利於我們變成不利於我們,……」
楚琦的語氣里也變得有些陰冷,「太上皇原來的態度或許是有利於我們的,但是到了現在,也許就該是適當改變一下的時候了。」
張惇一聽楚琦的話,又有些躊躇起來,對自己父皇根深蒂固的畏懼,讓他下意識的不想去。
楚琦嘆了一口氣,早知道這一位王爺看似勇猛剛決,但是卻在大事上優柔寡斷,自己就不該上這艘船,但現在下船好像有些為時過晚了,「王爺,不妨先探一探太上皇的底,是該作出決定的時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