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朱棣為何將首都遷到北京?(三)

  【雖然名義上首都還是南京,但朱棣自己卻整天待在北京,有意思的是,從永樂七年到十二年,朱棣基本上就沒離開過北京,大臣們勸他回南京,朱棣直接說:誰在提這件事,就是造反。】

  【就這樣,他慢慢的讓大家明白北京才是真正的政治中心,終於,1421年正月初一,朱棣正式宣布遷都北京,從此,北京開起來他作為中國首都的新篇章,為什麼非要遷都北京呢?】

  (總結一下:防止北方遊牧民族南下侵入中原,擾亂邊疆。)

  (我記得朱元璋還打算遷都西安的。)

  (多簡單,南京盤根錯節,朱棣封地在北京,當然回自己大本營!)

  (如果不遷都的話,我們的首都應該是南京!)

  (不是,當時南京也入選了。)

  (不會的,要看地勢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北京靠著長城,是北方的重要防線,皇帝在這兒,就等於親自守衛大明江山,大明最大的威脅就是北方的蒙古人,雖然他們被趕到了大漠,但隨時可能捲土重來。】

  【要想江山穩固,就得牢牢壓住蒙古人,如果讓將領長期駐守北方,難保不會出現「尾大不掉」的局面,朱棣自己當年造反,不就是這樣嗎?】

  (據我所知全軍覆滅的是邱福吧!)

  (南北方失衡,當時南方仕人科舉為官是比北方多,遷都利於調和。)

  (還有一點,他是奪位的,在南京睡不踏實。)

  (南京被稱為六朝古都,也有六朝短命王朝的稱號!)

  (因為自古以來,在南京立都的都是短命王朝。)

  (根本原因是北平是朱棣的勢力範圍,而南京是朱允炆的勢力範圍,把大臣都遷到北京,就斷了他們謀反的可能性!)

  (當時朱元璋還想遷都鳳陽。)

  (因為朱棣愛打仗!)

  (一般把首都遷到南方的都沒有什麼好結果,就像西晉,把首都遷到了南京,對北方沒有實際控制權,所以朱棣把首都遷到北平,是要加強對各個地方的控制。)

  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考慮定都南京時,已經意識到定都南京的王朝大多短命,且都不是大一統王朝。因此,朱元璋對建都南京的利弊有清晰的認識。

  不過為何俺後來準備遷都了呢?難道後來發生了什麼事,讓俺不得不遷都。難道是為了抵禦蒙古人?畢竟老四為了牢牢壓制蒙古人,又擔心將領造反,所以有遷都的想法的。

  興許自己就是意識到建都城北更有利於控制北方地區,防止外族入侵。

  【首都靠近軍事中心,更方便調兵遣將,調動資源,有利於帝國的穩定。】

  【但是,故事到這裡還沒完,朱棣駕崩後,他兒子朱高熾即位,讓人意外的是,朱高熾一上台就決定把首都搬回南京,你說奇怪不奇怪?】

  【朱棣好不容易把北京城建好了,他兒子卻要搬走,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仁宗實行仁政,輕徭薄賦,對外停止用兵,準備把權力跟政治、經濟轉移南方。)

  (那個綠色的歷史書上還有這個題。)

  (朱高熾在南京長大。)

  (其實最重要的是當時的南北差異,自金滅掉北宋後,形成南北對峙,長達100多年,北方漢人當時看不起南方漢人,南方漢人看不起北方漢人,元朝滅宋時,北方漢人還喊著誅殺蠻夷,又加上後來元朝搞的人種制度,南北差異就更大了,最重要的是,明初當時一場科舉南北考生幾乎全被錄用,又激化起矛盾,如果不遷都北京遷都南方的話,明朝極可能從內部瓦解,所以不僅是為了抵抗瓦剌,北方少數名族,南北差異穩定,北方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起初,各朝皇帝對南北差異沒太多感觸,要知道,從歷史角度來看,南北差異從先秦就開始有存在。

  且從根源可追溯到地理和氣候條件,擁有黃河和揚子江兩大河流,他們的位置和性質各不相同,因此,孕育了不同的文明。這種地理和氣候的差異導致了南北思想、文化、經濟等方面的差異。

  沒想到在明朝,南北差異竟然如此嚴重,各朝的皇帝看到這種情況,感覺心口仿佛又一柄重錘,狠狠地敲打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