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大唐能延續多少年?】
【說起安史之亂的罪魁禍首就離不開兩個人,一個是史思明,另一個就是安祿山。那他們為什麼要造反?】
【咱們接著往下談,上回說到,怛羅斯之戰唐軍敗給了阿拉伯,也就是這一場的失敗,大唐停止了向西進軍。】
【但是這樣一來,唐朝就沒辦法在絲綢之路上獲取更多的利益,也正是因為如此,西亞中東各國就不再一味的依附大唐,這人吶,只要沒有了敬畏之心,他就要憋著搞事情。】
(拉倒吧,安史之亂和怛羅斯之戰沒有什麼關係,達羅斯之戰後沒多長時間,玄宗還沒等派兵去西域,安史之亂就爆發了。)
(罪魁禍首是李林甫和楊國忠。)
(安祿山叛亂是因為這兩人啊,李林甫為相是把安祿山捧上了天,四鎮節度,等到了楊國忠為相,一昧的打壓整治安祿山。)
(不是三郎?)
(楊國忠負全部責任,安祿山是非常怕李林甫的。)
(關李林甫啥事,李林甫要是還在,安祿山都不敢反,楊國忠跟李林甫比,差的不是一點半點。)
(唐已出內部問題,沒有安史之亂也有別的亂,結果都一樣。)
(只要節度使問題不解決就不止一個安史之亂。)
(怛羅斯之戰後並沒有阻止唐軍繼續西擴。)
唐玄宗位面
李隆基從自從天幕告知自己後來親手摧毀了自己締造的盛世,就迫切想知道發生了什麼?
看到後世人對楊國忠的評價,勃然大怒道:"沒想到,朕封楊國忠為丞相,竟然連安祿山都壓制不住?難道他每天在朝堂上都是吃乾飯的嗎?難道只知道排除異黨?"
一旁的楊玉環、高力士和身後的太監宮女聽了皇帝的話,連忙下跪。
楊玉環對李隆基說:"陛下,臣妾的兄長怎敢排除異黨。何況陛下,您也知道祿兒性格,平常對您很是孝順,怎可能謀反?"
李隆基說:"愛妃不用管朝堂上的事,這些朕自會與大臣商議。你就好好的待在華清宮 無朕的旨意不得外出。"
【就這樣,大唐的邊境越來越不安穩,剛好這時候,由於土地兼併的原因,導致很多人成了流民,大街上到處都是無所事事的人。】
【唐玄宗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將府兵制改成募兵制,讓這些流民全都去戍守邊關,剛開始還好,朝廷還能發的起糧餉。】
【可時間一長,大唐的國庫就有點頂不住了,為了節省開支,朝廷就讓軍隊在邊境屯田,可這一舉動,卻又帶來了新的麻煩,軍隊屯田,這事得有人管啊。】
【所以各大節度使,就成了項目負責人,慢慢的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他們完全掌握了轄區內的各項事務,那時候可不像現在咱們知道該聽誰的不該聽誰的。】
(最大的罪魁禍首難道不是玄宗?)
(李隆基自己後期怠政,各種寵幸楊玉環,自己無能把鍋甩給楊玉環!不重用安祿山他能掀起風浪?)
(大唐在當時已經是一棵空心樹幹了,誰踹一腳都會搖。就算安祿山沒踹上去,後面也會有人踹上去的。)
(非我族類,必有異心!)
(我記得有人說過一句話,大唐的強大能毀滅他的只有自己。)
(歷史事件不是一蹴而就的都是經過常年發酵而成的。)
(郭子儀:感謝安祿山老鐵送來一大波功勳,不然封王沒戲。)
(安史之亂後漢民族再無那種自信優越感了!)
唐朝位面
李世民看到李隆基後期怠政,任由節度使做大,導致發生安史之亂後我華夏不再有自信和優越感,氣的雙眼通紅,道:"李隆基早期不是締造了大唐的盛世嗎?難道不知道節度使擁兵自重?怎麼到了後期就跟變了一個人?"
大臣們看到唐朝自安史之亂就開始走下坡路了,都感到心痛,畢竟大唐的盛世他們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而古代的士兵誰給他們糧餉,他們就對誰唯命是從,時間一長,就發展成了士兵只知節度使而不知什麼是皇帝,卸甲涼快涼快,既然皇帝讓你們卸甲,你們就卸吧是,年羹堯表示,這劇情怎麼有點熟啊。】
【那可能有人要說了,皇帝對這事難道就不管不問嗎?其實啊,這時候的唐玄宗對權力已經失去興趣了,特別是在見了楊玉環以後,他把心思全都放在了後宮,這皇帝不理朝政,大臣們就開始爭權。】
【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那些崗位上,全都被他們安上了自己人。可俗話說得好,一個籮卜一個坑,朝堂崗位沒有空缺,那科舉制度也就成了笑話,估計一百多年以後的黃巢起義也是類似的原因。】
(安史之亂為什麼發生?首先是政治和經濟問題!所以避免不了。。)
(聽說過香積寺之戰,十幾萬重甲兵互相拼殺的場面。)
(而且是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