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兄弟出了宋啟軍他們住的地方後,就快速的上山往回走。
雖然路上兩人都沒有耽誤,但是一來一去也去了半天了。
回到小院後,宋清衍對宋清明說「三哥中午隨便做了一點兒飯吃。」
宋清明應了一聲「好」
因為兩人下午打算去鎮上,找關係把宋啟軍夫妻給調過來。
宋清衍看見自己醃的野鴨子,野兔子,野雞這些已經好了,打算給慕棲雪寄去,所以就給裝上了。
吃完午飯後,宋清明就帶著宋清衍去了鎮上。
到了鎮上後,直接就去了郵局。
宋清衍去給慕棲雪寄東西,宋清明想寄信給幾個姑姑,讓他們找關係幫忙把父母給調過來的,想著寫信太慢了,不如直接打電話。
所以宋清明一一給幾個姑姑打了電話,說明了情況。
幾個姑姑都說,讓他們兄弟放心,他們會盡力想辦法,但是能不能成大家都不知道。
但是部隊上的小叔,宋清明並沒有打。
因為部隊上的電話管的特別嚴,雖然現在的電話也有監聽,但是不像部隊上這麼嚴,只要不說敏感的是不會去查你的,但是部隊上就不一樣了,所以就沒敢打。
宋清衍這邊,他把東西給慕棲雪寄了,還寄了一封信。
因為時間的原因,信是剛寫的,寫比較匆忙,就說了讓慕棲雪好好照顧自己。,野味吃完後宋清衍再給寄。
宋清衍還說,他們現在也能掙到錢了,讓慕棲雪不要擔心,宋清衍還說了他們找到了二伯,二伯母,想給調來一起,所以現在特別忙。
宋清衍和宋清明這邊忙完,兩兄弟才像鬆了一口氣一樣,騎著自行車慢悠悠的回到小院。
晚上的時候,王文博和李文軒來了,把賣豬肉的錢給拿了過來,總共三百五十一塊,王文博和李文軒兩人說給宋清衍和宋清明一人分一百塊,他們兩人分一百五十塊。
宋清衍說道」不用,該怎麼分就怎麼分。「
王文博和李文軒不同意,最後拗不過,宋清衍和宋清明還是拿了大頭,一人拿了一百塊。
第二天。
兄弟兩人就繼續上工了,總不能一直請假。
時間就這樣慢慢的過著,宋清衍和宋清明兩人,每隔兩天晚上,就騎著自行車,悄悄的去給宋啟軍他們送吃的。
宋家幾個姑姑同時找關係,想將宋啟軍夫妻調到宋清衍他們屯去,和宋爺爺他們一起也有個伴。
可是現在,到處人都盯宋家,特別是宋家的仇人,想要調動一點也不容易,說不定還會連累剩餘的人。
是要說宋家運氣好了,還是說蕭家太會……
蕭家人查到的消息知道慕棲雪有個未婚夫在下鄉,最先查到的資料是,慕棲雪未婚夫是滬市的,後來才查到是京市宋家。
宋家在京市,說出名不出名,但是也算是人物。
蕭家人就繼續查,剛好查到宋家幾個姑姑在想辦法把宋啟軍調去和宋老爺子他們一起。
但是盯著宋家的人多,還沒有沒辦法,蕭家這時候就伸出了援手,輕而易舉的,就把宋啟軍夫婦調到了李家屯。
所以宋啟軍夫婦非常幸運,才半個月的時間,就到了李家屯。
北方的冬天是一天比一天冷,現在已經特別冷了,如果不調過去,夫妻倆真的會被凍死。
可是過去後,兩人啥都沒有,還不如以前宋奶奶他們,宋奶奶他們至少還有一床破棉被,夫妻倆更造孽了,衣服都只有兩件又薄又破的。
想要買棉花做棉被,棉衣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就算容易也要花時間。
況且宋清衍和宋清明兩個大男人也比較粗心,只想著怎麼把夫妻倆調過去,根本就沒有準備其他的。
宋啟軍夫妻過去後,宋清明才發現,他父母什麼都沒有,不得已把自己的棉被全部給了父母,自己就沒有用的了,就只能和宋清衍住在一起。
因為宋奇啟軍夫妻調過來了,宋爺爺,宋奶奶還宋清衍的父母非常的高興。
不管怎樣,只要一家人能在一起,知道一家人都平安,比什麼都強。
宋爺爺和宋奶奶的精神頭都比以前更好了。
今天下工的時候,王文博,李文軒,宋清衍,宋清明就約著上山去打野物。
不知道是幾人運氣好,還是比以前更會找野物的蹤跡,現在走空的時候很少,基本上都能打到一些。
今天晚上去賣野物的時候,宋清明直接問黑市老大有沒有棉花和布。
黑市老大說「棉花有,布沒有」
宋清明就買了一些,但是布黑市也很缺,上次慕棲雪賣給黑市老大的瑕疵布早就賣完了。
宋清明只能多換著布票,拿著布票去供銷社買布。
可是布和棉花都有了,兩個大男人不會做呀!又不能拿去給父母做。
晚上兩人愁啊!突然宋清衍說道「三哥我們拿去讓大隊媳婦兒想嬸子做吧!然後我們給一些東西。」
宋清明也覺得可以,在這大隊上,他們就只跟張嬸子熟,而且張嬸子那個人不多話。
兩人商量決定後覺得這樣行,到了晚上宋清衍提前去找大隊長媳婦張嬸子。
張嬸子看道宋清衍問道「宋知青你是找大隊長嗎?」
宋清衍說道「不是的,張嬸子,我是找你,想問你,有沒有空,幫我們做一床被子,兩套棉衣棉褲。」
張嬸子問道「上次慕同志不是給你們寄了棉被嗎?」
宋清衍總不能說實話,就笑著說「我未婚妻是給我寄了,但是我怕冷,還要在做一床,還有就是棉衣棉褲,是我和我三哥一人一套。」
張嬸子也沒多問「行,你們把棉花和布拿過來,我給你們做吧。」
張嬸子本來想著幫忙,也沒有想要拿宋清衍他們什麼好處。
但是到宋清衍和宋清明去的時候,給張嬸子拿了30個雞蛋和一斤紅糖。
張嬸子說「不用,就一點小事,你們拿回去留著自己吃。」
宋清衍和宋清明兄弟倆,直接把東西放下就跑,最後張嬸子只能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