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啟英一愣,「怎麼回事?」
正巧這時候宮門大開,一個小太監揚聲喊道:「吉時已到,還請諸位大人入宮!」
吳錫元將折好的信揣回自己的懷裡,對著王啟英說道:「這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得清楚的,先進宮吧!晚些時候咱們回去再說。→」
「也好。」王啟英點頭應下,然後轉身去攙扶自個兒的夫人。
吳錫元也走到了蘇九月身邊,同她小聲叮囑道:「待會兒給皇上祝完壽之後,你們便要跟著皇后去後宮。我不在你身邊兒,你和王家嫂嫂跟好王老夫人,一則方便照顧王家嫂嫂,二若是遇上什麼事兒,也有人幫著你。」
他上輩子加起來不知道參加過多少次宴席了,從離宮門口最近的位置一路挪到最前邊,什麼大場面沒見過?
但他家九月卻沒參加過幾次這種大型宴會,他得多叮囑兩句,不然實在放心不下。
蘇九月衝著他抿唇一笑,「你呀你呀,莫要替我擔心了,我會跟好嫂嫂她們的,不會有事的。」
給皇上祝壽,這可是萬國來賀的大喜事,不僅有文武百官,還有周邊的許多小國家。
就連時不時在大夏朝周邊亂來一下的南詔國,這時候也沒膽子不來朝賀。
大臣們的賀禮統一被宦官們收好登記在冊,只余幾位特殊的賀禮在賀壽的儀式上展示出來給皇上助興。
皇上當初大手一揮,直接將翡翠的三分之一都給了吳錫元,如今皇上過壽,吳錫元當然也不能摳門。
他直接以皇上的名義給開封府受災的百姓們發放了一千萬石糧食,當地百姓在開封府給皇帝雕刻了一尊五丈高的雕像。
這等用心的賀禮自然也是要被拉出來當眾表揚的,景孝帝聽聞百姓們給他造了雕像,還立了長生牌位,頓時喜不自勝。
「吳愛卿有心了,開封府百姓受災嚴重,原本就是朕的一塊心病。前些年大旱剛過,昨年又經歷澇災。我朝國庫並不十分充盈,一邊兒供應著邊關的糧草,一邊兒在國內賑災,實在心有餘而力不足。我朝文武百官若是都能如同吳愛卿一般為朕分憂,朕也能早日睡個囫圇覺。」
說到這兒,他頓時又想起前陣子查出來那些掛靠避稅的大臣們,臉色一板,接著說道:「然而我朝還有許多大臣,為了自個兒的一己私利,偷稅漏稅!同樣是朕的臣子!百姓們的父母官!有些人就沒有心!」
他越說越生氣,伸手在扶手上一拍,整個大殿都安靜了。
氣氛安靜了幾個呼吸,最後還是陸老太師走了出來,對著景孝帝行了一禮,說道:「皇上,臣等惹皇上煩心實屬不該!做臣子的理應為皇上排憂解難,老臣在此拋磚引玉了,捐紋銀三萬兩用於軍需糧草或是賑災重建,一切由戶部做主!」
他話音剛落,幾個機靈的大臣就跟在他身後說道:「臣也捐三萬兩!」
「臣捐一萬五千兩!並兩千石大米!」
「兩萬兩!」
……
景孝帝看著他們爭先恐後的站出來捐銀子,面兒上的神色才緩和了下來。
「諸位愛卿為朕分憂,朕心甚悅,這也是朕這些年收到最好的生辰禮物了!」
戶部葉恆大致算了算,這次好歹也能收入個上百萬兩紋銀。若是再借著這個機會去那些富商那裡轉悠一圈兒,保不齊還能翻個兩倍。
到時候他們國庫也就慢慢充盈起來了,他也用不著一個大錢兒掰成兩半花。
不止葉恆在悄悄算,其他來朝賀的小國家也在偷摸兒計算。
好傢夥,不過是文武百官湊一湊,就能湊上百萬兩紋銀,這就是大夏朝的實力嗎?
若是他們一直這麼擰成一股繩,還有他們這些小國家什麼事兒啊?
吳錫元這回出盡了風頭,自然也有人不待見他。若不是因著他,他們又怎麼會花這麼多冤枉錢!
可是吳錫元有皇上撐腰,根本不怕他們,自顧自的喝著面前的茶水,時不時的還會欣賞一番諸位大臣們臉上的各種神色,實在有趣兒的緊。
前朝的事兒就是後宮的縮影,這邊兒大臣們開始募捐,後宮裡的女眷們自然也不能落後於人。
皇后娘娘聽了小太監的話,便對著在場諸位娘娘和誥命夫人們說道:「前朝的大臣們為了咱們大夏朝的軍需以及賑災捐款捐物,咱們這些婦道人家也理應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本宮乃是國母,在此事上也該為大伙兒起個好頭。」
她思忖了片刻,就說道:「本宮便捐紋銀一萬兩,並一套黃金頭面吧!」
蘇九月聽了這話皺起了眉頭,她也不知道要捐多少合適。她夫君前陣子捐了三千萬石糧食去了開封府,家裡的開銷著實不小,紋銀一萬兩請恕她真的拿不出來。
她湊到顧妙芝身邊兒,小聲問道:「妙芝姐姐,咱們捐多少合適呀?」
顧妙芝的視線在諸位夫人臉上掃了一圈兒,才說道:「先看看再說,左右還有祖母在呢!待會兒看她老人家怎麼說吧。」
先是宮裡的妃嬪,然後才輪到誥命夫人。
蘇九月聽著那些宮妃,有的才捐紋銀五百兩,她才悄悄鬆了一口氣。
原來並不是所有人都跟皇后娘娘一樣財大氣粗的。
這些夫人們大多也就是捐錢捐物,蘇九月想了想也不想太出格,跟著顧妙芝一人捐了五百兩,還附帶了一對金鐲子。
後宮這些夫人捐下來也差不多有十萬兩紋銀了,皇后娘娘覺得還算不錯,便讓人去稟報皇上。
她宮裡的小太監將此事稟報給皇上之後,又順便帶回來了新的消息。
「皇后娘娘,前朝的大臣們捐了上百萬的紋銀,還有許多糧食和棉花。」
皇后娘娘:「……」
原本想在前朝露一下臉,卻沒想她們到底是小家子氣了。
小太監的話一出,在場的許多人臉上都犯了難。
對她們其中有些人來說,五百兩已經是很多大一筆數目了,若是再多捐一些,只怕真得回去拾掇拾掇自個兒的首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