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封府形勢

  底下眾人剛剛都是聽了戶房人說了個大概的,而且聽著知府大人的意思,現在他們把問題給說出來,就放過他們,應該可信,而且他們也沒得選。🐉💎 ❻➈𝕊ĦU᙭.¢𝔬ᗰ ♛👻

  許行豐直接讓他們全部都出去,三天後把結果給他。

  查帳的這八天,許行豐也算是把封府的一應事務都差不多了解了。

  封府地形以平原、丘陵、山地為主,氣候如果用後世專業術語便是亞熱帶季風氣候,水資源豐富。

  在農業上糧食以水稻種植為主,然後便是各類蔬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在許行豐十四那一年,居然有人找出了本應該在宋代就出現的占城稻。

  這也是許行豐穿越後首先懷疑的,明明宋代就已經南方出現了一年兩作甚至三作,怎麼位於宋朝之後的大南朝反而一年一作。

  許行豐也曾查過宋朝史書及農書,但是發現宋朝人物同他記得的基本無二,但卻沒有出現過那場春旱的自然災害。

  因此占城稻自然沒有應運而生,他當時倒是有想法將占城稻弄出來。

  但許行豐記得,占城稻原屬于越南品種,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他去一趟相當於天方夜譚,家裡也不會允許。

  但居然在許行豐十四的時候,突然有官員進獻占城稻給先帝。

  先帝在兩浙試點後,發現平常稻穀長成需四五個月,但這其貌不揚的占城稻居然僅僅需要百日,而且產量也高一些,這樣意味著一年可種兩季。

  第一季在三月底播種,七月中旬便可收穫,接著種第二季,在十月底十一月初收割。

  進獻官員因為進獻這占城稻連升兩級,羨煞旁人,而發現這占城稻的商人,先帝也給了六品。

  但這占城稻的一年兩作,也僅僅是解決了基本的溫飽。

  按道理產量翻不止一倍,老百姓應該變得富足一些的,為什麼還是只能管溫飽,這是因為占城稻口感偏硬,實在不符合口感。

  所以在市場上價格自然不如之前的大米,其次古時作農,種子不過是一部分,天時才是主要的,占城稻雖然不挑地方,不怕乾旱,但它還是怕水患呀。

  而適宜種植的南方就很容易出現水患,另外糧食增長,人但凡吃飽了些,這人口自然是要上漲的。

  南朝建國之初,由於戰亂,僅餘下七千萬人,休養生息多年,也不過一億零幾百萬人,但就是這占城稻出來,不過短短十二年,人口已達一億五千萬餘人。

  所以糧食增長抵不過人口增長,老百姓還是只能混個勉強溫飽。

  而且封城真的是窮,陸路還勉強湊合,水路基本沒開發,讀書什麼的都是奢望,許行豐翻看了歷年得中童生秀才的卷宗,只能說矮子裡拔高子,著實不行。

  不過這也不能完全怪周知府,在這個時代,封府不是個例,而是普例,除了京城和江南那一帶,全國基本都窮,不過是窮得各色各樣罷了。

  「王熹,你去給我喊七個衙役來。」

  許行豐身為從五品知府,底下衙役數量為120人,別瞧著多,這麼多事要做,120人還得緊著用。

  「參見大人,不知大人喚小的們有何事?」

  「你們七人各自去地下縣城,將這文書給他們,讓他們明日來府衙。」

  許行豐思來想去,這第一步,便是杜絕貪腐,否則農民的三瓜兩棗的還不夠他們剝削的。

  現在已經是十月中旬,馬上便到了稻穀收割的時候,接著便是收糧稅的時候,不敲打底下一番,到時老百姓的血汗就讓這些人都中飽私囊了。

  第二日巳時七縣知縣都準時到了府衙,他們昨日都給衙役塞了銀子的,大概知道新任知府居然是個不愛銀子的,而且還要打貪。

  雖然覺得天高皇帝遠,知府總不能有千里眼盯著他們,但是官大一級壓死人的道理,他們還是懂的,何況知府大人比他們大了三級。

  要是知府大人真拿他們開刀,那誰都保不了他們。

  一想到被摘烏紗帽,亦或是人頭搬家,他們就瑟瑟發抖。

  不過衙役也說了昨日知府大人還是輕拿輕放了,這樣說來法不責眾,應該無事。

  這樣想著,七縣知縣全都鬆了一口氣,已經做好了當孫子的準備,被罵得狗血淋頭他們也能接受。

  「下官拜見大人。」

  「嗯,各位請坐,今日召各位來,是有事商議。」

  剛剛七位知縣都沒敢直視這新來的知府大人,就怕火上澆油。

  現在聽到知府大人讓他們坐,心裡頓時一輕,聽著這語氣,應該無事。

  幾人這才看清上首坐的知府大人,然後心梗了,他們是聽說了新任的知府大人是三年前的狀元郎,年輕俊秀,但聽到是一回事,見到還是免不了難受。

  他們七人中年齡最大著,已有五十七,是舉人一路爬上來的,說實話他家孫子也不比這知府大人小多少。

  其餘的最小也有四十二了,反正都是可以當這知府大人爹的年紀了,結果都在這當孫子,著實讓人難受。

  心裡難受歸難受,面上更恭敬了,二十六的從五品,以後如何,誰敢估量,這樣的大佛,他們惹不起。

  「大人請說,下官們一定配合。」

  「本官此次查帳本,可是有不少紕漏。」

  許行豐的話讓放鬆的幾人全都一抖,完了,全都不敢說話了。

  許行豐也沒指望誰能出來認罪,不過是敲打他們,免得以為萬事大吉。

  「之前的便也罷了,但之後,本官眼裡容不得沙子,但凡讓本官發現有貪污受賄的不當行徑,一律嚴處。」

  七個知縣聽說過往的既往不咎心裡一松,他們那破帳但凡上面有心查,就沒得逃的,不過是歷屆官官相護,他們已經習慣了所以不怕。

  但幾人心中還存了僥倖,想著回去了必要讓底下人將帳本做得漂亮些,絕對不能讓知府大人瞧出了破綻。

  他們都在底下縣城,雖然隔府城才一個多兩個時辰路程,但知府大人也沒辦法天天看著他們不是,只要把帳做漂亮了,還不是沒事。

  許行豐自然是知道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但他就要讓他們對策也失效。

  「為杜絕此等現象,以後府縣分別設暗投箱,僅本官有鑰匙,允許百姓將要訴之事寫於紙上,不會寫,便畫,本官定一一讀閱,並且以後每一旬開一次公堂,不鞭笞,可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