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殿試3

  時順帝瞧著自己過來,只初始許行豐低點頭示了敬意,後面便雲淡風輕,淡然自若的樣子,心底滿意。

  果然自己看重的人,就是與眾不同,時順帝心中越發滿意。

  然後便仔細瞧許行豐答卷上的內容,由於許行豐答卷上還沒謄寫好,倒是邊上草稿紙條理清晰,瞧著一目了然。

  時順帝看著草稿上自己爹、爺爺、曾祖的大篇功績,心中茫然,居然有這許多功績嗎,自己怎麼不了解。

  然後一條條仔細看,時順帝對號入座,想起對應事項來,還真是,突然感覺有些汗顏,自家先祖的功績,自己居然都記得不牢,真是愧對先祖。

  然後又想著許行豐居然將先祖的功績這般如數家珍,必定是極其忠心於大南朝的,否則必定不會這般了解。

  時順帝愈發覺得許行豐不僅有大才,還忠心於自家,心裡滿意,瞧著許行豐越發喜愛了。

  看完許行豐寫的先祖的功勳,接著便瞧見底下是許行豐列出的千古一帝的標準。

  時順帝突然就又對號入座起來了,想看看自己現在符合幾條。

  第一條,他是自己爹封的太子,再名正言順,正統不過了。

  時順帝想著自己擠掉了幾個哥哥,也算是獨領風騷了,頗有幾分自豪。

  第二條,沒有重大負面決策,然後又瞧了瞧許行豐舉的幾點。

  時順帝覺得自己以後肯定不可能,特別是瞧見文字獄,他心想自己必定不能這般昏庸。

  許行豐不知道他今日這一舉動,居然拯救了未來幾十年後的大南朝大批官員。

  到時時順帝老來到底有些多疑,瞧見了一官員的詩集,他總覺得有含沙射影大不敬之感,想發作那官員,突然想起許行豐說的負面決策中的文字獄來。

  作為想當千古一帝的時順帝怎麼能允許自己有這樣的污點呢。

  壓制著自己想抄家殺頭的衝動,宣來了自己暗衛,去將那官員查了個底朝天。

  最後發現那官員私底下清白得很,時順帝突然僥倖自己剛剛的念頭,否則他不就是發動文字獄的罪人了,那可不行,他得當千古一帝的。

  不知道後事的時順帝同許行豐現在一個看得仔細,一個答得專心。

  時順帝瞧著底下兩條關於創世貢獻的,心裡不知怎麼的就飄到了許行豐會試策問的答卷上。

  教育、交通、軍事、削藩,時順帝覺得只要將許行豐提議真正付諸於行動,並且完善,哪一條應該都算創世功勳了吧。

  時順帝現在微低著頭瞧著許行豐答卷,因此作為讀卷官的眾大臣看不到時順帝的眼神,否則估計都盯上許行豐了,因為時順帝現在眼神是熾熱的。

  其中有火簇一般,不知要燒了誰。

  只有蘇玉門清,他看了看旁邊一無所知的眾大臣,心想,果然他才是最了解官家的人。

  別以為他不知道,官家剛剛從上面下來的時候是直奔著這會元去的,後來估計是怕狐狸們猜出了心思,官家徑直往後去。

  但他可是瞧見了官家那眼底的一絲不耐,也是就那些貢士沒出息的樣,他都瞧不上,何況官家。

  69🅂🄷🅄🅇.🄲🄾🄼

  後來終於看完了那群糟心的,官家走到會元身後,他可是瞧見了官家嘴角都上揚了。

  蘇玉現在是越發覺得這許行豐是個妙人了,官家欽點他為會元,這瞧著福氣還不止於此呢。

  蘇玉是跟著官家從皇子一步步走到現在的,見多了朝中的更迭,別瞧現在這許行豐還只是個寒門出來的貢士。

  恐怕以後位極人臣也不一定,蘇玉心中思量,不過也只自己想想,不會同別人說半分,也是這樣,蘇玉才能是官家最信任的人。

  時順帝其實想站在許行豐邊上,看許行豐將策論寫完,看看他如何寫讓自己成為千古一帝。

  奈何大臣們都在邊上,他還不想現在就將許行豐推到風口,只能不情願地抬腿離開。

  時順帝不能接著看許行豐了,也不想給自己添堵地看別的人,只得接著坐自己位置上去,無聊地看著底下答題。

  許行豐終於將歷屆帝王是否為千古一帝給答明白了。

  然後便是如何讓現任官家成為千古一帝這一問了。

  許行豐瞧了瞧前方計時用的沙漏,已經過去了半個多時辰了,還剩一個多時辰。

  但接下來這一問可是不好答得很,這一個多時辰估計有夠嗆的。

  許行豐不敢耽擱,開始整理思路。

  他剛剛既然已經提出了千古一帝的標準,前後不能相悖,那自己的提議就必須從這幾條出發。

  想通這點,那接下來便好做答了。

  不得不說,許行豐還真是與時順帝在這想到一塊去了,特別是貢獻那一塊,許行豐也想到了會試答卷上的策問。

  前面兩條,許行豐基本不用想,就能做答,官家是身為太子繼位的,再名正言順不過。

  許行豐把官家吹噓了一番,天授名至實歸。

  至於負面決策,官家剛登基幾個月,能有什麼負面決策?有的話那就真是昏君了。

  但許行豐寫的當然是不僅沒有,而且官家剛登基,便加設恩科,因此自己才能有機會坐在這提供微末建議。

  把前兩條做答完,來到創世功勳,許行豐便在草稿紙上開始列出官家能夠努力的方向。

  教育是肯定的,自己提出的分級啟蒙教育,許行豐私認為是中華五千年的精華,毫無毛病,光是做成這一塊,便能讓官家千古留名,算得賢君了。

  交通也是肯定的,工欲利其事必先利其器,想要貿易往來發達,商業繁榮,交通可謂是連接與帶動樞紐。

  只是古代技術有限,無論是水路亦或是陸路,全靠人力開闢。

  許行豐在提到交通時,特地提了交通改造非一朝一夕之事,其工在百年,利在千秋,需徐徐圖之。

  許行豐不想勞民傷財,更不想路是用老百姓的白骨堆就的,許行豐還特地舉了萬里長城同大運河的例子。

  這修路不可能一蹴而就,想成為千古一帝,交通必須成為發現板塊,但也應該考慮百姓、國庫,缺一不可,否則最後動的反而是國本,路成國亡。

  當然最後這四字,許行豐肯定不敢寫在答卷上,不然你告訴一個皇帝,你敢這麼幹,國家直接滅了,那估計你活不到國家滅了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