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臨近隆慶三年的年關,整個南京城喜氣洋洋、張燈結彩。
衙門忙著年底的考成,官員們計算著自己今年能獲得多少額外考成津貼,老百姓們則忙著採購年貨,同樣也計算著自家今年還剩多少余錢,所有人都對新一年的到來充滿信心。
可所謂有人歡喜有人憂,也有這麼一些人正於此刻惶恐不安,就比如何溫望何大人。
他是南京知府,這個身份放在當年叫應天巡撫,無論是當年還是現在,都是大明朝政壇上頗具政治影響力的身份。
而如今,他被盯上了,還是被所有官員談之色變的都察院盯上了。
這讓何溫望又如何能過好這個年呢。
他到處求爺爺、告奶奶的找關係走門路,可依舊是毫無作用,最後在年三十的當天被都察院於任上帶走。
年夜飯是別指望吃了。
他的事情暫時來不及查清,不過南京知府這個位置是不能空缺的,於是按照章程,作為南京同知的高拱便暫時出任代知府一職,直到吏部正式任命文書下達決定轉正與否。
「嘭!嘭!嘭!」
夜空中煙火璀璨,尤其是長安街臨近的這一片區域更是如此。
陸遠一家也不例外,難得人齊,此刻也是晚宴後聚在院子裡歡度佳節。
女眷們湊了兩桌打麻將,孩子們則在一起放煙花。
陸遠、陸鳴、陸誠、蘇興昌這些陸家第二代子弟則坐在亭子內喝茶閒聊。
「這大年下的,都察院就把咱們南京知府給抓了。」
陸鳴擔當起倒茶的責任,嘴裡玩笑著開口:「高拱人還在酒桌上沒下來呢,屁股下的位置就換了。」
「臨時的罷了。」陸誠不以為然:「他當同知兩年,考成一個優都沒拿到,只拿到兩個良,能力還是欠缺的,頭上那個代字,明年三月份之後不一定能拿掉。」
雖然南京知府這個職務的任命權在吏部,不過考慮到南京知府同時也是國委之一,因此吏部在正式任命之前會等待國委會是否將高拱增補成為國委。
這兩者之間的先後順序不能錯。
蘇興昌也是一笑:「高拱在翰林院待了二十多年,說到底再多的才華不也就是書本上那一套,什麼時候實踐過,考成可不看那些有的沒的東西,全憑實打實的政績說話。」
「大哥。」陸鳴看向陸遠:「您不會真打算讓這個高拱來做南京知府吧,那個何溫望雖然貪了點,不過能力還是有的,這幾年南京的變化巨大,他這個知府確實是做了事的。」
「怎麼,你和這個何溫望也有聯繫?」
陸遠端起茶瞥了一眼陸鳴,慌得後者趕忙解釋:「過深的聯繫沒有,不過面上的聯繫肯定是有,不過您放心,我和他可沒什麼不乾不淨的往來。」
說到這,陸鳴又奇怪起來。
「話說回來,這何溫望怎麼說被抓就被抓了,從聽說都察院要對他有動作開始到今天拿下他,前後才不到半個月吧,證據如此確鑿,有點出人意料。」
「還用想嗎。」
陸誠呵呵一笑:「肯定是自己人出賣,不然一個堂堂國委、南京知府,半個月就倒台,連一點動靜都折騰不出來?」
幾人都把目光對向陸遠,那意思明顯是想等著後者解惑。
「都看本輔做什麼。」
陸遠擺手笑道:「難不成還能是本輔要拿下他啊,本輔有那麼多閒心嗎。」
「您要出手,別半個月了,半個時辰都不用。」
「最多半刻鐘。」
「行了吧。」陸遠搖頭:「這事本輔也不清楚,都察院拿人之前只是例行和內閣匯報了一聲,既然都察院說證據確鑿內閣也不能攔著,至於具體什麼原因都別瞎猜了,過段時間都察院把案子一結自會公布。」
幾人聞言也都不再聊這個話題,轉而話起了家常。
「大哥,元興這過完年也十五歲了吧。」
陸誠看向不遠處帶著一大幫弟弟妹妹放煙花的陸元興(即長子陸平安),笑著開口:「時間真快啊,這眼瞅著都能娶媳婦了。」
「胡說八道。」陸遠笑罵一句:「虛十五而已,還是個孩子呢,娶什麼媳婦,再老老實實上幾年學吧。」
「上學是上學,娶媳婦是娶媳婦,兩不耽誤嘛。」
陸鳴也跟著搭腔:「大哥,我覺得誠哥說的沒錯,該是時候給元興物色個媳婦了,將來完婚生子,咱老陸家第三代也就起了頭,我這個當叔父的也能升格當叔爺爺了。」
「想當爺爺讓你家小子自己生去。」
陸遠沒好氣的言語:「別來禍禍平安,老子生他的時候都二十七歲了,晚一點不挺好。」
「您那就太晚了。」
「就是,大哥,可不能讓元興學您啊。」
幾人圍著陸元興婚配成家的事聊開來,陸誠更是言道。
「老祖宗說得好,成家立業,先成家後立業,把家一成心也就落了地,可以踏踏實實跟著大哥您學習治國安邦,將來好繼承您的大業。」
「繼承我什麼大業?」
陸遠反問一句:「說說看,我有什麼大業留他繼承的。」
幾人都瞬間安靜下來。
「首輔的位置不是我陸伯興一個人的,這個位置也不是咱們陸家的,不能說我想留給誰就留給誰。」
陸遠看著陸元興的方向,神情嚴肅起來:「父死子繼說起來天經地義、簡單明了,可是你們要知道,傳繼的不只是一個位置還有我大明朝,有國家之興衰、百姓之榮辱,他要是沒本事,這個位置能留給他坐嗎。
所以等他再大點,一切要靠他自己走,包括進入仕途,他要是連考錄的門坎都跨不過去,那也隨他去,健健康康、開開心心也是一輩子。」
幾人沉默不語,片刻之後陸誠小心開口。
「大哥決心要進行科舉改革了?」
「北伐成功之後就動。」
陸遠嗯出一聲:「一旦北伐勝利,立刻廢除科舉,革吏制,推行新的行政考錄體系。」
廢除科舉的阻力不會小,即使是陸遠也需要北伐勝利的威望加持才能成功。
但這件事,陸遠是一定要做的。
「子正,萬事如意。」
更聲響起,意味著隆慶三年的結束,隆慶四年,到來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