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精舍。🍓 ⋆ 🍦 🎀 𝟨𝟫𝓈𝒽𝓊𝓍.𝒸🌸𝓂 🎀 🍦 ⋆ 🍓
黃錦面帶笑容來找嘉靖,後者一看便言道。
「有什麼好事啊。」
黃錦笑道:「真是事事都瞞不住主子。」
「你這奴婢,臉上的笑都漾出來了。」
「織造局的信。」黃錦圓乎乎的胖臉上全是喜色:「就這短短一個月的功夫,織造局接下了足足幾十萬匹絲綢的定單。」
嘉靖很是詫異的言道:「那麼多?」
「是啊。」黃錦答道:「楊金水說,這裡面還有一筆訂單是陸閣老給牽的線。」
「怎麼說?」
「就是之前那個賣朝廷火器的葡萄牙商人,他這次來南京找到陸閣老,一口氣要了十五萬匹絲綢和兩萬匹蘇繡,陸閣老將這份訂單讓給了織造局來做。」
聽到這話嘉靖的心情一時間有些複雜。
這是陸遠給自己這個皇帝送銀子呢。
確實挺值得高興的一件事。
這陸遠到底是神還是鬼啊。
黃錦小心翼翼看了眼嘉靖,揣摩著說道:「楊金水信中說,陸閣老召見他的時候,楊金水一開始是不願意接這份訂單的,是陸閣老說這筆訂單太大,除了織造局沒人能拿出這麼多的絲綢,希望楊金水幫他這個忙。」
「陸遠是懂事啊。」嘉靖感慨了一聲:「到手的銀子讓給楊金水賺,還說是楊金水幫了他的忙,似陸遠這樣的做派,又怎麼會有敵人呢。」
頓了頓,嘉靖又道。
「前段時間張經回北京來鬧了一出,才兩天的時間,翰林院、國子監就坐不住的反攻張經,若不是定國公、成國公出面來保,現在張經估計要被下入詔獄了。
這件事還沒半個月,陸遠在南京轉手就給了魏國公二百萬兩銀子,美其名曰請魏國公幫忙,整肅江南六省治安、打擊土匪惡霸,今天又送給織造局那麼大一筆訂單。」
黃錦點頭附和了一句:「是啊,要不然陸閣老也不會在江南一呼百應了。」
四處散財送銀子的同時還送面子,這般做派誰會願意做陸遠的敵人?
遍地都朋友。
可陸遠越是如此,嘉靖心裡越是難受。
似陸遠這種臣子,實在是太難對付了。
正糾結著,黃錦又道。
「主子,楊金水信中還說了一件事。」
「什麼事?」
「織造局接連拿下那麼多的絲綢訂單,倉儲里的貨實在是不足。」
「不足就生產啊。」嘉靖眉頭一皺,脫口而出道:「這還用請示嗎?」
「關鍵是,用來生產絲綢的原料蠶絲不夠。」
黃錦答道:「前些年朝廷一直海禁,絲綢也無法出口,所以民間老百姓養蠶繅絲的很少,都改為種糧食了,現在一時半會收不到那麼多蠶絲,另外除了要給付這些訂單之外,織造局每年還要為宮中送定數的絲綢,要為全國所有官員準備做官袍的絲綢,缺口很大。」
「那楊金水是什麼意思?」
「這楊金水沒有說,他只是請聖訓。」
嘉靖點點頭:「朕知道了,你去將楊金水的信送進文淵閣,讓嚴嵩他們商量商量,拿出個意見來。」
「是。」
黃錦快步離開,將楊金水的信送進了文淵閣,嚴嵩幾人看罷後也都皺起了眉頭。
這以前賺不到開海的錢難受,現在能賺到錢了還是難受。
光有訂單沒有原料這算個什麼事。
嚴嵩開口言道:「現在民間養蠶者不多,南直隸、浙江、福建的桑田也多大都是織造局自己的田,現在蠶絲數量缺少,各位有沒有什麼辦法。」
「蠶絲的數量不足,就只能鼓勵百姓種桑養蠶。」徐階言道:「這是唯一的解決辦法。」
歐陽必進亦是開口附和:「沒錯,既然現在開了海禁,將來絲綢的貿易量將會巨大,鼓勵百姓種桑養蠶是必須要做的,老夫覺得應該讓南京的陸閣老考慮在江南選幾個縣出來,施行改稻為桑。」
「改稻為桑?」張治眉頭一揚:「讓老百姓不種糧食去養蠶,那老百姓吃什麼。」
「養蠶繅絲可以賣錢的嘛,拿錢買糧食不就行了。」
嚴嵩言道:「一畝地種糧食才能賣多少銀子,而養蠶繅絲,收益最少也是種糧食的一倍。」
張治並不滿意,但也沒有正面駁斥,而是說道。
「這件事要徵求陸閣老的意見。」
到底他是首輔我是首輔?
嚴嵩有點窩火,於是言道:「咱們四個人可以先統一下,然後再行文南京讓陸閣老酌情補充,現在咱們不能拿出主意就先去問陸閣老,這南北兩京一來一回就是小一個月的功夫了。」
「時間緊迫,確實不能都浪費在路程上,織造局那裡今年的貨勉強還能備齊,明年怎麼辦?要未雨綢繆儘快決定。」
張治便言道:「反正老夫是覺得改稻為桑這件事不能著急,這些年來陸閣老做事一向是先調研、後定策,這是一個很好的習慣,可以保證民生不出現問題,這件事還是應該先問陸閣老。」
嚴嵩只好去看徐階:「徐閣老的意見呢?」
「慎重、慎重。」
兩票對兩票,嚴嵩也沒辦法,只好一嘆。
「既然如此,那就將這個意思稟報皇上,讓皇上拿主意吧。」
皮球又一次被踢回給嘉靖,嘉靖心情便很是不爽。
要內閣有個屁用!
「司禮監把內閣的意思整理成疏,送去南京,問問陸遠的態度。」
「是,奴婢這就去辦。」
黃錦不敢耽誤,立刻派人以四百里加急趕往南京,將是否推動改稻為桑的奏疏送到了陸遠手中。
而陸遠拿到奏疏後,也是絲毫不覺得意外。
改稻為桑是必然的事。
前文就提到過,一旦多了出口這一項,對於原材料的消耗將會是倍增,那麼原材料不夠怎麼辦,只能擴產。
電視劇中也有改稻為桑這件事,不過辦的不好,導致浙江的百姓家破人亡。
但現實情況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最主要的一點就在於,江南織造局賺的銀子要反哺給國家,而不再只是進入嘉靖一人的腰包,這是最關鍵的變化。
而且還有了海關和銀行,海關能征關稅,這筆銀子是很可觀的,可以用來反哺百姓。
銀行一直有收儲糧和平抑糧價的作用,也不用擔心老百姓改稻為桑後,出現沒錢買糧或者地方糧行哄抬糧價的情況。
即便如此,陸遠也沒有著急就確定,而是先將浙江、江西兩省藩司主官召來南京,當面溝通。
「如果推動改稻為桑,咱們就得先提前做好應對準備,要做好充分的調研,需得完整的數據支持,兩位蕃台要上上心。」
陸遠列出了一個非常完善的調研表格。
「用多少畝地來進行改稻為桑,範圍內有多少戶百姓,這些田地種糧食的話一年能出多少糧,養蠶繅絲能出多少蠶絲,蠶絲值多少錢,能買回多少糧食,從哪裡買,是朝廷調運還是地方糧行自售,運輸能不能跟上,另外在改稻為桑的第一年,老百姓的家中有沒有餘糧,能不能撐到繅絲賣錢那一天,如果說撐不到,地方的縣倉有沒有足夠的儲備糧來先貸給百姓保證民生。」
調研表發到兩位布政使的手中,陸遠言道。
「麻煩二位回去後立刻將這份調研表發到各府縣,這次調研屬於交辦事件,要列入考成事項中,所以,每個府縣都必須給出調研結果,上報南京本輔會一一閱看。」
「太傅,這麼做的話,最快也要兩三個月,等到出了調研結果,再報北京,如此來回一趟,恐怕會耽誤不少時間,會不會影響今明兩年織造局的絲綢訂單?」
「就算織造局能賺一千萬兩,都沒有老百姓的活命糧重要。」
陸遠毫不猶豫的說道:「這件事如此、任何事都如此,任何政策沒有調研、沒有數據支持就不可以貿然頒行,因為我們的一句話,很可能就是幾千甚至幾萬人的命,這一點要時刻警醒於心。」
「是,請太傅放心,我們回去之後一定親自抓這件事,用最快的時間出一份完整詳實的調研結果。」
「辛苦二位了。」
陸遠笑道:「等這件事辦好,將來改稻為桑也為朝廷賺到錢,本輔一定在考成獎勵的基礎上,給浙江、江西二省多發一倍的績效獎,這錢也算是犒勞各位的辛勞。」
婁志德、吳鵬兩人都笑了出來。
兩人雖然都是清官,但既然能夠名正言順的多拿些獎金,誰又會不要呢。(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