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古科學精神(科普,本書核心觀念,還是建議看一下)

  .......

  為什麼是荀子之學呢?

  李星洲其實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如果問古中代國有沒有出現具有科學精神的思想呢?

  答案是有的,而且還很早,早在戰國時期就出現,那就是荀子之學。提出此思想的人就是儒家最後一位大師,荀子。

  但是,科學精神意味著與皇權對立!

  荀子的觀點總結精煉後,最重要的就是——「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自然界有自己恆定不變的規律,所以人可以發現這些規律,利用這些規律造福自己。

  這就是荀子觀點的核心。

  恐怕後世人見了都會驚呼,你TM這不是科學思想嗎!

  是的,荀子的思想就是如此具備科學精神,而且先進到令人難以置信。

  但也是很遺憾的,遺憾不在這種思想,而在當時的環境。

  一旦深入闡釋這種觀點,聰明人就會發現荀子這種思想是與當時的皇權完全對立的!

  荀子《天論》篇開頭就寫到:「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翻譯過來意思就是:自然的規律一直不變,不會因為皇帝是堯(明君)就存在,皇帝是夏朝的桀(暴君)就消亡。

  荀子是直接直白的告訴世人,自然有自己的規律,和誰是皇帝沒關係,昏君也好,明君也罷,都沒影響。所以接下來,人想過好,就要「制天命而用之」。發現和利用這些不變的自然規律造福自己。

  那問題來了,既然如此,光皇帝屁事?為什麼他是皇帝,人可以發現自然規律自己造福自己了啊,那自稱天子之的皇帝有什麼用?

  就這種精神,皇帝為了穩固皇權統治,敢用嗎?

  提都不敢提!

  其實乃至後來明朝、清朝的主流思想中,地方一有天災人禍,百官就上表說是皇上的德行不夠導致這些災難,要皇帝好好修德行(比如明萬曆皇帝),天災人禍自然消失。

  或者皇帝自己檢討,說是自己德行有虧,才會導致這些災禍(比如康熙帝),實在愧對天下,大多數人都是信這些的,覺得有理。

  而這種思想,是漢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的———天人感應。

  董仲舒提這種思想,在當時有限制漢武帝野心和權勢的現實意義,可在此之後一直如此,後人沿用至清朝末年,從未改變!

  有人說如果明朝沒完,可能會進入近代化,現代化。

  其實理智的說,那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明朝根本沒有科學精神的支撐。明朝舉國上下信的也是天人感應,而不是荀子的「天行有常,人可制天命而用之。」這樣具備科學精神的思想。

  所以,哪怕他們短時間內,偶然的在某一科技領域取得成就,也會因為沒有正確的科學精神的指導而走向歧途。

  所謂科學精神,往往比具體的科學發現和探索更加重要,有科學精神支撐的科學事業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否則就是曇花一現。

  西方的近代科技崛起,離不開文藝復興之後的科學精神支持從而衍生科學原則,像奧卡姆剃刀原理之類為基礎科學墊基的理論,如此,才可能產生科學的豐碩果食。

  ......

  想到這點,李星洲其實心裡非常遺憾。

  因為古中國可以作為科學精神支撐點的思想理論誕生如此之早,早在公元前三百年左右。

  結果卻是被人們遺忘,流逝在歷史長河之中。

  荀子作為先秦儒家學說集合大成者,結合孔、孟之道,填缺補漏,加以發展的出最早科學思想:「天行有常」,所以「人可制天命而用之」。

  卻從未被後人提及,人們說起儒家,多提孔子,孟子也不敢多說,因為孟子是個性子直的革命派。

  而荀子......更是幾乎沒有,說荀子,就相當於把當時皇帝宣揚的皇權的合法性都否定了。

  畢竟「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嘛,既然天自有規律,跟誰是皇帝沒關係,人們要做的只是發現規律,順應規律,利用規律就能活得更好,那皇帝意義何在?

  皇帝是老天的兒子這點從何證明?

  於是董仲舒說了天人感應,指天意與人事的交感相應,皇帝的德行作為會得到上天回應,以此解釋各種自然現象,也讓皇帝是老天的兒子這點得到證明。

  之後這種觀點延續千餘年,就再沒什麼荀子的科學精神。

  李星洲嘆口氣,所謂人定勝天有時不假,但是人定卻勝不了人。

  如果當初荀子之學深入人心,那麼將是另外一幅局面......

  人們將崇尚於發現、尋找自然界的規律,然後順應之,加以利用造福人類自身。而不是把什麼天災人禍歸結為皇帝德行。

  而因為這種探索深入人心,科技必然會飛速進步,從而衍生各種探索的經驗總結,發展出科學原則,就如奧卡姆剃刀原理之類的,整這科學體系會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健全。

  這就是科學精神的指導力量。

  但歷史沒有如果,歷史沒有選擇荀子。

  荀子鬥不過當時的王權,甚至在之後也沒幾個人敢推崇他的學說,連他的得意弟子也背叛了他。

  ......

  說到荀子的弟子也大名鼎鼎——李斯,韓非子。

  沒錯,想不到吧,荀子作為儒家,教出了大名鼎鼎的法家弟子。

  這本來是件非常好玩的事,儒到法,其實是黑化的過程。

  起初孔子生活在春秋,雖然亂,但還可以,所以孔子提倡用愛感化人,雖然他沒直接說人性,但可以基本確定。

  孔子覺得:「人性本善」,人性天生善良。

  到了孟子,孟子覺得:「人性有惡」,人性中確實有惡的部分,但大多數還是善良的。

  到了荀子,荀子覺得:「人性有善」,人性中確實有善良的部分,但多數的是惡的。

  到荀子的弟子,韓非子、李斯:「人性本惡」,所以儒家的教化和拯救論是行不通的,只有嚴苛的王法才能威懾,於是法家開始壯大。

  這是一條清晰的先秦諸子被人性逼瘋的歷程,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最後黑化為韓非子,李斯。

  儒(指先秦的儒,後來的儒已經畸形為為皇權服務的工具)與法的人性區別就在這。

  儒認為:人性是有善的,還可以搶救一下。

  法則認為:救個屁,人性本惡,只有刀槍棍棒,只有法律懲罰才是約束人的王道。

  ......

  儒家在先秦諸子百家中影響最大,繼往開來,不斷發展完善,從孔子到孟子,再到荀子,可惜的是後人多說孔子,少說孟子,根本就不敢提集大成者的荀子。

  這就好比儒學1.0,儒學2.0,儒學3.0!

  結果後人一看,抱著個儒學1.0天天說,2.0版本不敢提,孟子是個革命派,動不動就說什麼「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樣大逆不道的話。3.0版本更是,要老命,深入琢磨直接令皇權的合法性都給否了。

  所以一直到明、清,舉國上下,人們還是天人感應那套,還是抱著孔夫子的1.0版本翻來覆去尋章摘句取悅皇權。

  著實令人扼腕嘆息。

  李星洲其實一開始就有重興荀子之學,引領人們進入對自然科學規律探索發現的時代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