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二、鴻臚寺

  李星洲這幾天很忙,忙到都來不及找詩語溫存。

  這兩天起芳和他父親起棟上京,起棟是因為身為瀘州知府,南方又發生那樣的事,皇帝多疑不放心,決定將起棟調入京中,擔任中書舍人。

  而蘇、瀘兩地暫時都交給楊洪昭管理。

  起芳這次陪同他父親來京城,首先就拜訪了如日中天,又認識的平南王李星洲。

  除去起棟,她還帶了一個書生,是她丈夫,起家招的新姑爺。

  這書生姓王,單名一個禾字,進了王府唯唯諾諾,恭恭敬敬,只要見人就連連問好,說話也不敢大聲,看起來還比起芳小上幾歲。

  李星洲倒不覺得驚訝,挺適合起芳的,像她這樣有野心和權欲的女人,情愛對她來說沒什麼重要的。

  根據起芳對他說的,之所以選擇這個姓王的書生,一來是因為他聽話,二來就是這書生家世不錯,往祖上數七代,居然和當朝宰相王越是一家人。

  他們進京之後還去相府拜訪過。

  雖然王越只是隨意問候幾句,但也算因這便宜姑爺和當朝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王越扯上點關係。

  「喲嚯,這麼說來我們也有也算八竿子剛好打著的親戚啊。」李星洲開玩笑,因為阿嬌就是明德公王越的親孫女。

  起芳也笑起來:「小女子可不敢高攀平南王,如今平南王可是當朝郡王,冠軍大將軍,新軍指揮使,是朝廷炙手可熱的大人物啊。」

  「你這嘴還真是一點沒變。」李星洲搖頭,不過也沒在意。

  從今往後,王府在瀘州,蘇州一帶的生意將全由起芳來負責,她此次來京城,一來是陪父親盡孝道。二來就是來王府認識王府眾多管事,互相合作,王府的生意才能做大做強。

  如今王府主要生意包括香水和將軍釀批發,還有鋼鐵農具,之後會擴張到物流生意,而且因為石墨耐火坩堝的存在,王府還可以發展琉璃生意。

  所謂琉璃就是玻璃,其實這個世界早就有琉璃製造業,最初的琉璃大概漢朝時期就有,只是因為溫度等限制,加工琉璃成品十分困難,而且基本都是有色玻璃,成色還都很差。

  而王府的石墨坩堝可以讓溫度不再成為限制。

  .......

  起棟沒留在王府,他匆匆入宮見皇帝受封,然後選擇住在驛館。

  這兩天,中秋將近,秋雨也停了,秋高氣爽,十分怡人。

  上朝也沒什麼大事,皇帝和大臣都密切注視北方戰局,溫道離和羽承安雙方在如何對待女真使者上依舊存在分歧,兩者每日爭論不休。

  皇帝之後又問過他一次關於北方戰局的看法,他堅持認為女真會贏。

  不過大多朝臣都只是搖頭,覺得他在譁眾取寵,就連皇帝都皺眉不說話,整個朝堂之上,只有戶部使湯舟為那個胖子一直支持他的說法。

  他也很奇怪,湯舟為為何支持他,所以下朝之後也找他問過。

  那胖子只說笑呵呵的說他相信自己,李星洲可不信他那屁話,當初就見識過他是什麼樣的人,求助時又哭又發誓,說得感天動地,結果事一完,人影都找不到。

  這胖子絕不可能是什麼相信自己的狗屁緣由,莫非他有什么小道消息,或是心裡權衡過。

  李星洲不知道。

  .....

  下朝後難得清閒,便帶著阿嬌和月兒到聽雨樓,阿嬌唱詞,月兒煮酒,然後時不時給她們說說故事,十分愜意。

  沒想才坐一會兒,就遇到德公正好和阿嬌的二叔王觀河一起上來,隨即也拼座聊起來。

  聊著聊著,就說到北方戰事,德公公私分明,自然不會透露他的立場,李星洲則好奇的問起為什麼溫道離和羽承安要爭到那種地步。

  「雖然贏的一方能主理與金過外交事務,可也不止於此吧?

  兩方若因此事真箇你死我活,往死里得罪人,結果最後只有一個名頭?就算哪方能辦成這事,最後不過一個虛銜吧,又無實權。」李星洲不解的說出心中疑惑。

  德公一聽這話,想看傻子一樣看著他。

  他搖搖頭道:「你小子,入朝廷這麼多天,能不能多關心些朝堂之事!

  起初我朝對外國事宜皆由樞密院負責,後來前朝皇帝覺得如此一來,樞密院勢大,便將此職務另設鴻臚寺管理,依舊歸樞密院轄制。

  再之後為分減樞密院之權,又移到禮部之下。

  可因為當年與西夏結盟之後,我景國向來無外邦事務,所以鴻臚寺一直空缺,只有各房官吏填補,自從上一屆首官告老之後,便沒設鴻臚寺卿和鴻臚寺少卿。」

  說到這,李星洲也明白過來。

  德公接著說:「如今此事一出,便有新立鴻臚寺首官的必要,北方風雲變幻,總要有人負責外邦事務。

  所以他們不只是爭如何處置景國與遼和金的關係,還是在爭這鴻臚寺的官職差遣!」說著德公用手指敲了敲桌面。

  這下他徹底明白了。

  這兩派人看似在爭如何對待女真使,實際在搶「外交部」的位置啊,當然這個時代鴻臚寺自然比不上後世的外交部,因為在交通技術,通信技術落後的情況下,外交來往沒那麼多,所以並非重要部門。

  從鴻臚寺上任首官告老之後皇帝都忘記新立首官就可以看出來。

  這下李星洲也算全明白了,鴻臚寺卿怎麼說都是從四品官,而少卿則是正五品,很多人都眼紅著呢,怪不來兩邊幾乎要爭破腦袋。

  .....

  搞明白其中玄機後,又說一些京中趣聞,說著說著,德公還真說起一個有趣的事。

  那就是皇上準備給武廟中的關羽加封,找禮部判部陳鈺,孟知葉等問封號。

  德公說完搖頭笑道:「也不知陛下為何突然如此,關雲長故去至今已有七百載,為何突然想到為他加封,再者歷朝歷代武將可加者甚多,功勳武略勝之者眾多,為何獨加關雲長將軍?」

  隨後德公又漫不經心撫須,小聲說:「再者,我朝重文風,老夫沒想到陛下為何突然要為一位武廟中的武將加封?莫非陛下心中想要與遼國開戰不成.......」

  李星洲聽他說完,似乎聯想到什麼。

  武廟這東西始於唐朝,是仿照文廟設立。

  設立之初,離三國已經過去三四百年時間,很多事情早已模糊不清,設立武廟大概是唐朝為樹立榜樣,激勵國人尚武精神,這和春秋時期的王公帶士兵狩獵一個道理。

  前世歷史上關羽去世的頭七百年內其實並未受到太過加封,甚至有些不受待見,馬上天子趙匡胤甚至直接將他移除武廟,和後來被世人推崇的萬夫不當的關公形象大相逕庭。

  可關羽的發跡要從宋徽宗開始。

  宋徽宗把他移回武廟不說,還給他加封一大串響亮厲害的封號,昭告天下。

  而從宋徽宗之後,歷代王朝皇帝似乎都形成某種默契,都開始不斷給關羽加封。

  乃至他越來越神,說得越來越玄,到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更是加封得更多,讓關羽時隔一千八百多年後直接就成了至高無上的聖人,成了人人崇拜的對象,忠義無雙的武聖。

  清朝開始,各行各業,家家戶戶都開始供奉起關公。

  李星洲看德公只是隨意說笑,也齜牙一笑,笑得勉強:「誰知道呢,或許皇上自有深意吧。」

  德公點頭,也不多說:「如今最要關心的還是北方戰局啊,這一戰說不定能改寫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