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港城之前,陳慶宇讓張志東和團隊做了一個預估模型。
MP3是新開發出來的產品,沒有之前的數據可以對比,但可以直接套用隨身聽的模型。
張志東找到了港城隨身聽的往年數據,這本來也是行業內部情報,然而在諮詢公司眼中,只要有人花錢,他們就能搞到各種數據,雖然不一定完全準確,但還是有一定參照價值的。
「老闆,按照隨身聽的數據模型對比,第一代產品賣到百萬份,應該不難。」
張志東做完統計,立刻給陳慶宇匯報。
100萬的銷量,按照對半的利潤來看,大概有將近七個億左右。
「如果售價再高一倍,銷量還能達到這個數嗎?」
陳慶宇想了想,問道。
「港城的平均薪水高,小範圍增加售價,不會影響到具體銷量,但是港城人的生活成本也高,每增加一部分售價,必然會影響一部分銷量。
如果售價達到3000元,銷量的期望值日,可能要砍半。」
張志東想了想說道。
3000元的售價對比50萬的銷量,有多少利潤?
陳慶宇腦子一陣頭腦風暴,卻發現根本沒辦法計算。
他連加盟和直營的方式都沒有確定,利潤占比自然也無法確定,不過有一點可以確定,MP3在港城的利潤,肯定比在內地的利潤要少。
同樣是1500元的售價,涉及到港城兩岸的稅務問題更複雜,如何把資金帶回來,也是一個問題。
很多國際跨國集團,都會在當地成立新的公司,直接把這部分利潤轉化成公司資源,然後再用公司資源經營全球。
他們之所以不把錢挪回本國,就是因為手續過於複雜,而且還涉及到稅率等因素。
當然一個國家的基礎太過脆弱,根本沒辦法組建相關產業,那就算匯率的成本再高,也必須硬著頭皮轉。
但港城顯然不在此列。
此時的港城貨幣,比內地貨幣更有價值。
而且港城的吸引力,也遠大於內地,所以如果陳慶宇有資金困難,可以直接通過金融業務兌換。
做這些業務的公司,肯定會非常歡迎陳慶宇。
作為知情人,張志東對陳慶宇的敬佩,簡直已經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即便MP3項目研發成功,張志東心理還是有些惶恐,因為在他看來,隨身聽市場已經趨於飽和,就算MP3很有優勢,但是高昂的售價,也不太可能賣出多少份。
陳慶宇為MP3項目,投入已經接近一個億,如果算上宣傳渠道,資金肯定過億了。
如此龐大的資金量,根本不可能短時間內回本。
萬物開頭難,曼妮百貨之前,國內都沒有高端百貨這個概念,等到曼妮百貨做起來後,各地的百貨公司,突然間開始改變運營策略。
各地模仿曼妮百貨,然而卻做一個垮一個,不但把以前的客戶群給整沒了,連模仿的路也沒走對。
MP3這個項目也是一樣,產品做出來後,肯定會冒出一大堆抄襲仿冒者。
他擔心這個賽道會火,但陳慶宇卻不會賺錢。
然而開局兩天的銷售,直接把他打得無話可說。
先生說過,無論投資多少錢,項目都會很快回本,他之前有100個理由不相信,現在這些理由如同迴旋鏢一樣,狠狠砸在了他自己的臉上。
兩天爆賣一個億,利潤將近4000萬。
如果不算牛老闆這種江湖老闆,內地的首富有多少錢?
沒人知道,但大致給出的數字是10億左右。
陳慶宇兩天就賣了1個億,就算內地的市場份額再小,爆賣20個億還是不難的。
如果能把港城市場拓展成功,僅僅是利潤,就能達到10個億左右。
而且,這僅僅只是第一代產品,隨著後期概念營銷,MP3逐漸進入大眾視野,再隨著價格逐步下探,肯定會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做電子產品都明白一個道理,賣硬體只不過是最低端的商業手段,真正的高端打法,是把硬體當做平台和渠道,售賣平台需求。
所尼的產品之所以顯得特殊,就是因為他的磁帶或者光碟質量更好,音質也更突出。
等MP3的盤子做大之後,當然也可以推出各種各樣的定製化產品,而且因為是純粹的軟體算法,所以利潤更大。
意識到這一點的不僅僅是張志東,包括所尼在內的國際大廠,都看出了MP3的巨大優勢和威脅。
進入90年代之後,所尼等島國企業,加大了對內地市場的關注。
所尼是最早一批在內地,建立辦事處和分部的國際公司。
MP3剛剛發售沒幾天,他們就發現了這款產品,而且經過緊急調研,他們發現MP3賣爆之後,自家的隨身聽產品,竟然出現了斷檔式的銷量下跌。
陳慶宇沒有所尼內部的消息渠道,不知道他們什麼時候開始研發MP3,但他很清楚,等到所尼研發出來之後,憑藉他們自家的產品和品牌口碑,根本就不是他能對抗的。
品牌這個東西非常玄學,價格貴的時候,人們百般嫌棄,但真正需要時,能買得起的時候,第一選擇往往就是品牌貨。
就比如手機,明知道某個牌子的旗艦款更貴,甚至貴出了幾千元之多,但是當有錢的時候,依舊想買這個牌子。
當品牌力形成了效應,人們會自己說服自己,哪怕他賣的再貴,人們也會找出各種理由給這個品牌附加其他價值,用於說服自己購買他家的產品。
手機如此,MP3也是如此。
所以陳慶宇的時間非常有限,他必須卡在所尼等企業還沒有研發出來之前,就達到一定的用戶量級。
只有這樣,他才能夠讓用戶形成依賴性。
品牌力固然有魔力,但依賴性同樣也有魔力。
他是第一家做MP3的公司,等第一批用戶體驗了幾年之後想更新新款時,下意識還是會買他的產品。
第2天一早,陳慶宇就帶著魏成峰來到了港城。
門店擴張已經完成了過半,剩下的業務由團隊自行處理,畢竟一線城市已經搞定了,二線城市雖然也在擴張板塊中,但整體重要性卻不如一線城市重要。
完成了相關業務後,魏成峰已經從大區經理,變成了陳慶宇的左膀右臂。
而且因為有港城十幾年的相關工作經驗,正適合給陳慶宇當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