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閒的蛋疼
而大明治水要有些乾的工程有多大?
首先,全國各地都要陸續修繕,改造河道,一些地方還要開渠引水,每個工程看似不是很大,可是,架不住量多啊!
而且,這些搞完了之後還不算完,黃河要修,要進行改造,大運河要進行清淤,要重新令航道煥發生機。
這些工程,想想都令人頭皮發麻。
自古以來,能幹成其中一件事情的王朝,都稱得上了不起了。
但現在,朱標已經全都給他規劃上了!
朱標這番雄心壯志,著實令老朱刮目相看,兒子,遠比自己想像的有志氣,更有遠見。
至少,在這件事上,老朱沒朱標這麼敢想。
原先,老朱只是想著,這地方上的水利修一修就算完了,老百姓能有一口飯吃,這就足夠了!
可現在,老朱忽然發現自己這麼想的話,實在是太短視了!
為長遠計,的確是該有一個統籌規劃。
而朱標此刻則是話語不停,繼續道:「諸位,本宮要求增設一部,除了方才那些,便是本宮覺得,確有必要如此做。」
「朝廷應當向民間徵集熟悉水文地理的賢良之士,不拘身份,不拘地位,凡是符合朝廷要求,朝廷皆可許其高官厚祿,令其在這件事關國家百年大政方針上出謀劃策。」
「殿下,此事是不是言之過早?」立即就有朝臣出列反對,道:「臣以為,當下,我大明首要任務是與民休息,不該再大動干戈,更不該濫用民力……」
「須知昔年秦始皇修築長城,秦朝二世而亡,隋煬帝修大運河,隋不過三世史書殷殷血鑒在前,不可不察。」
「此番修河治水,工程浩大,只怕勞民傷財,最終反無所得。」
「前元之時,修繕黃河水道,最終釀成民夫暴動,元廷失其天下……」
「若我朝廷不思百姓之疾苦,恐重蹈秦朝,隋朝之覆轍。臣請皇上三思啊!」
朱標朝說話那人看了一眼,眉頭挑了挑。
吆嗬!
又是一個言官。
這御史台養的都是一幫什麼貨色?專門和他不對付?上次冒出了一個陳懷義,讓他給送到邊疆去了,徐達也的確給陳懷義挑了一個好地方。
這還沒過多長時間呢?
怎麼又來一個?
關鍵是這言官,這說話發言,怎麼都他麼喜歡虛空打靶?並且格外喜歡把自己包裝成一副為民請命的樣子,對於大明無比的忠誠和熱愛。
這是從明初就開始長歪了啊!
這些臭毛病不給這些言官改一改,立立規矩,這以後要推行什麼政策,這些言官只怕又要跳出來嘰嘰歪歪,煩不勝煩。
朱標剛打算說話,胡惟庸就已經先開口道:「趙御史,你此言過了吧?」
「太子殿下何曾說過我大明今番首要任務不是與民休息?」胡惟庸冷哼一聲,緊接著就道:「今番朝堂上討論的就是我大明如何儘快讓百姓還家,耕種土地,恢復元氣,興修水利也是其中不可或缺之一環吶!」
「方才御史說濫用民力,本相要在這裡替皇上和太子問一問御史了,皇上和太子殿下徵用民夫,是為了修築宮殿麼?是為了一己之私享樂麼?」
「召集民夫為何?便是修繕水利也。其利在民,怎是濫用?」
「且殿下也已經說明了,治水,乃百年之國策,毫無疑問,其意義便在於怕過度使用民,御史下次還是聽仔細些……」
朱標暗暗的給胡惟庸豎大拇指,這老胡,靠譜啊!
這句句都說到他的心坎上。
當然,這表面上,朱標則是一臉笑容,看向方才那名言官,道:「御史,方才丞相所言,或許有些許不客觀。」
「本宮想在這裡問問御史,御史可曾調閱過我大明自開國以來,各地爆發的災害共有多少?其中有多少是水旱災害?」
「這個……」聽到朱標的問題,這名御史頓時結結巴巴,這誰他娘的知道?
誰沒事兒去統計大明立國以來,發生了多少災害?
朱標告訴你,還真有這麼一個人。
當即,朱標就命人去取來一樣東西,而朱標則是微笑看著眾人,淡淡道:「還請諸位稍安勿躁,稍後諸位便知分曉。」
片刻之後,一名侍衛急匆匆進殿,將一份文稿交予朱標。
朱標打開之後,看了一眼,就道:「諸位,本宮閒暇之時,則做過一則統計,現在念與諸位聽。」
「自洪武元年以來,我大明發生的各類大中小型災害共計五百三十二起,其中水旱災害有三百五十六起,占據所有災害裡面大多數。」
「且其中特大災害當屬洪武元年之時,黃河水患爆發,釀成的洪澇災害,統共有五縣為重災區,十三縣為輕災區,三十五縣受到影響……」
「還有旱災,以及之後的蝗災,時疫等等。」
「再有一些偏僻之地,還未上報,目前所得之數據,不過是全國大部分地區罷了,還不算完整。」
聽著朱標娓娓道來,御史台的那些言官瞬間閉嘴。
心中仿佛千軍萬馬呼嘯而過,直呼:臥槽。
還真他麼的有人有這個閒情逸緻,去統計大明立國以來,共計發生了多少災害。
這他麼是閒的蛋疼吧?
姓趙的那名御史此刻看著朱標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念著,張了張嘴巴,可是他卻是一個字都吐不出來。
在充足的事實和大量的數據面前,哪個能夠抵賴?
最後,朱標將手中文稿一合,微微一笑看向眾人,道:「以上本宮列舉的這些數據都已經在文稿中標明出處,且在中書省皆有據可查,諸位若是不信,盡可去中書省查證,看本宮統計的對是不對。」
朱標這突然間露的這一手,不禁讓御史台的那些言官閉嘴,就連身為丞相的胡惟庸,也是吃驚不已。
很明顯,朱標雖然年輕,但卻絕不是一個很好忽悠的主兒。
就憑他能在無數文檔之中,整合自己所需要的數據和情報,在這個年紀,朱標已經足以令人刮目相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