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三人
自春秋戰國以來,士子之中便有一種風尚,君以國士待我,我自當以國士報之。
此乃為報知遇之恩。
儘管歷經千年,這樣的風尚幾乎不存。
但是,一些士子心中仍對這樣的傳統保持著尊崇。
趙良此刻就深切的感受到太子殿下的濃濃情意。
對於他,太子殿下是抱有莫大的期許的。
而在京城中的一處客棧,李進衣著仍舊樸素,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原先他住的是下等房,乃至只能住柴房,這還是店老闆好心所致。
可現如今,自從他李進高中之後,店老闆就立即將他換到了上等房間,且當得知李進還進入附加考試之後,店老闆還主動為李進提供一日三餐,而這些,店老闆都不取分毫。
就連京中不少官員,也來和李進拉關係,套近乎。
所謂人情冷暖,世態炎涼莫過於此。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
當日他的表叔馬三刀觸犯國法,自裁之後,他李進的生活也是一落千丈。
窮困之時,甚至連鍋都揭不開了。
原先和他表叔交好的那些人,幾乎都斷了來往。
只有軍中一些表叔的同袍兄弟,還來接濟幾分。
可今時今日,他高中之後,這些人又以馬三刀的名頭來與他見面。
李進對此心知肚明,更能理解。當然,對於這些人表露出來的「好意」,他全都拒之門外。
今時今日,拿了這些人的好處,日後只怕要以數倍償還,那都是不夠的。
想到這裡,李進不由得想起了趙良,原先他還為欠趙良五千兩銀子苦惱。
畢竟這五千兩銀子對他來說可不算是一個小數目。
若是規規矩矩的,這筆錢只怕他一輩子都還不上。
雖然說這筆錢趙良說是他捐贈的,並不需要李進償還。
可是,這錢對李進來說,又怎能不還?
而就在方才,宴席散了之後,一名太子宮中的人,告訴他,這筆錢他已經不用還了。
因為這些銀兩,太子已經悉數還給了趙良。
知道了這個消息,李進心中一塊大石頓時落地。
而後面,那人更是交給他一份太子親筆寫的書信,讓他以他的表叔馬三刀為戒,要多多勉勵之。
在信中,儘管對馬三刀貪贓枉法的行為多加批判,但對於馬三刀當年鄱陽湖英勇殺敵的功績並未否認,反而多加推崇,並未因為馬三刀最後貪贓枉法,就一筆抹殺。
看到信的最後,李進眼角不由的滑下兩行淚水。
自幼,他便沒了雙親,都是表叔在照顧和撫育他。
尤其是馬三刀的兩個兒子死了以後,對李進,更是視如己出。
如此深恩大德,李進自是不敢忘。
可當馬三刀因為貪贓枉法的罪名自裁以後,所有的一切都變了。
不管他的表叔馬三刀曾經立下何等功勞,周圍的人都仿佛當這個不存在了一般,只記住了他的表叔馬三刀是個貪官。
現在,太子殿下這份信,充分肯定了馬三刀過往的功勞,這讓李進感動不已。
而此刻,在一處宅院之中,一座祠堂內,青煙裊裊,燭台上的燭火,伴隨著微風,輕輕拂動。
而在一雙白燭的正中央,擺放著一塊牌位,上書:「先義父楊憲之靈位」。
台下,楊石身披麻服孝衣,靜靜地跪在蒲團上,手中的冥紙投入火盆之中。
許久,嘶啞又有些許乾澀的聲音自楊石口中傳出:「義父,孩兒不負所望,又蒙太子殿下恩典,今科高中。」
「您的仇,我一定會替你報。李善長,胡惟庸,他們一個都跑不了……」
此刻,火盆中的火焰倒映在楊石眼中,似乎伴隨著他心緒的變化在跳動。
仇恨的種子早已種下,而現如今,已然生根發芽,已然破土而出。
何時長成,卻是誰也不知。
可是,楊石卻知道,接下來的他,所應當的做的,就是緊跟皇上和太子殿下的步伐。
要除掉李善長和胡惟庸,普天之下,能做到這一點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現如今的皇上,還有一個就是未來的皇帝,現今的太子。
而且,楊石已然發現了其中的契機。
李善長的退隱,讓楊石明白,必然是皇上已經無法忍受,這才讓他歸隱。
而繼任的胡惟庸,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勢力會迅猛發展,這是必然的。
可發展到了最後,一定會和現如今的李善長一般,令皇帝的忍耐到達一個極限位置。
且胡惟庸和李善長相比,還有一個最大的缺陷。
就是年齡。
李善長做宰相的時候都已經五十多歲了,讓他退隱,自然無可無不可。
可胡惟庸才多少歲?
不過四十多歲,幾乎和當今皇上差不多的年紀。
這胡惟庸今後要是做個十年八年的宰相,會發展到何種程度?
萬一哪天皇上走在了胡惟庸前面,豈不是給新即位的太子,留下了一個大禍害?
自古權臣作亂,屢見不鮮,楊石熟讀史書,對此清楚無比,他同樣也相信當今的皇上,能夠看到這一點。
就算現在看不到,將來也會看到。
而且,就算到最後,皇上沒有為太子除掉這個禍害,新即位的太子能容忍胡惟庸?
這想都不要想。
有胡惟庸在一天,新君都無法找准自己的位置,更別提施政治國了。
楊石微微思索,這些事情,儘管他年歲不大,但卻看的格外透徹。
眼下的他,更應該著重發展自身,才能在最後來臨的那一刻,成為徹底壓死胡惟庸和李善長的那一根稻草。
安全問題,楊石並不擔心,有這太子殿下同窗這層身份的保護。
胡惟庸就算想算計他,也沒那麼容易的,只要他不越線,胡惟庸就一點辦法都沒有。
更別提,他也是英烈之後。
這樣的雙層身份,胡惟庸在沒有充足的理由動他,只會更讓皇上和太子感到忌憚,覺得他胡惟庸囂張跋扈,不可一世。
這反倒會加速胡惟庸的滅亡。
楊石此刻亦是深深一拜,最後道:「義父,孩兒守喪之期,便要遠行,恕孩兒不孝,但您的大仇,孩兒一定會替您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