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蓄謀已久

  第387章 蓄謀已久

  「三方匯集,加緊猛攻,如此一來,高麗必會顧此失彼,難逃敗亡下場。」

  顯然,朱標這一席話,已然指明了對付高麗的正確方式。先平倭國,再攻高麗,所取得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此外,我軍還可選擇向南進攻占城,占城一帶盛產稻米,水稻一年可以三熟,且顆粒飽滿,糧食之中可算上等,若是能夠將其吃下,則我大明除了江浙一帶,便可再多一糧倉矣。」

  「四川巴蜀,古便有「天府之國」美稱,盛產稻米,如今明夏國主年幼,斷然不是我大明一合之敵,唯一憂慮之處便在於明夏父子兩代人經營巴蜀十數年之久,深得人心,攻城掠地容易,欲令巴蜀之地歸心,非數十年苦功不可。」

  「而雲貴之地,雖說這一帶不適宜耕種,素有「地無三尺平」之稱,然此地卻是至關重要,且如今還有元廷殘兵敗將盤踞,人數有十數萬之眾,亦是我大明之大患矣。」

  「雲貴之地,北接巴蜀,東連兩湖廣西之地,兩湖,亦是我大明之產糧重區,而廣西,輻射南洋,與占城相連,此地亦頗為重要,雲貴若是不寧,則大明不安。」

  「此外,還有甘肅西域一帶,雖說地廣人稀,但此地極為重要,我軍若是能占據,屯田發展,未來對付北元,將是最佳的前出基地……」

  朱標侃侃而談,分析的頭頭是道,將這些地方的優劣處逐一講解,每一處的分析,皆可謂是鞭辟入裡,就連在場的許多將帥,也未必能知道的如此詳盡。

  這充分說明,朱標在這上面的苦功不是一星半點。

  唯有時常琢磨,才會有這番驚人的成果。

  最後朱標望著眾人,看向了老朱,緩緩道:「父皇,故而兒臣覺得,我大明因首先將這些地方逐一平定,屆時,我軍若是對元廷餘孽動手,將易如反掌。」

  「在此過程之中,儘管我軍戰鬥不止,然而這些地方,皆難擋我大明兵鋒,我軍既可練兵,又可積蓄糧草,積攢實力,等待與元廷決戰之日。」

  顯然,朱標的打算就是先易後難。

  先把周圍的這些嘍囉掃了,把甜頭都給嘗了,然後再去啃元廷這塊大骨頭。

  「諸位將軍再看,我軍若是將這些地方勢力平定,那屆時我軍對付元廷是何等情形?」

  「我方東至遼東一線,中有上都,大都為前進基地,西至甘肅西域,在這漫長的邊線,我軍可以肆意出擊,甚至可以多路出擊,就算在單獨一路也可以與元軍正面交手,元軍若是分兵應對,我軍更可以以碾壓態勢獲得勝利……」

  老朱聽完,儘管心中已經分外滿意,但是,臉上仍舊是不動聲色,看向了徐達。淡淡道:「徐達,你覺得咱標兒這套戰略方案如何?」

  徐達此刻並不說話,眼中有著思索之色。

  老朱也不催促,他知道徐達此刻亦是在細想朱標提出這一套新的戰略。

  思索片刻之後,徐達看向了朱標,凝重問道:「殿下,敢問欲施行你這套戰略方案,所需時間大概多久?」

  朱標不假思索,立即答道:「若是一切順利的話,十五年即可,若是中間稍有波折,二十年也足矣。」

  這是朱標的自信,不,應該是朱標對明軍有著充足的自信心。

  正如徐達那般,認為明軍可以對元軍完成戰略合圍,可以一舉殲滅之。

  相比較起來,徐達那套方略,可能還要冒險許多。

  畢竟,這要對元軍形成戰略合圍,從而一舉殲滅,這可不是個容易事兒,對方的統帥王保保,那也不是個易與之輩,稍有不慎,大敗虧輸,這也不算稀奇事。

  不過要包圍元軍不易,可對付其他幾個,那就是手拿把攥。

  明軍的勝利,那不過是一個時間問題。

  「那殿下以為,我軍該先攻何處?」徐達再次發問。

  朱標不假思索道:「倭國。」

  「平定倭國,對我軍目前來說,應最是容易,因此此時他們正值內亂之時,我軍甚至可以拉攏其中一方,然後藉此出兵……」

  「若是先攻其他地方,巴蜀之地就算攻下,短時間內反要牽扯朝廷大量精力,不划算。」

  「雲貴之地雖有數萬之眾,但如今要說威脅兩湖,兩廣,那也不過是自不量力。」

  「占城雖好,可目前我大明內部已有江浙,兩湖一帶可以供應糧食,需求性不是很大。」

  「而甘肅西域,最為要緊的便是向此處移民,夯實大明在此根基,此乃長久之計,一時一日看不出效果。」

  「唯有先攻倭國,攻下之後,只需駐軍即可,旁的事務,通通可以暫且擱置。如此一來,朝廷精力被牽扯將會極其有限……」

  這帳算的……

  徐達此刻亦是不得不承認,朱標提出的這份方略,絕不是一時興起,更不是偶有感觸,這分明就是蓄謀已久……

  他麼的,連先打哪個,後打哪個,怎麼打,這都算的清清楚楚……

  「殿下,兵者,乃不祥之器,聖人不得已而用之。我大明如此興兵動武,攻伐鄰國,於國,於民,只怕是大大不利……」

  「再者說,我大明乃堂堂正正王者之師,若無名目就出兵攻伐鄰國,亦是有失王者風範……」

  殿中突兀的出現這些話,令眾人皆是側目。

  朱標也是好奇了,這是哪個小可愛說出如此愚不可及的話語?

  當看到那人,宋濂,朱標就不奇怪了。

  這宋濂長久受到儒家的薰陶,有這樣的思想並不奇怪……

  朱標還疑惑宋濂怎麼出現在這種場合,不過細想想也不奇怪。

  這宋濂還是有用處的,起碼寫的一手好文章。

  老朱也非常懂宣傳的奧妙,北伐進展如此順利,除了前線將帥士卒分外給力以外,就是宣傳的好。

  百姓們一聽到朝廷的宣傳,紛紛歸附,許多地方連像樣的抵抗都沒有。

  而當時北伐起草的檄文就是宋濂主筆。

  好的筆墨,亦是可以殺人誅心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