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亦盛安排了下去後,他又看向了朴永元,道:「朴卿,如今這一戰,你去過了鮮卑,也見到了王奇,你認為我們這一戰,大體能有多少的把握?」
朴永元嘆息道:「陛下,臣認為這一戰,恐怕是相當的困難。原因很簡單,雙方的實力懸殊巨大。尤其是鮮卑整體歸順了齊國,且齊國攻打鮮卑,沒有遭到任何損耗。」
「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要擊敗齊國,會面臨著巨大的壓力。不過依照臣看,這一戰,我們不求擊敗對方,只求打消耗戰,只要是能擋住齊國的大軍,一切都是值得的。」
「只要是咱們高句麗,能存活下來,那麼即便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是可以的。否則,這一戰後,我們就會徹底納入齊國境內,我們高句麗也就徹底沒了。」
「昔年大周,乃至於更早的歷朝歷代,他們雖說也要我們歸順,要我們稱臣。但是,也從未要求我們,要讓我們成為齊國的一份子。」
「但是如今,卻是不一樣了。齊國這裡,是要求我們徹底的融入齊國,高句麗自此覆滅,所以我們這一戰,必須要覆滅對方。」
朴亦盛皺起了眉頭。
的確是不好辦。
他心中也是仔細的思忖著,甚至於,朴亦盛當即就安排了下去,讓人把整個高句麗的地圖懸掛起來,以便於觀察地圖,以便於做出應對。
時間不長,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進入。
卻是有四個人來了。
為首的兩個人,一左一右,文官是丞相李昌訶,武將是大將軍乙支文雄。
李昌訶的年紀已經是五十開外,他是兩朝老臣,更是昔年朴亦盛的老師,是高句麗文官的定海神針,作為文官之首的丞相。
乙支文雄的年紀,也是李昌訶相差不多,甚至必李昌訶稍大一些,已經年近六十。他早些年時,甚至在大周時,大周曾數次攻打高句麗,要讓高句麗稱臣。
大周侵犯時,是乙支文雄親自帶兵抵擋,擋住了大周的軍隊進攻,保住了高句麗。自此高句麗表面上,雖說仍是大周的屬國,可實際上,已然是脫離大周自立的。
在兩人身後的人,便是戶部尚書崔敏承,以及兵部尚書鍾金國。
兩人的年紀在三十開外,都是朴亦盛提拔起來的心腹。
朴亦盛當高句麗王,已經近二十年,如今的高句麗朝堂上下,都是朴亦盛的心腹。相比於倭國的聖德天皇,朴亦盛並沒有遇到掣肘的情況,也從來沒有作為傀儡。
朴亦盛年輕時登基繼位,成為高句麗王,他也是有王權的。然後他憑藉自身的能來,不斷的調整朝局,在短短時間內,就完成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改變,朝堂上下都是他的力量。
甚至,朴亦盛消滅遼東半島上的各小國,他的權利威嚴便到了頂峰。
他就是高句麗至高無上的主宰。
李昌訶、乙支文雄等人站定後,便齊齊行禮,四個人看到了站在大殿中的朴永元,都一下明白了事情和齊國有關。
朴亦盛開門見山道:「這一次的事情,想必你們都已經有猜測。朴卿前往鮮卑彈汗山出使,覲見了齊國皇帝。齊國方面,不接納我們的求和稱臣。」
「齊國皇帝王奇,執意要像滅掉鮮卑一樣,徹底摧毀我高句麗,使得我高句麗不存在。甚至於,王奇如今在鮮卑設立遼州,自此鮮卑消失,而我高句麗,也是要設立一州,要讓我們都成為齊國的人。」
「王奇是休想。」
乙支文雄他發須飛揚,一下就動怒起來。
他眼神無比的嚴肅。
作為一個從地方上一步步歷練起來的大將,乙支文雄有著足夠的底氣一戰。
他吹鬍子瞪眼,斷然說道:「陛下,齊國雖強,我們雖弱,可是以弱勝強,自古以來,便是存在的。這一戰,我們就再打一仗。」
「昔年,我們和大周打了一仗,打出了我高句麗的威風。自此,我高句麗三十多年,從未遇到大周的威脅。如今,齊國的皇帝信誓旦旦,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
「我們這一戰,不管如何艱難,也必須打,打出我們高句麗的立國之戰。」
「這一戰打贏了,那麼我高句麗,自此以後,就不需要再以屬國自居了。尤其我們如今,也是有步槍的國家。我們的實力,也是很強的。」
「雖說海西帝國和倭國落敗,但是倭國實力不強,海西帝國一貫是自大成性的。他們落敗了,倒也沒有什麼奇怪的。」
「而我們高句麗一戰,必然是可以打出我們的風采,徹底打出我們的立國之戰。」
乙支文雄本身,就是強硬的主戰派。
打仗,他是不懼的。
打就打,高句麗方面,有足夠的士兵,也有足夠的兵力一戰。
兵部尚書鍾金國也是附和道:「大王,臣也建議一戰。我高句麗的存在,從來不是什麼大周的施捨,也不是什麼大周的憐憫恩賜,而是我們憑藉自己的拼殺,一刀一槍一兵一卒打出來的。如果沒有這些,也就沒有我高句麗的存在。昔年,是如此。如今,也是如此。所以不管齊國如何,我們就是一戰。」
戶部尚書崔敏承道:「大王,我們高句麗方面,這幾年都是年年豐收。我們的國庫,有充足的糧食。甚至於整個高句麗境內,無數的士子,無數的百姓,都希望能拓展國土。所以如今,一旦和齊國開戰,我們有足夠的底蘊和基礎。這一戰,我們是能夠支撐下去的。總之,就是殺吧,一定要殺個透徹,殺出我高句麗的未來。」
整個上下,都是全力主戰。
這是高句麗的一個態度,他們即便是處在不利的情況,也仍然是要建議一戰。
這是常態。
歷史上的高句麗,遭到了大周幾代君王的攻打,再往前,也一樣是有不斷被攻打的情況。所以就高句麗的一個歷史下來,都是抗打,所以沒有懼怕,反倒是要一戰。
朴亦盛微微頷首,他卻是沒有急著表態,而是看向了李昌訶,道:「丞相,這一次和齊國開戰,您老認為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李昌訶神色平靜,卻是緩緩道:「陛下,這一戰打肯定是要打的,這是沒有任何懸念的。如果稱臣求和有用,朴永元也就不至於是失敗回來了。」
頓了頓,李昌訶又道:「我們如今要做的,那就是更為全面的,更為穩健的,甚至於爭取以最小的代價,能擋住齊國的軍隊,這就是要考慮的。」
朴亦盛頷首道:「老師言之有理,這一次的廝殺,茲事體大,事關我們整個高句麗的存亡。戰,是必須的。不過,卻是要以最小的代價,換回這一次的勝利。」
「甚至於,我們往壞處考慮,即便是擋不住,也必須要盡最大的可能削弱齊國的力量。以至於最終,守住我高句麗。」
「我們高句麗一方,絕對不能步鮮卑的後塵。」
說到這裡,朴亦盛看向了乙支文雄,道:「乙支老將軍,你是宿將,更是曾經和大周廝殺過的。你的經驗,是最為豐富的。你來說一說,這一戰該怎麼打?地圖本王已經懸掛起來,你來看一看。」
乙支文雄毫不客氣的站起身,道:「大王,不瞞您說,此前朴永元出使時,我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戰可能要開戰。」
「所以,我考慮了出戰一事。」
「在臣看來,不管什麼樣的談判,總歸是要打了來。齊國認為能直接覆滅我們,我們認為自己能擋住。所以先較量一番,分一個高低來,再來考慮其他。」
他走到了地圖的面前,直接指著在高句麗最北面的大同江,說道:「從遼東進入我高句麗,首要的第一道防線,便是北方的大同江。」
「我們的第一步防線,便是先在大同江邊上搭建起防禦工事,布置防線。大同江如今,水流仍是湍急。齊國要渡河,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這是第一道防線。」
「我們的第二道防線,在曹山口。曹山口的這一處位置,是南下的必經之地。這一處位置,距離最北方的大同江,約莫有三十餘里的路程。」
「所以我們就在曹山口的兩側山坡山,占據高地,扼守這最主要的制高點。畢竟我們如今有了步槍,憑藉自身的步槍,那就可以攻擊山下要橫穿過去的敵人。」
「齊國的軍隊,想要對過曹山口,那是很難的。」
「我們的第三道防線,在永定城。這一座城池,是從過曹山口後,繼續南下時,最大的一座堅城。當年為了抵擋大周的進攻,曾經在永定城的左右兩側,各自修建了屯兵駐紮的城池。」
「只要是齊國來進攻,兩處的兵力都可以同時馳援。」
「目前來說,這是當下的一個防守策略。」
「當然,我也並非是沒有考慮,我們主動進攻。只是要主動殺過去,直接和齊國正面交鋒,我認為我們高句麗,還不具備這個實力。」
「齊國畢竟能擊敗海西帝國,能擊敗倭國,甚至於鮮卑都投降了,所以我們把事情考慮更壞一點,首要就是我們自身,可能擋不住,全線防守。」
「等這一戰打下來,如果發現,我們有反擊的機會,到時候再考慮反擊。」
「如今能擬定的策略,就是大方向的策略。等一切的方向定下,那麼等到了廝殺時,再慢慢來調整。」
乙支文雄侃侃而談。
他那一雙略顯渾濁的眸子中,卻是閃爍著精光。
他並非是大宗師,卻是踏入宗師境多年,是巔峰境界的宗師。故而雖說有些年紀,但乙支文雄的精氣神極好,絲毫不顯蒼老。
朴亦盛聽完後心中也是盤算了一番,他是贊同的,但沒有立刻表態,而是看向了李昌訶,道:「丞相,你看老將軍的建議怎麼樣?」
李昌訶說道:「大王,臣是贊同的,論及調兵打仗,論及打仗的能力,我高句麗上下,老將軍便是經驗最豐富的的人。」
「他的建議,我認為已經很合理。如今朝廷中,要做的事情,那就是糧草上的補給,以及槍枝彈藥的提供,確保後勤的穩定。」
「當然,還有一件事,那就是宣傳我高句麗即將遭到滅國之戰,必須要一戰。所以動員所有的人,讓所有人都參與進來,我高句麗這一戰,全民皆兵,全部都來抵抗。」
朴亦盛道:「丞相所言甚是。」
頓了頓,朴亦盛繼續道:「這一戰,丞相和大將軍全權調度。不論是文官,亦或是武將,整個我高句麗國,傾力準備一戰。」
「是!」
李昌訶、乙支文雄齊齊回答。
崔敏承和鍾金國也是跟著回答,兩人是最主要的參與人員,也都明白這一戰的關鍵。
都是做好了準備。
這一戰,高句麗全力以赴。
一眾人各自離去,朴亦盛一個人坐在營帳中,思考著後續的思路。
在朴亦盛思考著後續思路時,卻是一名內侍急匆匆的進入,躬身揖了一禮,道:「大王,太子殿下求見。」
「傳!」
朴亦盛吩咐一聲。
在內侍去傳令後,不多時,一個二十開外的青年進入。
青年身高一百七十公分多一點,在高句麗來說,已然是生得器宇軒昂。他衣著華麗,頭戴金冠,腰纏玉帶,在大殿中站定後,青年道:「父王!」
來人名叫朴元啟,是朴亦盛唯一的兒子。
朴亦盛四十開外的年紀了,後宮也是十來個妃子,可關鍵是,他女兒生了一堆,就是只有這麼一個兒子,其他生下來的都是女兒。即便又兒子生下來,但因為年幼多病,都是早夭了。
朴亦盛道:「太子,你來所為何事?」
朴元啟說道:「父王,兒子今天剛剛去府庫抽調錢財時,府庫的人,竟然直接拒絕了我。我如今要設宴款待來投奔的士人,如果連宴席都弄不好,還怎麼招待這些人。這一情況,還請父王三思。」
朴亦盛聽到後,面頰抽了抽。
他這個兒子,好文人雅士,然後一對人就在一起高談闊論,一起洋洋灑灑談論治國之道。這樣的情況,朴元啟倒是樂在其中,可是朴亦盛這樣的老江湖看,這就是一起吹牛逼,一群人捧著朴元啟的臭腳罷了。
所以,朴亦盛專門囑咐了一番,禁止給朴元啟錢財。
朴亦盛道:「太子,你是未來高句麗的繼承人。你要做的,是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更要讓自己有判斷力,不能一群人來了,你都是無差別對待。」
「治國之才,那是極為罕見的,哪裡有這麼多的治國之才。這些人,依我看,都是一些濫竽充數的人。所以,朕掐斷了你的錢財供應。」
「每個月給你東宮的錢,並不少。可是,你一而再再而三的超支,這實在是不妥當。」
朴亦盛有些恨鐵不成鋼。
要知道,朴元啟不小了,可是如今,卻是有些天真,更是太容易被騙了。
完全沒有王者的心胸城府。
朴元啟的內心,卻是不認同的,他皺起了眉頭,道:「父王,我這怎麼就不是干正事兒了?如果沒有最基本的錢財,誰願意為東宮效勞?」
「齊國有句話,便是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些人才要施展抱負,但也是為了利益來的。所以兒臣認為,該有的基本待遇,自然是不能差了。」
「如果不能多養一些門客,多養一些士人,對我們來說,肯定是難以發掘出更多人才的。父王,您就是一直窮慣了,所以摳摳搜搜的。」
「混帳東西!」
朴亦盛一下就怒了。
原本如今齊國即將殺來,高句麗已經是危在旦夕,面臨著巨大的威脅。可是在這時候,朴元啟還不省心,還要繼續搗亂,簡直是讓朴亦盛怒火升起三丈高。
朴元啟卻是梗著脖子,他昂著頭道:「父王,兒臣所言,也是句句屬實的。如果你最基本的錢都沒有,怎麼能驅使人才?又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這怎麼能行呢?」
朴亦盛咬著牙,更是內心憤怒,高句麗如今,都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可是他的這個兒子,還是不省心,還是一副要大搞宴會的模樣。
這樣有用嗎?
根本沒用。
朴亦盛因為膝下只有這麼一個兒子,所以他對朴元啟很是寵溺,只是到如今高句麗,已經處在生死抉擇上,朴亦盛內心怒氣上來,他也沒了耐心去仔細闡述,便大袖一拂,呵斥道:「來人,送太子回宮,禁足一月。一個月內,禁止離開東宮,也禁止任何人前往探望。」
「是!」
士兵得令,擺手讓朴元啟往外走。
朴元啟很是驚訝。
更是覺得不可思議。
怎麼回事?
不過是一件區區消失,竟然要關他的禁閉。
朴元啟根本不管這士兵,大袖一拂,道:「別碰我,父皇,兒臣就是不明白。兒臣這好端端的,您關我做什麼?這收買人心,難道不需要用錢嗎?沒有宴會,兒臣如何挖掘人才。沒有錢財,兒臣如何招攬這些人。」
朴亦盛道:「你這些,都是浮於表面,一群濫竽充數的人。如今高句麗,已經在生死存亡之際,你卻還是沉浸在紙醉金迷中。你這般的情況,不處理你,處理誰呢?你,給我好好下去反省反省。」
朴元啟道:「發生了什麼事?」
朴亦盛道:「齊國的大軍,已經是殺來。且齊國,拒絕我高句麗的投降。這一次,齊國是不滅我高句麗,誓不罷休的。」
刷!
朴元啟面色微變。
神色有些凝重。
他實在是沒想到,竟然發生了這般的情況。
此前安排了朴永元前往出使,原本國內上下許多人,包括朴元啟,也認為齊國一接到了高句麗稱臣,就應該會撤走的,沒想到,竟是殺來了。
朴亦盛道:「你自己,回去給我好好的反省反省。都這時候了,還是如此的頑劣。你這樣做,怎麼對得起列祖列宗,怎麼對得起為父,怎麼對得起萬千的臣民。」
「下去吧。」
朴亦盛大喝一聲。
朴元啟也是擔心起來,他雖說好設宴,但本質還是不壞的。如今聽到了朴亦盛的話,心中也是有些彷徨,自己往東宮去了。
朴亦盛深吸一口氣,也就開始繼續處理自己的政務。
畢竟他如今,都還有諸多事情要做。
舉國上下,有太多太多要安排的。